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填空题,作图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2分,30分。1—10题为单选,11—15为多选,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1.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下列估测数据正确的是( )
    A.确保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50dBB.正常人心脏跳动1min大约70次左右
    C.人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D.人步行速度约1.1km/h
    2.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题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玉兔二号”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静止的
    C.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D.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3.如图是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0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B.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3m处
    C.3s后,第5s末A、B相遇
    D.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4.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B.甲、乙、丙都匀速下降
    C.甲、乙、丙都匀速上升D.乙、丙匀速下降,甲静止
    5.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乒乓球触碰到正在发声的音叉,小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6.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跑掉了
    B.冬天玻璃窗外表面上会结“冰花”,是凝华现象
    C.冬天期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镜片会变模糊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的“冷气”,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冷气”和“热气”都是小水滴
    7.如图所示为《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古代劳动人民铸“釜”时的场景。匠人将铁水倒入“范”(模具)中固结成形。下列古诗中描述有关现象的形成过程与此相同的是( )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
    C.“己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
    8.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图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B.乙图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丙图中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D.丁图中使用扩音设备是为了增大响度,加快声音传播的速度
    9.A、B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水浴加热(图甲)和用酒精灯(图乙)加热碘锤的方法观察“固态碘升华”过程。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碘的熔点为113.7℃。则关于这两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都一定是由固态碘升华形成的
    B.两组实验中紫色碘蒸气的形成,都经历了由固态变液态的过程
    C.应该采用甲图装置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
    D.应该采用乙图装置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
    10.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如图甲所示,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将铜、铁两种不同金属片铆在一起,如图乙所示,若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会发生形变,如图丙所示,从而拉动寒暑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指针式寒暑表利用了固体的热胀冷缩
    B.被测温度越高,双金属片形变越大
    C.温度改变时,铜片的热胀冷缩效果要比铁片明显
    D.若用冰水混合物冷却,双金属片也会向铁片一边弯曲
    以下为多选:
    (多选)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①物体长度为7.55cmB.图②日晷测时间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图③水浴加热缩短了实验时间D.图④秒表读数为5min8.5s
    (多选)12.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与“凿壁偷光”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B.墙上的手影
    C.日食D.水中的筷子弯折
    (多选)13.去年冬天冰雪大世界火爆全网,吸引了众多南方“小土豆”前去“尔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雕原材料采自于松花江面,江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放热
    B.气温低于0℃时雪人变小,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C.游客交谈时嘴边会出现“白气”,是口中呼出的空气遇冷液化成了小水滴
    D.“泼水成冰”的原理是水在极寒环境下凝结成水蒸气了
    (多选)14.关于下列现象的解释;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B.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通常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C.光的传播速度是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多选)15.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天路”。铁路两侧的“热棒”保持路基冻土的稳定性,热棒是封闭中空的,里面灌有很容易汽化的液态氨,上端有散热片(如图所示)。下端插在冻土中,液态氨从冻土中吸热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气中散热,又液化成液态氨下沉到棉的下部。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地将路基中的热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保证了冻土的坚固、稳定。关于热棒说法正确的是( )
    A.管中的“液态氨”具有沸点高的特点
    B.热棒工作时,氨从气态到液态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的
    C.热棒工作时,地面空气温度低于冻土的温度
    D.热棒工作时,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五次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2cm、3.82cm则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__。
    17.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实验中要拨动直尺,观察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的振动快慢,小明应该采用图中_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当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即使在振动,也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____。
    1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B杯中的水_________(选填“都能”、“都不能”、“A能B不能”或“A不能B能”)沸腾。A出现此现象原因是_________。
    19.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低、响度比甲强的乙的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产音的波形是四图中的哪一幅_________
    A.B.C.D.
    20.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_________。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_________(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_________,安全不安全)。
    21.如图所示。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晶体,它凝固过程耗时_________min。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的冰将_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共4分)
    22.我国唐代的作家韩愈在《原道》中写出:“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坐井观天”,请利用光路图画出青蛙(眼睛用点O表示)通过井口能观察到的最大范围。(最大范围用阴影表示)
    23.如图所示是小强在纸杯上聚上一层塑料膜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焰(用AB表示)在塑料膜上成的像(用箭头表示)及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4.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小车在A、B、C三个位置的情形及对应的时刻。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____;
    (2)实验中,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适当_________(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3)图中________cm,则_________m/s;
    (4)同组的小丽测出斜面上位置到斜面上位置的距离s和小车通过的时间t,如图乙所示,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速度比小车的实际平均速度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的是_________
    A.B.C.D.
    (6)若车在路程中点的速度为,在时间中点的速度为,根据实验,可推断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填“>”、“=”或“
    25.(1)玻璃泡 (2)C (3)不同,右
    26.(1)B,使内外气压平衡 (2)小红的水初温较低 (3)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
    (4)b,B (5)D (6)①B,②B
    五、综合应用题
    27.(1)55km(2)680m(3)100s
    28.(1)音叉声音不稳定(2)不能(3)传播过程中,海绵(4)转换法
    (5)增加海绵垫以提高舒适性次数
    隔音材料厚度
    包裹方式
    隔音材料
    包裹前声音响度/dB
    包裹后声音响度/dB
    材料的隔音性能
    1
    相同
    相同
    报纸
    57
    42
    2
    毛巾
    38
    3
    海绵
    29
    材料
    报纸
    毛巾
    海绵
    声音到人的平均距离/米
    2.8
    2.1
    1.2

    相关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物理试卷,共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物理作业反馈(三):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物理作业反馈(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