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期中冲刺【选择题专练100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中图版2024)
展开
这是一份七上期中冲刺【选择题专练100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中图版2024),文件包含七上期中冲刺选择题专练100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中图版原卷版docx、七上期中冲刺选择题专练100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中图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宇宙很大,但地球是我们目前所知太阳系中适宜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下图示意太阳系局部(非真实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最低的一级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
2.图中数字序号,表示地球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A 2.C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应该为太阳系;图中还有地球和围绕地球公转的月球一起组成的地月系,太阳系包括了地月系,故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A正确,B错误;图中天体系统没有表示出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CD错误。故选A。
2.按照与太阳的距离远近,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③星位于距太阳的第三条轨道上 ,所以③为地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这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完成的第二次出舱活动。如图为此次出舱活动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出舱活动时,中国空间站( )
A.一直在地月系B.飞离了地月系C.飞离了太阳系D.飞离了银河系
4.在太空中航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 )
A.行星B.卫星C.非天体D.恒星
5.为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应具备的功能有( )
①供给氧气②调节温度③防止失重④防强辐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3.A 4.B 5.B
【解析】3.神舟十八号飞船围绕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所以该次出舱活动,天宫空间站在地月系,故选A。
4.接近球形的天体,绕着恒星公转的为行星,空间站不属于行星,A错误;图示的中国空间站围绕地球公转,因此判断其属于卫星,属于人造卫星,B正确;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在太空中航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C错误;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亮的天体,空间站不属于恒星,D 错误。故选B。
5.宇宙环境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特点。为保障就天员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应具备供给氧气、调节温度、防强辐射等功能。防止失重是飞船应具备的功能。故选B。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多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太阳系所在的星球——地球,三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微细的尘埃,但却是人类唯一精以生存的家因。地球带来的惊艳和触力始终吸引人们不断探索。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图(见上),完成小题。
6.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请按照范围由大到小给下列天体系统排序(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B.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C.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一总星系
7.有关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③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④存在液态水⑤自身发光发热,供应生物需求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⑤⑥
【答案】6.C 7.C
【解析】6.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小到大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所有的星系和在一起,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7.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生命演化提供了稳定的宇宙环境,故①正确;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故②正确;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故③正确;存在液态水,故④正确;自身不发光发热,故⑤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下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②、③代表的天体分别是( )
A.火星、金星B.金星、火星C.火星、水星D.金星、水星
9.与地球相比,行星③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
①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没有固体表面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偏高④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0.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 )
A.太阳B.地球C.木星D.土星
【答案】8.A 9.D 10.A
【解析】8.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读图可知,②是火星,③是金星,故选A。
9.行星③是金星,金星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且因为距离太阳较近,表面温度过高,这些都是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①③正确;固体表面、昼夜更替现象不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②④错误。故选D。
10.太阳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天体,占据了太阳系质量的99%以上,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孤独,地球与相邻的星球一起围绕着太阳转动。大行星、卫星、小行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属于太阳系行星的是( )
①土星②海王星③小行星④月球⑤水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12.下列关于小行星集中分布的运行轨道,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土星和天王星轨道之间B.在金星和海王星轨道之间
C.在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间D.在地球和水星轨道之间
【答案】11.C 12.C
【解析】11.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火星与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不属于行星,④排除;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2.由上题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
14.材料中比邻星系统属于(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15.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 )
A.水星和金星之间B.金星和火星之间
C.火星和木星之间D.木星和土星之间
【答案】13.B 14.C 15.B
【解析】13.由材料可知,“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将中止自转。此时地球上仍有昼夜现象,但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很高,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极低,地球温度条件不再适宜,B正确,对于宇宙环境影响不大,A错误;距离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太阳光照没有改变,D错误。故选B。
