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一课一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掌握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3.3 汽化和液化
    学新课标对课节知识点要求
    【课程标准】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
    2.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和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4.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掌握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应用。
    【学习重点】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学习难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学课节知识点
    知识点1. 汽化
    1.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3.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液体的种类。液体种类相同时,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蒸发致冷。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3)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沸腾的过程中液体继续吸热,但吸收的热量用来不断地变成蒸汽,温度保持不变。
    (5)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也高,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高压锅。
    注意: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知识点2. 液化
    1.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或二者兼用。
    所有气体温度度降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
    总结:(1)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通常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液体沸腾时温度要达到沸点并且还要继续吸热。
    (2)“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小水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产生的。
    知识点3. 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
    (2)温度与时间图像特点: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表示水沸腾的状态。可以从图像看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以及沸腾持续时间。
    (3)能探究水的沸点,进而推断当地环境大气压大小。
    (4)还能探究出其他问题。
    比如: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 烧杯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图象,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
    讲课节知识点的例题解析
    考点1. 汽化和液化
    【例题1】(2023湖北天门等)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雪”是水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是雪熔化形成的
    【对点训练】(2022内蒙古包头)“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节气中物质状态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 “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 “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小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考点2. 沸腾
    【例题2】(2023新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器材除烧杯、水、酒精灯、铁架台、秒表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或“不变”),气泡上升过程中,由于水不断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气泡内的水蒸气增多,同时气泡上升时压强减小,所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对点训练】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考点3. 蒸发
    【例题3】(2023江西)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根据以上证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
    B. 酒精蒸发需要吸热
    C. 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D. 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对点训练】(2022湖南张家界)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
    是( )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④
    考点4. 液化的方式
    【例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体积膨胀,便于储存和运输。
    B.火箭中用作燃料的氢和氧,都是以气体状态装在火箭里的。
    C.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石油加工时产生的可燃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瓶内的。
    D.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不可以使气体液化。
    强化知识点的达标问题精练
    1. (2022湖北宜昌)下列现象中与汽化有关的是( )

    A. 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B.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
    C. 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D. 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
    2. (2023湖南衡阳)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 D. 雾凇结成
    3. (2023重庆A)如图所示,国画描绘的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升华形成的
    B. 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 图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D. 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熔化形成的
    4. 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 玻璃上的“冰花”B. 嘴里呼出“白气”C. 湿衣服变干了D. 雪人直接变小
    5. (2022山东烟台)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 “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 “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 “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 “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6. (2022福建)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经过压缩机时温度降低B. 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 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D. 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7. (2022甘肃金昌)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 B. 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 D.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8. (2022江苏常州)如图所示为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考古学家打造了一个仿制品进行实验:鼎内装较多水、盖上向外凸起的鼎盖、闭合锁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当鼎外为1标准大气压时,鼎内的水在120℃沸腾,因此该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锅”。下列事实中,不能导致“鼎内的水在120℃沸腾”的是( )
    A. 鼎盖厚实自重较大
    B. 鼎盖与鼎体结合处平整,密封性好
    C. 锁扣给鼎盖施加向下的压力
    D. 鼎内所装水的质量较大
    9. (2022四川成都)清晨,站在青城山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雾的形成属于( )
    A. 汽化现象B. 液化现象C. 升华现象D. 凝华现象
    10. (2022山东潍坊)如图所示是一种从空气中制水的设备,温度较高的空气被吸入到温度较低的铜管中,其所含的水蒸气在铜管中冷凝成水。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B. 凝华C. 升华D. 汽化
    11.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蒸发的快慢与 的关系。实验采用的方法叫做 。

    12. (2021黑牡鸡朝鲜族)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3. (2023河北)小明按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升高到93℃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同时观察水中发生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烧杯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取下烧杯上的盖子,发现盖子上有水珠,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写出水珠的形成过程:________;
    (4)若按图所示装置用烧杯中的水为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14. (2022苏州)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器材有铁架台、烧瓶、温度计、秒表、石棉网等。
    (1)在安装如图甲的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固定___________(a/b/c)的位置;
    (2)实验中,从水温升到90℃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并记入表格,第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读数为______℃;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
    (4)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紧瓶口,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丙),里面的水______沸腾。
    15. (2023山西)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兰和小伟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实验。

