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对联、匾额,在中国园林中,正如人之有须眉,为不能少的一件重要点缀品。苏州又为人文荟萃之区,当时园林建造复有文人画家的参与,用人工构成诗情画意,将平时所见真山水、古人名迹、诗文歌赋所表达的美妙意境,撷其精华而总合之,加以突出。因此山林岩壑、一亭一榭,莫不用文学上极典雅美丽而适当的辞句来形容它,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
    例如拙政园的远香堂与留听阁,同样是一个赏荷的地方,前者出自于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句,后者出自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留得残荷听雨声”句。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又都是根据该处所种的树木来命名的。有些游者至此,能回忆起许多文学艺术的好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色了。我希望今后在许多旧园林中,对联、匾额里如果无封建意识的文字,仅是描写风景的,就应该将它们好好保存下来。苏州诸园皆有好的题辞,而怡园诸联集宋词佳句,与各处景观配合尤为相得益彰,可惜实物皆不存了。对联、匾额所用材料,因园林风大,故十之八九用银杏木阴刻,填以石绿;或用木阴刻后髹漆敷色,不过色彩都是冷色,亦有用砖刻的,雅洁可爱。字体以篆、隶、行书为多,罕用正楷,取其古朴与自然。中国书画同源,对联、匾额本身是个艺术品,也必定让园林生色。
    (摘编自陈从周《清雅风范——苏州园林鉴赏》)
    材料二:
    以自然风景著称的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地摹写了自然山水之美。明代造园经典著作《园冶》就曾开宗明义地提出,园林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然而,作为一种艺术,园林的写真不是机械地照搬自然,而是经过艺术的再创造,从而表达了造园家的主观情思和理想真实。园中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皆要使“望者息心,览者动色”,这使得欣赏者“息心”“动色”的不仅是花草树木的外在形式,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风景所表现出来的造园家的审美情趣,以及由此情此景交融而形成的独特的抒情意境。为了更好地暗示出这种意境的本质,艺术家除了组织安排山水建筑,构成具体的风景形象之外,还吸取了诗词等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作为辅助。前者使用的是构园物质的线条、体形、质感和色彩,是自然符号;后者表现为园林中各风景区或主题景致的题名、厅堂亭榭的匾额、柱上的楹联、山石上的镌刻,应用的是文字形式的诗句词章,是人为符号。
    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区和园林,历来都用简练的诗一般的文字点明景题,如杭州的西湖十景、承德避暑山庄的七十二景等。犹如西方的“标题音乐”,这种诗与自然风景的结合是我国造园艺术家独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标题风景”。只要说出它的景名,亲临游历过的观赏者心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形象的图画,由此可见题名在自然风景欣赏中的强化作用。自然美所引起的联想和想象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主观随意性,由于出身、经历、文化水平、艺术修养之不同,各人对景色的欣赏和理解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园林要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艺术家的审美观念,也必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风景形象或景区所作的概括含蓄的命名题对就带有这种强制性,对观赏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园林的创作构思,较重视意境的设计。造园家在构思时,往往先将园中主要风景区的意境,以简约的笔墨、诗的形式作一个概括,然后再推敲山水、亭榭、花树等每一个具体风景的布置,使之最合乎诗意。清代诗人汪春田有一首写造园的绝句:“换却花篱补石阑,改园更比改诗难。果能字字吟来稳,小有亭台亦耐看。”很透彻地道出了园林创作同诗歌创作相类似的特点。在园林大体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在一些主要风景点的建筑和山石上配刻以题名诗句,这实际上是以“人为符号”对“自然符号”所组成的园林景色进行一次鉴定。《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有一段文字很恰当地点出了题对景名的重要。大观园工程告竣,贾政、宝玉、清客一行边赏景边为园中建筑、风景题对,贾政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为何不能生色?就是因为园林应用的自然符号在表情达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直抒胸臆”,而题对能够画龙点睛地集中表现出艺术的生气和意境。
