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客观题部分
本部分包括 35 题,每题 2 分,共计 7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影视剧《后浪》中中医派任教授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人体内的健康状况,西医派彭医生则习惯通过“血液检查”探知人体内的健康状况,血液检查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
A. 动脉和神经B. 静脉和动脉
C. 动脉和静脉D. 动脉和毛细血管
【答案】C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如图所示:
【详解】
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是指腕部动脉。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动脉和静脉,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选用尾鳍色素少活的小鱼作材料
B. 待小鱼在培养皿中安定后进行观察
C. 用低倍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
D. 看到一条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为静脉
【答案】D
【分析】(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
【详解】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小鱼是活的,血液循环流动,同时色素少的小鱼,易于观察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因此,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含色素少的活的小鱼,目的是有利于观察血液流动的情况,故A正确。
B.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情况时,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待小鱼安定后,再将载物片盖在尾鳍上,再进行观察,故B正确。
C.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故C正确。
D.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看到一条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为毛细血管,故D错误。
故选D。
3. 下图为血液分层图和显微镜下的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表示血浆,可运载血细胞
B. Ⅱ成分中包含血细胞①和③
C. 若出现炎症,②的数量会增多
D. 若③数量偏少,不利于凝血止血
【答案】B
【分析】图中Ⅰ血浆、Ⅱ白细胞和血小板、Ⅲ红细胞、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
【详解】A.观图可知:Ⅰ表示血浆,可运载血细胞,运输所料和废物,A正确。
B.Ⅱ表示②白细胞和③血小板,B错误。
C.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和保护,若出现炎症,②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C正确。
D.③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若③数量偏少,不利于凝血止血,D正确。
故选B。
4. 血液中的氧有溶解氧和结合氧两种形式。血氧饱和度是指结合氧浓度,它是衡量血液运输氧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监测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参数。结合氧是指( )
A. 氧气与白细胞结合B. 氧气与血浆结合
C.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D. 氧气与血小板结合
【答案】C
【分析】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详解】据分析可见:由于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血液中的氧气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因此结合氧是指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故选C。
5. 在循环过程中,血液经过下列哪组器官后,其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 )
A. 肾脏、膀胱和肝脏B. 肝脏、心脏和肺
C. 肺、肾脏和皮肤D. 肺、心脏和肾脏
【答案】C
【分析】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详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因此在循环过程中,血液经过肺、肾脏和皮肤后,其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 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A. 膀胱→输尿管→肾→尿道B. 肾→输尿管→尿道→膀胱
C.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D. 尿道→肾→输尿管→膀胱
【答案】C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详解】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故选C。
7. 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山地自行车比赛中,中国队共收获2金6银2铜。下列关于运动员在骑行山地自行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可判断自行车的前进方向
B. 乙参与调节身体的平衡
C. 丙参与调节呼吸频率的快慢
D. 丁参与感知骑行过程中的车速
【答案】D
【分析】图中甲大脑;乙小脑;丙脑干;丁脊髓。
【详解】A.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甲大脑可判断自行车的前进方向,A不符合题意。
B.乙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不符合题意。
C.丙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C不符合题意。
D.丁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但其反射活动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脊髓不能参与感知骑行过程中的车速,D符合题意。
故选D。
8.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反射弧B. 反射C. 神经元D. 复杂反射
【答案】B
【分析】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详解】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
故选B。
9. 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 X 表示效应器
B. 图中只存在一条反射弧
C.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 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D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详解】A.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故A错误。
B.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故B错误。
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故C错误。
D.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D。
10.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制作的硬性高透氧隐形眼镜,它通过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来提高裸眼视力,其矫正原理如图。角膜塑形镜夜戴晨取,如停止戴镜一段时间,角膜又会恢复原来形状。关于角膜塑形镜和近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角膜塑形镜可以消除近视
B. 塑形前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塑形后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C. 角膜塑形镜改变了晶状体的曲度
D. 用眼不当导致角膜曲度过大是近视的主要原因
【答案】B
【分析】当人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会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凹透镜。
【详解】A.角膜塑形镜产生的效果是临时性,停止戴镜一段时间,角膜又会恢复原来形状。因此,角膜塑形镜不可以彻底根治患者的近视问题,A错误。
B.结合题图可知,角膜塑形前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表现为近视),塑形后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暂时恢复视力),B正确。
C.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来提高裸眼视力,不是改变了晶状体的凸度,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用眼不当导致晶状体(不是角膜)凸度过大是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11. 人患感冒并上呼吸道发炎时可引起中耳炎。上呼吸道的病菌是通过什么到达中耳( )
A. 听小骨B. 气管C. 咽鼓管D. 口腔
