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夏天,蝉在树上产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说明: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36小题。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3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6小题,50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写了莲叶碧色连天的景象。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莲叶属于( )
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
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下图为母体子宫内的胎儿、脐带与胎盘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能准确体现母体与胎儿间物质交换的是( )
A.①为受精卵的分裂提供营养物质B.②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营养和场所
C.母体通过②③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D.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④排出体外
3.夏天,蝉在树上产卵。一般在30天后,蝉卵会孵化并钻入土壤,在土壤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下列叙述符合蝉发育特点的是( )
A.蝉的寿命一般是30天左右B.蝉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准备蜕皮的蝉处于成虫期D.蝉的幼体和成体都靠翅飞行
4.菜豆种子材料易得、观察方便,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胚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B.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C.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D.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5.2023年7月,某生物研究团队通过灯诱法发现了新物种“山东褶大蚊”(如图)。它的头部和胸部呈棕黑色,腹部呈棕黄色,足为黄色,翅上有明显褶皱。下列叙述中符合该物种特点的是( )
A.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腹部有翅和足,与运动有关
C.身体和附肢分节,利于呼吸D.它能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
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其目的的叙述相吻合的是( )
A.①为暗处理,使叶片中原有淀粉转运并耗尽
B.②中遮黑纸片,是设置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C.③为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黄素
D.④是滴加碘液,为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葡萄糖
7.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护卫队”,病菌、病毒、癌变细胞都被它视为“非己”。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的作用B.有炎症时白细胞增多
C.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再患水痘D.胃液能杀死部分病菌
8.夏季晴朗的某天,科研人员测定了大豆一昼夜氧气释放量,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点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B.bc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阴雨天时,c点会因光照不足而上移D.cd段变化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
9.生物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分类等级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的是( )
A.种、属、科、目、纲、门、界B.种、界、科、属、门、纲、目
C.界、门、纲、目、科、属、种D.界、属、种、纲、目、科、门
10.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能准确反映图中各结构间关系的是( )
A.①由②和基因组成B.一条①上含有多个②
C.一个②上有多个基因D.②是③的主要载体
11.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巴斯德利用同种绵羊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对实验方法、过程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组选用大小、生长发育等状况相同的健康绵羊
B.经过第一次处理,甲组绵羊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
C.甲组和乙组实验作对照,变量是有没有患炭疽病
D.实验说明注射脱毒炭疽杆菌可以有效预防炭疽病
12.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发疾病。下列防治措施与疾病对应一致的是( )
A.口服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B.注射甲状腺激素可治疗巨人症
C.成年人注射肾上腺素可治疗侏儒症D.内陆地区的人们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13.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下图为感染后,人体内HIV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曲线ab段变化的原因是HIV大量繁殖B.曲线bc段变化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结果
C.曲线ef段变化是HIV刺激皮肤和黏膜导致D.g点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14~16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加工提炼而成的农业生产时间指南,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
14.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农民忙着春耕播种。下列关于播种黄瓜的措施与其目的的叙述,对应不一致的是( )
A.播种前往往要浸种,使种皮松软,利于种子萌发
B.播种前要疏松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C.播种后用地膜覆盖,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D.播种后大量浇水浸没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
