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运用,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汁显碱性
    B.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C.柠檬的酸性大于橘子
    D.苏打水显酸性
    2.(2分)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B.取用液体
    C.测pHD.稀释
    3.(2分)下列有关溶液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可用水鉴别烧碱与硝酸铵
    C.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4.(2分)向分别盛有下列物质的点滴板孔穴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
    A.Fe2O3B.Fe
    C.稀KOH溶液D.Na2CO3溶液
    5.(2分)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表所示,下列关于该饮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pH试纸精准测定该饮料pH
    B.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C.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
    D.碳酸氢钠(NaHCO3)属于盐
    6.(2分)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7.(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pH=4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Fe2+、Cl﹣B.、K+、
    C.Ag+、、Cl﹣D.Ba2+、Al3+、
    8.(2分)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NaOH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化学式LiOH,可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CO2反应生成Li2CO3
    B.与盐酸反应生成LiCl
    C.与铁反应生成Fe(OH)3
    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Cu(OH)2
    9.(2分)铜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u(OH)2属于碱
    B.物质a的化学式为Cu2O
    C.Cu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
    D.CuSO4溶液与氢氧化镁反应制取氢氧化铜
    10.(2分)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B.酸溶液的pH小于7,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多选)11.(2分)将100g5%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蒸发掉50g水
    B.倒掉50g溶液
    C.加入2gNaCl固体
    D.加入50g20%的NaCl溶液
    12.(2分)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点时的溶液能与镁发生反应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多选)13.(2分)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KNO3的溶解度比KCl小
    B.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60℃时,P点表示的KNO3溶液还能继续溶解KNO3固体
    D.将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多选)14.(2分)下列除杂试剂与方法都正确的是( )
    A.AB.BC.CD.D
    (多选)15.(2分)下列图像不符合对应实验事实的是( )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常温下,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三、理解与运用(包括4个小题,共33分)
    16.(15分)构建思维导图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盐酸和NaOH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问题(“—”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1)如图1中物质甲所属的物质类别为 。
    (2)稀盐酸可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锈铁钉在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稀硫酸也能与NaOH反应,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如图是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则乙的粒子符号为 。
    (4)如图2实验,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a中,溶液颜色变为 ;再将浓盐酸滴入b中,一段时间后,a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说明浓盐酸有酸性和 性。
    (5)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有 (填序号)。
    A.氢氧化铝
    B.碳酸钙粉末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E.氧化铜
    写出盐类胃药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一种不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说明不能使用的理由 。
    17.(5分)为了探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再向如图2锥形瓶中注入10mL的水,使其充分反应
    (1)设计图2装置实验的目的是 。
    (2)图3中曲线 (填“Ⅰ”或“Ⅱ”)表示CO2和NaOH溶液的反应。
    (3)本实验从探究反应物减少的角度证明了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验证生成物的角度也可以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完毕后,向图1锥形瓶内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填序号)溶液,一定能达到目的。
    A.足量的稀盐酸
    B.适量Ba(OH)2溶液
    C.适量Ca(OH)2溶液
    D.一滴稀硫酸
    18.(6分)“果蔬洗盐”是一种果蔬清洁剂,某“果蔬洗盐”的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配料中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试回答:
    (1)取15g“果蔬洗盐”放入1kg20℃的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是 ,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果蔬洗盐”溶液可除去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若配制“果蔬洗盐”溶液过稀,会影响清洁效果 。
    (3)利用溶解性的差异,可提纯和分离混合物。
    ①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②分别将50℃时NaCl、NaHCO3、Na2CO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③除去NaCl样品中少量的Na2CO3,可用“溶解→蒸发→过滤”的方法,其中过滤要在40℃左右进行的原因是 。
    19.(7分)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淡化
    ①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 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②如图所示为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
    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
    C.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D.该方法除了用于海水淡化,还可用于硬水软化
    (2)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流程如图所示:
    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 (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加入试剂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试剂B选用 。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
    四、实验与探究(包括3个小题,共28分)
    20.(7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图1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它的作用主要是 。
    (2)图2中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g。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3所示,则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水密度为1g/cm3) (精确至0.1%)。