14.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层次为总星系(宇宙)——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和月球;由材料可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泊入比邻星系,比邻星系统属于银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太阳系八大行星,由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其独特性。读太阳系示意图(非实际比例绘制),完成下面小题。
16.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是( )
A.行星B.恒星C.星云D.卫星
17.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地球位于天王星的位置,地球上将( )
A.扎龙湿地飞鸟成群B.亚马孙雨林树木苍翠
C.没有液态水源存在D.肯尼亚野生动物依然大迁徙
【答案】16.A 17.C
【解析】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天王星距太阳远,若地球位于天王星的位置,则地球上温度会过低,不会有液态水,C正确;同时也不会有生命存在,ABD错误。故选C。
有“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该望远镜可用来观测河外星系的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完成下面小题。
18.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 )
A.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B.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C.来自恒星的稳定光照D.有厚厚的大气层
19.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
A.运行中的“天宫一号”B.天空中的云
C.地球上的陨石D.天空中的飞机
【答案】18.B 19.A
【解析】18.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是星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并非其自身内部条件,A错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可以利于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进而促进生命的出现和繁殖,B正确;稳定的光照条件并不是生命得以发展的自身条件,C错误;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利于生命的繁殖,厚厚的大气层会减少星球表面获得的恒星热量,可能会影响行星的温度,D错误;故选B。
19.运行中的“天宫一号”属于天体,A正确。天空中的云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B错误。陨石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已经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C错误。天空中的飞机,是依附地球内运动的,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A。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 )
A.绕太阳飞行B.绕地球飞行C.随意飞行D.绕月球飞行
21.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这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②促使人类竞争利用太空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④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20.B 21.D
【解析】20.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故选B。
21.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①正确;与促使人类竞争利用太空无关,②错误;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③正确;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④正确。故①③④正确,选D。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飞行很多圈。下面为中国空间站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 )
A.绕太阳飞行B.绕地球飞行C.随意飞行D.绕月球飞行
23.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这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使人类竞争利用太空
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
④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22.B 23.D
【解析】22.由题干可知,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故B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
23.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④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故D正确;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不是为了促使人类竞争利用太空,②错误,故ABC错误。故选D。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完成下面小题。
24.在轨运行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属于( )
A.行星B.卫星C.恒星D.彗星
25.本次载人飞行任务包括开展航天员乘组出舱活动,推测舱外航天服应( )
①供氧②保持压力平衡③防强风④防辐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航天员所在的空间站所属的天体系统有( )
①地月系②太阳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24.B 25.B 26.A
【解析】24.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体。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围绕地球运行,地球是行星,所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属于卫星,B正确。与行星、恒星、彗星无关,ACD错误。故选B。
25.结合所学知识,太空中没有氧气,所以舱外航天服需要供氧,①正确;太空环境接近真空,压力与地球表面差异极大,航天服要保持压力平衡,②正确;太空中没有大气,也就没有风,所以不需要防强风,③错误;太空辐射强烈,航天服需要防辐射,④正确。综合分析,①②④正确;故选B。
2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位航天员所在的空间站绕转地球公转,属于地月系,也处于太阳系,也处于银河系,①②③正确。河外星系指银河系外同银河系相类似的所有天体系统的总称,④错误。故选A。
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下图示意中国探索太空的部分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该太空探索属于( )
A.探月工程B.火星探测C.建设天宫空间站D.访问小行星
28.我国探索太空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促进科技进步②探索宇宙奥秘③寻求巨大利益④解决粮食危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27.B 28.A
【解析】27.“祝融号”火星车是我国为了探索火星而发射的探测器,并在火星上成功着陆,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和探测任务,B正确;我国在探月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嫦娥系列的成功发射和着陆,但“祝融号”火星车的任务与探月工程无关,排除A;天宫空间站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一个大型空间实验室,旨在为我国航天员提供一个长期在轨工作、生活和科研的平台,但“祝融号”火星车的任务与建设天宫空间站无关,排除C;小行星探测也是太空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祝融号”火星车的任务与小行星的探测无关,排除D。故选B。
28.太空探索是一个高度复杂、技术密集的领域,它要求我们在航天器设计、火箭技术、通信技术、生命支持系统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太空探索无疑会促进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科技进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①正确;太空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奥秘的领域,它承载着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太空探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探索宇宙奥秘,②正确;相比之下,寻求巨大利益和解决粮食危机并不是我国探索太空的主要目的,③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随后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下面小题。