【答案】C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详解】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气管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口腔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所以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 国家的“五项管理”要求加强学生睡眠管理,保障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晚上10点前入睡,这是因为早睡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人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垂体能分泌较多促进生长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B. 胰岛素C. 生长激素D. 性激素
【答案】C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详解】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不符合题意。
B.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B不符合题意。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和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垂体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C符合题意。
D.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又称性激素,它是会促进男女性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的激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B.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C. 激素只能通过导管进入血液
D. 食物中缺碘会患侏儒症
【答案】B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血液中激素种类多、含量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
【详解】A.能分泌激素是内分泌腺,外分泌腺不能分泌激素,故A错误。
B.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故B正确。
C.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故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食物中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故D错误。
故选B。
14. 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下列哪一结构( )
A. 骨质B. 骨髓C. 成骨细胞D. 关节软骨
【答案】C
【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膜中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流动着血液,对骨组织有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详解】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修复起作用,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关节软骨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故选C。
15. 如图表示人体用哑铃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由肌腱和肌腹构成B. 屈肘时①舒张,②收缩
C. 关节既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D. 动作的协调需要神经调节
【答案】B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由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可知: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详解】A.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能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由肌细胞组成,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部分,受刺激可收缩。所以,①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故A正确。
B.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中,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故B错误。
C.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可见关节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故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骨骼肌收缩需要神经调节,故D正确。
故选B。
16. 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断落部分还能做屈曲运动,蜥蜴这种行为是动物的( )
A. 攻击行为B. 防御行为C. 学习行为D. 繁殖行为
【答案】B
【分析】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
【详解】A.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A不符合题意。
B.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断落部分还能做屈曲运动,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就是防御行为,B符合题意。
C.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C不符合题意。
D.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会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吸引小鱼前来取食,再借机将小鱼捕食。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依赖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B. 与遗传因素无关
C. 如果按获得方式分类应属于后天性行为
D. 可以使绿鹭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答案】B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题干中的绿鹭的“钓鱼”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故A正确。
B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形成的,故B错误,C正确。
D.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故D正确。
故选B。
18. 取两枝相似的毛白杨枝条,将其中一条去掉叶子,设计如图实验。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观察到只有甲装置的塑料袋内表面布满水珠。这组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
A. 有无叶片
B. 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C. 是否进行蒸腾作用
D. 是否产生水滴
【答案】A
【分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如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二者实验现象的不同就不能确定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进行实验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除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即对照实验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详解】本实验:取两枝相似的毛白杨枝条,将其中一条去掉叶子,设计如图实验。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观察到只有甲装置的塑料袋内表面布满水珠。唯一不同的是毛白杨枝条是否有叶片,所以变量是有无叶片。
故选A。
19. 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 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增强
C. 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①转为状态②
D. 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不会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答案】A
【分析】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
【详解】A.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蒸腾作用是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故A正确。
B.保卫细胞的形状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故B错误。
C.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故C错误。