15.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谷雨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小麦、油菜等作物呈现出快速生长的态势。这主要体现了(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16.立冬时节,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北方的人们将收获的萝卜、白菜储存在地窖中。这些蔬菜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主要原因是( )
A.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B.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
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17~19题。
显微镜的发明帮助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同学们使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了菠菜叶片横切面和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深入认识叶片和血管的微观结构。
图一 图二 图三
17.使用图一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实验时,下列不属于对光操作的是( )
A.转动①,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转动②,使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转动③,通过目镜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D.转动④,使镜筒缓缓上升,看到清晰物像
18.图二是菠菜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叶片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是( )
A.①叶肉细胞B.②叶脉C.③表皮细胞D.④气孔
19.图三是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示意图,关于血管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是小动脉,管壁较厚,血液呈鲜红色B.②是小静脉,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血管
C.③是毛细血管,其中的红细胞单行通过D.血管内血液流速由大到小依次是①②③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20~21题。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小慧与家人一起享用了亲手包的粽子。
20.肉粽子的馅料主要是糯米与五花肉,含多种营养物质。下列选项中均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是( )
A.蛋白质和脂肪B.无机盐和蛋白质C.淀粉和维生素D.无机盐和维生素
21.吃粽子时,唾液分泌会加速。下列与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谈论粽子味道时,唾液分泌量增多B.包粽子时,根据粽叶大小调整米量
C.捆粽子时,根据手感调整线绳松紧D.粽子出锅时,手碰到烫粽子会缩回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22~23题。
人们常说“易如反掌”,看似简单的翻掌动作也需要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图一是人体部分系统关系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应位置的血管。图二表示血液流经某位置时物质变化趋势。
图一 图二
22.图一中,a、b、c代表运动系统各器官。下列叙述中,不能正确反映翻掌过程中各结构功能的是( )
A.a的肌腹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B.b的关节囊将两块相邻的骨牢固连接
C.b的关节腔中有滑液,使关节运动灵活D.动作是a收缩牵拉b绕着c活动产生的
23.循环系统架起了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桥梁。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图二所示曲线变化的是( )
A.血液流经①时氧气浓度变化B.血液流经②时氧气浓度变化
C.血液流经③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D.血液流经④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24~26题。
生物通过生殖产生后代,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传递,并控制新个体的性状。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利变异逐代积累,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24.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生物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和兔的短毛B.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C.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D.人的身高和体重
25.“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兰花被我国人民赋予高洁、典雅的品格象征。兰花种子萌发率低,分株繁殖法周期长,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繁殖兰花,可满足人们的需求。下列关于兰花繁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种子繁殖兰花的方法易发生变异B.分株繁殖法可使后代保持母本的性状
C.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脱毒的兰花植株D.用射线处理兰花种子即可获得所需的优良品种
26.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都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C.经常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D.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27~28题。
我国人民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食品,已有几千年历史。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开展了分析发酵工程原理,研究改良制醋技术的实践活动。
27.同学们去葡萄酒厂学习发酵技术,了解了葡萄酒的主发酵工艺流程。下图为主发酵罐的示意图。关于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进气口持续通入大量氧气,利于产生酒精B.发酵过程中,罐内压力始终不会发生改变
C.从出气口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D.发酵过程中糖类的含量会逐渐增多
28.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可用来制作葡萄醋,醋酸含量越高表明葡萄醋品质越好。下图为同学们针对三种醋酸菌菌株对葡萄醋品质影响的探究结果。下列关于制醋过程的叙述,能获得最佳品质的是( )