29.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应该是( )
A.圆形B.球体C.圆锥体D.弧形
30.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形状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31.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米
C.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地球的赤道半径约是6378千米
【答案】29.B 30.C 31.B
【解析】29.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应该是球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0.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月食(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现象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ABD不符合题意。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是地心引力,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C符合题意。故选C。
3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故ACD正确,B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地球是什么形状?地球有多大呢?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人类却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左图为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右图为地球大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按照时间的先后,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浑天说②盖天说③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④宇航员在太空亲眼看到地球的形状
A.③④①②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33.《封神演义》中的“遁地太岁”土行孙奉师命下山助武王伐纣。如果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遁地”能力,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经地心到达地球另一端,距离约为( )
A.51亿千米B.40000千米C.12742千米D.6371千米
3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相当于现在的54000千米),大致可以绕地球赤道( )
A.0.82圈B.1.35圈C.2.48圈D.4.00圈
【答案】32.D 33.C 34.B
【解析】3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按照时间的先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宇航员在太空亲眼看到地球的形状,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3.结合所学知识,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所以从家里钻入地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他到达地球另一端的距离约为12742千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4.地球赤道周长大约为40000千米。孙悟空一个筋斗云相当于54000千米,所以用54000千米除以40000千米得到的结果就是孙悟空大致可以绕地球赤道的圈数,即54000÷40000=1.35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图示四地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aB.bC.cD.d
36.关于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C.③④
37.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地位于( )
A.低纬度B.中纬度C.高纬度D.无法判断
【答案】35.D 36.A 37.B
【解析】35.a纬度向北增加,经度向东增加,为北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A错误;b纬度向南增加,经度向东增加,为南半球、东半球,B错误;c纬度向北增加,经度向东减少,但是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为北半球,C错误;d纬度向南增加,为南半球、经度向东减少,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的西半球,D正确。故选D。
36. 地球上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所以间隔相同纬度的距离相等;地球上不同纬度的长度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越长。所以纬度越低,则实际面积越大,故②=③,①=④,①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7. a位于31°N,属于中纬度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根据以下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38.图中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 )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点位于西半球B.乙点位于南温带
C.甲点位于中纬度D.丁点位于北半球
【答案】38.C 39.C
【解析】38.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甲点的经度位于向西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南增大上,经纬度是(60°W、50°S);乙点的经度位于向西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北增大上,经纬度是(60°W、50°N);丙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北增大上,经纬度是(60°E、50°N);丁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南增大上,经纬度是(60°E、50°S)。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9.把南北纬0°-30°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60°之间称为中纬度,南北纬60°-90°之间称为高纬度。23.5°N-23.5°S之间称为热带,23.5°N-66.5°N称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称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称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称为南寒带。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可知,甲的经纬度是(50°S、60°W);乙的经纬度是(50°N、60°W);丙的经纬度是(50°N、60°E);丁的经纬度是(50°S、60°E)。依据经纬度,丙点位于东、北半球,A错误;依据五带的划分,可判定,乙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位于北温带,B错误;依据纬度划分,可判定甲地、乙地、丙丁均位于中纬度,C正确;丁地位于南温带,位于南半球,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
读“经纬网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40.图中乙地位于( )
A.中纬度B.高纬度C.低纬度D.不确定
41.图中阴影区域位于(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2.图中甲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40°E)B.(0°,40°W)
C.(40°N,0°)D.(40°S,0°)
43.若有一丙点地理坐标为(40°N,116°E),则甲点位于丙点的( )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答案】40.A 41.C 42.B 43.B
【解析】40.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乙所在的纬度是40°N,乙地40°N属于中纬度,故选A。
4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阴影区域在20°N-40°N之间,精度在60°W-80°W之间,位于北半球、西半球,故选C。
