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开江县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开江县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0分钟;③乙用12分钟追上甲;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6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2、(4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 ).
A.16B.13C.10D.8
3、(4分)用配方法解方程时,配方变形结果正确的是( )
A.B.C.D.
4、(4分)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B.C.D.
5、(4分)下列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
A.1、1、B.5、12、13C.3、5、7D.6、8、10
6、(4分)如图 ,在中□ABCD 中,点 E、F 分别在边 AB、CD 上移动,且 AE=CF,则四边形DEBF 不可能是( )
A.平行四边形B.梯形C.矩形D.菱形
7、(4分)如图,点M是直线y=2x+3上的动点,过点M作MN垂直于x轴于点N,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MN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A.2个B.3个C.4个D.5个
8、(4分)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8B.9C.10D.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内交于点,连结并延长,交于点,则的长为____.
10、(4分)如图,已知∠BAC=120º,AB=AC,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则∠ADB=_______;
11、(4分)一次函数不经过第_________象限;
12、(4分)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中线,是上一点,且连结,并延长交于点,则_________.
13、(4分)计算: =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G是线段AB上一点,AC和DG相交于点E.
(1)请先作出∠ABC的平分线BF,交AC于点F;(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与证明)
(2)然后证明当:AD∥BC,AD=BC,∠ABC=2∠ADG时,DE=BF.
15、(8分)如图,在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过点A作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AD、CF.
(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2)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图ADCF是菱形?为什么?
16、(8分)化简并求值:,其中.
17、(10分)用适当方法解方程:.
18、(10分)化简并求值:,其中x=﹣1.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对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同一种零件进行抽样检测(抽查的零件个数相同),其平均数、方差的计算结果是:机床甲:,;机床乙:,.由此可知:____(填甲或乙)机床性能较好.
20、(4分)观察以下等式:
第1个等式:
第2个等式:=1
第3个等式:=1
第4个等式:=1
…
按照以下规律,写出你猜出的第n个等式:______(用含n的等式表示).
21、(4分)若实数a、b满足a+b=5,a2b+ab2=-10,则ab的值是_______.
22、(4分)已知空气的密度是0.00123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23、(4分)如图,某居民小区要一块一边靠墙的空地上建一个长方形花园,花园的中间用平行于的栅栏隔开,一边靠墙,其余部分用总长为米的栅栏围成且面积刚好等于平方米,求围成花园的宽为多少米?设米,由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P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运动到点A即停止;同时,点Q从点B出发向点C运动,运动到点C即停止,点P、Q的速度都是,连接PQ、AQ、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s.
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是矩形;
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QCP是菱形.
25、(10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为常数,且)的图象交于A(1,a)、B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的坐标;
(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及△PAB的面积.
26、(12分)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E为AD边的中点,F为AB边上一点,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D→E,向终点E以每秒a厘米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PBF的面积记为S.S与t的部分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已知点M(1,)、N(5,6)在S与t的函数图象上.
(1)求线段BF的长及a的值;
(2)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补全该函数图象;
(3)当t为多少时,△PBF的面积S为4.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甲步行速度==60米/分;故①符合题意;
设乙的速度为:x米/分,
由题意可得:16×60=(16﹣4)x,
解得x=80
∴乙的速度为80米/分;
∴乙走完全程的时间==30分,
故②符合题意;
由图可得:乙追上甲的时间为(16﹣4)=12分;
故③符合题意;
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距离是:2400﹣(4+30)×60=360米,
故④符合题意;
故正确的结论为:①②③④,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明确题意,读懂函数图像,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DC=5,AD=3,然后再求出周长即可.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AB=5,BC=3,
∴DC=5,AD=3,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5+5+3+3=16,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3、C
【解析】
根据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再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从而得出答案.
【详解】
∵
∴x2+6x=1,
∴x2+6x+9=1+9,
∴(x+3)2=10;
故选:C.
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配方法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配方法的一般步骤是: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B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解:A.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A错误;
B. ,故B正确;
C. ,故B错误;
D. ,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牢记并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C
【解析】
解:A、,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C、32+52≠7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
D、62+82=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B
【解析】
由于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而AE=CF,由此可以得到BE=D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定其实平行四边形,所以不可能是梯形.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又AE=CF,
∴BE=D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不可能是梯形.
