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5《物态变化》单元简答类问题(精炼)(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79855/0-17296027052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5《物态变化》单元简答类问题(精炼)(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79855/0-17296027053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5《物态变化》单元简答类问题(精炼)(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279855/0-17296027053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精品大讲义(原卷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3汽化和液化(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4升华和凝华(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6《物态变化》单元探究实验类问题精炼(重点)(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7《物态变化》单元知识方法总结及中考典型实例剖析(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8《物态变化》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5《物态变化》单元简答类问题(精炼)(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5《物态变化》单元简答类问题(精炼)(原卷版+解析),共11页。
2023-2024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第三章 物态变化专题3.5《物态变化》单元简答类问题(精炼) 1.(2022吉林省)医护人员为每个人进行核酸检测之前,都需要用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工作一段时间后,医护人员会感觉手很凉。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 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 °C,酒精的凝固点是 - 117°C,只要把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 - 5°C)中就可以了。小明按照这样的想法进行了实验,但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能做出的合理猜想是什么?3. 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服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变没了。请你分析樟脑丸变小的原因。4.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冰棒,发现冰棒“冒”“白气”,如图所示,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落?为什么?5. (2022四川自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6. 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7.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8. 解释雨、雪、云、雾、露、霜、冰雹的成因。9. 图中各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每个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10.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则烧瓶中的水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1.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2. 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 - 273.15 °C,但不可能比它更低。能不能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呢?如果它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度相同,那么这两种温度应该怎样换算?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新的水纯化技术,可以为世界解渴全世界18亿人常年缺水,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是人类水资源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2019年,33岁的南京大学教授朱嘉及其团队,模仿蘑菇的碳基吸收体,设计制作了集热蒸发一体化的人工蒸腾器件,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供水通道利用毛细效应,把水供应到碳基吸收体上,碳基吸收体具有吸光性强且内部热导很低的特性,使其只能给界面处的水加热,让水一层一层蒸发。顶端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这种材料和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光蒸汽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在供水通道与海水接触处,团队受睡莲叶启发,设计了多级结构。成功实现水蒸发后,盐全部躺在容器底部,让水和盐溶质完全分离。保障器件不结垢,能长效利用。这项变革性水纯化技术,便携、高效、低成本、无污染,让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成功产业化,为世界解渴,造福全人类。(1)通过器件收集到大量的水蒸气,还要经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才能变成淡水,这一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人工蒸腾器件在提高光蒸汽转化效率方面的做法有 (写出一条即可)。这项新的水纯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 (列举一例即可)。14.阅读下面的短文: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体育比赛中,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太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剂?为什么能对伤痛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原来,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C2H5Cl)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压强减小且由于接触到温暖的皮肤,氯乙烷立刻变成气体,由液体变成气体的氯乙烷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到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疗。(1)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 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 态。(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 大量热量。2023-2024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第三章 物态变化专题3.5《物态变化》单元简答类问题(精炼) 1.(2022吉林省)医护人员为每个人进行核酸检测之前,都需要用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工作一段时间后,医护人员会感觉手很凉。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见详解【解析】酒精非常容易蒸发,工作一段时间后,酒精蒸发会吸收手的热量,手的温度降低,导致医护人员会感觉手很凉。2. 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 °C,酒精的凝固点是 - 117°C,只要把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 - 5°C)中就可以了。小明按照这样的想法进行了实验,但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能做出的合理猜想是什么?【答案】猜想:混合液的凝固点可能降低了。 例如:汽车防冻液;雪后在路面上撒盐水。 【解析】一般来讲混合液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液体组成,而混合液的凝固点不等于组成混合液的各种液体的凝固点,而是在其之间。3. 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服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变没了。请你分析樟脑丸变小的原因。【答案】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解析】固态的樟脑丸温度升高直接变为气态物质,杀死衣服上的虫子等,属于升华现象。时间长了,由于升华,固态的樟脑丸越来越小。4.