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6 地球上的水(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点01水循环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建议用时:20分钟)
考点02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建议用时:20分钟)
考点03 海水的性质(建议用时:20分钟)
考点04 海水的运动(建议用时:20分钟)
考点05 海一气相互作用(建议用时:20分钟)
考点01水循环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2024·陕西汉中·二模)“盆存留”是陕西省西咸新区独有的城市景观(下图),由多个类似铁笼的过滤网罩组成,其周围稍凹陷且铺有少量大小不一的石子。当地通过该装置安然度过暴雨袭击,实现雨水重新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盆存留”在选择植物时,通常( )
①优先选择本土植物②优先选择观赏性强的外来植物③选用单一类型植物④选用多种类型植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盆存留”周围铺有少量大小不一的石子,主要作用是( )
①促进地表水分下渗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③增大地表昼夜温差④减轻地表风力侵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四川遂宁·模拟预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部分地区出现了潜在蒸散量(地表在足够湿润条件下的蒸发/蒸腾量)下降的现象,称为“蒸发悖论”。下表示意1960-2010年黄河流域四季平均气温和平均潜在蒸散量的数值及变化趋势(a代表年)。完成下面小题。
3.1960-2010年黄河流域“蒸发悖论”现象最为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1960-2010年黄河流域“蒸发悖论”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降水减少B.风力减弱C.太阳辐射增强D.植被覆盖率下降
5.1960-2010年黄河流域潜在蒸散量的变化可能导致( )
春季地下水位下降B.夏季降水总量减少
C.秋季土壤更易返盐D.冬季积雪厚度增大
(2024·全国·二模)“海绵城市”已成为一种绿色、生态、尊重自然的建设开发理念。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实现城市雨水“蓄、滞、渗、净、用、排”的良性循环,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雨水管理的科学决策。下面分别为雨水花园排水系统图(a)和雨水花园实景图(b)。完成下面小题。
6.雨水花园排水系统采用齿状路缘的生态意义是( )
A.增强交通的安全性B.控制洪水渗漏速度
C.利于硬化路面漂浮物汇集D.防止路面大量积水
7.图(b)中铺设碎石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
①增加下渗②加快排水速度③减少蒸发④增加地表径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雨水花园中的植被( )
A.以根系短小的植物为主B.以常绿乔木为主
C.以乔灌草植被结合为主D.以花草等草本植物为主
(2024·贵州·二模)青西郊野公园是上海唯一以湿地为特色的公园,建设之初区域水体污染严重,对河道展开了综合整治。规划利用生态沟渠收集面源污染径流并进行预处理,规划的生态水岸是河流水体与陆地间的过渡地带。下图示意青西郊野公园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生态沟渠的主要作用是( )
A.灌溉农田B.净化水质C.修复植被D.收集雨水
10.生态水岸的首要功能是( )
A.打造湿地景观B.提高土壤肥力C.增加地下径流D.增加行洪空间
(23-24高三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引江济太”工程是指利用望虞河等太湖流域骨干水利工程调引长江清水入太湖及周边河网,向太湖周边城市及下游地区供水。望虞河现引水枢纽位于福山水道内侧,未来拟将引水枢纽外移到长江边。走马塘是该区域一条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定期排水。下图示意“引江济太”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引江济太”工程多在冬季开始调水,但2022年7月首次在主汛期调水,可能是因为2022年太湖流域( )
①梅雨开始日期提前②梅雨开始日期推迟③夏季风较强④夏季风较弱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2.未来拟将引水枢纽外移至长江边,主要考虑( )
A.降低输水成本B.提高调水水质C.减少泥沙淤积影响D.增大调水总量
(2024·广东汕头·一模)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村镇密集,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当地在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还面临着内涝、雨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某团队经过多年尝试,在保持潮汕民居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将天井改造为下沉式雨水花园(如图)。当蓄水层水位超过溢水口高度时,雨水可通过排水管外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建设天井雨水花园能够发挥的关键作用是( )
A.增强生物多样性B.提高雨水利用率
C.减轻土壤盐渍化D.减少风暴潮灾害
14.在建设和维护天井雨水花园时,应当重点考虑( )
A.种植耐涝植物B.表层增铺防渗材料C.堆高雨水花园D.为天井增设遮阳棚
15.(2024·湖南永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下图为雨水花园示意图和水循环示意图。
(1)城市发生内涝主要是 (填“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异常增多的现象;引起该灾害发生的原因除了大气降水强度大以外,还可能是 (填“植被蒸腾作用弱”或“地表径流下渗少”)。
(2)城市花园的修建可以加强水循环环节中的 (填“⑥”或“②”),从而可以减少水循环环节中的 (填“③”或“④”).
