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列文虎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由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A. 6项B. 5项C. 4项D. 3项
2.下列概念依次与图中a、b、c、d相对应的一组是( )
A.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B. 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生动物
C. 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群落
D. 原核生物、细菌、蓝细菌、病毒
3.如图为某群落与无机环境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CO2分子是一个生命系统
B. 图中所有的绿色植物构成一个种群
C. 图中生物的细胞结构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D. 图中细菌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细胞膜
4.科学家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生命的奥秘。下列关于归纳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观察菠菜、天竺葵、柳树的叶肉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可知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此推理应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B. 归纳法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C. 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而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则一定是可信的
D.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已经被污染,所以地球上所有大洋都已被污染。此结论的获得应用了完全归纳法
5.自2022年5月以来,欧洲多国爆发由于感染猴痘病毒(一种含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引发的疫情。人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皮疹等症状。84消毒液、75%酒精等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 一个猴痘病毒和一个大肠杆菌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个体层次
C. 猴痘病毒化学组成有核酸、蛋白质、脂质等
D. 75%酒精可以杀死猴痘病毒的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病毒蛋白的肽键
6.支原体是导致人类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等疾病的病原体之一,是目前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细胞。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病毒相比,支原体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其具有细胞结构
B. 支原体不能合成蛋白质
C. 支原体的环状DNA为其遗传物质
D.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能治疗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
7.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若将视野1转为视野2,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 ①→②→③→④ B. ⑤→④→②→③
C. ②→①→⑤→④ D. ④→⑤→③→②
8.如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是( )
A. 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蓝细菌、念珠蓝细菌
B. 糖类、多糖、二糖、淀粉、麦芽糖
C. 脂质、固醇、脂肪、胆固醇、性激素
D. 细胞中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蛋白质、胰岛素
9.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如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左)和血红素分子(右)的局部结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成叶绿素和血红素的化学元素还包括C、H、N
B. 植物体缺Mg会影响光合作用
C. 人体缺Fe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症
D. 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10.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形成肽键的方式不同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纤维素、糖原不同的原因是组成其基本单位的排列顺序不同
B. 组成DNA和RNA的元素种类不同,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
C.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生成的水中的氧来源于氨基酸的羧基
D. 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脂肪释放能量多,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2.如图示为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种子萌发时需要浸泡,主要是为了增加结合水,增强代谢
B. 若乙的含义是“反应物”,则可以参与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
C. 甲的含义是“组成细胞的结构”,如果这部分水失去会导致细胞死亡
D. 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13.巯基和二硫键对于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极为重要。研究发现,当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 结冰后蛋白质总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未结冰时有所下降
C. 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肽键的变化
D. 抗冻植物可能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14.新冠肺炎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错误的是( )
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15.下列与人们饮食观念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脂质会使人发胖,不要摄入
B. 谷物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C. 食物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
D. 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更益于健康
16.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础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根据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
B. 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糖类、DNA和RNA等物质中
C. 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代替磷参与生化反应, 制造混乱
D. 该发现将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
17.植物吸收的32P可以合成下列的有机物是( )
A. 亮氨酸B. 脱氧核糖C. 磷脂D. 几丁质
18.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是生命之源,自由水在细胞中既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的结构的组成
B. 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糖类不会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
