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练习数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练习数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练习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练习数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过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根据两点坐标求出直线的斜率,再根据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求出倾斜角.
【详解】已知直线经过和两点.
根据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其中和为直线上两点的坐标),
所以,
因为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已知,即.
又因为倾斜角,在这个区间内,满足的.
故选:B.
2. 已知直线l经过点,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 )
A. B.
C. D. l与相交,但不垂直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直线l经过点,
所以,又因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且,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与直线l的方向向量平行,
则,
故选:.
3. 如图,平行六面体中,E为BC的中点,,,,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求解即得.
【详解】在平行六面体中,E为BC的中点,
所以.
故选:B
4. 设点在平面上的射影为,则等于( )
A. B. 5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得到,从而求出,计算出模长.
【详解】点在平面上的射影为,,
故,
故选:D
5. 在以下4个命题中,不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
①若,则;
②若三个向量两两共面,则向量共面;
③若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构成空间的另一基底;
④.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向量共面与向量基底的定义和性质,结合特殊向量法,逐一判断各命题即可得解.
【详解】对于①,设,与可以为任意向量,因为,,
此时,但不一定等于,所以①不正确,
对于②,例如在墙角处的三条交线对应的向量,,,
它们两两共面(两两垂直),但是向量,,不共面,所以②不正确,
对于③,假设,,共面,
则存在实数,使得,
即,
由为基底,所以,,不共面,则,这个方程组无解,
所以,,不共面,构成空间的另一基底,③正确,
对于④,,
而(为与的夹角),
所以,④不正确,
故不正确的有:①②④,共3个.
故选:C.
6. 已知向量,则“”是“或”的( )条件.
A. 必要而不充分B. 充分而不必要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结合向量的数量积,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
【详解】或时,或,则,必要性满足,
若,则,但,即充分性不满足,
故题设条件关系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A.
7. 已知(2,1,﹣3),(﹣1,2,3),(7,6,λ),若P,A,B,C四点共面,则λ=( )
A. 9B. ﹣9C. ﹣3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已知可得共面,根据共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由P,A,B,C四点共面,可得共面,
,
,解得.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以及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属于基础题.
8. 设A,B,C,D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则是( )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进而求出,根据,即可判断B的大小;利用上述方法求得,,即可判断C和D的大小,进而可以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
为锐角,
同理:,,D和C都为锐角,
∴为锐角三角形.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则与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常考题.
9. 布达佩斯的伊帕姆维泽蒂博物馆收藏的达·芬奇方砖,在正六边形上画了具有视觉效果的正方体图案(如图1),把三片这样的达·芬奇方砖形成图2的组合,这个组合表达了图3所示的几何体.若图3中每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点A到平面的距离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平面的法向量,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点A到平面的距离.
故选:C
10. 正多面体也称柏拉图立体,被誉为最有规律的立体结构,是所有面都只由一种正多边形构成的多面体(各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 数学家已经证明世界上只存在五种柏拉图立体,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如图,已知一个正八面体的棱长为2,,分别为棱,的中点,则直线和夹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然后由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分别求出,结合向量的夹角运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得,,
又由正八面体的棱长都是2,且各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
在中,由,可得,所以,所以
;
;
;
所以,
即直线和夹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选取适当的基底向量,由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模以及两两之间的夹角,所以只需把分解,然后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
11.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和分别是正方形和的中心,点为正方体表面上及内部的点,若点满足,其中,且,则满足条件的所有点构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共面定理得出共面,正方体中得知截面即为,然后可计算面积.
【详解】因为,,
所以四点共面,如图,易知过 截面是正,
则由题意可知满足条件的所有点P构成的图形为正,
正方体棱长为1,则正边长为,
所以满足条件的所有点P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故选:A.
12. 菱形的边长为4,,E为AB的中点(如图1),将沿直线DE翻折至处(如图2),连接,,若四棱锥的体积为,点F为的中点,则F到直线BC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已知可证得 平面,平面,所以以为原点,所在的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即可.
【详解】连接,因为四边形为菱形,且,所以为等边三角形,
因为 E为AB的中点,所以,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 平面,
因为菱形的边长为4,所以,
所以直角梯形的面积为,
设四棱锥的高为,则,得,
所以,所以平面,
所以以为原点,所在的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F到直线BC的距离为,
故选: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3. 已知向量,且,则_________.
【答案】-9
【解析】
【分析】
根据,由 ,求得即可.
【详解】因为向量,且,
所以 ,
解得,
所以 .
故答案为:-9
14. 已知,,为空间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且,,则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数量积的运算律计算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3.
15. 已知,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投影向量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
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答案为:.
16. 已知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则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所以当斜率时,倾斜角,
当斜率时,倾斜角,
综上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属于中档题.
17. 长方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是该长方体的面内的一个动点(不包括边界),若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作出截面,由平行得出点轨迹是线段,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出点坐标,用坐标计算出数量积后,结合二次函数知识得最小值.