(3)城市修建雨水花园 (填“增加”或“减少”)了城市生活用水。
考点02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国家公园在巴西北部的马拉尼昂州境内(右下图五角星处)。靠近赤道,1到5月为雨季,年降雨量达到1400-1600毫米。公园海岸线长,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公园内主要是一大片沿海沙漠,热季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0℃。在最佳观景季节,沙漠里出现众多水晶般大大小小的湖泊,充满着新月沙丘的沟谷(见左下图)。游客们可以在充满阳光的沙漠湖群中徜徉、在湖畔的白色“沙床”上嬉戏,这里也因此得名“千湖沙漠”。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此地的最佳观景季节时间主要为( )
A.1月-5月B.6月-9月
C.10月-次年2月D.9月-12月
2.这些沙漠中的湖泊( )
A.是咸水湖B.是淡水湖
C.面积稳定D.盐度不稳定
(2024·江西赣州·二模)阿曼苏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近几十年来,该国地下水位下降很快,下降速率与美国东南部相当,但其地下水资源的安全面临着更大威胁。下图为阿曼沿海地区承压水抽取后水流系统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若沿海地区大量抽取承压水,当地水流系统的变化过程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
4.与美国东南部相比,阿曼地下水资源安全面临着更大的威胁,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产业状况②用水构成③地形地势④地下水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四川乐山·三模)年径流绝对比率是实测最大年平均流量与实测最小年平均流量的比值,能粗略地反映径流的年际变化大小。读我国部分河流径流量比较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有关表中河流年径流变化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多年平均流量大小成正相关B.集水面积越大,年径流变化越大
C.北方河流整体大于南方D.枯水年变量大于丰水年
6.形成怒江年径流量变化特征的原因可能是( )
①支流多②降水稳定③植被丰富④地下水补给多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7.上述河流中水利工程所发挥的调蓄效益最明显的是( )
A.怒江B.淮河C.长江D.松花江
(2024·广东东莞·三模)兴凯湖属中俄界湖(图左),湖面平均海拔约70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有沙岗隔开,松阿察河为其唯一的泄流通道。1942年,当地政府在小兴凯湖北侧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闸,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小兴凯湖。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凯湖水位相对稳定,但近年来水位明显上升,大兴凯湖尤为显著。图右为2020年在图左所示松阿察河a河段,沿湖水流出方向所作的河床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8.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兴凯湖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 )
A.湖水含沙量增大B.湖泊容积增加
C.年蒸发总量增大D.渔业资源减产
9.推测近年来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 )
A.穆棱河入湖水量增加B.松阿察河泄流能力减弱
C.区域降水量有所增加D.兴凯湖湖床淤积较严重
(2024·广东茂名·三模)查旦湿地是长江源区最大的泥炭湿地,平均连拔5000m,长江南源(也被称为阿克远木河,长江三源之一,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当曲终年流经此处。湿地土壤——高山草甸土黏粒少、不泥泞,上覆着一个厚约10cm、植物根系密集纠结而成的草皮层。下图为查旦湿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长江南源当曲终年不断流,这主要得益于( )
A.沼泽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大气降水
11.查旦湿地形成泥炭湿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根系密集B.生物循环旺盛C.有机质积累多D.淋溶层厚度薄
12.与查旦湿地土壤高山草甸土黏粒少、不泥泞关系密切的是( )
A.气候高寒B.地表径流冲刷C.地势平坦D.土层质地黏重
(2024·山东淄博·二模)尼罗河主要支流包括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各支流水文特征差异显著。尼罗河全年径流量的60%来自青尼罗河,32%来自白尼罗河。如图为尼罗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尼罗河三条支流流量季节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B.阿特巴拉河 青尼罗河 白尼罗河
C.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 白尼罗河D.阿特巴拉河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14.白尼罗河从喀土穆注入尼罗河干流水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形态狭长且总面积较小,汇水量小B.朱巴上游河段湖泊较多,截留量大
C.朱巴—喀土穆河段水流缓慢,蒸发量大D.朱巴—喀土穆河段流经荒漠,渗漏量大
15.6—9月受青尼罗河影响,朱巴—喀土穆河段、喀土穆下游河段的水位变化分别是( )
A.上涨 上涨B.回落 回落C.回落 上涨D.上涨 回落
(2024·河北·二模)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2023年5—6月,广东省英德市多次降下“龙舟水”,当地众多支流汇入北江后仅从南部峡谷流出,导致北江河段水位迅速上涨。下图为英德市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每年5—6月,英德市多次出现“龙舟水”,主要是因为( )
A.热带气旋登陆B.谷地气流上升C.冷暖气团相遇D.河流蒸发量大
17.从水系特点考虑,英德市北江河段河流水位容易上涨的主要原因有( )
①流域面积较大②降雨强度大③地势落差大④出山河道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考点03 海水的性质
