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曦月(xī) 镌刻(jùn) 锐不可当(dānɡ)
B. 要塞(sài) 沿溯(shù) 藻荇(xìng) 屏息敛声(liǎn)
C. 驱犊(dú) 悄然(qiā) 素湍(tuān) 摧枯拉朽(xiǔ)
D. 翘首(qiá) 歼灭(jiān) 戾天(lì) 一丝不苟(ɡǒu)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B. 监视 操纵 桅杆 催枯拉朽
C. 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皆虑D. 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B. 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
C. 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天宫课堂”激发了全国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
B.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C.语文阅读课不但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D.青少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造成的。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C.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D.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7.“人无信不立”。“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五月,学校围绕“信”开展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右图是对“信”字的解说。字源组的同学从“信”的字源出发,了解“信”的传统内涵,探究“信”的现代意义。下列词语中“信”的意思表示诚实有信用的一项是(2分)
A.讲信修睦B.将信将疑C.信手拈来D.杳无音信
8.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不全标题,最恰当的是
遵循条例执法迅速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随着《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正式实施。北京市迅速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并开出条例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张罚单。条例的实施,表明北京市政府将采取多种措施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在2019年达到PM2.5浓度下降25%以上的目标,实现美丽北京的宏伟蓝图。
采取措施决心坚定B.改善北京空气质量C.美丽北京天蓝水清D.治理雾霾目标清晰
9.默写(每题1分,共10分)
(1)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2)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 ,狐兔翔我宇。(《梁甫行》)
(5)自非亭午夜分, 。(《三峡》)
(6) ,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7)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8)征蓬出汉塞, 。(《使至塞上》)
10.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下面的小题。(共4分)
“四川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像这样的中国战士!这些人,当兵不是只为了一碗饭。而是一些为争取胜利而愿意自杀的青年!他们是人类?是疯人?或是神仙呢?——迷信的四川人这样惊叹着。他们自己的斗志受了影响;或者他们已经不能瞄准射中了;或者他们之中有人暗暗祈祷,盼望他们能成功到达目的!最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解开一个手榴弹,十分准确地扔到敌人的设防地。军官们完全着了慌,下令把桥上没有毁掉的桥板完全炸毁。可是已经太晚了。更多的红军已经爬到前面来了。桥板上倒了许多的煤油,开始燃烧起来。在这时候,约二十个红军正用手和膝盖爬着前进,手榴弹一个又一个地向敌人的机关枪巢扔去。”
(1)《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 》,作者是 国(国籍)的
(姓名)。(2分)
(2)阅读上面选段,选段中写“四川人这样惊叹着”,他们“惊叹”的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怎样的红军精神?(2分)
阅读理解
(一)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共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第二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赏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晓雾将歇 (2)急湍甚箭
(3)窥谷忘反 (4) 与其奇者
1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 a
15、甲乙两篇文章中都写了水,它们的共同特征是① 。其中甲文中对比特征下面描写的语句是清流见底;乙文中对此特征侧面描写的语句是②
(2分)
16.请结合文章分析甲、乙两文作者的不同感受。(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共10分)
【材料一】
近年来,有声阅读快速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有声阅读的“有声”,主要是指有声语言,也包括音乐、音响等。有声是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最明显的优势。有声阅读区别于纸质阅读,用声音、用语音来表达一切。
相关调查显示,有声阅读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模式。2021年,上海市民有声阅读覆盖率为76.72%,达到较高水平,59.18%的有声阅读使用者听书日均时长为半小时以下,48.03%的使用者听书日均时长介于11至30分钟间,46.36%的有声阅读使用者选择在移动中听书,交通工具成为有声阅读的重要空间。有声阅读使用者习惯在开车或乘坐地铁、公交时,打开个人的“听觉空间”,有效利用了碎片化时间。
(摘编自《2021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
【材料二】
近年来有声阅读的兴起和繁荣,有效地推动了社会阅读文明的构建,有声阅读有可听的、与本文相应的音频,许多经典名著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已纷纷上线,使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切实可感。有声阅读将明确的、认真的、专注的学习型阅读与浏览型、消遣型的阅读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了全民阅读品质的提升。“听”和“看”作为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体验上呈现不同的特征。有声语言表达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表达者在创作过程中融进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且运用一定的技巧把它表达出来,大量高水平、高质量有声阅读产品的出现,逐渐满足社会的阅读需求,不仅使有声阅读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而且在推动社会阅读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高国庆、马玉坤《有声阅读价值论刍议》)
【材料三】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微信公众号有声阅读发文量达230万篇,相关文章的阅读量已达21.9亿次,有声阅读的热点话题热度也不断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声阅读氛围越来越浓,阅读率越来越高。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声阅读丰富了阅读内容和形式,促进了社会阅读文明的发展。
【注】热度指数:指舆论在公开社交场景中对有声阅读相关话题的讨论和传播,由各个平台公开渠道信息传播量综合加权计算并归一化处理后获得,满分100分。
(摘编自《“有声”打开全民阅读新格局──2021有声阅读产业调查报告》)
【材料四】
作为有声阅读的方式之一,听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我们容易在听书时走神,再加上还有言语知觉的制约、情绪感知、反复加工等因素,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所谓言语知觉的制约,是指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声音在20-30分贝时,言语的可懂度为50%;增至50-60分贝,可懂度达到90%-95%;到了140分贝,人就会感到头疼。此外,一些噪声如地铁、飞机的轰鸣等,对言语感知的干扰也会很大。
情绪感知则是指听真人朗读时,朗读者的语气会影响我们自主理解书中字面的意思,不像看文字时可以自己主导情节、节奏等,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是听语音合成的朗读,技术上暂时还没有办法灵活地控制分词、韵律、情感等,听的过程中,我们又需要克服这些因素对理解连贯性的干扰。
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到,在看书的时候,10%-15%的眼球运动是有“回溯”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经常会倒退重看。这个过程很快,我们有时候并没察觉,但这显然能加深我们对书的理解,当然,这也会降低我们的阅读速度,听书却通常不会倒回去重听,所以自然会损失对一部分内容的理解,留下的印象可能不如看书深。
(摘编自唐义诚、池文《听书太被动,看书才有用?》)
17.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下列关于有声阅读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有声阅读快速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有声阅读的“有声”,主要是指有声语言,也包括音乐、音响等。
B.2021年,上海市民有声阅读覆盖率较高,且近半数使用者选择在移动中听书。
C.有声阅读将明确的、认真的、专注的学习型阅读与浏览型、消遣型的阅读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了全民阅读品质的提升。
D.有声阅读氛围越来越浓,但是阅读率越来越低。
18.下列对材料四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我们容易在听书时走神,再加上还有言语知觉的制约、情绪感知、反复加工等因素,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
B.所谓言语知觉的制约,是指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声音在20-30分贝时,人就会感到头疼。
C.情绪感知是指听真人朗读时,朗读者的语气会影响我们自主理解书中字面的意思。
D.听书却通常不会倒回去重听,所以自然会损失对一部分内容的理解,留下的印象可能不如看书深。
19.小明同学准备在暑假用一周时间读完《红星照耀中国》,他想采用听书的方式阅读,你是否赞成?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共14分)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把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20.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4分)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 , →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 , 。
21.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22.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
23.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3分)
三、作文(共50分)
24.按要求作文。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花,每一朵花的绽放,必然要从原点开始,发育、萌发、扎根、抽芽、开花。这像极了我们,经过长期的磨砺、坚守……终于破局、蜕变,成为了自己。
请以“在_______中绽放”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诗歌、戏剧除外;(2)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