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以下是我国2023年在科技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其中跟化学无关的是( )
A.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
B.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C.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
D.“三峡氢舟1号”氢燃料动力示范船首航
2.绚丽多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波义耳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C.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D.徐寿参与翻译《化学鉴原》
3.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物质是不断变化。下列各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B.滴水成冰
C.葡萄酿酒D.钢铁生锈
4.小江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就“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或猜想C.观察D.得出结论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D.净化后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6.下列各项利用了氧气易与别的物质发生缓慢氧化这一性质的是( )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B.制造液氧炸药开山采矿
C.利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添加酒精B.读取液体体积
C.连接仪器D.加热液体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氖气密度小,可用作气球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把导气管伸入集气瓶中,有气泡冒出后开始收集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11.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一些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铜绿加热,固体变黑,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2.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物质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①液氧作火箭助燃剂
②石墨作电池电极
③天然气做民用燃料
④镁粉用于照明弹
⑤海水晒制食盐
⑧氮气用于食品保护气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①⑥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为两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D.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
14.不能用来判断蜡烛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变化时发光放热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5.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16.要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和(燃着的木条)B.氧化镁和五氧化二磷(观察颜色)
C.空气和(带火星的木条)D.铁丝和铜丝(观察颜色)
17.如图是“铁丝在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已知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该装置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产生的氧气经过浓硫酸后更干燥
D.铁丝在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
18.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产生是物理变化
B.反应①进行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反应②中涉及到的气体都是无色、无气味的
D.反应③说明氮气有时也能助燃
19.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个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乙实验有利于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C.甲实验只根据“固体消失”这一现象,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20.如图1所示、将、、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装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收集数据,然后打开止水夹,用嘴向袋内缓缓吹气,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的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的原因是有二氧化碳生成
B.在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为76.86%
C.200s时保鲜袋内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D.表示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Y
二、实验题
2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Ⅰ、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燃烧过程中会形成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烟,造成污染。
(1)请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
(2)如图1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B.红磷量不足
C.实验开始前止水夹未夹紧D.装置漏气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某同学利用图2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发现,产物中还出现少许黄色固体。
已知: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固体。但在空气中燃烧镁条时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原因是_______。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该同学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五分之一(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Ⅲ、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某同学根据铁生锈的原理,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3实验,8分钟后测得数据如表:
查阅资料: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该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主要优点: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Ⅳ、用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4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一个耐热容器的底部放一块足量的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迅速提高容器内空气温度)后放手,容器中的白磷开始燃烧。(提示:白磷的体积忽略不计,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40摄氏度)
(5)检查装置气密性:向下压活塞,放手后活塞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白磷开始燃烧后,活塞的运动情况为______。
(7)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炭粉,实验能否成功(填“能”或者“不能”)______,并解释其原因______。
(8)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白磷、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2.碳酸氢铵哪儿去了?
【资料信息】
A.纯净的碳酸氢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酸氢铵就易消失。碳酸氢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碳酸氢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常用于检验氨气。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1)作出假设:
①碳酸氢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酸氢铵蒸气,发生了______变化;
②碳酸氢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收集证据:
(2)完成表格
(3)获得结论:______。(用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叙述)
(4)交流评价:
①仅仅通过碳酸氢铵加热时颜色、状态、气味的变化来验证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方案是不严密的。
②根据“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能不能判断碳酸氢铵加热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______,原因______。
③实验证明,碳酸氢铵加热确实有二氧化碳生成
④碳酸氢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根据本次实验探究,你认为在使用和储存碳酸氢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______(答一条即可)。
三、填空题
23.从下列选项中,先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并按要求填空。
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氧气
③氮气
④石墨
⑤水
⑥镁粉
(1)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金属是_______,写出它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
(2)医疗消毒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写出消毒时遇到血液中的酶催化分解出很多气泡时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
(3)用于帮助乙炔气燃烧来焊接和切割金属的气体是_______,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性质,燃烧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大量热能。
24.根据化学知识回答:
(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①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化学性质是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
②写出点燃酒精灯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取用7.2mL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填序号)。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⑤玻璃棒
(4)某同学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
A.一定小于5毫升B.一定等于5毫升
C.一定大于5毫升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毫升
2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利用稀有气体的_______(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2)科学家研制的“人造空气”可供航天员呼吸。“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0%,比地球上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大”或“小”)。
(3)如图为工业制取氧气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_______(填“密度”或“沸点”)不同。
(4)空气中氮气的用途有_______(填字母)。
A.医疗急救B.食品防腐C.制取氮肥D.气割气焊
(5)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6)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与从其他物质中分解得到的氮气含量不同,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
26.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完全分解后试管内剩余固体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锥形瓶内液体的液面应加到_______(填“a”或“b”)处。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端(填“c”或“d”)检验。
(4)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和_______。
A.氯酸钾中混入了高锰酸钾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原因是_______,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_______(填不易、难、可)溶于水;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时,应选用_______做气体发生装置。
