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35~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 2024 年10 月 11日 试卷满分:10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选题
1.脑雾,即大脑处于“模糊状态”,患者常常表现出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脉搏和血压不稳等症状。近期有研究发现,脑雾患者持续性血脑屏障破坏,可诱发脑内炎性反应,出现脑水肿和脑炎等生理病变。据此推断错误的是( )
A.患者意识障碍可能是大脑皮层受损导致
B.患者记忆力下降可能是新突触的建立功能障碍导致
C.患者脉搏和血压不稳说明自主性神经也可能受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
D.患者的血脑屏障破坏,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渗出,脑脊液渗透压降低,引发脑水肿
2.一块马铃薯种植地中,甲虫泛滥成灾,农民施用同一种杀虫剂后,一开始甲虫数量急剧减少,然后又逐渐增加。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农民施用杀虫剂使甲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B.与不抗药的甲虫相比,抗药的甲虫繁殖能力强
C.这是杀虫剂对甲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D.杀虫剂的质量下降或浓度降低,使杀虫效果降低
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而表观遗传现象则引发人们对于遗传机制、生物进化等的思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
B.S型菌的 DNA将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环境的自然选择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若生物体基因碱基序列保持不变,则其表型不会发生可遗传变化
4.大熊猫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在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该种群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种群中全部的B和b不能构成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
B.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种群自由交配一代后Bb基因型频率为48%
D.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40%
5.由于盗猎压力的增加,非洲大象种群中无牙个体的比例显著增加。研究发现,位于X染色体的AMELX基因的变异与非洲雌象无牙特性的增加有直接关系。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AMELX基因的变异对雄象的性状没有影响
B.盗猎压力导致AMELX基因突变率的增加
C.盗猎压力的作用下,象群中变异的AMELX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
D.无牙个体的比例的增加表明非洲大象种群已经完全适应了盗猎压力
6. 野生大豆花的结构、传粉方式与豌豆相同,果实成熟后,豆荚受到微小外力就会“炸裂”,将大豆种子弹射出去。豆荚是否易“炸裂”受A/a基因控制,含a基因的豆荚经轻微碰触就会“炸裂”。因城镇开发建设,野生大豆种群被分隔在多个互不相连的地块中(碎片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块碎片化前,不同基因组成的野生大豆植株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B. 自然选择对不同地块野生大豆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作用可能有差别
C. 调控豆荚易“炸裂”的a基因在不同野生大豆种群中的频率都非常高
D. 在野生大豆种群中选育高产抗病品种时,A基因的频率也会随之升高
7.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植株经不同育种途径可获得植株甲、乙和丙。植株甲是三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植株丙是单倍体,①~⑦表示各种处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植株甲的出现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B.过程①⑦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过程⑤⑦形成植株丙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D.植株甲、乙、丙均存在两种基因型
8.“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患的即为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导致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渐冻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应属于传入神经元
B. 呼吸衰竭的原因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C. 患者的大脑皮层一般不受影响,能够支配交感神经的一系列活动
D. 患者体内一般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是正常的,前期可以有感觉
9. 如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
B. 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
C. 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
D. 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多
1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乙酰胆碱、性激素、抗体和酶等信息分子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与NaHCO3等缓冲物质有关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参与
11.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
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反射活动
D.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12.如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
B. 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C. 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 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13.二硝基苯酚(DNP)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某种离子通道,将DNP逐渐添加到神经细胞的轴突内并监测其静息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外流和Cl-内流都可能导致膜内电位变为负值
B. 动作电位的峰值取决于膜两侧K+的浓度差
C. 添加DNP可能使神经细胞对K+的通透性升高
D. 添加DNP后,神经细胞变得不容易产生兴奋
14.研究人员将带有神经的蛙心取出,置于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 ,其中电流计两指针均置于神经纤维膜外。离体的蛙心仍能保持搏动,刺激a点,蛙心的心率加快,刺激b点,蛙心的心率下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神经纤维A属于传入神经,神经纤维B是副交感神经
B.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外的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C.刺激a点导致心率加快,该过程存在两种信号的转变
D.刺激b点,电流计指针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从红细胞进入肝细胞中发挥作用至少要经过6层磷脂分子层
B.内环境渗透压的90%来源于蛋白质
C.①可以代表消化系统,③可以代表泌尿系统
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
16.给狗喂食会引起睡液分泌(非条件反射),但单独的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条件反射建立)。如果之后只出现铃声而没有食物,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没有(条件反射消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反射的建立说明铃声由非条件刺激转化为了条件刺激
B.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学习的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系统内产生了抑制性效应的结果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味觉属于不同的反射