    风景题对必须切题,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景色的特征。德国美学家莱辛说:“愈使它的人为符号接近自然符号,也就愈接近它所能达到的完美。”这种接近,不是粗浅的直接表露,而是要既含蓄又达意,要充分引起“比”“兴”的联想,由景生情,以辞表意,来抒发景物所包含的深层意蕴。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和留听阁,均为赏荷之处,然而二者的题名都没有直接和视觉发生联系。远香堂主嗅觉,留听阁主听觉,题名都很有新意,既点出了二处的风景特色,又沟通了视觉、听觉、嗅觉之间的联系;并且能使游览者联想起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因而增加了审美的感受。这是我国园林利用古典文学遗产的一个佳例。
    (摘编自刘天华《〈拉奥孔〉与古典园林——浅论我国园林艺术的综合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和匾额是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点缀品,如果其文字不含有封建意识,仅描写风景,应当妥善保存。
    B.古典园林中的自然风景是造园家创造出来的,是对自然山水之美的真实摹写,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C.主要风景区的意境设计是园林创作构思的首要之事,山水、亭榭和花树等具体风景的布置须反复考虑。
    D.构园物质的线条、体形等自然符号很难完全地表情达意,题名和匾额等人工符号则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家有丰富的山水、名迹、诗词歌赋的审美经验,他们参与园林建造,可使园林更具诗情画意。
    B.联对、匾额用料敷色要考虑如园林风大等气候因素,这些也会对园林的艺术风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C.好的园林景名能让人们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形象的风景图画,但前提一定是其亲自游览过该景点。
    D.园林创作中以诗概括意境,据此推敲具体风景的布置,这与诗歌创作中选择意象表现意境有相通之处。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风景园林命名题对“强制性”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为大观园入口处的山石进行题写时,认为“此处并非主山正景”,是探幽揽胜的过渡之景,不如题名“曲径通幽处”大方气派。
    B.《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元春游大观园,一路行来,见“奢华过费”,弃舟登岸后,又见其石牌坊上明显题有“天仙宝境”四字,忙命人换作“省亲别墅”。
    C.拙政园的远香堂,为四面厅,面水而筑,遍植荷花,园主王献臣以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句命名,大力宣扬荷花,以此表现他的孤高不群。
    D.扬州个园假山上的“住秋阁”前题有郑板桥所题楹联“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花蕊上寻”,巧妙道出四季景色变幻和光阴流转,可见园主的妙思和情趣。
    4.材料二画横线两处引文在论证上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5.某公园推出园名征集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条拟出评选好园名的标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菜市忙人
    陈慧①
    我现在摆摊的十字路口往左边拐进去五十米,有一间很逼仄的楼梯间。以前是卖面条的阿权哥租着,他的租房合同到了期,力劝我租下楼梯间,说有个固定的地方,至少不必天天挨风吹日晒的苦了。我没有接受阿权哥的建议,继续做我的露天“游民”。
    阿权哥撤走后,那楼梯间一直无人垂青。七八月份,半山村子里一个烫杂粮煎饼的女人试租了一星期,眼见没什么生意,立刻撒手不干了。元旦前,有个胖乎乎的安徽人付了三个月的租金开了一家芝麻大饼店。然而,两个月还没撑足呢,他便拍拍屁股走人了。①腊月底,一个卖低价服装的男人租了个短期,突击了十天左右的业绩,年后再没露面。房主不得不又在卷闸门上挂上了“吉房出租”的牌子。
    牌子挂了好久,“吉房出租”四个红字都被太阳晒褪了色,总算来了租客——一个绍兴口音的老太太,高高大大,花白的齐耳短发,长条脸,一嘴的牙七零八落,看样子得七十好几了。
    这个老太太原本是误打误撞摸来我们镇的。这地方过清明节、夏至、七月半、冬至,以及年三十都要敬神祭祖,俗称“做拜拜”。老太太装在一辆四轮小拉车里沿街兜售的就是做拜拜时需焚烧的“经佛”和“元宝”。老太太到小镇试了一回水,大概尝到些甜头,于是毫不犹豫地找到房东,当场拍板租下了那楼梯间。
    屋里起初还是空荡荡的,她下午匆匆乘公交返回几十公里外的家,第二天大清早又拖着沉甸甸的小拉车急急赶来。车马劳顿了几天,她开始一点点地添置物件,先是桌子板凳,接着是锅碗瓢盆,最后连床都搬进来了。
    周围的一些居民见“新进成员”摆出了居家过日子的架势,忍不住掩嘴偷笑。这个说,一大把年纪了,不在自己家颐养天年,难不成还想在这里安营扎寨?那个讲,年轻人来开店都维持不下去,七老八十的老太太还能搞出个啥名堂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我当然也不能免俗地去和她搭讪,拐弯抹角地问了她的年龄和家庭情况——果然七十有三!一家五口人,儿子、媳妇厂里上班,孙子读大学,老伴健在。我不解地问:“大妈,老伴老伴,不就图个老来做伴嘛,你把大伯留在家里,自己跑出来单住,他就没意见吗?”②她瘪了瘪嘴,满不在乎地一挥手:“啊呦!这样多好,大家都清净!”