42.在经纬网图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向西增大,就是西经;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甲的地理坐标是(0°,40°W),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3.在经纬网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甲点位于丙点的西南方向。故选B。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学习工具。右图是北京市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4.如果给左图命名,最符合的是( )
A.中国地形图B.中国疆域图C.中国交通图D.中国山脉图
45.右图中甲图例代表的是( )
A.洲界B.国界C.公路D.河流、湖泊
46.和左图相比,右图( )
A.内容更详细B.比例尺更小C.范围更广大D.经纬线更多
【答案】44.B 45.D 46.A
【解析】44.结合地图内容可知,左图展示了中国的疆域,命名最符合的是中国疆域图,B正确;左图中未展示中国的地形、交通、山脉,ACD错误。故选B。
45.结合图例形状可知,不规则的蓝色封闭图形表示湖泊、弯曲的曲线表示河流,D正确;洲界、国界、公路并非如甲所示,ABC错误。故选D。
46.左图比例尺小,反映的实际范围大,经纬线更多,反映的内容更简略,右图比例尺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小,经纬线更少,反映的地理事物更详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手机导航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下图为某手机导航软件截图,完成下面小题。
47.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属于( )
A.地形图B.人口分布图C.数字地图D.气候分布图
48.放大或缩小手机地图实际上是在改变地图的( )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位置
49.与纸质地图相比,手机地图的主要优点有( )
①图幅较大②便于携带③更新速度快④比例尺固定不变⑤信息容量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答案】47.C 48.A 49.C
【解析】47.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可以选择从出发地 到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具有地图比例可放大、缩小或旋转而不影响显示效果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图是数字地图,C正确;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与交通有关,与地形、人口、气候无关,因而不属于地形图、人口分布图或气候分布图,ABD错误。故选C。
48.放大或缩小手机地图,图幅、方向、图例、位置未变,但屏幕中的地图呈现的范围时大时小,放大或缩小地图实际上是在改变地图的比例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9.纸质地图图幅较大,不方便携带;手机地图图幅较小,方便携带,①错误,②正确。纸质地图更新速度慢,信息量小;手机地图属于电子地图,可实时更新,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③⑤正确。纸质地图比例尺固定不变,手机地图的比例尺可随意放大或缩小,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②③⑤对应的C正确,①和④所在的ABD错误。故选C。
某中学地理小组设计了校园平面图(下图),校门为东校门。完成下面小题。
50.该图的指向标应该是( )
A.B.C.D.
51.该图比例尺的数字式为( )
A.1∶10000B.1∶10C.1∶1000D.1∶100
52.地理园位于校门的( )
A.东北方B.西南方C.西北方D.东南方
【答案】50.D 51.A 52.B
【解析】50.首先在校门上方处画“十字坐标”,校门方向为东,则指向北的箭头是向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1.读图可知,该图比例尺为线段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米,转化成数字式应该是1:10000,A正确,故选A。
52.读图可知,图中地理园在校门的左上方,而右方向为北,故地理园位于校门的西南方,B正确,故选B。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3.甲地的海拔是( )
A.500米B.1000米C.1500米D.2000米
54.丙、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500米B.1000米C.1500米D.2000米
【答案】53.B 54.C
【解析】53.由图可知,甲地距离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是500+500=100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4.由图可知,乙的海拔高度为500米,丙地海拔为1500+500=20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0-500=1500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小贝的班级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下图为举行登山活动地点处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5.图中最高峰的海拔可能是( )
A.475米B.450米C.400米D.350米
56.图中甲、丙、丁、戊四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不同地形部位,其中表示山脊的是( )
A.丁B.甲C.戊D.丙
57.图示中,以哪种地形为主( )
A.高原B.平原C.盆地D.丘陵
【答案】55.A 56.A 57.D
【解析】55.由图可得,等高距是50米,最高峰是乙,乙的海拔高度大致450米以上500米以下。475米符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6.图中甲是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峰。丙是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中间低,两边低是山谷。丁是山脊,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中间高,两边低是山脊。戊是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所以,图中甲、丙、丁、戊依次是指山峰、山谷、山脊、陡崖。根据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7.由图可得,图示以丘陵为主, 丘陵是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区,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整体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较大,D正确; 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不大的地区,地面起伏较小,边缘陡峻,A错误;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B错误; 盆地是低于周围地区的低洼地带,四周高中间低,C错误;故选D。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形似“如意”,被称为“雪如意”。读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8.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00米B.120米C.140米D.160米
59.为了减弱风对比赛的影响,跳台滑雪比赛场地最适宜修建在( )
A.山脊B.山峰C.陡崖D.山谷
6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区域的颜色主要是( )
A.黄、褐等色B.白色C.绿色D.蓝色
【答案】58.B 59.D 60.A
【解析】58.根据所学知识,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读图,图中等高距是20米,甲地海拔是1740~1760米之间,乙地海拔是1620~1640米之间,所以图中甲、己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100<H<14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9.读图可知,图中的“雪如意”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可以减弱风对比赛的影响,山脊、陡崖、山峰的风力较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0.根据海拔高度可知,该地主要为山地,一般以黄褐色表示,A正确;白色一般表示冰川,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BCD错误。故选A。
自1984年执行首次发射任务以来,西昌卫星发射场仅用40年就完成了从0到200的突破,成为我国最快实现200次发射的发射场。下图是西昌卫星发射场位置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西昌卫星发射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B.山脊C.鞍部D.山峰
62.如果将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西昌卫星发射场应该涂( )
A.白色B.绿色C.蓝色D.褐色
【答案】61.A 62.D