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冰棒,发现冰棒“冒”“白气”,如图所示,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落?为什么?【答案】见解析。【解析】冰棒“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小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会向下落。5. (2022四川自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案】见解析【解析】冰不能熔化;因为冰熔化要吸收热量,而0℃的房间与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无法吸热也就不会熔化。6. 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答案】冻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所以冻肉出冷库后会有一层白霜,从而使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了。 【解析】 冻肉出冷库时温度低,其周围水蒸气温度很低,就会直接凝华小冰晶附在冻肉上,所以会变重。7.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答案】凝华、升华、液化、熔化.【解析】 (1)二氧化碳变成干冰,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2)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4)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5)小冰晶下落过程中变成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8. 解释雨、雪、云、雾、露、霜、冰雹的成因。【答案】见解析。【解析】雨、云、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漂浮在高空的小水珠形成云,当小水珠聚集太多时形成雨落到地面。漂浮在低空的小水珠形成雾,附在地面的形成露。雪、冰雹、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在高空形成雪(也有时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在下落过程中遇冷凝固成小冰晶),在地面形成霜。9. 图中各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每个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答案】甲:7.5℃;乙: 9℃;丙:18.5℃;丁:-4℃。 【解析】甲温度计分度值为1℃,测温物质液面指在0刻度上方第7条和第8条刻度线之间,读数为7.5℃;乙温度计分度值为1℃,测温物质液面指在0刻度上方第9条刻度线上,读数为9℃;丙温度计分度值为1℃,测温物质液面指在0刻度上方第18条和第19条刻度线之间,读数为18.5℃;丁温度计分度值为1℃,测温物质液面指在0刻度下方第4条刻度线上,读数为-4℃。10.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则烧瓶中的水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因为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解析】从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角度来分析,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本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与沸点的关系的掌握情况。11.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酒精汽化(蒸发)吸收热量 【解析】两次实验唯一的不同点就是是否涂有酒精;用扇子扇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空气流动可以加快酒精的汽化;而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温度计的热量被吸收,因此得到的结论是:酒精汽化吸收热量。12. 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 - 273.15 °C,但不可能比它更低。能不能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呢?如果它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度相同,那么这两种温度应该怎样换算?【答案】能。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解析】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这个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新的水纯化技术,可以为世界解渴全世界18亿人常年缺水,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是人类水资源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2019年,33岁的南京大学教授朱嘉及其团队,模仿蘑菇的碳基吸收体,设计制作了集热蒸发一体化的人工蒸腾器件,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供水通道利用毛细效应,把水供应到碳基吸收体上,碳基吸收体具有吸光性强且内部热导很低的特性,使其只能给界面处的水加热,让水一层一层蒸发。顶端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这种材料和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光蒸汽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在供水通道与海水接触处,团队受睡莲叶启发,设计了多级结构。成功实现水蒸发后,盐全部躺在容器底部,让水和盐溶质完全分离。保障器件不结垢,能长效利用。这项变革性水纯化技术,便携、高效、低成本、无污染,让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成功产业化,为世界解渴,造福全人类。(1)通过器件收集到大量的水蒸气,还要经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才能变成淡水,这一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人工蒸腾器件在提高光蒸汽转化效率方面的做法有 (写出一条即可)。这项新的水纯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 (列举一例即可)。【答案】(1)液化;放热;(2)碳基吸收体的顶端制成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污水处理。【解析】(1)通过器件收集到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变成淡水,这个过程放热;(2)根据题意知碳基吸收体的顶端制成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这种材料和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光蒸汽转化效率显著提高;这项新的水纯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在污水处理上。14.阅读下面的短文: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水蒸气凝华、放热 (2) 水蒸气液化、放热【解析】(1)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这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这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体育比赛中,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太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剂?为什么能对伤痛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原来,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C2H5Cl)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压强减小且由于接触到温暖的皮肤,氯乙烷立刻变成气体,由液体变成气体的氯乙烷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到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疗。(1)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 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 态。(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 大量热量。【答案】(1)气;液;(2)汽化;吸收。【解析】(1)由于氯乙烷的沸点只有12.5℃,因此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气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液态;(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从液态变为气态,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吸收大量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