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化学实验基础—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二:化学实验基础—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取用氯化钠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D.溶解氯化钠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
C.收集气体D.气体验满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锌粒B.稀释浓硫酸
C.蒸发溶液D.点燃酒精灯
4.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5.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
C.加铁钉D.称量
6.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AB.BC.CD.D
7.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固体药品取用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配制溶液D.点燃酒精灯
8.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9.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10.为制作叶脉书签,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11.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12.下列“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的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1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14.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 )
A.玻璃棒B.酒精灯
C.漏斗D.试管
15.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16.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取用氯化钠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而不是镊子取用氯化钠,故选项操作错误。B、称量氯化钠时,先在托盘天平的两盘各放一张称量纸,然后将砝码放在右盘,氯化钠放在左盘,故选项操作正确。C、量取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操作正确。D、溶解氯化钠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故选项操作正确。故选:A。
2.答案:A
解析:A、图示中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示操作正确;
B、实验室利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向试管中装药品时,应先装固体药品,再装液体药品,且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图示操作错误;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示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防止基本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图中实验,没有作对比实验,没有排除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可能,不能探究与水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C、图中实验,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气体逸出,但电子天平较为精确,气球膨胀,会产生浮力,导致反应后称量的质量偏小,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D、图中实验,左边量筒中的铁丝绒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不生锈;左边烧杯中的铁丝绒只能与水接触,不生锈;右边量筒中的铁丝绒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后生锈,可探究铁生锈条件是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最终,右边量筒中液面上升至量筒内气体容积的五分之一,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D。
5.答案:A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试管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锥形瓶中加入铁钉,应先将锥形瓶横放,将铁钉放在锥形瓶口,然后将锥形瓶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托盘天平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
6.答案:A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C(×)取用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要稍微倾斜且试管口紧挨着试剂瓶只。
D(×)对氧气进行验满的操作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A错误;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错误;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C错误。
14.答案:A
解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等。“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等。两个实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药匙,故选A。
15.答案:D
解析: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溶解的容器,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A错误。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受热时易喷出伤人,且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B错误。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用干燥的pH试纸,湿润的试纸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测得的pH可能会有误差,酸性溶液pH偏大,碱性溶液pH偏小,中性溶液pH无影响,C错误。
16.答案:C
解析:A、该实验中未看到火星四射,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故A正确;B、在过滤操作中,若滤液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故B正确;C、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测定结果偏大,则可能是实验前没有夹紧弹簧夹或点燃红磷没有迅速将其伸入集气瓶内等;若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C错误;D、该实验中若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也可能是石灰水变质,故D正确。故选:C。
目的
A探究与水反应
B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铁生锈的条件
方案
A倾倒
B读数
C混合
D搅拌
实验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B可能是滤纸破损
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选项
分析
A
取样时瓶塞应倒放,防止瓶塞受到污染及NaOH腐蚀桌面
B
NaOH具有强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
D
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选项
分析
A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朝向手心
B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于容器口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内壁
C
加热试管中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大拇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选项
正误
分析
B
×
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题图操作中未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
C
×
用酒精灯蒸发烧杯内的液体时,应用玻璃棒搅拌,且烧杯应放置在陶土网上
D
×
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否则易发生危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四:空气、氧气—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三:化学用语与图标—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