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展开1.(2分)“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近期,神舟十三号“出差三人组”进驻中国空间站( )
A.研制火箭的燃料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
C.计算返回舱落点
D.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
2.(2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 )
A.
B.
C.
D.
3.(2分)用来判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放出大量的热
C.铁丝熔化成小球
D.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
4.(2分)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态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5.(2分)玉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氢气分子的粒子模型是( )
A.B.C.D.
6.(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B.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按相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C.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D.现代技术已达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的水平
7.(2分)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就“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而言( )
A.设计实验B.得出结论C.收集证据D.提出问题
(多选)8.(2分)对“实验仪器——用途——注意事项”连线如下,其中全部正确的是( )
A.烧杯——加热液体——加热时要垫陶土网
B.试管——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加热
C.锥形瓶——作大量液体反应容器——加热时要垫陶土网
D.量筒——定量溶解固体——不能加热
9.(2分)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下列有关“铜绿”(固体粉末)( )
A.取用“铜绿”B.点燃酒精灯
C.加热“铜绿”D.加入盐酸
10.(2分)下面是一些危险化学品标识图。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是( )
A.B.
C.D.
11.(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移走蒸发皿B.闻气体的气味
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
12.(2分)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中部
B.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起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为了安全,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13.(2分)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出现了试管炸裂的情况,有以下原因:①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夹没有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可能的原因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14.(2分)实验室加热约150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④⑥D.①③⑥
15.(2分)昆嵛山是烟台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夏天云消雾散——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和性质不同
D.冬天凝霜结冰——水分子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府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只选对一个得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2分)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7.(2分)小明用试管作实验,实验不同,试管口的朝向也不同(如图)(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如图①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如图③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如图④
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先如图④再如图③最后如图①
18.(2分)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能量变化,所以伴随能量变化的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经常有明显的现象发生,所以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不是化学变化
19.(2分)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子构成不同
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高低——汞原子之间有间隔
D.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一一氧气分子体积变小
(多选)20.(2分)人们在阳光照射的树林里,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其原因就是树林里有极少部分的氧气被转化成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臭氧(O3)。下列关于臭氧和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它们的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
C.O2转化为O3是化学变化
D.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三、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38分)
21.(2分)远到恒星、行星,近到树木、花草,物质世界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例如:①食物的腐败;③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④冰雪融化;⑥冶炼钢铁;⑦雕刻木板画 (填序号)。
22.(3分)如图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
(1)夹持镁条的仪器名称是 ;
(2)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依据是 ;
(3)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 。
23.(9分)人类在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够获取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1)物质的微观世界:
①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②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每个水分子都是由 和 构成的,因此水分子的化学符号为 。
③金刚石、石墨都是由 构成的(填名称),两种物质的性质具有差异的原因是 。
(2)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方式是 能转化为 能,而用木炭烧烤食物时利用的能量转化的方式是 能转化为 能。
24.(9分)识别仪器和规范使用仪器,这是我们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 ;E ;G 。
(2)实验室用做热源的仪器是 ,可以在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需要间接加热的反应容器是 ,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填字母)。
(3)请写出下列仪器的主要用途:
①试管: 。②量筒: 。
25.(10分)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探究活动的基本保障,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并且进行改正。
(1)A: ;改正: 。
(2)B: ;改正: 。
(3)C: ;改正: 。
(4)D: ;改正: 。
(5)E: ;改正, 。
26.(5分)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具有可燃性,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
(1)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2s后取出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因此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
(2)实验中,不慎将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 。
(3)给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对试管 ,再集中在盛有固体药品的部位加热。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填字母)。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7.(9分)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一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其中烧杯乙的作用 。
(2)实验二中,观察到品红在 (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原因是 。
(3)实验三中,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现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了 ,混合均匀后,分子会 (“继续”或“停止”)运动。
28.(13分)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一】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硬度 。
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于火焰中,约1s后取出。然后再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
李彬同学把小木条迅速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A所示,这证明焰心 。
(2)李彬同学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观察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所示),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玻璃管的上口 。
【实验操作二】李彬同学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3)我们可预测:烧杯内壁会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水,振荡后发现 。
(4)由此可得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 和 。
【实验操作三】李彬同学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做出假设】
猜想Ⅰ: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猜想Ⅱ: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猜想Ⅲ: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操作】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不要接触烛芯)。
【实验分析】
(5)操作①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Ⅰ”“Ⅱ”或“Ⅲ”),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6)操作②中若 ,则猜想Ⅱ不成立。
(7)操作③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 提供了证据,原因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用途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解答】解:A、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C、计算返回舱落点没有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D、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故选:C。
【点评】化学在丰富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了解化学的研究范畴,使之服务于生活和生产。
2.【分析】根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分析.
【解答】解:A、不锈钢,故A正确;
B、研制新的药物中化学发挥重要的作用;
C、登月航天服的研制也离不开化学;
D、化学研制的过程的会出现一些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及范畴,要牢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3.【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据此即可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并应用到解题当中.
