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第1页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第2页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第3页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第4页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第5页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第6页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第7页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8—词类活用(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练一练,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作名词,考考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是指有些名词在句中临时用作动词,其意义往往既包含这个名词的意义又新增与这个名词有关的某种行为动作的含义。
    例如:“陈胜王”中的“王” ,名词为“大王”,这里是“称大王”,为动词。
    又如:“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中的“巢”本为名词“巢穴”的意思,这里为“做巢”,词性为动词。
    1.鞭数十,驱之别院。2.会宾客大宴3.恐前后受其敌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处处志之6.不蔓不枝7.策之不以其道8.腰白玉之环
    9.名之者谁10.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11.置人所罾鱼腹中12.尉果笞广13.刑其长吏14.天下缟素15.箪食壶浆16.吾义固不杀人
    取泉水、煮茶、端酒杯、穿艳装。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
    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 狐鸣呼曰5.斗折蛇行
    像狗的牙齿(那样)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可译为“在(从)……”。
    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2.才美不外见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杂然而前陈者
    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
    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 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
    例如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吾日三省吾身 2.日再食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京中有善口技者2.互相轩邈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轻寡人与5.以光先帝遗德6.恢弘志士之气
    7.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8.有所广益9.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坚硬的铠甲、锋利的武器。
    1.温故而知新 2.亲旧知其如此3.义不杀少而杀众4.才美不外见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译为“使(让、叫)……”
    1.苦其心志2.劳其筋骨3.饿其体肤4.空乏其身
    5.动心忍性6.凄神寒骨7.忿恚尉,令辱之8.无案牍之劳形9.闻寡人之耳者
    使……惊动,使……坚韧
    使……凄凉,使……寒冷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凡含有“是.非”“曲.直”“高.下”“贵.贱”“美丑”“奇.异”“大.小”“难.易”“苦.乐”“轻.重”“多.少”“缓.急”“先.后”之义的 形 容词带宾语,大多是意动用法。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以……为子;把……当作儿子
    凡表示身份的名词(宾、客、师、侣、友)带宾语,一定是意动用法。
    1.其家甚智其子 2.父异焉 3.稍稍宾客其父 4.父利其然也 5.邑人奇之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7.天下苦秦久矣8.固以怪之矣9.吾妻之美我者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你选出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的用法和“斗折蛇行”一句中“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 B.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 D.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能名其一处也 B.处处志之 C.夜篝火 D.斗折蛇行3.下列选项中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C.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解析】A B C 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D像名词作状语
    【解析】A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恼怒 D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惊奇(以为奇)
    4.与“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中“文”用法相同的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D、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例句和C项:名词用作动词
    5.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 B.腰白玉之环C.一狼得骨止 D.任意东西
    【解析】A“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名词)。所以在这里,“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击鼓。B“腰”:名词活用作动词,腰佩。C 结构完整,什么成分都不缺,那么“止”就作它本身 的意思,译为“停止”,没有词类活用。D选项,这里的“东西”不是我们吃的“东西”,它本 身是个方位名词,在这里充当谓语,译为“向东流、向西流”。
    6.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 异:名词活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异。B.复前行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C.处处志之 志:名词,标记。
    【解析】A“异”在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译为“对...感到惊异”C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标记。故选:B.

    相关课件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9—古今异义(课件):

    这是一份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9—古今异义(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义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词义弱化,词义强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6—理解感悟(课件):

    这是一份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6—理解感悟(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4—句子翻译(课件):

    这是一份25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考点4—句子翻译(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翻译的基本原则,词语的处理,句式的处理,方法技巧一留,方法技巧二删,方法技巧三换,组词法,字字落实留删换,方法技巧六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