    (1)图甲装置中给烧杯加盖的目的是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2)观察气泡可判断图甲中水处于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
    (3)小兰和小伟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中A、B所示。由图像可知,小兰和小伟所用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023-2024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专题3.3 汽化和液化
    学新课标对课节知识点要求
    【课程标准】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
    2.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和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4.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掌握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应用。
    【学习重点】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学习难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学课节知识点
    知识点1. 汽化
    1.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3.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液体的种类。液体种类相同时,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蒸发致冷。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3)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沸腾的过程中液体继续吸热,但吸收的热量用来不断地变成蒸汽,温度保持不变。
    (5)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也高,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高压锅。
    注意: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知识点2. 液化
    1.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或二者兼用。
    所有气体温度度降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
    总结:(1)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通常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液体沸腾时温度要达到沸点并且还要继续吸热。
    (2)“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小水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产生的。
    知识点3. 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
    (2)温度与时间图像特点: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表示水沸腾的状态。可以从图像看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以及沸腾持续时间。
    (3)能探究水的沸点,进而推断当地环境大气压大小。
    (4)还能探究出其他问题。
    比如: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 烧杯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图象,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
    讲课节知识点的例题解析
    考点1. 汽化和液化
    【例题1】(2023湖北天门等)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雪”是水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是雪熔化形成的
    【答案】A
    【解析】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错误;
    C.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错误;
    D.冰是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固体,故D错误。
    【对点训练】(2022内蒙古包头)“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节气中物质状态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 “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 “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小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答案】B
    【解析】A.雨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A错误;
    B.露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B正确;
    C.霜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故C错误;
    D.雪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故D错误。故选B。
    考点2. 沸腾
    【例题2】(2023新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器材除烧杯、水、酒精灯、铁架台、秒表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或“不变”),气泡上升过程中,由于水不断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气泡内的水蒸气增多,同时气泡上升时压强减小,所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答案】 温度计 不变 汽化
    【解析】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还需要测量水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由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可知,水沸腾时,持续吸热,而水的温度保持沸点不变。
    水沸腾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内是水蒸气,是水发生汽化现象形成的,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变小,因此上升时体积逐渐变大,升至水面破裂,水蒸气散发到空气当中。
    【对点训练】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答案】D
    【解析】在烧瓶中注入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时,烧瓶中的水蒸气液化,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会看到水重新沸腾,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3. 蒸发
    【例题3】(2023江西)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根据以上证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
    B. 酒精蒸发需要吸热
    C. 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D. 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答案】AB
    【解析】A.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酒精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蒸发现象,故A符合题意;
    BCD.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说明酒精蒸发可以吸收热量,不能得到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的结论,故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对点训练】(2022湖南张家界)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
    是( )
    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
    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
    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缓蒸发;②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可减小枝叶蒸腾作用的表面积,从而可减缓蒸发;③将洗过的衣服晾在通风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加快蒸发;④利用地膜培育玉米苗,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缓蒸发;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增大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同时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加快蒸发。
    综上所述,各措施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①②④,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4. 液化的方式
    【例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体积膨胀,便于储存和运输。
    B.火箭中用作燃料的氢和氧,都是以气体状态装在火箭里的。
    C.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石油加工时产生的可燃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瓶内的。
    D.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不可以使气体液化。
    【答案】C
    A.将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体积压缩,便于储存和运输。
    B.火箭中用作燃料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的。
    C.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石油加工时产生的可燃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瓶内的。
    D.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强化知识点的达标问题精练
    1. (2022湖北宜昌)下列现象中与汽化有关的是( )

    A. 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B.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
    C. 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D. 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
    【答案】D
    【解析】A.士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
    C.用久了的白炽灯钨丝变细,是灯丝升华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是因为水汽化吸热制冷的原因,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 (2023湖南衡阳)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 D. 雾凇结成
    【答案】B
    【解析】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不属于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不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现象,不属于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2023重庆A)如图所示,国画描绘的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升华形成的
    B. 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 图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D. 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熔化形成的
    【答案】C
    【解析】A.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
    B.露珠是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雾是小水珠,是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
    D.雾凇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C。
    4. 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 玻璃上的“冰花”B. 嘴里呼出“白气”C. 湿衣服变干了D. 雪人直接变小
    【答案】B
    【解析】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雾的形成是液化;
    A.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
    B.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
    C.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属于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雪人直接变小是固态的雪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5. (2022山东烟台)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 “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 “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 “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 “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答案】B
    【解析】A.雨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露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需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
    D.雪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需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B。
    6. (2022福建)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经过压缩机时温度降低B. 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 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D. 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答案】D
    【解析】A.CO2经过压缩机时,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错误;
    B.气态CO2经过冷凝器变为液态CO2,发生的是液化,故B错误;
    C.液态CO2经过膨胀阀变为气态,发生的是汽化,故C错误;
    D.液态CO2经过蒸发器变为气态,发生的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D正确。
    7. (2022甘肃金昌)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 B. 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 D.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答案】D
    【解析】A.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冬天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外面的冷空气后会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它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8. (2022江苏常州)如图所示为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考古学家打造了一个仿制品进行实验:鼎内装较多水、盖上向外凸起的鼎盖、闭合锁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当鼎外为1标准大气压时,鼎内的水在120℃沸腾,因此该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锅”。下列事实中,不能导致“鼎内的水在120℃沸腾”的是( )
    A. 鼎盖厚实自重较大
    B. 鼎盖与鼎体结合处平整,密封性好
    C. 锁扣给鼎盖施加向下的压力
    D. 鼎内所装水的质量较大
    【答案】D
    【解析】A.鼎盖厚实自重较大,能承受鼎内更大的气压,使鼎内水的沸点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鼎盖与鼎体结合处平整,密封性好,有效防止漏气,增大鼎内气压,进而使鼎内水的沸点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锁扣给鼎盖施加向下的压力,使鼎盖承受更大的气压,使鼎内水的沸点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鼎内所装水的质量较大,不能增大水的沸点,故D符合题意。故选D。
    9. (2022四川成都)清晨,站在青城山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雾的形成属于( )
    A. 汽化现象B. 液化现象C. 升华现象D. 凝华现象
    【答案】B
    【解析】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 (2022山东潍坊)如图所示是一种从空气中制水的设备,温度较高的空气被吸入到温度较低的铜管中,其所含的水蒸气在铜管中冷凝成水。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B. 凝华C. 升华D. 汽化
    【答案】A
    【解析】水蒸气在铜管中由气体变成液体,是液化的过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蒸发的快慢与 的关系。实验采用的方法叫做 。