    她的个性大大咧咧,喉咙音又响,有事没事爱站在店门外和路过的人套近乎,笑盈盈地搬出椅子请人家“歇歇脚”。亲和力十足的几波操作下来,她就顺利地收获了一些客户。然而,经佛这种东西需求量很少,除非派特殊用场,否则,不年不节的,哪有多少人来买呢?
    头一个月,她盘了账,表情讪讪地,说:“房租也扳不转。”假如她租房时像之前的那几个人一样,只付少量租金,那她的损失顶多不过千元,可她签了铁板钉钉的合约,一次性付了整年的房租,即使她现在萌生了退意,拿出去的钱也讨不回来了。所以,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继续把经佛店往前熬;二、贴一张“旺铺转让”的条子,骗接盘侠上钩。
    老太太既没有选一,也没有选二,她自行开辟了一个三。她把摊开的经佛一一叠进纸箱子里,只占了门边很小的一个位置,腾出来的地方放上了她从赶早市的本地菜农手里批发的应季蔬菜。③她前后卖过新鲜的豌豆荚、毛笋、大豆、玉米、小青菜、水蜜桃、南瓜、茭白、鞭笋、洋芋、西瓜、花生、栗子、柿子等等。
    她只卖不买,什么没卖掉,她的胃就顺理成章地消灭什么。变了颜色的大豆瓣,干巴巴的玉米和厚皮的老南瓜……她都在电饭锅里煮得烂烂的,一碗一碗地吃下去。是饭,也是菜,饭菜不分家。
    也有不能及时解决了的东西,比如在水里泡青了的茭白和霉过了头的“苋菜咕”,一般的生意人早就扔掉了,她才不!细致地刨去茭白的青皮,拿盐腌好塞进玻璃瓶里,又是一样省事的下饭菜。苋菜咕是一种霉变食物,周作人先生曾在一篇散文中回忆过,算是经典的浙江味道。青苋菜去叶,留梗,切成寸许泡入水中,一天一夜后捞出,沥干盛进坛子里,撒几颗粗盐粒,密封发酵数日,苋菜梗外壳硬度不变,内里却已酥烂。取一碗,浇一勺菜油上锅蒸透,吃起来有点像吸果冻,咕咕有声,据此得名苋菜咕。
    苋菜咕这东西很个性。爱它的人,觉得香气扑鼻,趋之若鹜;厌恶它的人,忍受不了它的异臭,避之不及。老太太的苋菜咕是“升级产品”。前期是出售成捆的苋菜梗,苋菜梗蔫巴了,没形了,她就自己动手制作苋菜咕。气温高时,苋菜咕也易坏,两三天一过,就成了稀汤寡水的落拓货。为了确保姣好的品相,她又斥资九百元购买了一只小冰箱,专门保存成品或半成品的苋菜咕。
    下午三点后,她在门口支起煤气灶,架好油锅,不慌不忙地炸起臭豆腐——老豆腐切成小块在苋菜咕浓汁里浸个透,就是正宗臭豆腐了。
    这条街上做生意的一溜儿人家,要数她顶顶忙碌。忙着拦住挑大口袋的山民进货,忙着招揽各路买主,忙着处理即将过时的产品,早忙晚忙,忙得她吃饭也没个准点儿。上午十点,她捧着碗坐在床上吧唧吧唧地吃东西。我人立在路上,脖子伸进门里,故意问她:“大妈,你吃的是早饭,还是中饭?”④她哧哧一笑,很爽利地回了我三个字:“早——中——饭。”
    她再没发出过“房租也扳不转”的抱怨了,之前一心认定她要落败的人也不知不觉地投去了迥然不同的眼神——哟!这老太太有两下子嘛!
