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案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课立意,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
    【本课立意】
    从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三个方面,说明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三个子目的构成,分别是“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围绕食物,从生产、储备及加工方式等方面叙述其现代化的过程,并分析食物生产、储备及加工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必修上、下册的学习,对中外历史的发展已经有所了解,初步具备了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背景知识。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第1、2课的学习,对于古代食物的采集、生产和近代食物物种交流及影响已经有所了解,为理解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课程标准】
    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学习目标】
    1. 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2. 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3.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认识中国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农业的过程和意义
    难点:粮食安全的挑战和应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21年4月财经新闻:我国粮食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
    提问:中国能够有充足的粮食储备,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生:粮食生产充足,粮食储备有效,国家重视支持
    教师导入,这离不开食物生产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消除饥饿关注食品安全的重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内容。
    授课内容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现代农业的概念和表现
    探究1: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与表现
    传统农业,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现代农业: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任务1:出示组图: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
    学习聚焦: 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任务2:结合表格思考,现代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目的:明晰现代农业的概念,现代农业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发展起来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且还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许多部门。
    2、现代农业建立的过程
    任务3:阅读书本第一子目,梳理现代农业建立的过程
    产生条件: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推动 ,科技的进步等。
    发展历程:①工业革命后:设施农业突破进展(大型农场、养殖场)
    ②20世纪中叶:农业机械化(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化肥广泛使用
    ③20世纪下半叶:杂交育种技术(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④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3、养殖场和牧场、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过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食物不但能够满足日常需求,还有剩余。于是如何妥善储存处理食物成为了古今人们应对的重要命题。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古代常见保存食物的方法
    出示组图:窖藏法、风干法、腌制法、冷藏法
    讲解: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在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任务4:阅读书本第二子目,概括现代食物储备技术发展过程
    ①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②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③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概括特点:传统储备主要靠经验积累,借助自然条件,现代储备主要靠科技发展。
    视频:中储粮粮仓介绍(储存粮食的专用建筑物,是粮食储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粮仓是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管理运营粮食储藏仓库。现代粮仓的式样主要有房式仓、筒仓和地下仓等类型。本图为筒仓式的现代粮仓,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作为仓壁材料,具有密闭性好、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高、容量大且占地少、性价比高等优点。)
    ④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任务5:思考冷链物流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①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的生鲜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
    ②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
    ③可减少农产品损失,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
    ④提升生活品质;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习聚焦: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提问:我国粮食储备充足,中储粮今年还将启动120个建仓项目建设仓容1085万吨。这反映了哪些信息?
    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储备,注重粮食安全;国际粮食形势严峻,中国未雨绸缪;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布局结构,更新换代……
    过渡:舌尖上的安全,一个是量的安全,即是粮食安全。二是质的安全,即是食品安全。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探究2:舌尖上的安全挑战与应对
    1.粮食安全,消除饥饿
    粮食安全:具体目标①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②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③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也就是说,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了粮食生产、供应及收入等内容的完整的、系统性的概念。
    (1)世界粮食安全
    材料:在55个国家和地区中,2020年至少有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比上一年增加约2000万人,达到过去5年最高水平。
    重度粮食不安全是指生命或生计因无法摄入足够食物而面临直接危险。报告显示,受 、 、 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全球重度粮食不安全问题持续加剧。非洲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摘编自《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第五版调查结果
    任务1:结合现实和书本P16学思之窗,思考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供需矛盾:人口激化、工业化,粮食需求增加;城市化加速,耕地不断减少。②战争冲突、④全球性疾病、⑤自然灾害、⑥农业投资不足、⑦损失浪费……
    材料: 2020年全球共有7.2到8.11亿人口面临饥饿威胁,全球近1/3人口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与营养,同时全球近1/3的食物被损失或浪费,为世界敲响了警钟。
    ——2021年9月《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济南倡议》
    中国粮食安全
    材料:
    任务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
    ①耕地和粮食耕种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②粮食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③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经营方式落后,粮食生产力水平较低;
    ④消费结构升级加剧粮食供给压力由主要依靠谷物的数量型向肉蛋奶等质量型转变,引发了饲料粮消费的快速增加;⑤新兴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酿酒及燃料乙醇等行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工业粮消费的不断提升。
    应对
    任务3: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应对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另一方面,需要从粮食生产与供应入手,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同时,还要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从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应对:
    国际:①粮食安全是当今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要加强国家合作;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家:①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②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
    ③保护耕地资源、遏制耕地锐减; ④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⑤改进技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开源)
    个人: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厉行节约。(节流)
    过渡:与粮食安全相关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农业现代化大大地丰富了食品供应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2. 食品安全的原因与应对
    (1)原因
    ①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污染,他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
    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2)应对:各国通过法治途径加强监管治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多管齐下,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师:下面,我们通过思维导图来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思维导图
    本课小结: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但是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对世界仍然是任重道远,需要从个人、国家和世界的共同努力。
    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更加关注食物的营养与健康,既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初心不忘,人民至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命运休戚与共。
    课后作业
    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2006年9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的《2005年度国际粮食援助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对外提供了57.7万吨粮食援助,占当年全球粮食援助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问题:为什么中国会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相关教案

    高中历史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新知导入,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课堂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