    (3)该实验操作步骤包括:计算、 、 、装瓶保存等。
    (4)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100g,加入100g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21.(10分)化学小组对使用后并久置于潮湿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查阅资料】20℃时溶解度:Ca(OH)2﹣0.161g;CaCO3﹣0.005g。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反思评价】(1)实验①结论不完全正确,原因是 。
    (2)实验②和实验③结论正确。请你完善实验③的实验操作 。
    (3)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样品中含有Ca(OH)2和Ca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干燥剂中产生CaCO3的原因 , 。
    【拓展延伸】(4)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2,则溶液X是 ,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3(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该反应过程中 能量(填“吸收”或“释放”)。
    ③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得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 。
    22.(11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碳酸钠、Ba(OH)2溶液三种物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查阅资料:碳酸钡为白色沉淀。
    (1)试管①中加入稀盐酸前还需要加入 才能证明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通过三组实验,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OH;猜想二: ;猜想三:NaOH、Na2CO3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三成立,滤液中的溶质中含有NaOH、Na2CO3
    【反思评价】甲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得出滤液中含有NaOH、Na2CO3的结论,原因是 。写出有蓝色沉淀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1个即可)。
    五、分析与计算(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3.(6分)某氢氧化钠固体因保存不当部分变质生成了Na2CO3,取该样品12.5g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75g溶液。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x= g;
    (2)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汁显碱性
    B.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C.柠檬的酸性大于橘子
    D.苏打水显酸性
    【分析】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西瓜汁的pH为6,显酸性。
    B、橘子汁的pH为3~6,显酸性,溶液不变色。
    C、柠檬的pH为2~3,当溶液的pH小于5时,且pH越小,则柠檬的酸性大于橘子。
    D、苏打水的pH为8~9,显碱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分)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B.取用液体
    C.测pHD.稀释
    【分析】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捏紧胶头,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D、稀释浓硫酸时,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分)下列有关溶液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可用水鉴别烧碱与硝酸铵
    C.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烧碱与硝酸铵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原理和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
    【解答】解:A、均一的,如水是均一的,但不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可用水鉴别烧碱与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
    C、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溶解原理和乳化作用、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分)向分别盛有下列物质的点滴板孔穴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
    A.Fe2O3B.Fe
    C.稀KOH溶液D.Na2CO3溶液
    【分析】A、根据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进行分析;
    B、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C、根据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故B错误;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故C正确;
    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过程中产生气泡。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2分)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表所示,下列关于该饮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pH试纸精准测定该饮料pH
    B.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C.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
    D.碳酸氢钠(NaHCO3)属于盐
    【分析】A、根据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进行分析;
    B、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
    C、根据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进行分析;
    D、根据盐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故选项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故选项正确;
    C、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因此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
    D、碳酸氢钠(NaH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6.(2分)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分析】A、根据KNO3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判断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
    B、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C、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D、据KNO3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解答】解:A、根据已知条件、溶剂的质量关系是:m(溶质):m(溶剂)=20:100;
    B、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
    C、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升温后3溶解度增大,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没变,故C错误;
    D、据KNO3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某温度时 KNO8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降温后,故有固体析出。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知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增减的判断,关键是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单一,较为简单。
    7.(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pH=4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Fe2+、Cl﹣B.、K+、
    C.Ag+、、Cl﹣D.Ba2+、Al3+、
    【分析】pH为4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pH为4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2+的水溶液显浅绿色,故选项错误.