(2024·四川宜宾·三模)海水盐度受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观测发现大量高温、高盐的太平洋海水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其盐度强弱随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我国南海甲、乙两海区位置及其表层盐度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海表层海水盐度( )
A.南高北低、南部季节变化大B.北高南低、南部季节变化大
C.南高北低、南部季节变化小D.北高南低、南部季节变化小
2.甲海区秋季盐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表径流增大B.海水蒸发加剧
C.暖流影响增强D.降水显著增加
(2024·重庆·模拟预测)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山东半岛北部,海湾西北有黄河入海。某研究者在该海湾西部沿某经线剖面做盐度空间分布统计,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夏季等盐度线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剖面夏季表层海水盐度南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B.降水C.河流D.风浪
4.图示剖面夏季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 )
A.分层明显B.均匀分布C.逐渐降低D.逐渐升高
5.与夏季相比,该剖面冬季表层海水盐度特点是( )
A.高纬度地区下降快B.平均盐度低
C.低纬度地区下降快D.南北差异小
(2024·天津河西·二模)图示意北印度洋部分海区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6.8月德干高原南部东西侧近海表层海水盐度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西侧( )
A.寒流流经,近海蒸发较弱B.日照时数较长,海水蒸发强烈
C.地形抬升,沿岸降水较多D.河流流程较长,淡水稀释较强
7.与2月相比,8月甲区域的表层海水等盐度线( )
A.更密集,弯曲程度大B.更稀疏,弯曲程度大
C.更密集,弯曲程度小D.更稀疏,弯曲程度小
(2024·广东深圳·二模)2023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洋深海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海首次试航成功“梦想”号拥有先进的钻探技术以及高标准的水下设备,是目前全球从海面向下钻探深度最大的钻探船,能钻探到海面以下11000米深处。“梦想”号的目标是钻透地壳,从海面抵达地慢,为科学研究打开一扇未知的大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梦想”号为实现“从海面抵达地幔”所选择的钻探地点应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海水深度<5000米B.海洋地壳厚度<6000米
C.海水深度<11000米D.(海水深度+地壳厚度)<11000米
9.不考虑海底热液等因素影响,在南海4000米深的海域作业时,深海水下设备下潜过程中( )
A.海水盐度不断升高B.海水密度急剧增大
C.海水温度快速降低D.海水压力持续增大
(2024·辽宁·三模)波斯湾是阿拉伯海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下图为8月份波斯湾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8月份,波斯湾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是( )
A.北部盐度高,南部盐度低B.南部盐度高,北部盐度低
C.由中部向西北、东南降低D.由河口地带向东南部降低
11.冬春季节,波斯湾西北部表层海水可能( )
①盐度降低②温度提高③密度增大④风平浪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波斯湾表层盐度高于阿曼湾,主要是由于波斯湾( )
A.降水稀少B.海域封闭C.蒸发旺盛D.沙漠广布
(2024高三·浙江·专题练习)下图为我国东部海域沿30°N甲、乙两地间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表示冬季表层海水温度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14.造成甲、乙海域冬季表层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B.洋流C.水深D.径流
15.(2024·北京西城·二模)理论认为,全球变暖会放大全球水循环规模(即更多的水从海洋中蒸发,水循环各环节随之变化)。由于全球规模的蒸发量难以测量,全球水循环规模及变化难以被观测。某研究通过海水盐度数据对全球水循环规模进行估计,为“全球变暖会放大全球水循环”的观点提供了证据。如图为1960—2017年太平洋某断面0~400米海水盐度变化趋势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绘制太平洋该断面上A-B海水盐度变化趋势剖面线,并描述该剖面上海水盐度变化的特点。
(2)在甲、乙两地任选其一,说出气候变暖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原因。
考点04 海水的运动
(2024·湖南·三模)据计算机推演,月球在45亿年前诞生时,离地球只有2.5万千米。那时的月球看上去非常巨大,引力能在地球上搬起几千米高的巨浪。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海水与海底产生的巨大摩擦力会让地球的自转逐渐变慢,而月球被地球拉着加速,当月球绕地球旋转的速度越快,它越容易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导致月球逐渐远离地球,目前它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离开地球。这种现象被称为“潮汐效应”。完成下面小题。
1.月球诞生时,其引力能在地球上掀起几千米高的巨浪,掀起的巨浪( )
A.朝向月球B.背离月球
C.朝向和背离月球D.与月、地方向垂直
2.不会受“潮汐效应”影响的是( )
A.地球自转周期B.月球公转周期
C.月地平均距离D.日地平均距离
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河流下游地区,常利用涨潮时河流水位抬高灌溉农田
B.涨潮时,外海高盐度海水被推向岸边,利于取水晒盐
C.大型船舶趁涨潮时进出港口,可以增大港口通过能力
D.和水力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更集中、更容易开发
