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86776/0-17297574861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86776/0-17297574862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86776/0-17297574862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86776/0-172975748627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86776/0-172975748630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86776/0-172975748633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86776/0-172975748637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峨眉山月歌/李白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峨眉山月歌/李白评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溪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CONTENTS 教学目录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夸张,并惯于采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峨眉山月歌》写于李白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峨眉山月歌 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译文:峨眉山顶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半圆的秋月。半轮,半边,半个
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很想念你却很难相见,恋恋不舍地到渝州去。
往,到……去,通常指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由上游往下游
全诗通过对月的描写和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等五个地名的连用,描绘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出诗人离开故乡时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一、二句从“峨眉山月”写起,描绘了月映平羌江的美景,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天。三、四句记叙了诗人从青溪驿连夜出发驶向三峡的情形,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1.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2.“入”“流”两个动词,写出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入”“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
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4.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使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了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ONTENTS 教学目录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夸张,并惯于采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峨眉山月歌》写于李白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峨眉山月歌 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译文:峨眉山顶悬挂着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半圆的秋月。半轮,半边,半个
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很想念你却很难相见,恋恋不舍地到渝州去。
往,到……去,通常指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由上游往下游
全诗通过对月的描写和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等五个地名的连用,描绘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出诗人离开故乡时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一、二句从“峨眉山月”写起,描绘了月映平羌江的美景,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天。三、四句记叙了诗人从青溪驿连夜出发驶向三峡的情形,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1.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2.“入”“流”两个动词,写出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入”“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
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4.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使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了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