故选:B.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如:等腰梯形.
7、C
【解析】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由题意,应分两类情况讨论:当MN为直角边时和当MN为斜边时点P的位置的求法.
【详解】
当M运动到(-1,1)时,ON=1,MN=1,
∵MN⊥x轴,所以由ON=MN可知,(0,0)和(0,1)就是符合条件的P点;
又当M运动到第三象限时,要MN=MP,且PM⊥MN,设点M(x,2x+3),则有-x=-(2x+3),解得x=-3,所以点P坐标为(0,-3).
如若MN为斜边时,则∠ONP=45°,所以ON=OP,设点M(x,2x+3),则有-x=-(2x+3),化简得-2x=-2x-3,这方程无解,所以这时不存在符合条件的P点;
又当点M′在第二象限,M′N′为斜边时,这时N′P=M′P,∠M′N′P=45°,设点M′(x,2x+3),则OP=ON′,而OP=M′N′,∴有-x=(2x+3),解得x=-,这时点P的坐标为(0,-).
因此,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是(0,0),(0,-),(0,-3),(0,1).
故答案选C,
本题主要采用分类讨论法,来求得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题中没有明确说明哪个边是直角边,哪条边是斜边,所以分情况说明,在证明时,注意点M的坐标表示方法以及坐标与线段长之间的转换.
8、C
【解析】
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定理列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
则有(n-2)×180°=360°×4,
所有n=1.
故选C.
熟悉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根据作图过程可得得AE平分∠A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明∠AEB=∠CBE,证出AE=AB=3,即可得出DE的长.,
【详解】
解:根据作图的方法得:AE平分∠ABC,
∴∠ABE=∠CBE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5,
∴∠AEB=∠CBE,
∴∠ABE=∠AEB,
∴AE=AB=3,
∴DE=AD﹣AE=5﹣3=1;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出AE=AB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60
【解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的度数,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C=∠CAD,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解:∵∠BAC=120°,AB=AC,
∴∠C= ==30°,
∵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
∴AD=CD,
∴∠C=∠CAD=30°,
∵∠ADB是△ACD的外角,
∴∠ADB=∠C+∠CAD=30°+30°=60°.
故答案为60°.
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1、三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
其中k=-10
∴函数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三.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1:8.
【解析】
先过点D作GD∥EC交AB于G,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BG=GE,再根据GD∥EC,得出AE=,最后根据AE:EB=:2EG,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过点D作GD∥EC交AB于G,
∵AD是BC边上中线,
∴,即BG=GE,
又∵GD∥EC,
∴,
∴AE=,
∴AE:EB=:2EG=1:8.
故答案为:1:8.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用到的知识点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关键是求出AE、EB、EG之间的关系.
13、2
【解析】
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详解】
解:原式=.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是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
(2)由题意易证△ADE≌△CBF推出DE=BF.
【详解】
(1)解:以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AB、BC于M、N两点,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P,过B、P作射线BF交AC于F.
(2)证明如下:∵AD∥BC,∴∠DAC=∠C.
∵BF平分∠ABC,∴∠ABC=2∠FBC,
又∵∠ABC=2∠ADG,∴∠D=∠FBC,
在△ADE与△CBF中,,
∴△ADE≌△CBF(ASA),
∴DE=BF.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基本作图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15、(1)见解析;(2)当△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AC=90°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1)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AF=DC,利用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菱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即可.
【详解】
(1)证明:∵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
∴DE∥AB,BD=CD,
∵AF∥BC,
∴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
∴AF=BD,则AF=DC,
∵AF∥BC,
∴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2)解:当△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AC=90°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
理由:∵△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AC=90°
又∵点D是边BC的中点,
∴AD=DC,
∴平行四边形ADCF是菱形.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熟练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16、,
【解析】
首先进行化简,在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原式
当时,原式
本题主要考查根式的化简,注意根式的分母不等为0,这是必考题,必须掌握.
17、,
【解析】
利用分解因式法求解即可.
【详解】
解:原方程可化为:,
∴或,
解得:,.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分解因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2.
【解析】
试题分析:先将进行化简,再将x的值代入即可;
试题解析:
原式=﹣•(x﹣1)==,
当x=﹣1时,原式=﹣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甲
【解析】
试题解析:∵S2甲<S2乙,
∴甲机床的性能较好.