D.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故D错误。
故选A。
20. 我国每年都要消耗一次性木筷 450 亿双,相当于要砍伐 600 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 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 9 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 树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 会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D. 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答案】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详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而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但维持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还减少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了温室效应。同时绿色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1. 在某天然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草→兔→狼”,由于某种疾病导致狼大量死亡。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兔在长时间内数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生物的数量。
【详解】当狼大量死亡时,兔的天敌减少,兔的数量会先增加;但随着兔数量的增加,草的数量会减少,兔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减少,兔的数量又会减少,最终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 生物小组讨论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强,以下理由最合理的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降雨量多 B. 森林生态系统植被高大
C. 森林生态系统温度稳定 D. 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
【详解】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从而构成的食物链、食物网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故选D。
23. 小明在剥花生时发现,有的花生有1个花生仁,有的有2个甚至3个花生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1朵花中雌蕊的数目B. 1朵花中雄蕊的数目
C. 1个子房中胚珠的数目D. 1枚雌蕊中子房的数目
【答案】C
【分析】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详解】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为:
根据子房的发育情况可知: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植物体的一个果实中含有种子的多少取决于一个子房中胚珠的数目的多少。所以小明在剥花生时发现,有的花生有一个花生仁,有的有两个甚至三、四个花生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个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4. 如图中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④D. ③
【答案】D
【分析】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如图中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其中①图中扦插、②嫁接、④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都有利于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③种子繁殖是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故选D。
25.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繁育柳树容易成活的方式是( )
A. 扦插B. 嫁接C. 压条D. 种子
【答案】A
【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
【详解】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地面压条是指把枝条从植株上弯下来,再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掉半圈,然后把枝条中部埋进土壤中,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种子繁殖是指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方式;扦插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性状稳定,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因此“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繁育柳树容易成活的方式是扦插,可见A正确。
故选A。
26. 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开花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果实的形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B.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C. 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种子
D. 玉米缺粒是传粉不足导致的
【答案】C
【分析】一朵花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结构,其中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详解】开花后一般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果,A正确;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B正确;雌蕊的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C错误;玉米传粉不足会导致缺粒现象,D正确。
27. 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结构⑤有两片
B. 乙图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③
C. 甲图中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的是④
D. 在乙图所示的结构上滴加碘液,图中的⑥变蓝
【答案】B
【分析】甲图中结构分别是:①种皮,②胚根,③胚轴,④胚芽,⑤子叶。乙图中结构分别是:①种皮和果皮,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⑥胚乳,据此答题。
【详解】A.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结构⑤子叶有两片,A正确。
B.乙图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⑤胚根,向地生长发育成根,B错误。
C.甲图中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的是④胚芽,C正确。
D.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⑥是胚乳含有淀粉,滴加碘液后会变蓝,D正确。
故选B。
28. 下列有关胚的结构正确的是( )
A. 子叶、胚芽、胚根、胚轴B. 子叶、胚乳、胚芽、胚根
C. 胚根、胚芽、胚轴、胚乳D. 种皮、胚、子叶
【答案】A
【分析】单子叶种子和双子叶种子都包括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详解】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
29.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
A. 芽轴B. 花芽C. 叶芽D. 叶原基
【答案】C
【分析】(1)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
(2)叶芽的基本结构包括生长点、幼叶、芽轴、芽原基。
【详解】A.芽轴是叶芽的基本结构,将来发育成枝条的茎,A错误。
B.花芽发育为花而不是枝条,B错误。
C.叶芽发育为茎和叶,即发育成枝条,C正确。
D.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D错误。
故选C。
30. 大多数鸟类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分别是( )
A. 体内受精、卵生B. 体内受精、胎生
C. 体外受精、卵生D. 体外受精、胎生
【答案】A
【分析】鸟类生殖发育是体内受精、受精作用完成后称为受精卵,体外发育。
【详解】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可见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1. 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鸟卵结构的过程中进行的操作和画出的鸟卵示意图,下列错误的是( )
A. 图一所示将鸟卵钝端卵壳、外壳膜剥去后,看到的空腔是气室
B. 图二所示卵黄中央的小白点为胚盘,内含细胞核
C. 图三表示用镊子戳破卵黄膜后卵黄流出,而卵黄是胚胎发育部位