C. 蔗糖不会出现在动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的糖类都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D. 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及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
19.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蓝细菌和酵母菌中都含有核糖体
B. 细菌无细胞膜,而真菌有细胞膜
C. 发菜与草履虫都有DNA
D.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0.奶茶、涮羊肉等是当今年轻人生活娱乐中的常见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多种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可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脂肪、蛋白质均是生物大分子
B. 与脂肪相比,等质量的糖类含有的氢更多
C. 糖类、脂肪是能源物质,蛋白质不是能源物质
D. 长期摄入高脂、高糖食物容易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
21.某生物科研组为了探究某种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病毒搅碎,稀释成溶液,实验步骤、结果如下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A~C组实验中试剂需要现配现用的只有A组
B. A组处理条件是50~65°C水浴加热,实验结果为蓝色说明该病毒中有还原糖
C. B组实验结果为红色说明其组分中有脂肪
D. 根据A、B、C、D组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该病毒含脂肪、蛋白质和RNA
22.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食用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制品(如豆腐)的营养丰富,其含有的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还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及维生素等,但不含胆固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各种氨基酸用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B. 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若缺乏微量元素——磷,将影响几丁质、细胞壁、ATP的合成
C. 豆制品中的铁被人体吸收后可用于成熟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
D. 胆固醇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并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3.如图为某种子黑暗条件下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总糖、脂肪变化曲线。有关正确的是( )
A. 萌发初期细胞产生的脂肪酶增多、淀粉酶减少
B. 总糖含量减少的原因是糖类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被消耗
C. 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储存的能量大致相当
D. 有机物总量可能会短暂增加,但随后逐渐减少
24.小麦细胞中,由A、T、U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25.人体摄入的糖类,有的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有的必须要经过水解后才能被细胞吸收,下列糖类中,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的是( )
A. 葡萄糖B. 蔗糖C. 麦芽糖D. 乳糖
26.下列有关生物体细胞组成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蚂蚁和柳树的共有元素是C、H、O、N、P等
B. Fe、Mg分别是组成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的微量元素
C. 不同生物的体细胞内,所含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D. 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27.下列有关化合物分类关系的概念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8.阿斯巴甜是一种由碳链为骨架的甜味剂,结构如下图,与其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
A. 葡萄糖B. 叶绿素C. 胶原蛋白D. 纤维素
29.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坚果含有大量元素钙、铁、磷等,可以促进人体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B. 瓜子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与淀粉、糖原一起成为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C. 黄豆种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D. 黄花蒿特有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合成相关的酶是由其脱氧核苷酸决定的
30.“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施肥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在植物细胞内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B. 植物生长旺盛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下降
C. 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会改变空间结构,重新得到结合水后可恢复其活性
D. N是叶绿素、甘氨酸等分子合成的必需元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前两大题每空1分,33题每空2分,共40分。
31.下面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其中E为某种病毒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 图中不能称为一个生命系统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图示生物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中。
(3) B和C共有的结构除细胞膜、细胞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4) 由于上述原核细胞__________(填细胞名)内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________(自养/异养)生物,细胞__________(填字母)也属于此类生物细胞。
(5) 下列选项中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的是_______。
A.脱氧核糖核酸(DNA) B.生物大分子
C.独立的SARS病毒 D.人体的心肌细胞
(6)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已知一组镜头如下图,目镜标有5×和10×,物镜标有10×和40×。视野中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2.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图甲为糖类的概念图,图乙是某种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泛素激活酶E将泛素分子激活,然后由E1将泛素交给泛素结合酶E2,最后在泛素连接酶E3的指引下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上。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靶蛋白就被绑上一批泛素分子。被泛素标记的靶蛋白很快就送往细胞内一种被称为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整个过程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
(1)如果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是 。如果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③作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则物质③是 。