4.【分析】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故不正确;
B、物质在颜色,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C、物质在形态上的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故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故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分析】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
【解答】解: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因此能够表示氢气分子的粒子模型是A选项中的模型。
故选:A。
【点评】粒子模型能够形象地反映物质的微观构成,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6.【分析】A、根据化学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来分析;
C、根据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来分析;
D、根据现代先进的科学仪器能够移动原子来分析;。
【解答】解:A、化学是在分子、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原子和离子。
C、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原子和离子。
D、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对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性质,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分析即可解答。
7.【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分析】根据仪器的名称与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A、烧杯可用于液体加热,故A正确;
B、试管可用于直接加热;
C、锥形瓶可用作大量液体反应容器,故C正确;
D、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9.【分析】A、根据装入固体粉末的操作进行分析;
B、根据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进行分析;
C、根据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的操作进行分析;
D、根据倾倒液体的操作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到试管底部,故A正确;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
C.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D.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表示当心火灾标志;
B、表示当心爆炸标志;
C、表示具有腐蚀性标志;
D、表示剧毒标志。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解: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分析】A、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把倾倒液体时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实验中不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进行分析;
D、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故A做法错误;
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化学实验中不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3.【分析】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②加热时试管底部受热不均,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③试管夹没有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夹取试管时会不稳;
④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⑤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会导致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理解基本实验操作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4.【分析】根据加热较大量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酒精灯、陶瓷网。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春天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使人们闻到花香。
B、夏天云消雾散,故选项解释正确。
C、秋天层林尽染,性质不同。
D、水蒸气变为水或冰是状态的改变,水分子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府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只选对一个得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包含着碳酸钙高温煅烧,属于化学变化;
B、春蚕到死丝方尽,包含着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错;
C、爆竹声中一岁除,包含着燃放烟花爆竹,故C错;
D、飞流直下三千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7.【分析】A.根据试管中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试管中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往试管中添加块状固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如图③;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应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以防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试管如图④;
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把药品放在试管口,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8.【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有发光,例如灯泡放光放热,故错误;
C、伴随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放热,故错误;
D、化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的可能是化学变化,但没有明显现象。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一氧化碳能燃烧,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向四周扩散,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高低是因为汞原子间存在着间隔。
D、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而不是氧气分子体积变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分析】根据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构成、变化的特征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C、氧气转变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
D、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完全一样。
故选:BC。
【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了解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三、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38分)
2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食物的腐败、③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⑧烧制陶瓷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②灯泡通电照明、④冰雪融化、⑦雕刻木板画的过程中,都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②④⑤⑦。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2.【分析】根据常见化学仪器的作用、化学变化的特征,并结合镁粉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1)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有白色固体生成能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3)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
故答案为:(1)坩埚钳;
(2)有白色固体生成;
(3)发出耀眼的白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了解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以及化学变化中伴随的实验现象。
23.【分析】(1)②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分析;
③根据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分析;
(2)根据能量转化的形式分析。
【解答】解:(1)①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②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每个水分子都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2O;
③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光能,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木炭燃烧时消耗化学能,故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1)②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H7O;③碳原子;
(2)太阳;化学;内。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构成、碳元素组成的物质、能量的转化,难度不大。
24.【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来分析;
(3)根据仪器的主要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B、E、G的名称分别为胶头滴管、药匙;水槽;
(2)实验室用做热源的仪器是酒精灯,可以在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I;D;C;
(3)①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故答案为:量度液体的体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5.【分析】(1)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
(2)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颗粒的取用进行分析;
(4)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5)根据加热固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剩余药品不能直接倒入水池中,否则会腐蚀下水道。
(2)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否则会腐蚀滴管或污染试剂。
(3)取用固体颗粒时,先将试管横放,慢慢将试管竖立,可能会使试管破损。
(4)加热液体时,应用试管外焰加热,手不能碰到短柄,可能引起液滴飞溅,且手碰到短柄。
(5)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引起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1)腐蚀下水道;应倒入指定容器中;
(2)腐蚀滴管或污染试剂;滴管应竖直悬空;
(3)使试管破损;先将试管横放,慢慢将试管竖立;
(4)伤人或试管破损;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5)试管破损;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26.【分析】(1)根据实验现象来推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2)根据实验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3)根据试管中固体、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4)根据仪器的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1)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取一根火柴梗,约1~2s后取出,因此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使用外焰加热,不慎将酒精灯碰倒,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用湿抹布盖灭;
(3)给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对试管预热,以防试管受热不均造成炸裂;
(4)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加热、蒸发皿和燃烧匙能用酒精灯加热。
故答案为:(1)C;使用外焰加热;
(2)用湿抹布盖灭;
(3)预热;
(4)C。
【点评】在实验操作中,要严格按照实验基本操作的要点来进行,避免事故的发生,时刻注意实验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7.【分析】(1)根据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甲烧杯中,使甲烧杯中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变为红色进行分析。
(2)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不同物质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不同物质的分子互相运动到彼此的间隔中的缘故,据此解答。
【解答】解:(1)实验一中,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从丙烧杯运动到甲烧杯中;由于烧杯乙和甲都是只有酚酞溶液,所以只有甲烧杯溶液变红,作用是与甲烧杯对照。
(2)实验二中,一个烧杯是冷水,由于温度越高,所以观察到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
(3)根据实验三的现象可以看出,30日后,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这是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仍然会继续运动。
故答案为:(1)甲烧杯内溶液变红;与甲烧杯对照;
(2)热;温度越高;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分子的性质和题中信息进行。
28.【分析】(1)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解答;
(2)根据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的物质具有可燃性进行解答;
(3)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及其性质来分析;
(4)根据蜡烛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6)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7)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猜想正确性。
【解答】解:(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说明焰心温度低。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观察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所示),上口处产生火焰;
(3)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烧杯内壁会出现水雾,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4)由以上现象分析可知,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5)操作①是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看是否变浑浊,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6)操作②中,吹灭蜡烛,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说明没有生成水蒸气;
(7)则操作③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实验操作
序号
A
B
C
D
E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