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2024)渡荆门送别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有《李太白文集》传世。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夜晚,变幻莫测的江水、月光、云霞让诗人目不暇接。
诗人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运用拟人,借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故乡,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6、选择题(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2)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黄鹤楼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黄鹤楼说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黄鹤楼的由来,知作者,读诗句,历史悠久色彩神异,高耸云端,位置独特气势恢宏,景物多变宜乎凭吊,怅惘之情,景色明丽境界阔大,怀乡之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黄鹤楼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黄鹤楼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汴州开封,著有《崔颢集》,黄鹤楼名字的由来,白云黄鹤图,黄鹤楼历史沿革,黄鹤楼地理位置,诗词中的黄鹤楼,自主学习,飘飘荡荡的样子,分明的样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野望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野望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作者,读诗句,吟读感知音韵美,齐读诗句,读准字音,在效野远望,皋水边地,明诗意,悟读品析艺术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