(6)小丁同学欲用F装置先装满水后收集,则应从导管口_______(填“c”或“d”)通入。
(7)已知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现用以上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所选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将二氧化碳吸收,使用时,再加入试剂产生二氧化碳,与化学有关,故A错;B、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淀粉,与化学有关,故B错;C、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是与物理有关,故C正确;D、“三峡氢舟1号”氢燃料动力示范船首航,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制取氢气,与化学有关,故D错。故选:C。
2.答案:A
解析:
3.答案:B
解析:A、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生成了葡萄糖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
4.答案:B
解析:小江同学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或猜想。故选:B。
5.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B、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河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受污染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污染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
6.答案:A
解析: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制造液氧炸药开山采矿的过程发生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利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发生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该选项说法错误。D、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等,释放出氧气等,不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会造成酒精失火,故不符合题意;B、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不符合题意;C、将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是一手持试管,一手持橡皮塞旋转将橡皮塞塞在试管口处,不能将橡皮塞直接按进直立在桌面上的试管口处,会弄破试管底,甚至玻璃管折断划伤手指,故符合题意;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使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加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答案:C
解析:
9.答案:D
解析:A、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以防装置漏气造成药品浪费,故A说法不正确;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故B说法不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刚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则应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再把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开始收集,故C说法不正确;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故D说法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B
解析:①液氧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化学性质;②石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良好的导电性,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③天然气做民用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化学性质;④镁粉用于照明弹中,是利用了镁具有可燃性,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化学性质;⑤海水晒制食盐,是利用了日光和风力逐渐使水蒸发,使食盐结晶析出,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⑥氮气用于食品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是利用其化学性质;其中①③④⑥物质的应用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②⑤物质的应用是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故选:B。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B
解析:A、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两种气体,木条马上熄灭的气体为氮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故A正确;B、氧化镁和五氧化二磷均是白色固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进行区分,故B不正确;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中的氧气较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能够区分,故C正确;D、光亮的银白色金属丝为铁丝,光亮的红色金属丝为铜丝,观察颜色可以鉴别铁丝与铜丝,故D正确。
故选:B。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BD
(3)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氧气比氮气更活泼;大于
(4)20.8%;结果更准确;没有污染
(5)恢复到原位置
(6)先向上移动,后向下移动;最终停留在4刻度处
(7)不能;木炭燃烧生成气体,装置中的压强几乎不变
(8)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
解析:(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A、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则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逸出,会使测定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
B、红磷量不足,则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C、导管口有气泡,则说明止水夹没有夹紧,而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会从短管中逸出,会使测定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D、装置漏气,则会有空气进入,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3)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镁固体,而在空气中燃烧,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则说明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由于镁燃烧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氮气,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大于五分之一。
(4)由于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则结合表中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与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测定结果更准确,且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该铁生锈过程中没有污染。
(5)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向下压活塞,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中的气体压缩,则松手后活塞会恢复到原位置。
(6)白磷燃烧放热,则装置中的温度短时间升高,压强增大,活塞向上移动,随着氧气的消耗,温度降低,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则活塞向下移动,又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活塞最终停留在4刻度处。
(7)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装置中的压强几乎不变,则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替代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只能与氧气反应,并且生成物最好不是固体。
22.答案:(1)物理
(2)水(或);酚酞试纸变红;氨气(或)
(3)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
(4)①不能
②碳酸氢铵(蒸气)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④存放时应避热/低温、保持干燥、密封(答一条即可)
解析:
23.答案:(1)⑥;镁+氧气氧化镁或
(2)①;过氧化氢水+氧气或
(3)②;助燃性/支持燃烧;化学
解析:
24.答案:(1)①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写出一点即可);可燃性/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用作燃料
②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2)减少药品/减少氯化钠
(3)②④
(4)C
解析:(1)①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短文可知,酒精的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
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化学性质是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由短文可知,酒精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
由短文可知,酒精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②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
(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先放砝码,移动游码,然后放药品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则说明加入氯化钠不足,应继续添加氯化钠。
(3)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选取量筒量程时,应选取略大于且接近所需量取液体的量程,则应选取10mL量筒,故选②④。
(4)刚开始平视,则液体体积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则试剂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少,即液体体积小于10mL,则倒出液体大于15mL-10mL=5mL,故选C。
25.答案:(1)物理性质
(2)小
(3)沸点
(4)BC
(5)混合物
(6)氮气中含有稀有气体/氮气不纯/氮气中混有其他杂质(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这是利用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填:物
理性质。
(2)地球上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所以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比地球上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小,故填:小。
(3)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蒸发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沸点低的先蒸发出来,故填:沸点。
(4)氮气是制作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食品防腐,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和气割气焊,故填:BC。
(5)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所以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6)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从其他物质中分解得到的氮气较纯净,因此密度不同,故填;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26.答案:(1)铁架台
(2)①A
②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
③混合物
(3)a;d
(4)B;D(可颠倒顺序)
(5)防止(粉末状物质或固体)进入(或堵塞)导管/进入水槽;不易;B
(6)d
(7)AE或EA
解析: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量筒内水
量筒内剩余水
250mL
180.0mL
128.0mL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将干燥的碳酸氢铵在试管中加热
管口有水珠
有______生成
②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
______
有______生成
③将碳酸氢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
酚酞试纸不变色
碳酸氢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及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 绿满扬州需要天蓝、地绿、水清, 亚硝酸钠, 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