(2)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②,其中碱基是尿嘧啶,则形成的物质②是 ;如果某种单糖A与磷酸和碱基结合形成物质④,其中的碱基是胸腺嘧啶,则某种单糖A是 。与RNA相比,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 。
(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根据图乙材料可推测出蛋白质的一项具体功能是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
33.为研究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在25°C.黑暗等条件下进行相关实验,测定的数据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可溶性糖含量在第1至9天内的变化是 。为验证第5天可溶性糖中含有还原糖,可在大豆提取液中加入的试剂及经水浴处理后可看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1推测,在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主要转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1三条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黑暗条件下不能通过_____________合成有机物,而_____________在不断消耗有机物。
(4)为检测大豆种子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可在不同发芽阶段的大豆提取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并比较不同阶段提取液的颜色变化。
(5)欲探究高温煮沸的大豆种子提取液能否发生题(4)的颜色反应,设计了如下图2的实验。在1~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溶液和检测试剂,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①本实验设置的对照标准是_____________。
②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
答案和解析
1DBCCC 6BBDDA 11CCCBC 16BCDBD 21ACDBA 26BBCCC
简答题前两大题每空1分,33题每空2分,共40分。
31.【答案】(1) E ;没有细胞结构
(2) C、D ;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
(3) 核糖体
(4) 蓝细菌 ; 叶绿素; 藻蓝素; 自养; A
(5) ABC
(6) ①④
32.【答案】(1)蔗糖 纤维素
(2)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3)催化作用 糖类(葡萄糖)
33.【答案】(1) 先升高,后保持相对稳定 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2) 糖类转化为蛋白质
(3) 降低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4) 双缩脲试剂
(5) ①1(号试管) ②变为紫色 高温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但并没有断裂肽键,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细胞学说内容和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识记理解能力。
【解答】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正确;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但是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错误;
③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正确;
细胞学说是基于对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研究提出的,不涉及原核生物,错误;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首先发现并命名了细胞,但他发现的是死亡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荷兰人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活细胞的人,⑤错误;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⑥错误;
⑦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⑦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3项,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概念图,综合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的类别,掌握彼此之间的关系。
【解答】
A、细胞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其中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真菌不是动物,A错误;
B、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病毒),细胞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其中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系统包括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其中生命系统又包括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包括群落,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一个CO2分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一个生命系统,A错误;
B、绿色植物具有很多种类,因此图中所有的绿色植物是由许多种群组成的,B错误;
C、图中生物的细胞有真核细胞,也有原核细胞,因此其细胞结构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C正确;
D、图中细菌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生命系统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A、达尔文依据大量的事例得出进化论应用了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
B、归纳法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B正确;
C、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都是可信的,还需要经过实验验证,C错误;
D、太平洋已经被污染,大西洋已经被污染,印度洋已经被污染,北冰洋已经被污染,所以地球上所有大洋都已被污染。此结论的获得应用了完全归纳法,D正确。
故选:C。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法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归纳法的概念及特点。
5.【答案】C
【解析】A、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只是处于未侵染状态,但其增殖过程,即生命的体现离不开细胞,A错误;
B、猴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一个大肠杆菌既属于个体层次,也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猴痘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包膜中还含有脂质,C正确;
D、75%酒精可以杀死猴痘病毒的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病毒蛋白的空间结构,未破坏蛋白质的肽键,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支原体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细胞结构,因此与病毒相比,支原体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细胞结构,A正确;
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图可知,支原体有细胞结构,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B错误;
C、分析题图,支原体的环状双螺旋DNA较均匀地分散在细胞内,但其它原核细胞如细菌,它们的DNA集中分布在细胞内的特定区域,C正确;
D、由图可知,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以抑制细胞壁合成为主要的功效的抗生素不能治疗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D正确。