    有知情的人悄悄透露,说她的儿子早几年超市开得很大,雇了十来个工人,可惜赌博输了钱,输掉了全部家当。没有人去核实传言的虚实。对于无关者而言,他人一塌糊涂的事故无非是过耳即忘的故事。别人观望她,她似乎也在推敲别人。我偶尔去她的屋里洗个手,她拉着我闲聊一会儿,慨叹一声:“阿三,侬真可怜!”——或者:“阿三,侬真可惜!”一个七十多岁还奔波在外的瘪嘴老太太和一个远嫁异乡奋力谋生的中年离异女人,谁更可怜?谁更可惜?我觉得大概是不分上下的。
    (有删改)
    【注】①作者陈慧是一位在余姚市梁弄镇菜场门口摆摊的中年女人,被称为“菜场里的女作家”。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围的人起初对老太太充满狐疑和敌意,后来变为赞赏和羡慕,说明老太太的才干和热情征服了大家。
    B.老太太一次性付了整年的房租,这一举动既体现了老太太行事的魄力,又透露出其个性中的鲁莽冲动。
    C.作品中的“我”贯穿全文,“我”既是人物事件的见证者,又与老太太的形象相互映衬,丰富了文章主旨。
    D.“苋菜咕”的情节是文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作者借此表达对老太太节俭、智慧、勤劳等美好品格的赞叹。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突击”一词,既表明这个租房男人无意长租,又说明这里经营困难。
    B.句子②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表现老太太嫌老伴烦,对老伴情感淡漠。
    C.句子③中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菜果名,目的是表现出老太太的忙碌和活络。
    D.句子④中破折号的作用是延长声音,表现出老太太机智作答时的乐观自得之态。
    8.选文结尾流露了“我”的哪些情感?请梳理概括。
    9.“劳动者的自我书写”在当下文学界格外耀眼,“菜场里的女作家”陈慧、“外卖诗人”王计兵、“快递小哥”胡安焉等越来越多的非专业写作者涌入广大读者的视野。请结合本文,谈谈“劳动者的自我书写”有哪些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①,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颙卒,亮垂泣三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二》)
    材料二:
    杨颙之谏诸葛公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大哉言矣!公谢之,其没也哀之,而不能从,亦必有故矣。公之言曰:“宁静可以致远。”则非好为烦苛以竞长而自敝者也。
    先主之初微矣,虽有英雄之姿,而无袁、曹之权藉,屡挫屡奔,而客处于荆州,望不隆而士之归之也寡。及其分荆据益,曹氏之势已盛,曹操又能用人而尽其才,人争归之,蜀所得收罗以为己用者,江、湘、巴、蜀之士耳。楚之士轻,蜀之士躁,虽若费祎、蒋琬之誉动当时,而能如钟繇、杜畿、崔琰、陈群、高柔、贾逵、陈矫者,亡有也。军不治而唯公治之,民不理而唯公理之,政不平而唯公平之,财不足而唯公足之;任李严而严乱其纪,任马谡而谖败其功;公不得已而察察于纤微以为訏谟大猷之累岂得已乎?
    夫大有为于天下者,必下有人而上有君。而公之托身先主也,非信先主之可为少康②、光武也,耻与荀彧、郭嘉见役于曹氏,以先主方授衣带之诏③,义所可从而依之也。上非再造之君,下无分猷之士,孤行其志焉耳。向令庞统、法正不即于溘亡,徐庶、崔州平未成乖散,先主推心置腹,使关羽之傲、李严之险,无德间焉,领袖群才,各效其用,公亦何用此营营为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
    【注】①丙吉、陈平:西汉丞相,都不亲理细务。②少康:夏代中兴之主。③衣带之诏: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
    10.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公不得已A而B察察C于纤微D以为訏谟E大猷F之累G岂得已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爨,煮饭、做饭,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爨”意思相同。
    B.劳,使……劳累,与《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侣”用法相同。
    C.微,卑微,与《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意思不同。
    D.“见役于曹氏”中的“见”与《孔雀东南飞》“府吏见丁宁”的“见”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颙认为,凡事亲力亲为的人,把自己弄得神形疲惫,不是因为才智比不上奴婢和鸡狗,而是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
    B.诸葛亮认为,心境平稳沉静,专心致志,才能高瞻远瞩,可见他并不是喜欢以处理繁杂琐碎的事务来逞强,使自己疲劳困乏的人。
    C.刘备分得荆州、占据益州的时候,曹操的势力已经很强盛了,再加上曹操知人善任。能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士人争相投奔他。
    D.江湘和巴蜀的士人都有缺点,虽有像费祎、蒋琬等名人,但像钟繇、杜畿这样的人太少,以致蜀国在政治、财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
    (2)以先主方授衣带之诏,义所可从而依之也。
    14.对于杨颙的谏言,诸葛亮为何“谢之”但又“不能从”?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郑即翁
    林景熙①
    初阳蒙雾出林迟,贫病虽兼气不衰。
    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②。
    春风门巷杨花后,旧国山河杜宇时。
    一种闲愁无着处,酒醒重读寄来诗。
    【注】①林景熙:南宋遗民诗人。②安期:又名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居东海蓬莱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迟”意为“晚”,写朝阳虽被雾霭遮蔽,终从林间照射出来,有比兴意味
    B.颈联主要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晚春杨花飘落、杜宇悲啼的图景,暗含情感。