点睛: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20、++×=1
【解析】
观察前四个等式可得出第n个等式的前两项为及,对比前四个等式即可写出第n个等式,此题得解.
【详解】
解:观察前四个等式,可得出:第n个等式的前两项为及,
∴第n个等式为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规律型中的数字的变化类,观察给定等式,找出第n的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21、-1
【解析】
先提取公因式ab,整理后再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a+b=5时,
原式=ab(a+b)=5ab=-10,
解得:ab=-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整理成已知条件的形式是解本题的关键,也是难点.
22、1.239×10-3.
【解析】
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0.001239=1.239×10-3
故答案为:1.239×10-3.
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熟练掌握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23、
【解析】
根据题意设AB=x米,则BC=(30-3x)m,利用矩形面积得出答案.
【详解】
解:设AB=x米,由题意可列方程为:x(30-3x)=1.
故答案为:x(30-3x)=1.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正确表示出BC的长是解题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当时,四边形ABQP为矩形; 当时,四边形AQCP为菱形.
【解析】
当四边形ABQP是矩形时,,据此求得t的值;
当四边形AQCP是菱形时,,列方程求得运动的时间t;
【详解】
由已知可得,,
在矩形ABCD中,,,
当时,四边形ABQP为矩形,
,得
故当时,四边形ABQP为矩形.
由可知,四边形AQCP为平行四边形
当时,四边形AQCP为菱形
即时,四边形AQCP为菱形,解得,
故当时,四边形AQCP为菱形.
本题考查了菱形、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此题注意结合方程的思想解题.
25、(1),;(2)P,.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点A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结合一次函数解析式可求出点A的坐标,再由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B坐标;
(2)作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D,交x轴于点C,连接AD,交x轴于点P,连接PB.由点B、D的对称性结合点B的坐标找出点D的坐标,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mx+n,结合点A、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令直线AD的解析式中y=0求出点P的坐标,再通过分割图形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把点A(1,a)代入一次函数y=-x+4,
得:a=-1+4,解得:a=3,
∴点A的坐标为(1,3).
把点A(1,3)代入反比例函数y=,
得:3=k,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
联立两个函数关系式成方程组得:,
解得:,或,
∴点B的坐标为(3,1).
(2)作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D,交x轴于点C,连接AD,交x轴于点P,此时PA+PB的值最小,连接PB,如图所示.
∵点B、D关于x轴对称,点B的坐标为(3,1),
∴点D的坐标为(3,- 1).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mx+n,
把A,D两点代入得:,
解得:,
∴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1.
令y=-2x+1中y=0,则-2x+1=0,
解得:x=,
∴点P的坐标为(,0).
S△PAB=S△ABD-S△PBD=BD•(xB-xA)-BD•(xB-xP)
=×[1-(-1)]×(3-1)-×[1-(-1)]×(3-)
=.
考点: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2.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3.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26、 (1)BF=3,a=1;(2)当0≤t≤4时,S=t;当4<t≤8时,S=6;当8<t≤10时,S=18-t.图像见解析;(3)t=或.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2可以看出,当t=5时,P在CD上,此时△PBF的高就为正方形的边长,底为BF,利用面积等于6,可求得BF,再根据t=1时,△PBF的面积为,可求得a的值;(2)由点P运动过程,可发现△PBF的面积有3种情况,分别是:当0≤t≤4时,此时P在AB上,当4<t≤8时,此时P在CD上,当8<t≤10时,此时P在AD上,分别求出解析式即可.再根据解析式可补全图像;(3)把S=4分别代入解析式中即可求出t值.
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知,当t=5时,S△PBF=×4BF=6,BF=3.当t=1时,S△PBF=at×3=,a=1;(2)当0≤t≤4时,设S=kt,把(1,)代入得,k=,S=t;当4<t≤8时,S=6;当8<t≤10时,设S=mt+b,把(8,6),(10,3)代入,得,解得,S=18-t.综上所述,当0≤t≤4时,S=t;当4<t≤8时,S=6;当8<t≤10时,S=18-t,据此可补全图像,如下图:
(3)当S=4时,t=4,t=;18-t=4,t=.∴当t=或 t=时△PBF的面积S为4.
考点:1分段函数;2分类讨论;3数形结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5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眉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