17. 神经中枢的抑制机制有3种模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模式I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B. 模式Ⅱ中,④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导致⑤兴奋、③抑制
C. 模式Ⅲ中,⑧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进质,抑制兴奋由⑦传向⑨
D. 屈肘反射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神经调节机制属于模式Ⅱ
18.如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C点会持续兴奋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
C.在图3中,若用某种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降解乙酰胆碱)活性的药物作用于突触间隙,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将会使下一个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二、非选择题
19.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针对我国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①我国感冒病人中至少有60%使用抗生素,而且发烧就使用抗生素;②现在某些感染性疾病患者青霉素静脉注射使用量达到800~1200万单位。(说明:在青霉素发现之初,只要肌肉注射几十万单位就能控制住细菌感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耐药性的差异可能是 (填“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这种变异是 (填“定向”或“不定向”)的,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环境变化之 (填“前”“中”或“后”)。
(2)为研究青霉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研究者取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并将平板划分为三个大小一致的区域,各放入一个经青霉素处理的相同圆纸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d,观察结果(如图),统计抑菌圈的直径。
①为达到研究目的,该方案需作两个重要改进:
a.为使实验更严密,平板需增加一个区域,在该区域放入一个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圆纸片;
b.挑取该平板上 (填“抑菌圈边缘”、“抑菌圈中央”或“任意位置”)的菌落,配成菌液,重复上述实验,培养多代。
②预期实验结果: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抑菌圈的直径 。
(3)在青霉素发现之初,只要肌肉注射几十万单位就能控制住细菌感染,而现在某些感染性疾病患者青霉素静脉注射使用量达到800~1200万单位,是因为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的抗药性的不同差异进行了选择,使细菌的抗药性基因的频率 ,耐药性增强。
20.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头孢类分子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
乙醇乙醛二氧化碳和水
(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 和 。
(2)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离子主要有 (写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等。
(3)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出现肺水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过敏的人在饮酒后可能出现皮肤发痒的现象,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对痒觉的影响。用组胺刺激正常小鼠产生痒觉,引起抓挠行为。用组胺刺激PTEN基因敲除小鼠、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图。请推测:PTEN蛋白 (填“促进”或“减弱”)痒觉的产生,TRPV1蛋白 (填“促进”或“减弱”)痒觉的产生。
21.下图(一)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二)为图(一)中结构B(突触)的模式图,②表示线粒体。分析回答:
(1)图(一)中,“A”表示反射弧中的 ;“2”表示反射弧中的 。
(2)在图(二)所示的突触中,神经冲动传递的机制是:当神经冲动从①传导到突触小体时,[ ] _________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 ] 里,然后作用于[⑥]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 。
(3)已知某化学物质可以阻断反射活动。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思路,以研究该化学物质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将实验材料分为甲、乙两组,在A处(或1)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②对甲组材料的处理应是将该化学物质放在 处,从 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并记录,对乙组材料的处理应是该化学物质放在C处,在 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并记录。
③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
22.15.5-羟色胺(5-HT)是一种体内分布广泛、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常作为抗抑郁药物。下图是5-HT合成、释放、作用及灭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5-HT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1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膜外电位产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部分5-HT发挥作用后可通过前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的协助回收,回收的5-HT一部分被____________催化转化,另一部分以____________方式进入囊泡储存。
(2)当突触间隙5-HT过多时,5-HT会激活受体2,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抑制5-HT的释放;受体1、受体2均为5-HT的受体,但两者在结构、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
A.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间5-HT含量降低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
C.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D.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后膜内5-HT含量逐步提高
(4)临床上可用药物SSRIs来提高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以缓解抑郁症状。根据上图提供的有关信息,试分析药物SSRIs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9.(14分,每空2分)(1) 基因突变 不定向 前
(2) 不用青霉素处理的空白 抑菌圈边缘 变小
(3)逐代上升
20.(14分,每空2分)(1) 组织液 血浆
(2) 组织细胞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其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且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HCO3-或HPO42-
(3)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
(4) 减弱 促进
21(22分,每空2分)(1) 传入神经 效应器
(2) [③]突触小泡 [⑤]突触间隙 兴奋或抑制
(3) B A A 甲组肌肉不收缩,乙组肌肉收缩 甲组肌肉收缩,乙组肌肉不收缩 甲组肌肉不收缩,乙组肌肉不收缩
22.(14分,每空2分)(1) 由正电位→负电位 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 单胺氧化酶 主动运输
(2)受体1和受体2基因的碱基(或脱氧核苷酸/核苷酸)序列不同
(3)ABC
(4) 抑制5-HT转运蛋白的转运,减少其被转运回收,使中枢神经系统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5-HT)含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减少5-HT被分解转化)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C
A
D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B
A
A
C
C
B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