    C.诗歌中化用“靖节”“安期”“杜宇”等典故,使情感表达郁勃真挚,厚重深沉。
    D.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中朋友的赠诗激起了诗人的内心波澜,诗人因此反复读诗。
    16.诗歌首联和尾联呈现出两种看似不同实则统一的抒情形象,请对此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燕赵两国最终战败而亡是大势所趋,无力回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的后天努力尤为重要,哪怕是资质平庸,只要不停努力也能成功,正如《劝学》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与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出海”,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如何“文化出海”?我们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看“罗盘”识方向。“扬帆远航”,意味着机遇,也预示着这些文化产品要接受更多受众、更多视角的检验。因此,既需要识别(甲),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比如去年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阂上演“一户一墩”火爆场面,世人可以“信口拈来”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使“冰墩墩”成为全球近几届奥运会热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
    二是建“港湾”助远航。水手可以A_________地出海,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对于文化“走出去”来说亦是如此。①比如截至到2022年,②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已吸引260多家企业入驻,③将大量华语影视作品发行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④合作区还上线了“十诺云平台”,⑤为全国乃至浙江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
    三是(乙)。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海”,除了内容“出海”,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比如,为了提升翻译出版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启动了“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围绕多语种翻译出版、书刊海外传播、海外出版营销、数字出版技术等领域,开展研修培训、研讨交流等。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出海”是一场与未来角逐的远征,期待在“文化出海”的这条路上,我们的电影、文学、动漫等产品能扬起一道道风帆,形成B_________之势,驶进世界各地受众的心里。
    18.请根据材料内容,给“文化出海”下一个定义,不超过70字。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框的“信口拈来”,有人认为用得好,有人认为有语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阿德勒认为,真正的自由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即不在意别人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人认可。
    也有人对此产生疑问:人是否能强大到即使被人讨厌也无所谓?过于强调自我会不会使人走向自私而变成“真讨厌”?
    对“被讨厌的勇气”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下你的经历或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首要之事”夸大其词。“首要之事”指摆在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事情,此外也忽略了原文中“往往”一词。
    2.答案:C
    解析:“但前提一定是其亲自游览过该景点”理解错误。
    3.答案:B
    解析:贾元春换题名主要是因为原题名过于高调张扬,“省亲别墅”展现的并非其审美观念,而是谨小慎微的处世之道。
    4.答案:①第一处引文印证了园林要真实摹写自然山水之美的观点。②第二处引文阐释园林给观者心灵带来的影响,引出园林的“抒情意境”及营造意境的自然符号和人为符号。
    5.答案:①语言典雅美丽,简练含蓄。②准确传达公园的审美理念,对观赏者具有指导作用。③符合景物特点,表现意境。
    6.答案:A
    解析:A.“周围的人起初对老太太充满狐疑和敌意,后来变为赞赏和羡慕”分析有误。结合文本“周围的一些居民见‘新进成员’摆出了居家过日子的架势,忍不住掩嘴偷笑。这个说……难不成还想在这里安营扎寨?那个讲……七老八十的老太太还能搞出个啥名堂来?”可知周围居民对老太太充满狐疑,其中还有看其笑话的成分,没有“敌意”。根据文本“之前一心认定她要落败的人,也不知不觉地投去了迥然不同的眼神——哟!这老太太有两下子嘛!”可知后来对老太太持赞赏态度,“羡慕”谈不上,毕竟七十多还在外为生活奔波。故选A。
    7.答案:B
    解析:B.“老太太嫌老伴烦,对老伴情感淡漠”错。表现了老太太的洒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并非对老伴情感淡漠。文章最后开超市开得很大的儿子因为赌博“输掉了全部家当”可知,七十多岁一人奔波在外,更多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和老伴分开。故选B。
    8.答案:①对人生无常的慨叹。②对人际关系淡漠的无奈(也可写“对人性冷漠的批判”)。③对老太太的同情。④对自己遭遇的叹息。⑤对奋力生存者的共情。
    解析:①“她的儿子早几年超市开得很大,雇了十来个工人,可惜赌博输了钱,输掉了全部家当”,加上“我”早年为追求爱情幸福远嫁他乡,结果中年离异辛苦谋生,可见人生无常。
    ②“对于无关者而言,他人一塌糊涂的事故无非是过耳即忘的故事”可知他人的不幸与己无关,体现了对人际关系冷漠的无奈。
