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月考期中期末阶段性考试汇总专辑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有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有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
本试卷共8页,共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其中1-10题每小题2分,11-16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化学与生活、科技、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材料是半导体,其主要成分是SiO2
B.乙醇汽油的广泛使用不能减少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
C.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D.食品袋中放置的CaO可直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2. 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其中硝为氧化剂
D.古剑“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
C.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以说水沤其丝”。说水为草木灰的水浸液,内含大量的KOH
D.《梦溪笔谈》中“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该现象涉及化合反应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的球棍模型:
D. 苯的分子式是C6H6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 Cl2溶于水,溶液中、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B.常温下,的溶液中含有数目为0.02NA
C.28g环丙烷(C3H6)和环戊烷(C5H10)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6NA
D. 常温常压下,12g石墨中所含C-Cσ键数目为2NA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B.由水电离的的溶液:、、、
C.的溶液中:、、、
D.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B.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C.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D.向溶液中通入足量:
7.下列图示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
B.装置乙除去Cl2中的HCl并干燥
C.装置丙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D.装置丁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8.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9.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为减少X的排放,可在煤中添加石灰石
B.X有漂白性,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Z与铁反应时,Z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N可由其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转化正确的是
A.制漂白粉:
B.制NaOH:
C.制Mg:
D.制:
11. 据文献报道,一种钒氧类催化剂催化某反应的反应机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O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B.该反应利用了NH3的还原性除去NO,减少了空气污染
C.该过程只断裂了极性共价键
D.该催化循环过程中V的价态变化为+5→+4
1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联合合成氨工业生产纯碱和氮肥,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碳酸化塔中的产物为NaH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母液储罐大于氨母液储罐
B.经“冷析”和“盐析”后的体系仅是的饱和溶液
C.向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再通入能提高
D.该工艺的碳原子利用率理论上接近100%
1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4.利用高分子吸附树脂吸附I2来提取卤水中的碘(以形式存在)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过步骤①到④所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B.步骤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C.步骤④的作用是将吸附的碘还原而脱离高分子树脂
D.步骤②中Cl2不宜过量太多,以防止Cl2进一步氧化I2
15.从炼钢粉尘(主要含和)中提取锌的流程如下:
“盐浸”过程转化为,并有少量和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浸”过程若浸液下降,需补充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C.“沉锌”过程发生反应
D.应合理控制用量,以便滤液循环使用
16. 探究Cu与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向10mL 0.2ml/L溶液(pH≈1)中加入0.1g Cu粉,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6h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绿色。实验过程中未见有气泡产生,溶液的pH几乎不变。
实验②:在密闭容器中向10mL 0.6ml/L溶液中加入0.1g Cu粉,10h后溶液变为淡蓝色。
实验③:在密闭容器中向10mL 0.6ml/L溶液中分别加入0.1g Cu粉和0.1g 固体,0.5h溶液变黄,3h溶液变为黄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了反应:
B.推测实验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C.对比实验①和②,①中溶解Cu的主要是
D.对比实验②和③,与反应的速率大于与Cu反应的速率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6分)
17. 对金属的研究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浓硝酸、浓硫酸可贮存在铝制容器的原因是 。AlCl3的电子式 。
(2)铝制易拉罐中充满CO2,然后往易拉罐中充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封严罐口,一会儿听到罐内发出“咔、咔”的响声,且易拉罐变瘪;再过一会儿易拉罐又恢复原样。
①易拉罐变瘪是因为 ;②易拉罐恢复原样的化学方程式 。
(3)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在高温下得到铁的反应叫做“铝热反应”,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铜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工业上,将碳酸钠和硫化钠以物质的量1:2混合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并产生新的气体,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18.[C(NH3)6]Cl3(三氯化六氨合钴)属于经典配合物,实验室以C为原料制备[C(NH3)6]Cl3的方法和过程如下:
I.制备CCl2
已知:钴单质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得纯净CCl2,钴单质在300°C以上易被氧气氧化;CCl2熔点为86°C,易潮解。制备装置如下:
(1)该实验制氯气的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试剂X通常是 。
(2)盛放试剂Z的装置名称为 。在该实验中试剂Z的作用为 。
(3)为了获得更纯净的CCl2,开始点燃N处酒精喷灯的标志是 。
Ⅱ.制备[C(NH3)6]Cl3——配合、氧化
已知:①C2+不易被氧化;[C(NH3)6]2+具有较强还原性,[C(NH3)6]3+性质稳定。②加入少量浓盐酸有利于[C(NH3)6]Cl3析出。③ [C(NH3)6]Cl3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4)完成实验操作: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填序号,下同)→打开磁力搅拌器→控制温度在10°C以下→ → →低温下持续搅拌1h→在冰水中冷却所得混合物,即有晶体析出(粗产品)。
①缓慢加入H2O2溶液
②滴加稍过量的浓氨水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活性炭、CCl2、NH4Cl和适量水
(5)加入溶液时,控制温度在10℃以下并缓慢加入的目的是 。
(6)写出氧化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含少量)和软锰矿(主要成分是,含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中有S和 ;“酸浸”得到的滤液中含有、,则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若“调pH”后的溶液中Mn2+浓度为0.01ml/L,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 。
(3)“沉锰”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4)结合溶解度图像,分析从“操作A”所得溶液中得到晶体需进行的操作是 、洗涤、干燥。若称取一定质量的用标准溶液滴定(操作过程产生的误差很小可忽略),计算所得样品质量分数大于,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5)铋酸钠()是一种浅黄色或褐色的无定形粉末,不溶于水,可用于检验锰离子。在稀硫酸酸性介质中,将硫酸锰中的锰离子氧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同时生成可溶于酸的,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镍酸锂()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锂离子材料。 以镍催化剂废渣(主要成分是Ni,含少量Zn、Fe、Ca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镍酸锂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中,镍浸出率与液固比(稀硫酸浓度一定时溶液体积与镍渣质量比)的关系如图1所示,最佳液固比为 。当液固比一定时,镍在单位时间内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40℃之前,随着温度升高,镍浸出率逐渐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2)往酸浸滤液中加入NaClO溶液除铁,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除钙”步骤中pH不能过低的原因是 。“除钙”不能在玻璃仪器中进行,其原因是 。
(4) “萃取”操作中加入的有机萃取剂的作用是 。
(5)“沉镍”时得到碳酸镍()沉淀,在空气中碳酸镍和碳酸锂共同“煅烧”可制得镍酸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其中1-10题每小题2分,11-16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A卷:1-5 BCDCA 6-10 BDDAB 11-16 BDCBBC
B卷:1-5 BCCCA 6-10 BDDAA 11-16 BDCBB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6分,非特殊说明,每空两分)
17. (1) 常温下,铝易被浓硝酸、浓硫酸钝化
(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得罐内气体的压强减小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2Al+Fe2O32Fe+Al2O3 (4)2Cu + O2 + CO2 + H2O = Cu2(OH)2CO3
(5) 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
18. (1)2:1(1分) 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1分)
(2)球形干燥管 吸收多余Cl2,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收集器中,导致CCl2潮解
(3)硬质玻璃管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或收集器中出现黄绿色气体,合理即可)
(4) ③②① (顺序有错不得分,共两分)
(5) 控制反应速率,防止温度过高使分解
(6) 2[C(NH3)6]2++H2O2+2=2[C(NH3)6]3++2NH3·H2O或2[C(NH3)6]2++H2O2+2=2[C(NH3)6]3++2H2O+2NH3
19. (1) SiO2
(2)4.7~8.1 (3)
(4) 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样品失去部分结晶水或混有硫酸盐杂质
(5)
20. (1) 3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镍浸出率增加
(2)
(3)酸性过强,与结合生成HF,浓度降低导致除钙不完全 有HF生成,腐蚀玻璃 (4)除去溶液中的 (5)选项
离子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K+、、[Al(OH)4]-、Cl-
盐酸
HCOeq \\al(-,3)+H+=CO2↑+H2O
B
Na+、Fe2+、Br-、Mg2+
氯气
2 Br-+Cl2=Br2+2 Cl-
C
、Na+、、
NaOH
D
Fe3+、Cl-、、K+
铜粉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铝粉中加入浓硝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有NO2产生
B.
蔗糖中滴加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产生黑色蓬松多孔的固体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氧化性
C.
向NaOH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溶液后,再滴加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后出现蓝色沉淀
D.
久置于空气中的水溶液
出现乳白色浑浊
不稳定,易分解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8.1
7.5
2.2
3.7
沉淀完全时()的pH
9.6
9.0
3.2
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一○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诊断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