    【答案】液体的温度。控制变量法。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判断本实验是研究和哪一因素的关系,要看清控制不变的量和对比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在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12. (2021黑牡鸡朝鲜族)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熔化 吸收 液化
    【解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冰化成水,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是空气遇冷凝结成的,这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13. (2023河北)小明按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升高到93℃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同时观察水中发生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烧杯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取下烧杯上的盖子,发现盖子上有水珠,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写出水珠的形成过程:________;
    (4)若按图所示装置用烧杯中的水为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答案】(1)自下而上 (2) 99 (3)见解析 (4)不能
    【解析】(1)组装器材时,烧杯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先放置酒精灯,再固定烧杯,最后挂温度计,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由表格数据知,第3min起,温度为99摄氏度不变,此时水沸腾,沸点为99摄氏度。
    (3)盖子上的水珠,是水先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盖子而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盖子上。
    (4)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至沸点,试管内外温度相同,试管内的水温度达到沸点温度,但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无法沸腾。
    14. (2022苏州)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器材有铁架台、烧瓶、温度计、秒表、石棉网等。
    (1)在安装如图甲的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固定___________(a/b/c)的位置;
    (2)实验中,从水温升到90℃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并记入表格,第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读数为___________℃;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紧瓶口,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丙),里面的水___________沸腾。
    【答案】 (1)a (2)94 (3)99 (4)不能
    【解析】(1)在安装如图甲的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需要先固定a位置,安装时需要从下到上。
    (2)如图乙所示,为温度计,分度值为1℃,从下到上,刻度越来越大,故读零上,故读数为94℃。
    (3)如表所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9℃。
    (4)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丙),里面的水降温,烧瓶里的水不能吸热,故水不能沸腾。
    15. (2023山西)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兰和小伟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实验。

    (1)图甲装置中给烧杯加盖的目的是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2)观察气泡可判断图甲中水处于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
    (3)小兰和小伟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中A、B所示。由图像可知,小兰和小伟所用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___。
    【答案】(1)减少热量散失,缩短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 (2)沸腾时 (3)>(或大于)
    【解析】(1)烧杯加盖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2)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故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水蒸气补充,所以气泡越来越大,所以图甲中的水处于沸腾时。
    (3)因为装置相同,所以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像可知,A的初温比B的大,但加热相同时间后同时沸腾,即A升温比B慢,说明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异同点
    蒸 发
    沸 腾
    不同点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
    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缓慢的汽化现象
    剧烈的汽化现象
    温度降低
    温度保持不变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2.都使液体变为气体。3.都要吸收热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3
    95
    97
    99
    99
    99
    99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水的温度/℃
    90
    92
    96
    98
    99
    99
    99
    异同点
    蒸 发
    沸 腾
    不同点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
    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缓慢的汽化现象
    剧烈的汽化现象
    温度降低
    温度保持不变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2.都使液体变为气体。3.都要吸收热量。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3
    95
    97
    99
    99
    99
    99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水的温度/℃
    90
    92
    96
    98
    99
    99
    99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课后作业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透镜,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和焦距;, 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综合训练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光的色散,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和应用, 感知乘客,确定是否关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4节 光的折射复习练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光的折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