【详解】解法一:
因为分别是棱的中点,再分别取的中点,则过三点的截面为六边形,如图,
连接,则,又平面,平面,同理平面,
而,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当时,平面,从而平面,
所以点轨迹是线段,
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在平面内,设直线方程为,即设,,
则,
,
所以时,取得最小值,
故答案为:.
解法二:
如图,分别以、、方向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可得:,,,,,设,
,,,
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得,
取,得,,,即.
由于直线与平面平行,则,
得:,即:.
,,
,
,
可知:由于,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8.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底面为的中点,为内一动点(不与三点重合).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②;③的最小值为;④若,则点的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是.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
【解析】
【分析】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即可判断①,根据空间中的垂直关系转化即可证明平面,即可求证线线垂直进而判断②,根据点到面的距离为最小值,利用等体积法即可求解③,根据圆的面积即可判断④.
【详解】由于,所以即为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由于底面平面,所以,又,所以,①正确;
由于底面平面,所以,
又,平面,
所以平面,
取中点为,连接,
由于为的中点,所以,所以平面,平面,则,
又,中点为,所以,
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则,
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所以,
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所以,故②正确;
当平面时,最小,设此时点到平面距离为,
,
所以,
由于,故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故③错误;
由③得点到平面的距离为,不妨设在平面的投影为,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由于被平分,所以到平面的距离为,
由②知平面,所以三点共线,即,
又,所以,
因此点的轨迹围成的图形是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所以面积为,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线面垂直关系的证明、异面直线所成角和点到面的距离的求解、截面面积的求解问题;求解点到面的距离的常用方法是采用体积桥的方式,将问题转化为三棱锥高的问题的求解或者利用坐标系,由法向量法求解..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 已知空间中三点,设.
(1)求;
(2)求向量与向量夹角的大小.
【答案】(1)1 (2)
【解析】
【分析】(1)(2)先求出和的坐标,再借助坐标运算,数量积和夹角坐标公式分别计算两小问.
【小问1详解】
已知,,.
,
,
所以,
则.
【小问2详解】
根据向量点积公式,
,
,
,
则,
所以.
20. 如图,平行六面体中,以顶点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是1,为与的交点.设.
(1)用表示,并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
(2)2
【解析】
【分析】(1)先根据平行六面体的性质找到向量之间的关系,用表示出,再通过向量模的计算公式求出的值;
(2)先求出,再根据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规则求出的值.
【小问1详解】
因为平行六面体中,为与的交点,
所以是中点,也是中点,
又因为,且平行六面体中,,
那么,
因为,,
所以,
,
因为,所以,又,,
所以,
,所以.
【小问2详解】
因为,
所以
.
21. 如图,正方体棱长为2,点是棱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若点是线段的中点,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详解;
(2)
【解析】
【分析】(1)连接,,得,则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
(2)利用空间向量法,即可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小问1详解】
连接,,连接,
分别是的中点,,
又平面,平面,
平面;
【小问2详解】
如图所示,以点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令,得,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
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2.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且.
(1)求证:平面;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3)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与不重合),使得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析
(2)
(3)
【解析】
【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
(2)根据线面的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平面间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3)利用空间向量线面角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
又因为,
所以,而平面,
所以平面;
【小问2详解】
因平面平面,
所以,而,
于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由(1)可知:平面,
所以平面法向量为,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m=x,y,z,,
则有,
设平面与平面夹角为,
;
【小问3详解】
设,设,
于是有,
,由(2)可知平面的法向量为,
假设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则有,或舍去,
即.
23. 学习阅读以下材料,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类比于二维空间(即平面),向量可用二元有序数组表示,若维空间向量用元有序数组表示,记为,对于,任意,有:
①数乘运算:;
②加法运算:;
③数量积运算:;
④向量的模:;
⑤对于一组向量,若存在一组不同时为零的实数使得,则称这组向量线性相关,否则称为线性无关.
⑥在维向量空间中,基底是一组线性无关的向量,并且在空间中的任意向量都可以由这组基底线性表示,即,其中是一组实数.
设是元集合的子集,集合元素的个数记为,若集合组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则称集合组具有性质:①为奇数,其中;②为偶数,其中.
(1)当时,集合组具有性质P,求的最大值,并写出相应集合组;
(2)当时,集合组具有性质P,求的最大值;
(3)是元集合的子集,若集合组具有性质P,求的最大值.
【答案】(1);
(2)
(3)
【解析】
【分析】(1)由条件①②按分类讨论,得到最大值的可能情况,举例并验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
(2)给出时具有性质P的集合组:,验证分析,再应用反证法,借助向量运算证明时任意集合组不具有性质P,从而得最大值为;
(3)给出具有性质P的集合组:,验证分析,再应用反证法,借助向量运算证明时任意集合组不具有性质P,从而得最大值为.
【小问1详解】
当时,.
集合组具有性质,则为奇数,所以或.
当时,则可能是.
当时,则可能是.
