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精品大讲义(原卷版+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了解噪声的来源,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新课标对课节知识点要求
【课程标准】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3.通过体会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4.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学习难点】噪音与噪声的区别
学课节知识点
知识点1. 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噪音被称为“隐形杀手”。
知识点2. 噪声的等级
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 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知识点3.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注意:控制噪声的方法可归纳为“隔、消、吸”,如下所示:
讲课节知识点的例题解析
考点1. 噪声
【例题1】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
考点2. 噪声的等级
【例题2】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 更恰当()
考点3.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例题3】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例题4】(2022苏州)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 B. 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 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强化知识点的达标问题精练
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D.图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
2. “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音调高
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噪声
3. (2022辽宁阜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教室周围植树
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 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 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4. (2022山东枣庄)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5. (2022湖南怀化)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
A. 禁止鸣笛B.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 学校周围植树
6.(2022四川达州)(3分)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
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 (2022辽宁鞍山)为了迎接学校艺术节合唱比赛,同学们在音乐教室内排练,嘹亮的歌声回荡教室。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嘹亮的歌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同学们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关闭门窗是为了减少对外界干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 (2022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B. 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D.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9. (2022山东烟台)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 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D. 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 (2021深圳)下列有关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 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 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 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
12. (2022湖北随州)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A. 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 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 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 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13. (2022广西贺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C. 发声体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14. (2022深圳)深圳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做法
是( )
A. 不高声喧哗B. 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C. 在公路上不鸣笛D. 在学校周围植树
15. (2022广西桂林)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音乐厅中的演奏声B. 教室里的读书声
C. 报告厅中的演讲声D. 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
16. (2022甘肃金昌)下列关于声波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 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 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 城市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通过音色来反映噪声大小的
17.吉它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正在弹吉它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它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如果半夜还要弹吉它,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径”或“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扰民”。
18. (2022湖北十堰)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 _____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____(选填声音的特性),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_____处控制噪声。
19. (2022江苏无锡)中考期间,考试铃声通过_____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_____处控制噪声。
20.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听听声音的变化。取出后,分别用报纸、海绵等不同材料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听声音的变化。由此你有什么启示?你能举出生活中采用不同方法控制噪声的两个实例吗?对减弱和控制噪声问题,请你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
2023-2024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
第二章 声现象
专题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新课标对课节知识点要求
【课程标准】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3.通过体会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4.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学习难点】噪音与噪声的区别
学课节知识点
知识点1. 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噪音被称为“隐形杀手”。
知识点2. 噪声的等级
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 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知识点3.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注意:控制噪声的方法可归纳为“隔、消、吸”,如下所示:
讲课节知识点的例题解析
考点1. 噪声
【例题1】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
【答案】工厂机器声轰鸣,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汽车在居民区随意按喇叭,给广大市民带来烦恼。
【解析】工业噪声一般指工厂机器震动声、交通噪声一般有汽车随意按动喇叭发出的声音、居民噪声一般有家庭维修楼房等。
考点2. 噪声的等级
【例题2】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音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如图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 更恰当()
【答案】A
【解答】A.如图表示禁止鸣笛,防止笛声影响学生学习,符合题意。
B.如图表示限速,汽车运动的速度对学生学习没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C.如图表示禁止停车,是否停车对生学习没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D.如图表示限重,汽车是否超载对生学习没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考点3.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例题3】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答案】D
【解析】控制噪声有三条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例题4】(2022苏州)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 B. 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 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答案】A
【解析】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只能起监测作用,不能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强化知识点的达标问题精练
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D.图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
【答案】B
【解析】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故A正确;
B.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降低噪声。故B错误;
C.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音叉间的共鸣现象在真空中不可能出现。故D正确。
2. “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音调高
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噪声
【答案】A
【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即振动的快慢)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源的振幅(即振动的幅度)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防止噪声的措施: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A.小强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B正确;
C.每个人在说话时的音色是有区别的,小明从叫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
D.小明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3. (2022辽宁阜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教室周围植树
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 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 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答案】C
【解析】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机场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2022山东枣庄)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答案】A
【解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只有A符合题意.
