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8《物态变化》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8《物态变化》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8《物态变化》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8《物态变化》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8《物态变化》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专题3.8《物态变化》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原卷版+解析),共16页。
    2023-2024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第三章 物态变化专题3.8 《物态变化》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2022哈尔滨)冰城哈尔滨风景优美,引人入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岛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 严冬,音乐公园的雪人变小是升华现象C.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用的冰是汽化形成的D. 植物园树枝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2. (2022江苏无锡)无锡市歌《太湖美》中唱到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节约用水,加强水资保护。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农业灌溉推广滴灌 B. 不向太湖排放工业污水C. 将饮料瓶扔进湖中 D. 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3. (2022江苏南通)为预防新冠肺炎,需要用手持测温枪测量体温。下列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0N B. 测得的正常体温约C. 测温仪距离被测者约2m D. 测量一人体温用时约5min4. 对甲、乙两种物资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60℃C.甲物质在 4-6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5. (2022辽宁抚顺)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B. 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质量变大C. 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D. 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6.(2021福建)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7. (2022广西贵港)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8. (2022广西北部湾)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属于凝固的是(  )A. 冰雪消融 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 D. 雾凇结枝9. (2022海南)在冰壶比赛中(如图),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凝固 C. 升华 D. 凝华1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1. (2022北京)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C。2. (2022湖北宜昌)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______的特点。3. 我国计划发射火箭快舟十一号,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若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   ,就能使火箭温度   。4.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液化,同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5.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   (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6.如图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的初温是  ℃;加热至水沸腾用了  min;在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三、简答题(本大题有3道小题,每小题各4分,共12分)1.闷热的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小明认为这是瓶内的水往外渗出后,附着在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2.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小聪去露天游泳池游泳。赤脚站在池边的水泥台上感觉烫脚,而进入水中却感觉水是凉爽的。上岸后,风一吹,感觉有些凉。请你解释:为什么小聪上岸后,风一吹感觉有些凉?3. 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过一会儿外壁会出现水珠。请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3道小题,共24分)1. (8分)(2022贵州黔东南州)严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品体”)。2.(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读数是 _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______图(选填“A”或“B”);(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_______℃;(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____________;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形成的。3.(6分)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说明液态酒精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3)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   。(5)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23-2024学年度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第三章 物态变化专题3.8 《物态变化》单元核心素养基础达标测试题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2022哈尔滨)冰城哈尔滨风景优美,引人入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岛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 严冬,音乐公园的雪人变小是升华现象C.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用的冰是汽化形成的D. 植物园树枝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答案】C【解析】A.太阳岛花草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严冬,音乐公园的雪人变小是由于固态的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冰雪大世界的冰雕用的冰是由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植物园树枝上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 (2022江苏无锡)无锡市歌《太湖美》中唱到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节约用水,加强水资保护。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农业灌溉推广滴灌 B. 不向太湖排放工业污水C. 将饮料瓶扔进湖中 D. 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答案】C【解析】A.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能减少水的用量,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向湖中排放工业废水,可保护太湖的水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C.将饮料瓶扔进湖中,属于乱扔垃圾,容易破坏太湖的水质,故C错误,符合题意;D.及时关闭水龙头,可避免浪费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 (2022江苏南通)为预防新冠肺炎,需要用手持测温枪测量体温。下列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0N B. 测得的正常体温约C. 测温仪距离被测者约2m D. 测量一人体温用时约5min【答案】B【解析】A.一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1N,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约,所以测得的正常体温约,故B符合题意;C.测温仪距离被测者约2cm,故C不符合题意;D.测量一人体温用时约5s,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 对甲、乙两种物资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60℃C.甲物质在 4-6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答案】C【解析】A、B、D选项中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本身状态,不知道是沸点还是熔点,是错误的;由图知甲物质在 4-6min 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持续吸收热量的结果,选项C是正确的。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5. (2022辽宁抚顺)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B. 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质量变大C. 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D. 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答案】C【解析】A.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A错误;B.物体的质量与其状态无关,所以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故B错误;C.汗水不断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收热量,故C正确;D.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6.(2021福建)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答案】B【解析】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7. (2022广西贵港)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答案】C【解析】A.