故选:B。
1、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
2、题图分析:由图可知,支原体没有核膜包围的成形细胞核,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和RNA,属于原核细胞。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相关知识要点,并熟练应用。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从视野1转为视野2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将视野1转为视野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⑤→④→②→③,综上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细胞生物(a)包括原核生物(b)和真核生物(c),其中原核生物包含蓝细菌(d),蓝细菌包含念珠蓝细菌(d)、颤蓝细菌等,A错误;
B、据图分析可知,多糖(b)包括淀粉(d),但淀粉是多糖,麦芽糖是二糖,淀粉不包括麦芽糖(e),B错误;
C、脂质包括固醇和脂肪等,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即胆固醇和性激素之间是并列关系,C错误;
D、组成细胞的化合物(a)包括有机物(b)、无机物(c),有机物包括蛋白质(d)等,胰岛素(e)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构成叶绿素和血红素的化学元素还包括C、H、O、N,A正确;
B、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Mg会通过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而影响光合作用,B正确;
C、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人体缺Fe2+会导致贫血,C正确;
D、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D。
1、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无机盐的功能: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等;无机盐对于维持血细胞和生物体的支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调节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不同主要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等,其形成肽键的方式相同,都是脱水缩合,所以A符合题意。
1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DNA和RNA的异同、蛋白质的合成,脂质的功能,正确掌握蛋白质合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糖原不同的原因是:葡萄糖的数量上和连接方式上(结构上)都有不同,A错误;
B、组成DNA和RNA的元素种类相同,都是C、H、O、N、P,组成DNA和RNA的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组成DNA的碱基是C、G、A、T;组成RNA的碱基是A、U、C、G,B错误;
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氧来自羧基,C正确;
D、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脂肪释放能量多,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干种子萌发时需要浸泡,主要是为了增加自由水,以增强细胞的代谢,A错误;
B、若乙的含义是“反应物”,则可以参与肽链水解产生氨基酸的过程,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乙是产物,B错误;
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故甲的含义是“组成细胞的结构”,如果这部分水失去会导致细胞死亡,C正确;
D、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有机物,将秸秆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D错误。
故选:C。
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水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13.【答案】C
【解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除R基以外其他位置的原子或基团是固定的,巯基只能位于R基上,A正确;
结冰后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两个巯基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H,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会减少,B正确;
结冰和解冻过程只涉及二硫键的形成和氢键的断裂,没有涉及肽键的变化,C错误;
细胞受到冰冻时,巯基氧化为二硫键,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功能受损,但解冻时二硫键保留,这说明解冻后蛋白质分子结构不能恢复原状,功能也不能恢复;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D正确。
14.【答案】B
【解析】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戴口罩是阻断飞沫传播的有效手段,A正确;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其增殖过程必须在宿主细胞内进行,不能在餐具上增殖,且盐水浸泡对餐具消毒效果有限,可以将餐具进行煮沸消毒,杀死表面的病原体,其原理是高温可以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B错误,C正确;
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接触传播,勤洗手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D正确。
15.【答案】C
【解析】A、脂质中的脂肪是三大营养物质中的其中一种,是一种含有高能量的营养物质,需要适当摄取,A错误;
B、谷物含有的淀粉属于多糖,经彻底消化后会转变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少量食用,B错误;
C、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食物中含有的基因,构成基因的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为脱氧核苷酸,C正确;
D、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对健康不利,D错误。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细胞内含量较多的元素一般有碳、氢、氧、氮、磷、硫,根据题干可知,GFAJ-1细菌能利用砷元素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说明其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A正确;
砷元素可能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ATP、DNA和RNA等物质中,糖类一般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砷元素不能出现在糖类中,B错误;
“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对多数生物来说,砷之所以有毒,可能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C正确;
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 D正确。
17.【答案】C
【解析】A、亮氨酸元素组成为C、H、O、N,不含P,不可以用32P 标记,A错误;
B、脱氧核糖元素组成为C、H、O,不含P,不能用32P 标记,B错误;
C、磷脂元素组成为C、H、O、N、P,含P,能用32P 标记,C正确;
D、几丁质元素组成为C、H、O、N,不含P,不能用32P 标记,D错误。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分析】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1)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2)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确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2、细胞中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同,细胞的代谢和抗逆性不同,当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相对增高时,细胞的代谢减慢,抗性增强;反之代谢快,抗性差。
