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285426/0-17297343368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285426/0-17297343369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2024)二年级下册3.观察与比较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二年级下册3.观察与比较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准备,评价方式,学习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科学知识目标: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
②科学探究目标: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③科学态度目标: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中的第三课,是继上节课《通过感觉来发现》后让学生在识别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感觉器官的基础上,利用这些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与比较,为以后学习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
知道我们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巩固对多种感官的认识。
通过学习,明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可以更确切、更全面的了解事物。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事物之间不同之处的比较,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
2.学习难点
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进行比较。
3.学习重、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认识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重要性。
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学生活动手册、真水果(每组4种)、仿真水果(每组1种)、纸箱(每组1个)、课件、班级记录单(上一课的和本节课要用的)、毛绒玩具(1个)、钥匙(1串)、醋(1杯)、眼罩(1个)、饮用水(3个半瓶,瓶盖上用红、黄、蓝彩笔做记号或用不同颜色的瓶盖)、课堂评价用的小动物图片和坐标图(每个小组由一只小动物代表,每达到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前进一个格子;违反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退后一个格子)。
五、评价方式
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学生发言、小组讨论等)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课堂活动记录。
六、学习过程
七、板书设计
观察与比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聚焦,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通过感官发现了很多物体的特征。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身体的感官,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事物更多的“秘密”(特征)。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板书课题:观察与比较)
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复习导入,巩固知识。
(二)活动探索,深化知识。
出示课本第31页的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这两幅图中的五处不同点,教师引导并表扬那些找的又快又准的同学,颁发“火眼金睛奖”。
教师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呢!下面我们再来考考大家耳朵的听力怎么样?出示器材:一个塑料桶、一个大毛绒玩具、一个小毛绒玩具、一串钥匙、一把小尺、一个杯子、一支铅笔等等。教师强调测试的要领:东西被扔进桶里的时候,要高一点,发出的声音要响亮一点,让测试者能够听到,并以此来判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测试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引导,纠正不正确的做法。教师小结并表扬合作比较好的小组和听力比较棒的同学,颁发“最佳听力奖”。
(教师背对学生)往3瓶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醋,请各个小组依次到前面按照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然后按照滴入醋的量的多少排序。完成后将三瓶溶液按顺序摆放在实物展台上,并把用到的感官图片摆在瓶子的后面,同时小组其他成员在活动手册上做记录。(评价:小声交流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把仿真水果挑出来,有哪些方法?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准备5种水果,其中只有1种是仿真的,比如1个真苹果、1个仿真苹果、1串葡萄、1个芒果、1个橘子。把这些全部放入一个封闭的纸箱中。(评价:小声交流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用规范语言说话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一人把物品丢进塑料桶,测试者背对着塑料桶,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学生分小组开始进行测试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反复的对比来听,同小组的每个同学都要有测试的机会。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活动记录。全班交流讨论,汇报测试的结果,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让学生找齐所有不同之后再举手汇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全面、严谨地思考问题。另外,利用规范句式进行汇报,可以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能力。
本环节是让学生利用耳朵这个单一感官发现事物的特征。另外,教师还要通过这个活动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本环节将教科书上的酱油改为醋,原因是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味觉都更容易分辨出醋。其次,在汇报环节,为了方便说明,可以设计三种不同颜色的瓶盖,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每组的排序情况了。再次,在排序的瓶子后面摆放准备好的感官图片,也可以很清晰地呈现学生的观察方法,这为得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进行充分的铺垫,使难点得以化解。
(三)研讨总结,情感升华。
1.教师引导: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
2.观看视频《透过水杯和直接观察的区别》,深化认知。
小组成员讨论总结,拓展思维,深化认识。
认真观察视频并思考。
通过研讨,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观看视频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明白在不同的视角下,借助不同物品观察和直接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四)拓展思维,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1.用测试肯定两端分别触碰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你能准确区分碰触皮肤的是哪一端吗?
2.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
(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3)我还想知道----
......
小组合作,同学之间进行测试,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联系实际,深化认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每个学生在同一节课的收获会有所不同。无论从哪个方面或哪几个方面总结和反思,都是对自我认识的再提升。
看
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粗细等
听
声音(悦耳、噪声等)
闻
气味(香、臭、怪味等)
尝
味道(酸、甜、苦、辣、咸等)
摸
温度(冷的、热的、温的)、粗糙程度(光滑、粗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2024)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下册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下册3.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