D. 图四所示能为鸟卵的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②⑤
【答案】C
【分析】图四中①胚盘、②卵黄、③卵壳膜、④气室、⑤卵白。
【详解】A.鸟卵内的钝端空腔为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故A正确。
B.小白点为胚盘,内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故B正确。
C.卵黄膜作用是保护卵黄,破裂后卵黄会流出,胚胎发育部位是胚盘,故C错误。
D.②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⑤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故D正确。
故选C。
32. 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是( )
A.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 受精卵→幼蛙→成蛙→蝌蚪
C. 蝌蚪→幼蛙→成蛙→受精卵D. 受精卵→蝌蚪→成蛙→幼蛙
【答案】A
【分析】两栖动物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体、成体四个发育时期,幼体与成体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详解】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其中幼体和成体的根本区别是呼吸方式,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也能辅助呼吸。属于变态发育。
故选A。
33. 如图是萤火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成虫期发光能够引诱异性、防御天敌。 下列关于萤火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育方式与家蚕相同B. 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C. 完全变态发育D. 发光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答案】D
【分析】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A.萤火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方式与家蚕相同,都是完全变态发育,故A正确。
B.根据图示,萤火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故B正确。
C.萤火虫和家蚕发育过程相似,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故C正确。
D.萤火虫的发光行为属于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不是学习行为,故D错误。
故选D。
34. 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2021年5月31日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王明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一年多来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是输卵管堵塞,于是他的父母决定去做“试管婴儿”。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试管婴儿”是克隆人的技术
B. “试管婴儿”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C. “试管婴儿”受精卵在试管中发育成婴儿
D. “试管婴儿”实质上是一项人工方法的体外受精技术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详解】A.“试管婴儿”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属于体外受精技术是有性生殖,而克隆的过程中采用了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因此“试管婴儿”不是克隆人的技术,A错误。
B.“试管婴儿”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错误。
C.“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C错误。
D.“试管婴儿"是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因此属于体外受精技术,D正确。
故选D。
3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因青春期发育而产生的是( )
A. 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 男孩会出现遗精,女孩会出现月经
C. 生殖器官发育、性功能成熟
D. 学习紧张导致近视
【答案】D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详解】A.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由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多,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会迅速增长。这是青春期发育的一个显著特征,A不符合题意。
B.青春期时,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都会迅速发育,并伴随着性功能的成熟。男孩会出现遗精现象,即精子在睾丸中产生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通过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女孩则会出现月经现象,即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作用下周期性脱落并出血,通过阴道排出体外。这些都是青春期发育的正常生理现象,B不符合题意。
C.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都会经历显著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为未来的生育能力打下基础,C不符合题意。
D.学习紧张导致近视主要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或使用电子产品等造成的眼睛疲劳和调节失衡,与青春期的生理发育没有直接关系。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更多地与用眼习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有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主观题部分
本部分包括 5 题,共计 30 分([ ]内填序号,___填写相应的名称)。
36. 如图是心脏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_],它是______(填“体”或“肺”)循环的起点。
(2)[②]和[⑧]是与左心房相连的同一种血管,名称为______,这种血管内流动的是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的______,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心房→心室→______(填“动脉”或“静脉”)。
【答案】(1)①. ⑩ ②. 体
(2)①. 肺静脉 ②. 动脉血
(3)①. 倒流 ②. 动脉
【分析】(1)体循环输送血液路线最长,需要压力最大。[⑩]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的是左心室。
(2)右心室将来自右心房的静脉血泵入肺动脉,经肺动脉流入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的动脉血,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因此,由肺静脉流回心脏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所以,结合分析可知,[②]和[⑧]是与左心房相连的同一种血管,名称为肺静脉,这种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3)结合分析可知,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的倒流,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37. 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液体 A、B、C 是从肾脏中提取的样品(单位:克/100 毫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②]、[③]、[⑥]构成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即_________。
(2)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_作用。
(3)样品 B 是从[ ]_________中提取的液体。
(4)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
(5)如果某人被医院确诊患有糖尿病,则他的尿液中一定是出现了较多的葡萄糖,治疗此病的方法是注射_________制剂。
【答案】(1)肾单位 (2)①. 滤过 ②. 重吸收
(3)[③]肾小囊 (4)②
(5)胰岛素
【分析】分析图可知: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球、③肾小囊、④出球小动脉、⑤肾小管周毛细血管、⑥肾小管。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③肾小囊、⑥肾小管、②肾小球组成。
(2)人体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
(3)样品B中含有葡萄糖,不含有蛋白质,是原尿,是从③肾小囊中提取的液体。