【解析】61.读图可知,西昌卫星发射场所处地区中部低、两侧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A正确;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的部位为山脊;两个山峰之间的平坦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出现闭合的曲线,中间数值高的部位为山峰,排除BCD。故选A。
6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地,按地面由低到高,绿色为平原;黄色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为高山;白色为雪线以上部分;蓝色为海洋,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读图可知,西昌卫星发射场的海拔在1800~1900米之间,位于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应涂上褐色。D正确,排除ABC。故选D。
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某学校近期开展了野外徒步活动。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3.野外考察地的主要地形为( )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64.学校设计了两条徒步路线a、b供学生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路线沿着山谷行进,视野开阔B.a路线路程短,上山省力
C.b路线行进方向大致为从东南向西北D.b路线路程长,坡度缓,上山容易
65.为了更好地观看日出,从地形角度分析,夜晚露营的最佳地点应选择在(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63.A 64.D 65.B
【解析】63.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山顶海拔高度在600—7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300米以上,地势起伏较大,该地形主要为山地,A正确。平原、高原地势起伏小,CD错误;丘陵地形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坡度较缓,起伏不大,B错误。故选A。
64.读图可知,图中a、b两条路线,a路线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沿着山脊行进,A错误;a路线路程短,但坡度陡,上山吃力,B错误;图中指向标指向左上角为正北方向,据此可以看出b路线行进方向大致为从西南向东北,C错误;b路线路程长,但坡度较缓,上山省力更容易,D正确。故选D。
65.露营地点应选择在视野开阔的较高位置,图中②地位于山顶东南部,地势平缓,视线开阔,是夜晚露营的最佳地点,B正确。①④两地地势低,且①地以东有山顶遮挡视线,不符合,AD错误;③地东侧有山顶遮挡,视线不开阔,不符合,C错误。故选B。
读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66.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
6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大洲颜色大部分是( )
A.蓝色B.黄色C.褐色D.绿色
【答案】66.B 67.D
【解析】66.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读图可知,该大洲主要地形为低于200米的地形,占比59%,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是平原,故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B正确,排除ACD。故选B。
67.读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可知,该地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形占比超过一半以上,说明该地主要的地形是平原,平原面积广大。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用的颜色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因此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洲颜色大部分是绿色。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68.图中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B.盆地C.平原D.丘陵
69.下列关于各种地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平原
B.海拔较高,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高原
C.地面起伏不平,海拔在500米以上——丘陵
D.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较低——盆地
【答案】68.B 69.C
【解析】68.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是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地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9.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为平原,故A正确;海拔较高,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为高原,故B正确;地面起伏和缓,海拔在500米以下为丘陵,故C错误;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较低为盆地,故D正确。结合题意,故选C。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可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王亮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马铃薯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步骤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0.第二、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 )
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 ②舍弃最小切片
③任意摆放各切片 ④保持中心点和方向不变,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平原的颜色一般是( )
A.绿色B.黄色C.褐色D.蓝色
72.图示所示的地形类型为山地,那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为( )
A.乔戈里峰B.珠穆朗玛峰C.勃朗峰D.喜马拉雅山脉
【答案】70.D 71.A 72.B
【解析】70.本次实验总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准备一块马铃薯;第二步:将马铃薯切为厚度相同的片状,且依次摆放;第三步: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第四步:在等高线地形图基础上,每层填上相应的颜色。因此第二、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和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
7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丘陵低山,褐色表示高山。故选A。
72.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86米,B正确,D错误;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勃朗峰是西欧的最高峰,AC错误。故选B。
读“四种陆地地形类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73.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的表示( )
A.海陆分布B.地势起伏C.地球自转D.地球大小
74.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B.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D.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7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类型④的颜色是( )
A.绿色B.黄色C.白色D.褐色
【答案】73.B 74.B 75.A
【解析】73.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反映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变化情况,B正确;海陆分布的整体面貌无法通过地形剖面图反映,A错误;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是同时进行的,可以使用地球仪来演示,但是无法通过地形剖面图反映,C错误;地球大小无法通过地形剖面图反映,D错误。故选B。
74.由图可知,①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是高原;②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是山地;③处海拔在200米到500米之间,与平原相比地势起伏大,是丘陵;④地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开阔,是平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山地,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由图可知,④处地形平坦开阔,海拔在200米以下,是平原,用绿色表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下图为我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6.“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77.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
