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8 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8 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8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8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海水的运动最主要包括潮汐、风暴潮以及洋流,风暴潮在2023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出现,但主要的考点仍落在洋流的视角。除此之外,还是海水性质的考察也是重点,其也和海水运动结合,需要梳理海水运动和海水性质的相关系。
一、海水运动——洋流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波浪、潮汐、洋流。
洋流的分布格局受多个因素的作用,要掌握洋流分布的影响因素;洋流的运动方向可以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大尺度的大洋表层洋流的动力是盛行风,局部海区(特别是盐度差异的海区)存在水平方向的密度流;垂直方向主要有上升和下沉,上升多为补偿流,下沉多是由于密度增大(温度降低,密度变大)
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城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城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1)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2.(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左图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右图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1)说明左图所示环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右图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
3.(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
4.(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海洋地理]
卡里马塔海峡是热带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水体交换的通道。该海峡表层流流向季节变化明显:在北半球夏季,其流向向北;冬季,转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值。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对爪哇海水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在北半球冬季,该海峡表层海水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的原因。
海水的性质
海水性质主要考察区域差异,结合海水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故此真题示范用几道选择题进行解读。在分析海水的性质是要紧密结合温度、盐度及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也要能够从动态的角度看待海水性质的变化。
其中盐度的考察更是需要注意:
一、湖泊盐度平衡原理思维导图
二、影响水域盐度的因素
5.(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海洋地理】
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沿岸水是河水与海水在沿岸混合而成的水体。受盛行风、海岸线形态、入海径流和海水运动等因素影响,渤海南部沿岸水的盐度、运动范围等季节变化较明显。图为渤海局部海域1月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甲海域低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域结冰少B.径流汇入多
C.沿岸水蒸发少D.沿岸水积聚多
7.1月渤海与黄海海水交换的模式是( )
A.南进北出B.北进南出
C.中间进南北出D.南北进中间出
8.与1月相比,推测7月( )
A.甲海域与渤海海峡盐度差变小 B.渤海南部沿岸水范围向东扩大
C.渤海与黄海之间海水交换加强 D.渤海南部沿岸水盐度明显降低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密度最低B.丁盐度最小C.甲盐度大于丁D.乙密度大于丙
10.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①大陆冰川融化 ②暖寒流的交汇 ③深层海水上升 ④西风漂流携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山东·高考真题)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
12.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1.(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湾面积约为25万平方千米,东南部与南海贯通,表层环流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渔业资源丰富。图示意泰国湾不同季节表层环流分布。
(1)比较夏季和冬季泰国湾表层海水的浑浊度,并说明理由。
(2)对泰国湾冬季表层环流的流向作出合理解释。
(3)推测泰国湾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莫桑比克海峡水深峡阔,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在偏东风作用下,印度洋的南赤道暖流西流遇非洲大陆后自北向南沿东非海岸流进莫桑比克海峡,形成莫桑比克海流;南赤道暖流的另一分支,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南下,在该岛南部分为两支,主流与莫桑比克海流相汇合,另一支(图中甲,强度随季节变化)沿海峡北上,到海峡北口,又与南赤道流-莫桑比克海流汇合,形成逆时针方向环流。下图示意莫桑比克海峡及附近海域洋流分布。
(1)指出莫桑比克海峡内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判断甲洋流势力最强的时段,并说明理由。
(3)分析甲洋流对马达加斯加岛西岸气候的影响。
3.(2024·全国·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欧海是格陵兰海、冰岛海、挪威海的统称,位于北冰洋和大西洋的交接地带。北欧海海水以“深海瀑布”的形式进入北大西洋,是北大西洋深层水的重要来源,也是全球热盐环流(海洋中由海水密度驱动的大洋环流)的主要驱动力。下图示意某年不同季节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单位:kg/m³)分布。
(1)说明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的分布特点。
(2)简述北欧海海水以“深海瀑布”的形式进入北大西洋的过程。
(3)指出北欧海海水“深海瀑布”最显著的季节,并推测其可能原因。
(4)推测未来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年平均密度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5)若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减小,分析其对我国冬季东部地区气温的影响。
4.(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鄂霍次克海位于北半球季节性海冰覆盖的南部边界。鄂霍次克海北部陆架海冰生成过程中发生的盐析作用,会形成高密度陆架水(海水结冰时盐分从海冰中析出,使得海冰下层的海水盐度变高,密度变大)。高密度陆架水下沉,与经过克鲁森施腾海峡流入的太平洋水团混合,形成鄂霍次克海中层水,最终成为北太平洋中层水。11月至次年5月为鄂霍次克海结冰期,3月海冰面积达到最大。罗盘海峡在鄂霍次克海与西北太平洋的水体交换中有重要作用。下图为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及表层洋流示意图。
(2)说明鄂霍次克海海冰变化的过程。
(3)分析一年内不同时期罗盘海峡在鄂霍次克海与西北太平洋水体交换过程中的作用。
(4)有人认为黑龙江径流量增大和初冬西北风增强均会抑制鄂霍次克海的海冰扩张,请分析其可能依据。
5.(2024·江苏·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冰洋穿极流起源于波弗特海附近,经过北冰洋中部并最终汇入冰岛北部海域(如图)。北冰洋穿极流全年存在,其形成和波弗特海海域常年存在的高气压以及冰岛附近的低气压密切相关。受制于波弗特海高压和冰岛低压的年内变化,穿极流在不同的季节有明显的强弱变化。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地区海冰覆盖明显减少,波弗特海高压明显向西偏移,并导致穿极流流量变大。
(1)比较穿极流甲、乙两处水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穿极流强盛的季节,并结合穿极流所在海域的气流运动特点,说明其形成过程。
(3)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穿极流流量变大,请解释其原因。
6.(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北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之一。斯里兰卡西北部的保克海峡平均水深仅2~3m,全年风浪较小,洋流流向季节变化显著。周围其他海域夏季和冬季风浪较大,对海运安全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下图为斯里兰卡周边海域示意图。
(1)分析保克海峡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的原因。
(2)简述保克海峡全年风浪较小的原因。
(3)图示海域夏季船舶停航频次最高,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7.(2024·浙江·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离岸风引起的本格拉上升流低温、低盐,与外侧的海水形成明显的过渡带,该过渡带被称为海洋锋。按照海水性质,海洋锋可以分为温度锋和盐度锋。下图示意本格拉上升流位置。
(1)判断本格拉上升流温度锋最显著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与盐度锋外侧相比,分析本格拉上升流盐度偏低的原因。
(3)说明本格拉上升流海洋锋对该海域生物资源的意义。
8.(2024·广东·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黄海冷水团是冬季时残留在海底洼地中的黄海中央水团,于每年5月到11月在北黄海的海底逐渐形成。北黄海冷水团的存在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仍然可以处在相对低温、高盐的状态,这样的状态非常有利于虾夷扇贝、仿刺参、紫海胆等适宜深海养殖的水产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北黄海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越条件。下图为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层分布。
(1)说明每年5月到11月北黄海冷水团的形成过程。
(2)请从海洋环境的角度,解释北黄海冷水团海域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越条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9 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解读及解题技巧(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9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解读及解题技巧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9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解读及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7 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演变的解题思路(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7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演变的解题思路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7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演变的解题思路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6 “比较类”选择题答题技巧(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6“比较类”选择题答题技巧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6“比较类”选择题答题技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