(4)尿的形成要经过甲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和乙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会使血细胞和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由于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和蛋白质,这些物质会随尿液排出形成血尿和蛋白尿.因此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②肾小球。
(5)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糖原的分解。如果某人被医院确诊患有糖尿病,则他的尿液中一定是出现了较多量的葡萄糖,进行治疗此病的方法是注射胰岛素制剂。
38. 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公共单车和公用电动车已遍布仪征市,“小蓝”、“小黄”等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在骑车时,你需要“眼观六路”。你看到一辆车由远而近的向你驶来,主要由于图中[ ]___________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物像会呈现在眼球的[ ③ ]_________上, 最后在[ A ]___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
(2)如图甲,当你行至路口时,发现是红灯则应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_反射,这时一不明物体突然从眼前飞过,你会不由自主地迅速眨眼。完成此眨眼反射的基本途径______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3)如图乙,当骑车遇到危险时,求救者的“求救声”刺激周围行人的[ ]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最终形成听觉。
【答案】(1)①. ①晶状体 ②. 视网膜 ③. 大脑(或大脑皮质或大脑皮质视觉中枢)
(2)①. 条件##复杂 ②. ⑨→⑦→B→⑥→⑧
(3)④耳蜗
【分析】图甲中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上行传导神经纤维、⑤下行传导神经纤维、⑥传出神经、⑦传入神经、⑧效应器、⑨感受器,A大脑皮层、B脊髓的灰质、C脊髓的白质。
图乙中①耳郭,②外耳道,③鼓膜,④耳蜗。
(1)睫状体内有平滑肌,①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①晶状体的曲度。
视近物,①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①晶状体凸度变小,因此看到一辆车有远而近的向你驶来,主要由于图中①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由此可知,物像会在眼球③视网膜上形成,最后在A大脑形成清晰的视觉。
(2)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因此,当你行至路口时,发现是红灯则应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
反射由反射弧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围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因此当一不明物体突然从眼前飞过,你会不由自主地迅速眨眼。完成此眨眼反射的基本途径⑨感受器→⑦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⑧效应器。
(3)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由此可知,当骑车遇到危险时,求救者的“求救声”刺激救周围行人④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突,神经冲动被传导A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39. 下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A 结构除能产生_________之外,还能够分泌雌激素。
(2)在[ ]_________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了受精卵
(3)胎儿的发育场所是_________,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_________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4)胎儿出生以后,医生可以凭_________(选填“第一性征”或“第二性征”)来区分是男婴还是女婴。
(5)“人类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由母亲的一个卵子从父亲的上亿个精子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个来与之结合形成的。”读罢此段文字,你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合理即可)。
【答案】(1)卵细胞 (2)C输卵管
(3)①. 子宫 ②. 胎盘
(4)第一性征 (5)感恩父母生育的艰难 养育的艰辛(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图中A为卵巢,B为卵巢排出卵细胞,C为输卵管,D为子宫。
(1)A为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C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场所是图中的D子宫,在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即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4)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属于第一性征,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上的其他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因此胎儿娩出后,判断婴儿性别的最直接方法是根据第一性征。
(5)父母养育我们,消耗了他们无数的心血,他们赋予我们生命,无私奉献,我们的感想:①感恩父母的生育艰难,养育艰辛;②每个人能平安降生都是幸运的,应珍惜自己、他人的生命;③每个人生来就是强者;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无人能及的长处,学会欣赏自己。
4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兴趣小组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 利用烧杯、温度计等实验装置开展了相关探究活动。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问题:
(1)①处的发芽情况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若乙和丁作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若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乙和_________作对照。
(3)若乙和丙作对照实验,可知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
(4)实验均使用了 50 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1)①. 不发芽 ②. 胚死亡(或种子死亡)
(2)①. 温度 ②. 戊
(3)充足的空气 (4)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由实验组和对照组组成,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条件是:胚是活的、完整的,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不处于休眠。甲组小麦种子是煮熟的,胚已经死亡,而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甲组小麦种子状态为①不发芽,原因是胚已经死亡。
(2)对照实验必须保证单一变量,若乙组和丁组做对照实验,除温度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因此变量是温度;若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变量应该是水分,其它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由该实验的设计表格可知,乙和戊对照的变量是水分,因此若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乙和戊两组做对照实验。
(3)分析表格信息,该实验设置了四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和乙,变量是胚是否活着;乙和丙,变量是空气;乙和丁,变量是温度;乙和戊,变量是水分。实验结果是:只有乙组的种子发芽了,其它各组的种子都没有发芽。乙和丙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乙和丁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乙和戊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所以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
(4)实验中每组如果使用的种子数量少,实验的偶然性就会增大,因此实验中每组均使用了5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样品成分
A
B
C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装置
甲
乙
丙
丁
戊
种子数目
50 粒
50 粒
50 粒
50 粒
50 粒
处理措施
种子情况
煮熟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环境条件
25℃
25℃
25℃
4℃
25℃
适量水
适量水
过量水
适量水
无水
发芽情况
①
发芽
不发芽
不发芽
不发芽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3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期末]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