A.使用菌株1制醋的过程持续充入氧气B.使用菌株2制醋的过程持续充入氧气
C.加入菌株1、2后,高温蒸煮杀死杂菌D.加入菌株2、3后,高温蒸煮杀死杂菌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29~30题。
模型可直观地表征相应的结构和功能。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制作了模拟人体尿的形成(图一)、吸气和呼气过程(图二)的模型。
图一 图二
29.他们利用图一模型进行以下操作:①打开小孔,使甲瓶中的部分物质落入乙瓶;②捡出乙瓶中的大部分大米、部分绿豆、全部红豆。有关该操作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操作①模拟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B.混合物b模拟肾小囊腔中的原尿
C.操作②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若扩大小孔直径使弹珠通过,可模拟糖尿形成
30.他们向上推气球膜(a过程)再慢慢松手(b过程),观察小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两个过程的分析,合理的是( )
A.a过程中,小气球缩小,模拟吸气B.b过程中,气球膜复位,模拟膈肌收缩
C.a过程模拟肺内气压先降低再升高的过程D.b过程模拟胸腔容积缩小,肺容积变大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31.(8分)青岛白沙河环境优美,吸引成群的白鹭在水中嬉戏、捕食。某校生态研究小组调查了白沙河的部分生物,用表格记录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用“√”表示);绘制了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一),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①~④表示生理过程。
(1)根据捕食关系记录表可绘制出食物网,其中共包含___________条食物链;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_______组。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填代号)。
(2)白沙河畔空气清新、含氧量高,与之有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填图一中数字)。
(3)回校后,同学们准备了下列材料动手制作生态瓶(材料大小均与生态瓶相匹配):①玉米幼苗2棵;②大豆幼苗2棵;③金鱼藻2棵;④小鱼3条;⑤鼠妇3只。
他们向瓶中加入适量塘泥和池塘水(如图二所示),还加入了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_(填数字),然后盖好木塞。为了让生态瓶长时间维持稳定,应将其放在___________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生态瓶里的水不装满,要留出一定空间,原因是___________。
图二
32.(6分)去年冬季以来,支原体肺炎和流感频发,它们传染性强,都有发热、咳嗽和喉咙痛等症状。为做好健康防护,小华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这两种疾病的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资料一: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资料二: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如图)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
资料三: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取的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主要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膨胀、破裂和融化,从而杀死细菌。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支原体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根据所寄生细胞的不同对病毒进行分类,流感病毒应属于___________,它的变异由图中的结构___________(填字母)决定。
(2)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流感,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其中支原体感染,不能利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理由是___________。
(3)针对上述疾病的预防,医生给的建议有:①多休息,多饮水;②勤洗手;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④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以上建议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措施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除上述建议外,请帮小华再提出一条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
33.(9分)西红柿口感好且营养价值高,从幼苗生长到果实成熟的周期短,易于管理。生物兴趣小组到校园植物温室,开展了西红柿种植实践活动。
图一 图二
(1)在西红柿生长过程中,同学们适时施肥的目的是___________;到了开花季节,他们在温室里放养蜜蜂,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测量并绘制了叶片两天内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图(图一)。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积累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西红柿果肉细胞,并绘制了图二所示的结构模式图。西红柿果肉细胞里红色的色素位于___________(填数字)中。西红柿口感好,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___________(填数字)中的遗传物质决定。
(4)他们发现,有的西红柿果实上有灰白色的霉斑。经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西红柿灰霉菌引起的病害,果实表面会逐渐腐烂变软。向科研人员请教后,他们进行西红柿灰霉菌防治措施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善。
①选材:选取大小、成熟度相似且果皮无损伤的150个同种西红柿;灰霉菌孢子悬浮液;次氯酸水溶液。
②浸液:将洗净的番茄浸入到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中。
③分组:将浸液后的西红柿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置于清水和不同浓度的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晾干。
④观察:将处理的果实置于隔离的、条件适宜的仓储柜中,观察并统计发病情况,直至其中一组全部腐烂。
⑤进行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右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说明:防治效率(%)=(清水组发病率-处理组发病率)/清水组发病率×100%
(5)在日常生活中,要延长西红柿的保存时间,你认为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一条)。