    B、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C、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D、Ba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
    8.(2分)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NaOH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化学式LiOH,可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CO2反应生成Li2CO3
    B.与盐酸反应生成LiCl
    C.与铁反应生成Fe(OH)3
    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Cu(OH)2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
    B、氢氧化锂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水;
    C、氢氧化锂不能和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D、氢氧化锂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2分)铜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u(OH)2属于碱
    B.物质a的化学式为Cu2O
    C.Cu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
    D.CuSO4溶液与氢氧化镁反应制取氢氧化铜
    【分析】A、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B、a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铜元素显+1价,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铜是由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a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2O,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7,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镁不溶于水4溶液不能与氢氧化镁反应制取氢氧化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价类图的含义、灵活运用化合价的原则、氧化物与酸碱盐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B.酸溶液的pH小于7,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分析】A、根据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但是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
    B、酸溶液pH小于7,故选项推理正确;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O2+2NaOH═Na2CO3+H8O,故选项推理错误;
    D、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例如碳酸盐也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多选)11.(2分)将100g5%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蒸发掉50g水
    B.倒掉50g溶液
    C.加入2gNaCl固体
    D.加入50g20%的NaCl溶液
    【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三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加入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该溶液,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x=50g。
    B、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
    C、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y≈5.5g。
    D、加入50g20%的NaCl溶液×100%=10%。
    故选:A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明确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2.(2分)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点时的溶液能与镁发生反应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分析】A、根据N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P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M→N过程中pH大于7,但pH逐渐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M→P,可以分为M→N、N→P两个过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点时溶液的pH等于7,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无色。
    B、P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质是硫酸和硫酸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C、M→N过程中pH大于4,碱性逐渐变弱。
    D、M→N过程中,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加,pH小于7,是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多选)13.(2分)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KNO3的溶解度比KCl小
    B.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60℃时,P点表示的KNO3溶液还能继续溶解KNO3固体
    D.将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分析】A、根据10℃时,两条曲线上点的高低进行分析;
    B、根据两条曲线的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溶解度曲线下点时不饱和溶液进行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解度都减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由图像可得,氯化钾的曲线在硝酸钾的上面,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
    B、由图像可得,故错误;
    C、60℃时,是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D、将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0℃,溶液还是饱和溶液可得,故错误;
    故选:AC。
    【点评】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多选)14.(2分)下列除杂试剂与方法都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解答】解:A、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难溶于水),符合除杂原则。
    B、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故选项错误。
    C、稀硫酸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故选项错误。
    D、Na2CO2能与适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A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多选)15.(2分)下列图像不符合对应实验事实的是( )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常温下,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分析】A、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B、根据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铁消耗的硫酸多进行分析;
    C、根据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进行分析;
    D、根据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pH逐渐增大,无限的接近7进行分析。
    【解答】解: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溶质质量逐渐减小;
    B、常温下、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后因硫酸过量,生成的氢气多,故B正确;
    C、一定温度下,溶液质量逐渐增大,但是溶液质量不能从零开始;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无限的接近7。
    故选:AC。
    【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三、理解与运用(包括4个小题,共33分)
    16.(15分)构建思维导图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盐酸和NaOH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问题(“—”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1)如图1中物质甲所属的物质类别为 金属氧化物 。