5. (2022湖南怀化)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
A. 禁止鸣笛B.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 学校周围植树
【答案】D
【解析】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禁止鸣笛,使控制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防止声音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测量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学校周围植树,树能吸收一部分声音,使噪音减弱,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
6.(2022四川达州)(3分)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
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B
【解析】A、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主要是音色不同,所以分清是哪些乐器在演奏是依据音色不同,故A正确;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故C正确;
D、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7. (2022辽宁鞍山)为了迎接学校艺术节合唱比赛,同学们在音乐教室内排练,嘹亮的歌声回荡教室。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 嘹亮的歌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同学们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关闭门窗是为了减少对外界干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嘹亮的歌声是声音很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学们的歌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
8. (2022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B. 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D.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A.“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女生声带振动的频率高,男生声带振动的频率低,而频率影响音调,故A错误;
B.学校周围“禁止鸣笛”,不让声源再次振动,故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正确;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最慢的是气体,故C错误;
D.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
9. (2022山东烟台)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 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
D. 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A
【解析】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则音叉发声时同时也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音调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频率越低,则音调越低,故B错误;
C.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白兔是通过音色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故C错误;
D.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传递信息,从而可以确定鱼群的位置,不是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解析】(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故B错误;
C.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故C错误;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11. (2021深圳)下列有关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 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 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 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
【答案】C
【解析】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装水的瓶子,四个瓶子装的水体积不一样,那么四个瓶子振动快慢不同,振动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故A错误;
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通过患者身体传过来的声音,得知患者的健康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在不断变少,同时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从而推理玻璃罩内完全为真空时,闹铃声会完全消失,即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
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车辆上的喇叭禁止,是在声源处减少噪声,不是传播过程中,故D错误。
12. (2022湖北随州)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A. 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 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 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 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答案】B
【解析】A.从环保的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考场周围大声播放音乐,影响考试,所以属于噪声,故A错误;
B.禁止鸣笛是为了避免噪声的产生,所以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正确;
C.固体也能传声,所以关闭门窗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理想的安静环境噪声在30dB~40dB之间,故D错误。故选B。
13. (2022广西贺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C. 发声体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答案】B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吸收声音,使噪声减弱,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
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物体,利用了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B。
14. (2022深圳)深圳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做法
是( )
A. 不高声喧哗B. 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C. 在公路上不鸣笛D. 在学校周围植树
【答案】D
【解析】A.不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不符合题意;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公路上不鸣笛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5. (2022广西桂林)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音乐厅中的演奏声B. 教室里的读书声
C. 报告厅中的演讲声D. 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
【答案】D
【解析】A.音乐厅中的演奏声属于乐音,没有影响他人,不是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里的读书声没有影响别人的学习,不是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报告厅中的演讲声没有影响他人,不是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和生活,属于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2022甘肃金昌)下列关于声波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 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 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 城市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通过音色来反映噪声大小的
【答案】D
【解析】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城市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通过响度来反映噪声大小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7.吉它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正在弹吉它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它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如果半夜还要弹吉它,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径”或“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扰民”。
【答案】振动 音调 传播途径
【解析】所有的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控制琴弦,改变了振动琴弦的长度,改变了发出声音的音调。
关紧门窗,是切断了声音的传播途径。
18. (2022湖北十堰)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 _____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____(选填声音的特性),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_____处控制噪声。
【答案】 空气 音调 声源
【解析】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朵,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而声源和人耳之间的介质是空气,故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朵。
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空气柱长短不同,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禁止车辆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19. (2022江苏无锡)中考期间,考试铃声通过_____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_____处控制噪声。
【答案】 空气 声源
【解析】声音靠介质传播,该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中。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听听声音的变化。取出后,分别用报纸、海绵等不同材料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听声音的变化。由此你有什么启示?你能举出生活中采用不同方法控制噪声的两个实例吗?对减弱和控制噪声问题,请你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
【答案】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用不同材料的物体对噪声进行控制,效果不同。生活中采用不同方法控制噪声的两个实例:(1)学校、医院和图书馆附近不设农贸市场和噪声严重的工厂;(2)在市区禁止或在指定区域限放烟花爆竹。三点合理化建议是:(1)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周边存在的噪声污染情况,譬如工厂噪音,车辆噪音,或是市场叫卖等闲杂噪音 并进行治理整顿。(从声源上减少噪音);(2)对于家庭,学校,办公楼等,必要时可安装真空玻璃,根据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来减少噪音;(3)对于自己,也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譬如尽量用耳机听音乐而不是外放音。
【解析】控制噪声形式多样。比如:控制交通噪声,控制建筑噪声,以立法的方式抑制居民生活噪声,扩大绿化种植,以生物方式控制蝉鸣虫叫,抑制经营性以及宣传性的高音喇叭。用报纸、海绵等不同材料包住它,再放入盒中,声音变化不同,说明不同材料控制噪声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生活中采用不同方法控制噪声办法很多,比如:(1)学校、医院和图书馆附近不设农贸市场和噪声严重的工厂(2)一些娱乐场所的舞厅、练歌房安装隔音板(3)在市区禁止或在指定区域限放烟花爆竹(4)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和商贩叫卖(5)市内环绕的高架路安装隔音板(6)在学校及住宅小区的周围植树造林(7)王聪同学听到邻居家有吵闹声,影响学习,他除关上门窗外又放下窗帘,等等。合理化建议有:(1)从声源上减少噪音;(2)从传播过程中减少噪音;(3)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具体建议就围绕控制噪声三个途径来提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透镜,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和焦距;, 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综合训练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光的色散,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和应用, 感知乘客,确定是否关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练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光的折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