    ③因为儿子输掉全部家当,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还在外为生活奔波,“我”对其是同情的。
    ④老太太慨叹“侬真可怜!侬真可惜!”“一个远嫁异乡奋力谋生的中年离异女人”,天天挨风吹日晒摆摊的“露天”游民,“我”对自己的遭遇也充满叹息。
    ⑤七十多岁还在外为生活奔波的老太太和在异乡奋力谋生的中年离异女人,共同的不幸生活遭遇,仍对生活充满信心努力生活,让人产生共情。
    9.答案:①以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为写作对象,塑造了一位在菜市场里辛勤工作的老太太形象。
    ②充满烟火气,菜市场里买卖的场景和搭讪、议论的场景呈现出市井百态。
    ③记录普通人的生存与努力,展现人性的光辉,既是作家本人的精神慰藉,也是劳动者的朴素赞歌。
    ④文风质朴,语言平实,“喉咙音”“歇歇脚”等具有地方色彩的语言时有出现。
    解析:“劳动者的自我书写”指非专业写作的普通劳动者,根植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体验,真实的呈现现实世界,将个人境遇和时代洪流相结合,让不同职业、不同学历背景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感受时代的变迁。
    ①人物形象的选取:陈慧是菜场门口摆摊的中年女人,被称为“菜市场里的女作家”,自然她作品里的对象就是她身边出现的人物,文中辛勤工作的老太太就是典型代表人物。
    ②场景的呈现:菜市场是作者生活的主战场,买卖、搭讪、议论的场景在文中多次出现,充满烟火气息。
    ③主题的表达:面对生活困境的作者和“老太太”,都在努力的生活。写作成为作者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成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也为努力生活的普通劳动者歌唱。
    ④语言风格:“拍拍屁股走人”“喉咙音”“歇歇脚”“顶顶忙碌”“阿三,侬真可怜!”语言质朴平实,贴近生活,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符合作者生活的环境特点。
    10.答案:AD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亲自明察各类琐碎事务,因而妨害了远大宏伟的谋划和治理国家的大道,这难道是他甘愿如此吗?
    根据句意,“公不得已”句子结构完整,所以A处断开;
    “而”用在句子开头,承接后句,“于纤微”作“察察”的后置状语,单独成句,所以D处断开;
    “岂……乎”固定句式,翻译为“难道……吗”,所以在G处断开。
    故选ADG。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婢女烧饭。/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开做饭。
    B.错误。劳,使劳累,使动用法。句意:使自己的身体劳累。
    侣,“以为伴侣”,意动用法。句意:以鱼虾作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C.正确。卑微;/如果没有。句意:起初,刘备地位卑微不为人知。/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D.正确。表被动;/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句意:被曹操所役使。/官吏(代指焦仲卿)再三嘱咐我。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像钟繇、杜畿这样的人太少”错,原文是“亡有也”,即没有这类人。
    故选D。
    13.答案:(1)如今您处理国家政务,却亲自校对文书簿册,终日汗流浃背,岂不是太劳累了吗!
    (2)(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接受献帝的衣带诏,从大义上讲可以追随,因此才依附于他。
    解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诸葛亮曾经亲自查对文书簿册,主簿杨颙径直入内,劝谏他说:“治理国家自有体例,上司和下级的职责不能混淆。请您允许我用治家打个比方:现在有一个人,命奴仆耕田,婢女烧饭,雄鸡报晓,狗叫防盗,以牛拉车,以马代步;家中事务无一旷废,要求的东西都可得到满足,悠闲自得高枕无忧,只是吃饭饮酒而已。忽然有一天,他想对所有事务都亲力亲为,不再交付任务,结果劳损了自己的身体,陷身于琐碎事务之中,弄得体力疲惫,精神萎靡,最终一事无成。难道是他的才智比不上奴婢和鸡狗吗?(不是的),是因为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所以古人说:‘坐着讨论问题,作出决定的人是王公;执行命令,亲自去做事的人是士大夫。’因此,丙吉不过问路上死人的事情,却担心耕牛(是因为时令节气失调而)喘息;陈平不去了解国家的钱粮收入,而说‘自有具体负责的人知道’,他们确实都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如今您处理国家政务,却亲自校对文书簿册,终日汗流浃背,岂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向他道谢。等到杨颙去世,诸葛亮无声哭泣了三天。
    材料二:
    杨颙劝谏诸葛亮说:“治理国家自有体例,上司和下级的职责不能混淆。”这话说得真有道理啊!诸葛亮向他道谢,在他去世时深为悲哀,却不能听从他的意见,也必定是有缘故的。诸葛亮说过:“心境平稳沉静,专心致志,才能高瞻远瞩,有所作为。”可见他并不是喜欢处理繁杂琐碎的事务以逞强,而使自己疲劳困乏的人。
    起初,刘备地位卑微不为人知,虽然有英雄之姿,却没有袁绍、曹操那样的权势,他屡遭挫折,屡次奔逃,在荆州寄居,声望不高因而归附他的士人很少。等到他分得了荆州一部,又占据了益州的时候,曹操的势力已经很强盛了,曹操又善于用人,能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士人争相归附他,蜀汉所能收罗的、为己所用的人才,只有江湘流域和巴蜀地区的士人罢了。楚地的士人轻浮,蜀地的士人浮躁,虽然也有像费祎、蒋琬这样名动一时的人物,但能像钟繇、杜畿、崔琰、陈群、高柔、贾逵、陈矫这样出色的人才,却是没有的。军队无人统率,只能由诸葛亮自己来统率;民众无人治理,只能由诸葛亮自己来治理;政治不平衡,只能由诸葛亮来使其平衡;财用不足,只能由诸葛亮自己来理财富国;任用李严而李严却扰乱其法纪,任用马谡而马谡却因战败而使北伐不能成功;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亲自明察各类琐碎事务,因而妨害了远大宏伟的谋划和治理国家的大道,这难道是他甘愿如此吗?