①比日本气候多样 ②比哈萨克斯坦气候单一
③比哈萨克斯坦海运便利 ④比俄罗斯热量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8.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
B.中国领土跨纬度广,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多样的条件
C.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目前,我国有23个省,4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答案】76.A 77.D 78.D
【解析】76.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因此才会有“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A正确;时间差异大不会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B错误;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没有高纬度地区,C错误;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D错误。故选A。
77.我国的地理位置优越,主要体现在我国气候类型比日本、哈萨克斯坦的气候都要更多样,①正确,②错误;比起哈萨克斯坦具有海运便利的优势,③正确;比起俄罗斯来说,我国的纬度更低,热量更为充足,④正确。故选D。
78.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A正确;中国领土跨纬度广,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多样的条件,B正确;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C正确;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D。
为了保护我国海洋渔业资源,2024年我国四大海域休渔期于5月1日开始,一直到8月16日结束。海洋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船将回港休渔。读“中国濒临的海洋图”,完成下面小题。
79.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海岸线长达2.2万多千米B.四大边缘海中,面积最大的是渤海
C.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D.台湾海峡属于南海
80.我国东部濒临的四个近海①、②、③、④分别( )
A.南海、黄海、渤海、东海B.渤海、南海、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黄海、渤海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1.我国的内海有( )
A.渤海黄海B.黄海台湾海峡C.东海台湾海峡D.渤海琼州海峡
82.我国四大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渔业资源B.维护海洋权益C.发展海洋旅游D.减少海洋污染
【答案】79.C 80.D 81.D 82.A
【解析】79.结合所学,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A错误;我国四大边缘海中,面积最大是南海,B错误;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C正确;台湾海峡属于东海,D错误。故选C。
80.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①、②、③、④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1.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2.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规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该措施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渔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渔民的长远利益,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A符合题意;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旅游,减少海洋污染都不是我国实行“伏季休渔”的主要目的,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结合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83.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84.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诗中长沙所在的省区是( )
A.①B.②C.③D.④
85.图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区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83.B 84.C 85.A
【解析】83.读图可知,①是云南省,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③是湖南省,④是福建省,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地处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故选B。
8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读图可知,①是云南省,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③是湖南省,④是福建省,③符合,故选C。
8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读图可知,①是云南省,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③是湖南省,④是福建省,①符合,故选A。
我国人口众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6.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非常均匀B.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西部地区地广人稀D.东部地区地多人少
87.关于我国东部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多高原山区,空气清新 ③气候湿润 ④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86.C 87.C
【解析】86.人口分布不均匀,故A错误。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故B错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故C正确。东部地区地少人多。故选C。
87.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故①正确,②错误。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故③正确。东部地区交通网密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故④正确。故选C。
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8.我国人口分布总体特征是( )
A.东多西少B.北多南少C.内陆多,沿海少D.第一阶梯人口多
89.关于图中人口分界线的描述,准确的是( )
A.A为黑龙江省漠河市B.B为云南省昆明市
C.A所在省份行政中心为哈尔滨D.B所在省份简称是粤
【答案】88.A 89.C
【解析】88.由图可知,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人口分布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A正确,B错误;内陆少,沿海多,C错误;第一阶梯人口少,D错误,故选A。
89.由图可知,A为黑龙江省黑河市,A错误;B为云南省腾冲市,B错误;A所在省份为黑龙江省,其行政中心为哈尔滨,C正确;B所在省份为云南省,其简称云或滇,D错误。故选C。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读我国近十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0.近十年我国人口( )
A.总量持续增长B.总量波动较大
C.2022年出现负增长D.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91.若现有人口变化现象持续,我国将( )
A.医疗体系崩溃B.就业竞争激烈C.养老负担加重D.教育需求暴增
92.我国人口政策多次调整,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杜绝人口负增长现象
C.调整人口性别差异D.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93.下列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B.