    (2)稀盐酸可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生锈铁钉在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
    (3)稀硫酸也能与NaOH反应,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氢离子 。如图是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则乙的粒子符号为 S 。
    (4)如图2实验,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a中,溶液颜色变为 红色 ;再将浓盐酸滴入b中,一段时间后,a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该实验说明浓盐酸有酸性和 挥发 性。
    (5)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有 AB (填序号)。
    A.氢氧化铝
    B.碳酸钙粉末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E.氧化铜
    写出盐类胃药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选择一种不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说明不能使用的理由 氯化钠与胃酸不反应 。
    【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分析;
    (5)根据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应该会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酸的通性,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和碱反应,所以甲是金属氧化物;
    (2)稀盐酸可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2O3+3HCl=2FeCl3+4H2O;生锈铁钉在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有气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7+H2↑;
    (3)稀硫酸也能与NaOH反应,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4)如图2实验,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a中;再将浓盐酸滴入b中,a中溶液褪色,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2+7HCl=CaCl2+2H5O;该实验说明浓盐酸有酸性和挥发性;
    (5)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有氢氧化铝、碳酸钙;胃药中盐与胃酸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8HCl=2NaCl+H2O+CO4↑,选择一种不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
    故答案为:(1)金属氧化物;
    (2)Fe2O3+7HCl=2FeCl3+3H2O;Fe+2HCl=FeCl4+H2↑;
    (3)氢离子;S;
    (4)红色;Ca(OH)2+2HCl=CaCl4+2H2O;挥发;
    (5)AB;Na5CO3+2HCl=8NaCl+H2O+CO2↑,氯化钠与胃酸不反应(或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或氧化铜与胃酸反应的生成物有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5分)为了探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再向如图2锥形瓶中注入10mL的水,使其充分反应
    (1)设计图2装置实验的目的是 作对照 。
    (2)图3中曲线 Ⅱ (填“Ⅰ”或“Ⅱ”)表示CO2和NaOH溶液的反应。
    (3)本实验从探究反应物减少的角度证明了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
    (4)从验证生成物的角度也可以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完毕后,向图1锥形瓶内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ABC (填序号)溶液,一定能达到目的。
    A.足量的稀盐酸
    B.适量Ba(OH)2溶液
    C.适量Ca(OH)2溶液
    D.一滴稀硫酸
    【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装置内压强减小更多来分析解答;
    (3)根据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来分析解答;
    (4)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1)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所以设计实验2来作对照排除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使装置压强减小的干扰;
    (2)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装置内压强减小更多;故答案为:Ⅱ;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6NaOH=Na2CO3+H3O;故答案为:CO2+2NaOH=Na5CO3+H2O;
    (4)取A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一定能达到目的、水和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因为硫酸先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
    故答案为:AB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8.(6分)“果蔬洗盐”是一种果蔬清洁剂,某“果蔬洗盐”的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配料中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试回答:
    (1)取15g“果蔬洗盐”放入1kg20℃的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是 搅拌 ,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果蔬洗盐”溶液可除去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若配制“果蔬洗盐”溶液过稀,会影响清洁效果 配制“果蔬洗盐”溶液过稀,不能除尽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 。
    (3)利用溶解性的差异,可提纯和分离混合物。
    ①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②分别将50℃时NaCl、NaHCO3、Na2CO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Cl>Na2CO3>NaHCO3 。
    ③除去NaCl样品中少量的Na2CO3,可用“溶解→蒸发→过滤”的方法,其中过滤要在40℃左右进行的原因是 40℃左右,碳酸钠的溶解度大,能减少碳酸钠的析出 。
    【分析】(1)根据搅拌可加快物质的溶解来分析解答;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来分析解答;(2)根据“果蔬洗盐”溶液可除去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来分析解答;
    (3)①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进行分析;
    ②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仍是低温时的饱和溶液,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来分析解答;
    ③根据40℃左右,碳酸钠的溶解度大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若想加快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取15g“果蔬洗盐”放入1kg20℃的水中。
    ②若配制“果蔬洗盐”溶液过稀,会影响清洁效果,不能除尽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
    (3)①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②分别将50℃时NaCl、NaHCO3、Na5CO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NaCl3、Na4CO3三种物质仍是20℃时的饱和溶液,20℃时2CO5>NaHCO3,故分别将50℃时NaCl、NaHCO3、Na8CO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Cl>Na2CO4>NaHCO3。
    ②40℃左右,碳酸钠的溶解度大2CO3,可用溶解→蒸发→过滤的方法,其中过滤要在40℃左右进行的原因是40℃左右,能减少碳酸钠的析出。
    故答案为:(1)搅拌;不饱和;
    (2)配制“果蔬洗盐”溶液过稀,不能除尽果蔬上残留的酸性有害物质;
    (3)①蒸发结晶;
    ②NaCl>Na2CO3>NaHCO3;
    ③40℃左右,碳酸钠的溶解度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知识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解答。
    19.(7分)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淡化