    想要在天下大有一番作为的人,必须下有人才辅佐而上有明君支持。诸葛亮托身于刘备,并不是相信刘备可以成为少康、光武那样的中兴之主,只是耻于像荀彧、郭嘉那样被曹操所役使,因为刘备刚刚接受献帝的秘密诏书,从大义上讲可以追随,因此才依附于他。在上的君主不是能再造乾坤的君王,在下又没有能为自己分担谋略的人才,因此他只能孤独地为实现抱负而奋斗了。假使庞统、法正没有突然去世,徐庶、崔州平并未与他离散,刘备能对他推心置腹,使得关羽的傲慢、李严的阴险,都不能阻挠他的事业,由他统率众多人才,使其各尽其用,诸葛亮又何必亲自处理各种琐碎事务呢?
    14.答案:①“谢之”,感谢是因为杨颙劝谏诸葛亮不要陷入琐碎事务而过于劳累。
    ②“不能从”,不能听从是因为虽然诸葛亮知道不应亲自处理琐碎事务,但是主上非中兴之主,属下无分忧之人,只好亲力亲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杨颙认为诸葛亮处理国家政务,却亲自校对文书簿册,终日汗流浃背,非常劳累,所以对诸葛亮进行劝谏,诸葛亮因此感谢他。
    根据“公之言曰:‘宁静可以致远。’则非好为烦苛以竞长而自敝者也”“上非再造之君,下无分猷之士,孤行其志焉耳”可知,诸葛亮并不是喜欢处理繁杂琐碎的事务以逞强,而使自己疲劳困乏,但是在上的君主不是能再造乾坤的君王,在下又没有能为自己分担谋略的人才,因此他只能孤独地为实现抱负而奋斗了。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诗中朋友的赠诗激起了诗人的内心波澜”于文无据,且“诗人因此反复读诗”强加因果。
    故选D。
    16.答案:(1)首联诗人虽贫病交加,但志气不减,不屈服异族统治。(2)尾联诗人想到故国不复,悲从中来,借酒消愁,酒醒后只能从友人来诗中寻求慰藉,无可奈何。(3)这两种看似不同的抒情形象体现了对故国和对异族统治者不同的情感态度,塑造了一个眷恋故国、守节不屈的移民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1)首联“初阳蒙雾出林迟,贫病虽兼气不衰”写到朝阳虽被雾霭遮蔽,终从林间照射出来;而诗人虽贫病交加,但志气不减,虽是南宋遗民,但不屈服异族统治,具有昂扬的斗志。
    (2)尾联“一种闲愁无着处,酒醒重读寄来诗”写到诗人作为南宋移民,想到故国不复存在,不觉一种忧愁涌上心头,百感交集,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消愁,酒醒后只能从友人来诗中寻求慰藉,来安慰自己那孤独的心灵。
    (3)这两种看似不同的抒情形象,一个是不甘屈服,一个是愁绪满怀,但实则体现了对故国和对异族统治者不同的情感态度,塑造了一个眷恋故国、守节不屈的移民形象,所以呈现出两种看似不同实则统一的抒情形象
    17.答案:(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8.答案:“文化出海”是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凭借人才、技术、资金,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首先确定属概念,“文化出海”是一个过程,或一种方法、理念、行为等。
    依据第二段“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可知,“文化出海”的原则是“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也就是“求同存异原则”;
    依据第四段“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可知,“文化出海”的凭借手段是“人才、技术、资金”;
    依据最后一段“驶进世界各地受众的心里”可知,“文化出海”的目的是“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
    最后按照下定义的表达式:“文化出海”是的过程。注意修饰语的顺序要合乎逻辑。
    表述为:“文化出海”是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凭借人才、技术、资金,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的过程。
    19.答案:(1)一往无前(2)千帆竞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依据后文“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可知,此空强调的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所以可填: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指不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放在眼里,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奋勇前进。
    B处,依据前文“扬起一道道风帆”可知,此空强调的是“竞相出发,蓬勃向上”,所以可填:千帆竞发。千帆竞发:意思是数不尽的船只竞相出发。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