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B.雪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C.露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D.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8. (2022广西北部湾)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属于凝固的是(  )A. 冰雪消融 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 D. 雾凇结枝【答案】C【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体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C符合题意;D.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 (2022海南)在冰壶比赛中(如图),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凝固 C. 升华 D. 凝华【答案】A【解析】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冰面,对冰做功,冰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熔化成水,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过程发生的熔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答案】C【解析】A.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1. (2022北京)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C。【答案】34【解析】由图可知,0℃在液柱的下方,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所在位置的示数为34℃。2. (2022湖北宜昌)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______的特点。【答案】 晶体 熔化吸热【解析】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说明这种颗粒吸收了热水的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这种颗粒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水的热量,使热水的温度降低。3. 我国计划发射火箭快舟十一号,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若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   ,就能使火箭温度   。【答案】吸收热量;降低。【解析】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热,使火箭的温度降低,温度不会很高,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4.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液化,同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答案】汽化 放出 【解析】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汽化,产生大量高温水蒸气;水蒸气向上运动过程中,接触到馒头时液化成小水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5.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   (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答案】放热;压缩体积.【解析】空调器制冷时,液态的制冷剂R600a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汽化成气体,吸热;在压缩机中将气态的R600a压缩体积而液化为的液态R600a,并经冷凝器毛细管放热,将室内的热搬到室外.6.如图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的初温是  ℃;加热至水沸腾用了  min;在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答案】90;7.5;温度.【解析】会看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温度还要明确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据此进行分析;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1)由图象可知,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2℃,水的初温90℃;(2)由图象可知,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2.5分钟,沸腾前加热了7.5分钟;从第7.5分钟开始,水沸腾,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该过程是水的沸腾过程.三、简答题(本大题有3道小题,每小题各4分,共12分)1.闷热的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小明认为这是瓶内的水往外渗出后,附着在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答案】见解析。【解析】可以根据质量的大小进行比较;因此先测量刚从冰箱中取出饮料是的质量,过一段时间后,饮料瓶外面出现小水珠,可以利用将饮料瓶外面的水处理干净后再进行测量,最后比较质量的大小;并根据实验思路选择合适的器材.(1)器材:天平、冷藏后的一瓶矿泉水、干布或毛巾.(2)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先用天平称出刚取出的矿泉水瓶的质量m1,过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把矿泉水瓶外的水抹去,再用天平称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如果m1=m2,则水不是从矿泉水瓶内渗出的,即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2.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小聪去露天游泳池游泳。赤脚站在池边的水泥台上感觉烫脚,而进入水中却感觉水是凉爽的。上岸后,风一吹,感觉有些凉。请你解释:为什么小聪上岸后,风一吹感觉有些凉?【答案】风一吹,加快了皮肤的水分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感到有些凉。【解析】要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制冷。3. 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过一会儿外壁会出现水珠。请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因为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温度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所以就会在外壁出现水珠。【解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为液化。因为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温度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所以就会在外壁出现水珠。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3道小题,共24分)1. (8分)(2022贵州黔东南州)严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品体”)。【答案】 (1)碎冰 均匀受热 (2)-3 (3)晶体【解析】(1)为了减小熔化时间,实验时应将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水浴法加热,冰块受热更均匀,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和记录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液面在零摄氏度以下,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3)由图丙可知,时,吸收热量,冰的温度不变,处于熔化过程,因此冰有固定的熔点,属干晶体。2.(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读数是 _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______图(选填“A”或“B”);(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_______℃;(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____________;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形成的。【答案】(1)96 A (2)98 (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4)液化 【解析】(1)[1]由图甲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96℃。[2]由图乙知,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2)[3]由图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3)[4]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5]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3.(6分)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说明液态酒精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3)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   。(5)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1)自下而上;(2)扩散;汽化;(3)低于;(4)试管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5)升高。【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故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打开酒精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是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液态酒精中分子进入空气中变为气态,这个过程是汽化;(3)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实验中测出的水的沸点小于100℃,说明当时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4)当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均达到沸点后,烧杯中的水可以从酒精灯继续吸热,能够沸腾。由于温度相同,试管中的水无法从烧杯的水中继续吸热,因此试管中的水最终不会沸腾;(5)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烧杯中水的沸点高于99℃,即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升高。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