(2024·河北·一模)图甲、乙、丙、丁分别示意秦皇岛鸽子窝海滨2023年夏季某月四个日期的潮汐。完成下面小题。
4.最接近阴历十五的日期是( )
A.甲B.乙C.丙D.丁
5.最适宜赶海的是( )
A.甲日14:00—15:00B.乙日6:00—7:00
C.丙日8:00—9:00D.丁日18:00—19:00
(2024·云南曲靖·二模)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是北大西洋表层洋流向北流动过程中海水性质发生变化,在北部地区下沉,然后在中深层海洋折返向南运动后再上升汇入表层洋流形成闭环的洋流系统。有研究表明AMOC在本世纪都将减弱。下图为AMOC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北大西洋表层洋流向北流动过程中海水性质将转变为( )
A.高温低盐B.低温低盐C.高温高盐D.低温高盐
7.AMOC系统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 )
①地球热量再分配②维持全球气候系统平衡
③对地表气候变暖起缓冲作用④塑造地表形态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8.若AMOC系统短期内大幅减弱甚至崩溃,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是( )
A.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水位下降B.北极航线通航里程增加
C.北大西洋深层洋流增加D.西欧北美剧烈降温
(2024·辽宁·三模)龙日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北接爪哇海,南接印度洋。印尼贯穿流每年输送大量的西太平洋水到热带印度洋,其中大部分经过龙目海峡。下面两图分别示意龙目海峡位置及其表层洋流流速的年变化(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完成下面小题。
9.印尼贯穿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太平洋海水辐聚B.东印度洋海水辐聚
C.终年盛行偏北风D.地转偏向力持续作用
10.龙目海峡表层洋流对该海域增温作用最明显的时段是( )
A.1—2月B.4—5月C.8—9月D.11—12月
11.从全年看,龙目海峡表层洋流会( )
A.降低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B.减少流经地区的年降水量
C.阻碍海洋生物沿该海峡洄游D.使印度洋污染物向太平洋扩散
(2024·安徽淮北·二模)印尼岛屿众多,岛屿间海水通道的变化,影响印尼贯穿流(指从赤道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洋流)的位置和性质,进而控制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水分和热量的输送。下图示意500万年前到现代印尼附近海域及印尼贯穿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500万年前到现代,对印尼附近海水北部通道的位置变化及其原因推断正确的是( )
A.板块碰撞挤压,海水通道逐渐西移B.板块张裂分离,海水通道逐渐西移
C.海平面下降,海水通道逐渐东移D.海平面上升,海水通道逐渐东移
13.图示期间印尼贯穿流变化对澳大利亚西北部气候的影响是( )
A.降水减少,气温下降B.降水增多,气温下降
C.降水增多,气温升高D.降水增多,气温下降
(2024·全国·模拟预测)北冰洋是世界海冰分布范围较广的海域,海冰的漂流移动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面为某时刻北冰洋海冰漂流流场夫量图(箭头越长,漂流速度越快)。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北冰洋海冰漂流流场的直接因素是( )
A.盛行西风B.海底地形C.海水密度D.表层环流
15.与甲海域相比,弗拉姆海峡( )
A.海冰变形幅度大B.航道适航性变好
C.海冰密集度低 D.海冰厚度变薄
(2024·全国·模拟预测)马六甲海峡(下图)位于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北接安达曼海。受气压带、风带及海陆轮廓的影响,海峡内表层洋流全年总体微弱,但年内不同季节洋流流向和流量差异大。完成下面小题。
16.马六甲海峡所在区域洋流总体微弱的原因是( )
A.植被稀疏B.海底起伏C.气流上升D.海域开阔
17.马六甲海峡表层洋流补给安达曼海最多的时段是( )
A.12月—次年2月B.3月—5月
C.6月—8月 D.9月—11月
考点05 海一气相互作用
(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地区气温上升,其中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这就是北极放大效应。该放大效应使得北极地区增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北极放大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太阳辐射增强B.海—气热传导增强C.大气环流增强D.冰雪的反射率增大
2.北极地区明显增温出现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4·浙江·三模)下图为热带西太平洋63年的潜热(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平均分布图(虚线)。研究发现该区域海气温差增大时潜热释放增加。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四地潜热值可能为( )
A.①1800B.②2300C.③1500D.④1500
4.影响②地潜热数值的主要因素有( )
①西北季风②暖流③东南季风④热带气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浙江·二模)温跃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之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海水层。下图示意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5.导致该海域温跃层分布深度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海水运动B.潜热输送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6.当拉尼娜发生时,该海域温跃层位置发生的变化是( )
A.东、西部海域均上升B.东、西部海域均下降
C.西部上升、东部下降D.西部下降、东部上升