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如高温、干旱、寒冷等)。
【详解】A、水是生命之源,在细胞中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的是自由水,结合水能参与细胞的结构的组成,A错误;
B、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的能源物质,但糖类也会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如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错误;
C、动物细胞中的单糖、二糖都是还原糖,但多糖如糖原不具有还原性,C错误;
D、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以离子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及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D正确。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核糖体,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也具有核糖体,A正确;
B、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膜,B错误;
C、发菜属于原核生物,草履虫属于真核生物,都有DNA,C正确;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B。
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包含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和发菜。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D
【解析】A、糖类中的多糖、蛋白质、核酸为生物大分子,而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也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
B、与脂肪相比,等质量的糖类含有的氢更少,B错误;
C、多数糖类、脂肪及蛋白质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是能源物质,C错误;
D、长期摄入高脂、高糖食物,营养过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容易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D正确。
故选D。
21.【答案】A
【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A~C组实验中,只有A组的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混合使用,A正确;
B、A组还原糖鉴定的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50-65℃),实验现象说明该病毒中无还原糖,只是呈现斐林试剂的颜色,B错误;
C、B组中若有脂肪,则实验现象为橘黄色,实验结果是棕红色说明病毒中没有脂肪,C错误;
D、U是RNA特有的碱基,D组实验结果是含有碱基U不含碱基T,说明病毒中含有RNA,不含DNA,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该病毒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D错误。
故选A。
22.【答案】B
【解析】【分析】
1、脂质是小分子有机物。
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丧失了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
【详解】
A、非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可以合成,可以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A错误;
B、[H]和ATP中均含磷,磷为大量元素,因此若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若缺乏大量元素——磷,将影响[H]、ATP等物质的合成,B正确;
C、人成熟红细胞丧失了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无法进行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胆固醇属于脂质,是小分子有机物,D错误。
23.【答案】D
【解析】A、萌发初期脂肪含量急剧减少,而总糖量减少缓慢,因此考虑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进而转化为糖类,故脂肪酶合成增多,而淀粉作为植物主要能源物质在种子萌发初期即开始消耗供应能量,因此萌发初期脂肪酶和淀粉酶均增多,A错误;
B、总糖含量减少的原因是糖类作为主要能源物质被消耗,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B错误;
C、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储存的能量相比,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因为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C错误;
D、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消耗大量有机物使得干重减少,但脂肪大量转化为糖使得干重增加,所以可能出现干重短暂增加,但随后逐渐减少,D正确。
故选:D。
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产生更多的蛋白质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与此同时,需要消耗糖类提供能量和用于生成某些氨基酸等;据图可知总糖量下降缓慢,而脂肪下降迅速,因此考虑脂肪转化为糖。
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核酸的种类及构成的有关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核苷酸的种类。
【解答】
在小麦细胞中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有A、T、G、C四种,其中含碱基A、T的脱氧核苷酸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构成RNA的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有A、U、G、C四种,其中含碱基A、U的核糖核苷酸分别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可见在小麦细胞中,由A、T、U三种碱基可构成四种核苷酸。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5.【答案】A
【解析】【分析】
生物体内,多糖和二糖只有水解形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详解】
A、葡萄糖属于单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A正确;
B、蔗糖属于二糖,只有水解形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B错误;
C、麦芽糖属于二糖,只有水解形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C错误;
D、乳糖属于二糖,只有水解形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D错误。
故选A。
26.【答案】B
【解析】A、蚂蚁和柳树的共有元素是C、H、O、N、P等,A正确;
B、Fe是微量元素,而镁是大量元素,它们分别是组成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的组分之一,B错误;
C、不同生物的体细胞内,所含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C正确;
D、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正确。
故选:B。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界的含量和在无机自然界的含量差异很大。
本题考查细胞的组成元素,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抗体、酶之间的关系,脂质的分类,糖类的分类,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意在考查学生识别概念模型,了解相关知识的能力。
1、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包括抗体、部分激素和大多数酶等,但是酶和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3、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麦芽糖、蔗糖、乳糖属于二糖,单糖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都属于还原糖。