34.(10分)同学们开展了“关爱老人,助力健康”的志愿者活动,帮助几位老人分析健康状况,给出健康生活建议。
图一
(1)同学们看到赵奶奶的体检报告单,根据图一中的部分数据,判断她患有___________,建议她多食用含___________丰富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参与血液中___________的合成以及红细胞更新,从而改善症状。
(2)钱爷爷患冠状动脉硬化,医生判断他的病症与过度饮酒有关。同学们结合图二所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为他介绍相关知识。
图二
①冠状动脉是血管[ ]___________的一条分支,酒精刺激血管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使其无法为心脏输送足够的___________。
②钱爷爷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以扩张血管。请你写出药物被吸收后,运输到冠状动脉的过程中,经过图二中各结构的最短路径:___________→冠状动脉(用字母、数字与箭头表示)。
③加强心肺功能锻炼或吸氧可使更多氧气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心肌细胞,促进心肌细胞的___________,释放更多能量,改善心肌功能。
④《黄帝内经》里记载“上医治未病”。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防治冠状动脉硬化的建议:___________。
(3)孙奶奶时常感觉手指发麻,这种感觉产生于___________。检查后,医生诊断她颈椎间盘突出压迫了脊神经某处。同学们判断压迫点可能位于图三中脊神经的___________(填A或B),并建议孙奶奶常做手指操,以缓解症状。
图三
35.(9分)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追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1)1900年左右,屈埃诺在研究某种小鼠毛色遗传时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用A和a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根据___________组可判断小鼠毛色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色。
乙组子代中黄鼠和黑鼠比例约为2:1,他推测可能有一种基因组成的黄鼠在胚胎期全部死亡了。根据他的推测,死亡小鼠的基因组成应该是___________;假如未死亡,这种基因组成的小鼠在乙组子代黄鼠中所占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_。
(2)1902年,麦克朗发现人类男性体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图一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中1对是性染色体,其他3对为常染色体。
该果蝇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_(用图一中符号表示),雄果蝇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来自于亲代的___________果蝇。
图一 图二
(3)1910年,摩尔根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他做了如图二所示的杂交实验。
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比,该实验结果的不同之处是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与___________相关联。他推测并用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则亲代白眼果蝇产生的精子中携带白眼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
(4)孟德尔、屈埃诺、摩尔根等人在遗传学研究中能取得成功,除了他们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外,以下各项中属于他们成功原因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多选)。①实验材料易饲养,繁殖快;②选用亲本进行无性生殖;③从观察性状遗传出发,推测基因的传递规律;④对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36.(8分)为了解浮山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一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同学们进行了以“公园+”为主题的跨学科研学活动。
任务一:做“公园+调查”活动的发现者
(1)同学们记录了公园多种多样的植物,包括马尾松、五角槭、连翘等80余种乔灌木,鸢尾、马蔺等20余种草本植物,这体现了___________的多样性。
(2)同学们制作了三种调查植物的拓印作品及资料卡片(图一),将其绘制成分类表解(图二)。请你观察图一中植物的形态结构,判断图二中B为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若想搜集蕨类植物作为拓印材料,可在山间___________环境找到它。
图一 图二
(3)同学们走到某区域,发现此处阴坡,地势低洼,湿度较大。请你结合下列植物的特性,运用跨学科知识,判断此处适于栽种的植物是___________(填数字)。①垂丝海棠: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②蛇莓:喜阴,喜湿润环境;③圆柏:喜光,忌积水;④玉兰:根肉质,不耐水湿
任务二:做“公园+科普”活动的践行者
(4)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绘制出导览图,制作了动物园研学手册。请根据手册指引,完善相应内容。
组别
处理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24只)
第一次处理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乙组绵羊(24只)
第一次处理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都患炭疽病
捕食关系记录表
捕食者
被捕食者
鲫鱼
河虾
白鹭
水草
√
√
鲫鱼
√
河虾
√
√
图一
组别
实验处理
防治效率(%)
A组
清水
0(全腐烂)
B组
1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60.32%
C组
2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76.28%
D组
4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83.92%
E组
8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83.92%
项目
结果
参考区间
红细胞(1012/L)
2.8
3.5-5.0
白细胞(109/L)
8.
54.0-10.0
血小板(109/L)
210
100-300
组别
亲本
子代数目(只)
黄鼠
黑鼠
甲
黄鼠×黑鼠
2378
2398
乙
黄鼠×黄鼠
2396
1235
动物园研学手册
研学线索下列a、b、c为三条提示,每条提示对应一个场馆或场所。
a.卵生,变态发育→b.卵生,体温恒定→c.体温不恒定,终生用肺呼吸
研学路线按照研学线索,使用导览图,依次找到对应场馆或场所,用数字写出所有可能的研学路线:___________。
研学成果根据路线进行研学,梳理研学成果。
写出以上三类动物形态结构方面的一条共同特征:___________。
若将③小熊猫馆纳入研学路线,请增加一条提示:d.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