(2024·黑龙江·三模)温跃层是指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水温急剧下降的海水层,其上为厚度一定、水温均一的海洋混合层。调查发现,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深度和厚度受季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其混合层和温跃层深度会出现明显变化。下图示意台湾岛西南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7.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上边界深度最大值出现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8.台湾岛西南海域温跃层上边界深度最大值出现时,影响其深度的季风最可能是( )
A.东南季风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
9.厄尔尼诺现象强烈发生时,台湾岛西南海域( )
①混合层深度增加②混合层深度减小③温跃层厚度增加④温跃层厚度减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是描述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重要指数。若PDO指数为正值,则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与维持;若PDO指数为负值,则利于拉尼娜的发生与维持。下图示意我国梅雨长期趋势与北太平洋PDO指数长期趋势的逐年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PDO指数为正值期间,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中正确的数量是( )
①我国气候向冬暖夏凉演变②热带气旋对我国影响减小
③赤道太平洋海水西冷东暖④赤道太平洋东部海面偏高
A.1B.2C.3D.4
11.PDO指数由负值向正值转折后,全球气候变暖显著,而长江梅雨减少趋势仍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大气饱和湿度下降B.陆地空气中水汽减少
C.副热带高压脊北移D.副热带地区大气收缩
(2024·湖北·三模)“沃克环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赤道和极地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形成了三圈环流,沃克环流却形成了单圈环流,主要原因是( )
A.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冷热差异不大B.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空间距离不大
C.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表面摩擦力小D.赤道附近东、西太平洋地转偏向力小
13.沃克环流较强时,反映该年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出现( )
A.厄尔尼诺现象B.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C.拉尼娜现象D.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14.沃克环流加强时,易出现( )
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B.中国沿海海平面偏高
C.秘鲁沿岸积云对流活动增强D.菲律宾野火灾害偏多
(2024·重庆·三模)统计表明:厄尔尼诺年我国大概率出现暖冬,拉尼娜年我国大概率出现冷冬。暖冬、冷冬的判定是基于整个冬季平均气温与常年进行比较。如果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气象台站出现暖冬则定义为全国暖冬。2023-2024年冬季全国暖冬指数为36.7%,即全国有36.7%的站点出现暖冬;全国冷冬指数为15.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对我国2023-2024年冬季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整体为暖冬B.整体为冷冬C.冷暖冬交替D.属正常年份
16.2024年2月下旬,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B.寒潮C.拉尼娜D.逆温层
17.2023-2024年暖冬站点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原因是( )
A.空气干燥,天气晴朗B.沿海地区,海洋调节
C.纬度较低,地形屏障D.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季节
均值
变化趋势
气温(℃)
潜在蒸散量(mm/a)
气温(℃)
潜在蒸散量(mm/a)
春季
9.00
279.47
0.288
-20.584
夏季
19.539
423.297
0.191
-5.76
秋季
7.633
250.823
0.284
13.991
冬季
-5.216
96.312
0.464
-1.197
河流站名
集水面积(km²)
多年平均流量(m³/秒
最大年均径流量
最小年均径流量
(m³/秒)
(m³/秒)
长江武汉站
1488036
22400
31100
14400
松花江哈尔滨站
390626
1190
2680
387
淮河蚌埠站
121330
788
2020
85.2
怒江道街坝站
118760
1650
1940
1380
黄河花园口站
730036
1470
2720
636
叶尔羌河长裙站
50248
205
279
142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5 地球上的大气(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5 地球上的大气(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5地球上的大气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5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4 宇宙中的地球(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4 宇宙中的地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4宇宙中的地球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4宇宙中的地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3 中国地理(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3 中国地理(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3中国地理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考点巩固卷03中国地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