    ①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 沸点 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②如图所示为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填字母序号)。
    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
    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
    C.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D.该方法除了用于海水淡化,还可用于硬水软化
    (2)从晒盐后的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流程如图所示:
    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 氢氧化钙 (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加入试剂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Ca(OH)2═Mg(OH)2↓+CaCl2 。
    ②试剂B选用 盐酸 。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
    【分析】(1)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该膜分离法的目的不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该方法除了用于海水淡化,还可用于硬水软化。
    (2)氢氧化钙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钙,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解答】解:(1)①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沸点。
    ②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故选项正确。
    B.膜分离法还可以浓缩海水中的盐类物质,故选项正确。
    C.该膜分离法的目的不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故选项不正确。
    D.该方法除了用于海水淡化,还可用于硬水软化。
    故答案为:ABD。
    (2)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3↓+CaCl2。
    故答案为:氢氧化钙;MgCl2+Ca(OH)4═Mg(OH)2↓+CaCl2。
    ②试剂B选用盐酸,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复分解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钙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钙,通电时氯化镁分解生成镁和氯气。
    故答案为:盐酸;复分解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实验与探究(包括3个小题,共28分)
    20.(7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图1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它的作用主要是 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
    (2)图2中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12 g。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3所示,则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水密度为1g/cm3) 11.1% (精确至0.1%)。
    (3)该实验操作步骤包括:计算、 氯化钠溶液 、 溶质的质量分数 、装瓶保存等。
    (4)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100g,加入100g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5.55% 。
    【分析】(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需要的仪器。
    (2)根据量取水的体积为92mL,进行分析解答。
    (3)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Cl和水的质量,最后进行溶解、药匙、胶头滴管,配制过程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加快溶解速率;搅拌;
    (2)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量取水的体积为92mL(合82g)×100%≈11.1%;11.1%;
    (3)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信息;溶质的质量分数;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100g,稀释后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故答案为:5.5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0分)化学小组对使用后并久置于潮湿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查阅资料】20℃时溶解度:Ca(OH)2﹣0.161g;CaCO3﹣0.005g。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反思评价】(1)实验①结论不完全正确,原因是 Ca(OH)2微溶于水,可能含有Ca(OH)2 。
    (2)实验②和实验③结论正确。请你完善实验③的实验操作 取②中适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3)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样品中含有Ca(OH)2和Ca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干燥剂中产生CaCO3的原因 CaO+H2O=Ca(OH)2 , CO2+Ca(OH)2=CaCO3↓+H2O 。
    【拓展延伸】(4)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2,则溶液X是 稀盐酸 ,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OH、NaCl (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3(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该反应过程中 释放 能量(填“吸收”或“释放”)。
    ③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得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 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
    【分析】(1)根据Ca(OH)2微溶于水来分析解答;
    (2)根据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结合题中现象来分析解答;
    (3)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来分析解答;
    (4)①根据开始反应时溶液的pH<7,显酸性来分析解答;根据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的pH>7,显碱性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反应过程中三颈烧瓶内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三颈烧瓶内温度升高;
    ③根据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烧杯底有白色固体3,由于Ca(OH)2微溶于水,可能含有Ca(OH)5,则实验①结论不完全正确;
    (2)实验结论是有CaCO3,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则实验③的实验操作是取②中适量滤渣于试管中;
    (3)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样品中含有Ca(OH)2和CaCO8,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2O=Ca(OH)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5+Ca(OH)2=CaCO3↓+H6O,则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干燥剂中产生CaCO3的原因是CaO+H2O=Ca(OH)5,CO2+Ca(OH)2=CaCO3↓+H2O;
    (4)①由图2可知,开始反应时溶液的pH<6,则三颈烧瓶内溶液X是稀盐酸,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实验进行到60s时,显碱性;
    ②由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图3可知,反应过程中三颈烧瓶内温度升高;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则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
    故答案为:(1)Ca(OH)2微溶于水,可能含有Ca(OH)5;
    (2)取②中适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3)CaO+H2O=Ca(OH)2;CO3+Ca(OH)2=CaCO3↓+H7O;
    (4)①稀盐酸;NaOH;
    ②释放;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11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碳酸钠、Ba(OH)2溶液三种物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查阅资料:碳酸钡为白色沉淀。