4、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差异是①五碳糖不同DNA中的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特有的碱基是T,RNA中特有的碱基是U,DNA与RNA中的相同的是;①磷酸相同,②部分碱基相同(A、G、C)。
【解答】
A、酶大部分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抗体属于蛋白质,A错误;
B、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B正确;
C、葡萄糖、果糖属于还原糖但不是二糖,蔗糖是二糖但不是还原糖,C错误;
D、DNA与RNA相同的成分是磷酸和部分碱基,DNA与RNA中的五碳糖不同,DNA中的是脱氧核糖,RNA中的是核糖,D错误。
故选B。
28.【答案】C
【解析】AD、阿斯巴甜含有C、H、O、N,葡萄糖和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为C、H、O,与阿斯巴甜的元素不同,AD不符合题意;
B、叶绿素含有Mg,阿斯巴甜不含Mg,B不符合题意;
C、胶原蛋白含有C、H、O、N,与阿斯巴甜的元素相同,C符合题意。
故选C。
29.【答案】C
【解析】A、坚果含有一些矿物质如钙、铁、磷等,但铁属于微量元素,含量较少,A错误;
B、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植物体内没有糖原,脂肪是储能物质,B错误;
C、黄豆种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黄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正确;
D、黄花蒿特有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是由相关酶催化合成的,酶的种类由核酸决定的,D错误。
故选C。
30.【答案】C
【解析】A、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其中结合水占4.5%,因此水在植物细胞内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A正确;
B、植物生长旺盛细胞代谢加快,自由水的含量增多,结合水含量下降,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下降,B正确;
C、蛋白质失活后,其活性不能恢复,C错误;
D、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是C、H、O、N、P,故N是叶绿素、磷脂等分子合成的必需元素,D正确。
故选C。
31.【答案】(1) E ;没有细胞结构
(2) C、D ;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
(3) 核糖体
(4) D 蓝细菌 ; 叶绿素; 藻蓝素; 自养; A
(5) ABC
(6) ①④
【解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题图分析:图中A是植物细胞,B是动物细胞,C是大肠杆菌,D是蓝细菌,E是病毒。
(1)图中的 E为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称为一个生命系统,因为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E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图示生物的显著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
(2)图中 C是大肠杆菌,D是蓝细菌,它们细胞的结构中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而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
(3)B为动物细胞,细胞中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因而为真核细胞,且细胞结构中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C为原核细胞,其细胞结构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可见B和C共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
(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具有叶绿体或含叶绿素和藻蓝素,图中 A是植物细胞,有叶绿体。D是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即蓝细菌D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细胞A中有叶绿体,因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可以完成生命活动的是细胞及其组成的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大分子及独立的 SARS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完成生命活动,人体的心肌细胞是细胞结构,可以完成生命活动,D不符合题意,ABC符合题意。
故选ABC。
(6)图中①②为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呈反比,因此二者的放大倍数为①小于②;③④为物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呈正比,则③的放大倍数大于④,为了能看到更多的细胞,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该最小,则应该选用的组合是①④。
32.【答案】(1)蔗糖 纤维素
(2)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3)催化作用 糖类(葡萄糖)
【解析】(1)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缩合形成的物质是蔗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中纤维素由多分子葡萄糖经过缩合反应形成。
(2)尿嘧啶、磷酸和单糖A结合形成的物质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磷酸和单糖A结合形成的物质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单糖A为脱氧核糖;与RNA相比,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T)。
(3)图2中泛素激活酶参与蛋白质的降解过程,起催化作用;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故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33.【答案】(1) 先降低,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斐林 砖红色沉淀
(2) 糖类转化为蛋白质
(3) 降低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4) 双缩脲试剂
(5) ①1(组) ②变为紫色 高温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但并没有断裂肽键,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解析】(1)据图1可知,可溶性糖含量在第1至9天内的变化是先增加,然后是保持相对稳定。鉴定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处理后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2)在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总糖含量是不断下降的,而蛋白质含量在增加,说明糖类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转化为蛋白质。
(3)黑暗条件下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却在消耗有机物,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1三条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下降。
(4)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为检测大豆种子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的含量变化,可在不同发芽阶段的大豆提取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并比较不同阶段提取液的颜色变化。
(5)根据对照原则可知1组为对照组。3组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是对肽键没有影响,蛋白质仍然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
处理
实验现象
A
破碎的病毒样液
斐林试剂
蓝色
B
破碎的病毒样液
苏丹Ⅲ染液
棕红色
C
破碎的病毒样液
双缩脲试剂
紫色
D
破碎的病毒样液
检测碱基组成
含有碱基U、不含碱基T
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pdf、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