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五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五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小明来到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参加“丹心向党•红色研学”活动。如图所示,是他在体验活动中,请你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
A.20cmB.50cmC.120cmD.150cm
2.(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3分)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用它来测量物体长度了
B.用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用力把皮尺拉得直直的才能测量
C.用量程为10cm的三角板也可以测量我们所使用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
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并且与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对齐
4.(3分)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B.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C.月球绕地球公转D.河水在河中流
5.(3分)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B.山和船C.船和地面D.风和地面
6.(3分)如图是某景区的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电梯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B.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中的游客是静止的
C.若以电梯为参照物,电梯里的游客是静止的
D.若以电梯中的游客为参照物,电梯是运动的
(多选)7.(3分)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C.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D.乙车在10s~40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8.(3分)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是5:6,则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5:9B.5:4C.4:5D.9:5
9.(3分)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10.(3分)如图所示,这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1.(3分)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的运用。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的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音调越大
12.(3分)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敲打丁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多选)13.(3分)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0~15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D.前20s内,甲同学的平均速度较大
(多选)14.(3分)如图所示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音调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分别轻敲桌面和重敲桌面,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多选)15.(3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人耳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回声(声速取340m/s)( )
A.8mB.17mC.20mD.34m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6.(4分)如图所示为用刻度尺测铅笔长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读数的情景。其中读数正确的是 同学;所测铅笔的长度应记为 cm。
17.(2分)小明乘车行至某隧道前,看到路边的如图所示的信息。据此可知,根据交通规则,车(车长可忽略) s。
18.(4分)中国是少数几个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国家之一。如图所示,相对于加油机而言,正在加油的受油机是 的;相对于地面而言,正在加油的受油机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9.(6分)有些学生常常模仿一些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该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扫地机器人能够自动躲避障碍物,其工作原理类似蝙蝠,它是利用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判断障碍物及空间方位的。
20.(4分)有一根长51m的铁轨,在它的一端敲击,在它的另一端声音从空气中传入耳朵比通过铁轨传入耳朵晚0.14s.敲击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 s;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 m/s。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共24分。)
21.(10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2)为减小时间的测量误差,斜面的倾角应 (选填“大”或“小”)一些;
(3)若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4)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
(5)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需要多次测量时间,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 由静止开始下滑。
22.(14分)在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
(1)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 。
(2)如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 ;如果将乙图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实验者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的变化。
(3)如图丙中 (选填“a”或“b”)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可以看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3题5分,第24题6分,共11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3.(5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汽车在A处鸣笛,经4s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时汽车行驶的路程。
(2)A处距山崖有多远?
24.(6分)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60s。求:
(1)火车运行的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五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其中11~12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15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答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不得分。)
1.【分析】胳膊的长度约为50cm,从图中可知,“冲锋号”的长度约等于胳膊的长度。
【解答】解:从图中可知,“冲锋号”的长度约等于胳膊的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长度的估测,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2.【分析】①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正确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刻度尺的原因、由于人在估读时造成的误差等;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精密仪器测量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解答】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
C、误差不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不可能避免,是可以避免的;
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3.【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时,要将物体边缘与零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并且与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对齐;刻度线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了,可以从其它的刻度开始测量,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
【解答】解:A.刻度线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了,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
B.用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的长度会比真实值小;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有25cm,不可以用三角板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
D.使用刻度尺测量时;读数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属于基础知识。
4.【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解答】解: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属于机械运动;
B、苹果由绿变红,苹果变熟了,不属于机械运动;
C、月球绕地球公转,属于机械运动;
D、河水在河中流,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
【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5.【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同。
【解答】解:A、船与风和水的距离没有变化。
B、参照物不能选择物体自身。
C、以船为参照物,所以山是运动的,船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该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在判断的时候应先找出行为动词“迎”和“行”的主题山和船,然后选择与行为主体不同的物体,观察它们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6.【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由题知,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
A、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电梯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游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则游客是静止的;
D、以游客为参照物,则电梯是静止的。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7.【分析】(1)物体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不相等,物体做变速运动,速度不断变化,分析图示其情景答题;
(2)比较甲、乙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判断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答】解:AC、由图示可知,但是每个10s内的速度不一定相同;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300m,在相等时间内,故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C正确;
B、由图示可知,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故B错误;
D、由图示可知,甲车通过路程s甲=1200m﹣300m=900m,乙车通过的路程s乙=1200m﹣200m=1000m;甲乙运动时间相同,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车的速度变化、速度大小的比较等知识,掌握基础知识、由图示求出车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8.【分析】已知路程之比和速度之比,根据公式可求时间之比。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设甲、3s;甲、6v。
因为
所以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分别为、
所以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公式的应用。