若集合组中包含,设,
则对于其他集合,要使为偶数,
则所有可能集合为,但均不满足为奇数.
故集合组中不包含,
具有性质P的集合组中只可能包含;
若集合组中存在两个集合相等,由,
则,则为奇数,不满足条件②,
故集合组中任意两个集合不相等,即至多含3个集合,
故.
若集合组为:,设,
则有①为奇数,其中;
②为偶数,其中;
所以集合组具有性质.
综上,的最大值为,相应满足条件的集合组为:.
【小问2详解】
集合.
设其子集对应向量,其中,.
若为奇数,则为奇数,即为奇数,;
又由可知,
若为偶数,则为偶数,,且.
且由条件可知,,且.
当时,.
若集合组为:,设,
则有①为奇数,其中;
②为偶数,其中;
所以集合组具有性质,此时.
下面证明当时,任意集合,集合组:不符合题意.
设,
则.
若集合组为:具有性质,
设集合对应向量,
其中中有奇数个为1,其余为0,且;
不妨理解为这个集合对应8维空间中的个向量,
且为奇数,,为偶数,.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不具有性质P.
证明:假设具有性质P,
由,
则,
若时,则为奇数,而为偶数,
则为奇数,这与为偶数矛盾,.
所以,则;
同理,由为偶数,可得.
故,即,
则,这与条件为奇数矛盾.
故集合组:不符合题意.
下面证明任意集合组都不具有性质.
证明:假设存在一个集合组具有性质.
(i)设集合组中分别对应个向量,
若线性无关,则可为8维向量空间的基底,
又由对应向量中或,,
则,,且不全为.
即可转化为存在不全为的9个整数,
使得,
且其中向量等式中的整系数为最简形式(不可再约).
则为偶数,
其中为奇数,为偶数,
若为奇数,则为奇数,则为奇数,
故这与产生矛盾,所以为偶数.
同理可得均为偶数,.
这与9个整系数不全为且不可约的最简形式矛盾.
因此,若线性无关,则集合组不具有性质;
(ii)设集合组中分别对应个向量,
若其中对应个向量线性相关.
又由对应向量中或,.
则存在,且不全为,使得,
即存在不全为的8个整数,使得,
且其中向量等式中的整系数为最简形式(不可再约).
则为偶数,
其中为奇数,为偶数,
若为奇数,则为奇数,则为奇数,
这与产生矛盾,
所以为偶数.
同理可得均为偶数,.
这与8个整系数不全为且不可约的最简形式矛盾.
因此,若向量线性相关,集合组不具有性质;
由(i)(ii)可知假设错误,故任意集合组都不具有性质.
综上所述,最大值为.
【小问3详解】
集合.
若集合组为:,设,
则有①为奇数,其中;②为偶数,其中;
即满足条件①②,所以集合组具有性质,此时.
下面证明当时,任意集合,集合组:不具有性质.
不妨设,
则.
若集合组为:具有性质,,,
设集合对应向量,其中中有(为奇数,且)个为1,其余为0;
不妨理解为这个集合对应维空间的个向量,
此时为奇数,;
且为偶数,.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集合组不具有性质.
证明:假设集合组具有性质P,
,
则,
若时,则奇数,而为偶数,
则为奇数,这与条件为偶数,矛盾.
所以,则;
同理,由为偶数,可得.
故,即,
则,这与条件为奇数矛盾.
故任意集合组:不具有性质.
下面证明任意集合组不具有性质.
证明:假设存在一个集合组具有性质.
(i)设集合组中分别对应个向量,
若线性无关,则可为维向量空间的基底,
又由对应向量中或,.
则,,且不全为.
即可转化为存在不全为的个整数,
使得,
且其中向量整系数为最简形式(整系数向量等式不可再约).
则为偶数,
其中为奇数,为偶数,
若为奇数,则为奇数,则为奇数,
这与产生矛盾,所以为偶数.
同理可得均为偶数,.
这与个整系数不全为且不可约的最简形式矛盾.
因此,若线性无关,则任意集合组不具有性质;
(ii)设集合组中分别对应个向量,
若其中对应个向量线性相关.
又由对应向量中或,.
则存在,且不全为,使得,
则存在不全为的个整数,使得,
且其中向量等式中的整系数为最简形式(不可再约).
则为偶数,
其中为奇数,为偶数,
若为奇数,则为奇数,则为奇数,
这与产生矛盾,故为偶数.
同理可得均为偶数,.
这与个整系数不全为且不可约的最简形式矛盾.
因此,若向量线性相关,集合组不具有性质;
由(i)(ii)可知假设错误,故任意集合组都不具有性质.
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此题意的关键在于转化化归思想的应用,借助向量的构造将集合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解决,如:将为奇数条件转化为为奇数,即转化为向量的模为奇数,;再如:将集合交集的个数为偶数,转化为向量数量积为偶数,,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直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东直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东直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针对训练(10月)数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针对训练10月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针对训练10月数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