    20.答案:①修改为:比如截至2022年;⑤修改为:为浙江乃至全国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1句词语重复。“截至到”中“至”就是“到”的意思,去掉“到”,可改为:比如截至2022年。
    第⑤句语序不当。按照范围大小,“全国乃至浙江”应改为“浙江乃至全国”。
    21.答案:甲: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乙:“育”水手搏风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依据后文“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可知,此空的关键词是“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即“相通”的地方;再依据后文“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可知,此空的结构应是“哪些需求是……”。所以可填: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
    乙处,依据前文第二段开头“一是看‘罗盘’识方向”和第三段开头“二是建‘港湾’助远航”可知,此空的内容应是一个比喻,即和“罗盘”“港湾”有关;再依据后文“大海航行靠舵手”可知,此空的关键词是“舵手”。所以可填:“育”水手搏风浪。
    22.答案:观点一:用的好。“信口拈来”仿用成语“信手拈来”仿造出的新词,让读者感受到世界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轻松自如;仿造的新词也给人以新鲜感。
    观点二:有语病。“信口拈来”,仿用成语“信手拈来”,指人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但“信口拈来”不能直接带宾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分析效果的能力。
    观点一:用的好。这里“信口拈来”是根据成语信手拈来仿造出的新词,让读者感受到世界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轻松自如;仿词是灵感的产物,可以引起听读者的联想与思考,仿造的新词也给人以新鲜感,使语句凭添情趣、生动活泼。
    观点二:有语病,不合逻辑。这里“信口拈来”,仿用成语“信手拈来”,指人在提起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时如数家珍,但“信口拈来”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而此句带来宾语“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
    23.答案:例文:
    一尺人间
    古希腊哲学家菲珀斯曾说过,“我不愿入世被情绪所胁迫,也不想俯瞰一切从而走向冷漠,我只想和一切保持一尺的自由距离。”当我们拥有自由,也掌握了能够从容抵抗外来负面兴趣的力量的时候,我们已经和人间存在了一尺的安全距离。
    当我们开始热议“被讨厌的勇气”时,是否会疑问——为何没有“被喜欢的勇气”?道理很简单,勇气是上帝赋予人类抵抗不愿的工具。
    “喜欢”是正面情绪的缩影,他者的正面情绪昭彰着我们正在不断融入群体,巩固交际链条缩短距离,这种情感共同体的存在,必然是“人之所愿”。而“讨厌”,则是来自他者负面锋芒,是外界在用情绪话语来宣告我们的不合,排斥力会让我们走向两端,因此需要“勇气”去面对这种排斥与他者凝视。
    情感共同体的相互作用犹如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一样,从一尺到一寸,距离的消弭强化了引力作用,从此我不再是自由浪花一朵,而是既定轨道的一环。群体效应剥夺了我的褒贬喜恶,个性一旦张扬,就会被“行星群”除名。所以我们成为沉默的个体,以此来衬托并喧嚣群体的权力。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恰如行星出走,愿意直面外界的情绪评价,他者之厌、之恨散射了“我之光芒”,因为个性的对立,导致了彼之一端的厌恶,成就了我之一端的存在。因为有反动文人的群体叫嚣,所以成就了鲁迅的冷峻个性,他更是临终前如铁宣告“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一尺距离的存在也不单单是外界对我们的强制隔离,真正的自由同样不缺乏“讨厌他者的勇气”,针砭时弊、褒贬善恶也是一尺人间的组成。所以太宗深恶诤臣魏征,却不影响两者互相成就;屈原不合浊流,面刺帝过而下斥群邪,他们是人间的一尺清醒。
    然而,拒绝情感共同体以“讨厌为名”的胁迫并不代表将个性发扬到极致,一尺是安全距离,但一丈就是万丈危崖。处处标榜自我,求新求异,并不意味着你是别于人间的小众清醒。抗战众志成城之际,梁实秋独唱艺术雅戏,将政治救亡与文学艺术隔离,成就他小众的自私境界,摒弃了大我的无限人间。
    静而思之,被敌人讨厌和反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如若我们被朋友讨厌,也应该思考自己是否有所不当,因为自我的获取并非以众叛亲离和与世界对立为代价。如果选择背对他人,外界的讨厌与排斥便能化为前行推力。
    只要确信面朝暖阳,占断一尺自由,即使孤身一人,也能收获温暖和希望。
    解析:

    相关试卷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