9.【分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以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
D、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故选:A。
【点评】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两者对应起来,可以简化对噪声减弱办法的记忆。
10.【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此外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
A.相同时间内,所以音调相同,所以响度相同;
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相同;波形图略有不同,故B错误;
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振幅不相同,故C错误;
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丁响度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以及音色的辨别,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振幅和音色。
11.【分析】(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12.【分析】(1)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速的大小与频率无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
【解答】解:
A、声速的大小与频率无关,音调不同,故A错误;
B、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出的音调最高,故B正确;
C、由于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振动快慢就不同,故丁的音调最高;
D、只有振动在20Hz~20000Hz之内的才能够听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人耳的听力范围,难度不大。
13.【分析】(1)在s−t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可知,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同学在0~10s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20s处于静止状态;
(3)利用v=可以计算出乙同学在0~15s内的平均速度;
(4)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越远,平均速度越大;
【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同学在0~10s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都是100m,故B正确;
C、在0~15s内乙=100m,则乙同学在2~15s内的平均速度:v乙==≈6.67m/s;
D、由图可知,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同学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通过s﹣t图像考查学生对物体运动的理解、速度公式的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要学会从图中获取相关有用的信息。
14.【分析】响度和物体振幅有关,与物体振动频率无关。
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解答】解:A、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
B、敲锣时,物体振幅越大。故B正确。
C、抽气的过程中。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分别轻敲桌面和重敲桌面,响度不同。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声音知识中响度、音调、声音的传播的了解情况,考点较为全面。
15.【分析】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所以单程时间是大于0.05秒,根据公式s=vt可计算路程。
【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s=s声=vt=。
因时间必须大于0.1s,故距离必须大于17m。
故选: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及速度公式的运用,关键是弄清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6.【分析】在对刻度尺进行读数时,应看清分度值,视线应与尺的末端刻度垂直,读数时,从零刻线开始读,最终的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由图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3.50cm。
故答案为:6.50。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7.【分析】由交通标志牌求出隧道的长度与限速,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解答】解:由交通标志牌可知,隧道长度s=4.1km,
由v=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t===h=246s;
故答案为:246。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时间问题,知道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8.【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相对于加油机而言,正在加油的受油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
相对于地面而言,正在加油的受油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判断结果可能不同,但都可能是正确的。
19.【分析】人们通过音色区分发声体;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
机器人利用超声波反射定位能更精准地主动躲避障碍物。
【解答】解:有些学生常常模仿一些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适当的长度,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扫地机器人能够自动躲避障碍物,其工作原理类似蝙蝠。
故答案为:音色;空气。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与音调和响度的区别、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20.【分析】(1)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S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解答】解:
(1)因为管长s=51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则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0.15s;
(2)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为:t3=t1﹣0.14s=8.15s﹣0.14s=0.01s,故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为:v铁===5100m/s
故答案为:0.15s;5100。
【点评】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解答时把握好在声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共24分。)
21.【分析】(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据此选择所需的测量工具;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
(3)由图可得AB段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AB段的平均速度;
(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利用v=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偏大还是偏小;
(5)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时间,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
(1)因为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计时会越困难,斜面坡度应较小;
(3)由图可得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7cm=0.4m,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0.25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偏小;
(5)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时间,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秒表;(2)小;(4)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的原理、刻度尺的读数、实验注意事项、平均速度的计算等,属于基础题。
22.【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2)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真空不能传声。
(3)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即为噪声,从波形分析是否是噪声。
【解答】解:(1)图甲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水花可以起到放大振动的作用。
(2)由图乙可知,探究的是声音的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时,钢尺就越不容易振动;
如果将乙图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由于真空不能传声。
(3)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难看出:a波形很有规律;b杂乱无章属于噪声。
故答案为:(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不能;无规则的。
【点评】此题为声学实验题,综合考查了声学的多个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凸显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属于常考题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3题5分,第24题6分,共11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3.【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时汽车行驶的路程;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音4s内通过的路程,鸣笛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与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据此求出A处距山崖的距离。
【解答】解:(1)汽车在A处鸣笛,经4s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
s=vt=36×m/s×4s=40m;
(2)7s内声音通过的路程为:
s'=v声t=340m/s×4s=1360m,
鸣笛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与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
即sA=(s+s')=。
答:(1)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为40m;
(2)A处距山崖的距离为700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是:鸣笛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的距离与汽车行驶的距离之和。
24.【分析】(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火车长,又知时间,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火车的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减去火车长,又知速度,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火车全部在隧道运行的时间。
【解答】解:(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1=L隧道+L车=1800m+360m=2160m,
则火车运行的速度:v===36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s2=L隧道﹣L车=1800m﹣360m=1440m,
由v=可知2===40s。
答:(1)火车运行的速度是36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运行的时间为40s。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要分清火车完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和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是不同的,火车完全在隧道内时行驶的路程=隧道长﹣火车长,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隧道长+火车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第五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物理]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试题(有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物理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