C.D.
【答案】90.C 91.C 92.D 93.D
【解析】90.读图可知,2013年—2021年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2021年—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出现下降,A错误;据图可知,我国人口总量波动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较大,B错误;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出现负增长,C 正确;自然增长率在2013-2014,2015-2016有增长趋势,D错误。故选C。
91.按目前的人口变化趋势,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若此种现象持续,会产生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老年人比重不断上升,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不会出现医疗体系崩溃、就业竞争激烈、教育需求暴增等现象或问题,ABD错误。故选C。
9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为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国家出台了一孩政策;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出台了二孩、三孩政策,可见,我国人口政策多次调整,目的是使人口的变化同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而不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A错误,D正确。人口政策的调整无法杜绝人口负增长现象,B错误;人口政策无法调整人口性别差异,C错误。故选D。
9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缓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我国人口增长迅速,题中四个选项中,与此相符的是D图,D正确;ABC图均不能体现1949年以前,我国人口增长缓慢的特点,ABC错误。故选D。
我国疆域辽阔,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下图为四个边疆省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94.各省级行政区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疆—乌鲁木齐B.②—蒙—呼和浩特
C.③—黑—哈尔滨D.④—云—南宁
95.图中省级行政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区的壮族居民喜欢划龙舟庆祝节日
B.②省区的蒙古族居民每年在那达慕大会上举办骑马、摔跤等竞技项目
C.③省区的藏族居民喜欢吃糌粑、牦牛肉
D.④省区的彝族居民在泼水节上表演孔雀舞
96.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
B.有55个少数民族,满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答案】94.C 95.B 96.A
【解析】94.①轮廓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行政中心为乌鲁木齐,A错误;②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行政中心为呼和浩特,B错误;③为黑龙江省,简称黑,行政中心为哈尔滨,C正确;④为云南省,简称云或滇,行政中心为昆明,D错误。故选C。
95.①省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喜欢跳手鼓舞,A错误;②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为蒙古族,节日为那达慕节,表演节目有摔跤、射箭、骑马等,B正确;③为黑龙江省,主要少数民族为朝鲜族,糌粑、牦牛肉是青藏地区的藏族主要食物,C错误;④为云南省,主要少数民族有傣族,傣族节日有泼水节,舞蹈为孔雀舞,D错误。故选B。
9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A正确;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B错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C错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D错误。故选A。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团结友谊的民族盛会。读“我国举办过该赛事的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杂居,大聚居,交错居住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东南、西南D.汉族遍布全国各地,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98.下列有关举办城市所在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多是少数民族集中区B.都只举办过一次
C.自治区中只有三个举办过D.没有汉族人口居住
99.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和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A.甲—蒙古族—那达慕大会B.乙—维吾尔族—火把节
C.丙—傣族—泼水节D.丁—藏族—三月街
100.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可以( )
①统一民族风俗习惯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③促进民族团结④弘扬民族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97.B 98.A 99.C 100.B
【解析】9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A错误,B正确;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C错误;汉族分布广泛,遍布全国,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D错误。故选B。
98.读图可知,我国举办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省区有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河南、天津和北京,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集中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和广西,A正确;内蒙古举办过该赛事的城市有两个,可见举办过两次,B错误;我国五个自治区都举办过,C错误;每个省区都有汉族人居住,D错误。故选A。
99.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是维吾尔族,A错误;乙是西藏自治区,以藏族为主,火把节主要是彝族的,B错误;丙是云南省,代表性少数民族是傣族,传统的节日有泼水节,C正确;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回族为主,D错误。故选C。
100.读材料信息可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展示体育文化、增进团结友谊的民族盛会。因此它可以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但不是为了统一民族风俗习惯,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上期中冲刺【综合题专练25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商务星球版),文件包含八上期中冲刺综合题专练25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商务星球版原卷版docx、八上期中冲刺综合题专练25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商务星球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上期中冲刺【选择题专练100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商务星球版),文件包含八上期中冲刺选择题专练100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商务星球版原卷版docx、八上期中冲刺选择题专练100题-挑战高分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学情反馈模拟卷商务星球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项03 核心地图专练(专项突破卷)-【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原卷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8度,东经11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