    (1)试管①中加入稀盐酸前还需要加入 酚酞试液 才能证明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Na2CO3=BaCO3↓+2NaOH 。
    (3)通过三组实验,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OH;猜想二: NaOH、B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三成立,滤液中的溶质中含有NaOH、Na2CO3
    【反思评价】甲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得出滤液中含有NaOH、Na2CO3的结论,原因是 碳酸钠与足量Ca(OH)2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无法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存在 。写出有蓝色沉淀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uSO4=Cu(OH)2↓+Na2SO4 (1个即可)。
    【分析】(1)根据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来分析解答;
    (2)根据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分析解答;根据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来分析解答;
    (3)根据三组实验来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提出问题】根据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再结合猜想一、猜想三来分析解答;
    【设计实验】步骤一:根据碳酸钠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来分析解答;
    步骤二: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来分析解答;
    【反思评价】根据碳酸钠与足量Ca(OH)2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来分析解答;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要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若红色溶液变成了无色;
    (2)试管②中是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大量气泡,则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CO8=BaCO3↓+2NaOH;
    (3)试管①有水生成,试管②有气体生成,则通过三组实验;
    (4)【提出问题】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若恰好完全反应,若氢氧化钡溶液过量、Ba(OH)5,若碳酸钠溶液过量,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猜想三:NaOH2CO3;
    【设计实验】步骤一:猜想三正确,滤液中的溶质含有NaOH4CO3,则取试管③中过滤后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碳酸钠与Ca(OH)5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
    步骤二: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故静置一段时间;
    【反思评价】碳酸钠与足量Ca(OH)2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无法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存在、Na2CO5的结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4=Cu(OH)2↓+Na6SO4。
    故答案为:(1)酚酞试液;
    (2)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2+Na7CO3=BaCO3↓+7NaOH;
    (3)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4)【提出问题】NaOH、Ba(OH)2;
    【设计实验】步骤一:白色沉淀;
    步骤二:硫酸铜;
    【反思评价】碳酸钠与足量Ca(OH)2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无法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存在6=Cu(OH)2↓+Na2S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分析与计算(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3.(6分)某氢氧化钠固体因保存不当部分变质生成了Na2CO3,取该样品12.5g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75g溶液。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x= 64.7 g;
    (2)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数。
    【分析】(1)由图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出盐酸质量x;
    (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继而计算出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数。
    【解答】解:(1)由图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x=64.2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6↑
    106 44
    y 2.2g
    y=5.2g
    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数为=57.6%
    答: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数为57.3%。
    故答案为:(1)64.7;
    (2)57.6%。
    【点评】本考点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属于与图象结合的计算题.近几年的中考计算题,题型多样,主要有表格题、图象题、标签题、图象和表格相联系的综合题以及与文字叙述题等,从不同的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学们要认真把握。类别:弱酸性饮料,pH≈6.5
    配料: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加入的除杂试剂及方法
    A
    C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
    CaO(CuO)
    加水溶解、过滤
    C
    盐酸(稀硫酸)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D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Ca(OH)2溶液、过滤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
    温度无变化,烧杯底有白色固体
    有CaCO3

    将①中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有Ca(OH)2


    有气泡产生
    有CaCO3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试管③中过滤后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
    有 产生
    猜想三正确,滤液中的溶质含有NaOH、Na2CO3
    步骤二:静置一段时间,向该试管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 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类别:弱酸性饮料,pH≈6.5
    配料: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加入的除杂试剂及方法
    A
    C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
    CaO(CuO)
    加水溶解、过滤
    C
    盐酸(稀硫酸)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D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Ca(OH)2溶液、过滤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
    温度无变化,烧杯底有白色固体
    有CaCO3

    将①中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有Ca(OH)2

    取②中适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有CaCO3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试管③中过滤后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
    有 白色沉淀 产生
    猜想三正确,滤液中的溶质含有NaOH、Na2CO3
    步骤二:静置一段时间,向该试管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 硫酸铜 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期中]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期中]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