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正德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泰市正德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中的热量改变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钠与冷水反应B.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C.小苏打粉末与稀盐酸反应D.铁与氯气的反应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B.使石莣变红的溶液中:
C.溶液中:
D.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
3.离子方程式可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这一类中和反应。下列物质间的反应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稀溶液B.澄清石灰水+稀
C.稀D.醋酸和KOH溶液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B.BC.CD.D
5.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B.
C.D.
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的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D.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7.和X四种离子以个数比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X可能是( )
A.B.C.D.
8.常温下,用0.1 ml/LNaOH溶液滴定0.1 ml/L盐酸,若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的pH是( )
A.4B.7.2C.10D.11.3
9.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B.
C.D.
10.向溶液中依次加入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则甲、乙、丙中的溶质可能是( )
A.B.
C.、、NaClD.
11.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
C.、、、D.、、、
12.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B.
C.D.
1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是( )
A.、、、B.、、、
C.、、、D.、、、
14.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B.、、
C.、、D.、、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
C.、、、D.、、、
二、多选题
16.某兴趣小组同学将pH=1的酸性溶液和溶液按如下比例混合,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现象:实验①溶液很快由紫色变为青绿色,而实验②慢一点;变为青绿色后,实验②溶液很快褪至无色,而实验①褪色慢一点。
资料:与很难形成配合物;(青绿色),Mn+有强氧化性,而氧化性极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溶液中能通过加盐酸酸化调pH=1
C.溶液由青绿色褪至无色过程中,实验①中较小,导致褪色速率较慢D.由实验可知,加入越多,溶液由紫色褪至无色的速率越快
17.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
A.B.C.D.
18.已知:。如图为利用该反应制取的实验装置(部分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稀硫酸代替a装置中的稀盐酸
B.b装置中的试剂为饱和溶液,作用是吸收中的HCl
C.题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装置c中含的饱和食盐水提高了的吸收效率
19.1943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创建了联合制碱法,即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其中的重要反应,关于该工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气体是气体是氮气
B.第III步得到的滤液中没有和
C.第I步的操作是过滤
D.该工艺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20.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遇石蕊变蓝的溶液:、、、
B.常温下pH小于7的溶液:、、、
C.澄清透明的溶液:、、、
D.含氯化铁的溶液:、、、
三、推断题
21.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溶液、溶液、HCl溶液、溶液、溶液中的一种。已知:①A与D反应有气体生成,②A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③B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④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⑤C与D反应有气体生成,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A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E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加入C溶液至溶液成中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A溶液中加入Zn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五种固体物质A、B、C、D、E由下表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它们均易溶于水。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 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
② 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③ 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④ 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⑤ 将38.4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1.6ml/L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据此推断A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步骤⑤ 中若要将Cu片完全溶解,至少加入稀H2SO4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L。
四、实验题
23.工业以NaCl、等为原料先制得,进而生产出纯碱。(该法叫侯氏制碱法)
(1)写出制备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
(2)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分离出晶体的操作是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③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气体,说明原因______。
④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
(3)请你再设计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
24.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
Ⅰ.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1)除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
(2)圆底烧瓶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在2min时收集到224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该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设圆底烧瓶内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100mL,且反应过程中体积不变),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Ⅱ.探究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乙同学利用浊度计探究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浊度计用于测量浑浊度的变化。产生的沉淀越多,浑浊度(单位为NTU)值越大。
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如下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混合后溶液达到相同浑浊度的过程中,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①~⑤所得数据如图2曲线①~⑤所示。
【分析与解释】
(4)实验③中,x=_________。
(5)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
(6)通过比较Ⅰ组(①、②、③)与Ⅱ组(③④、⑤)两组实验,可推断反应物浓度的改变对与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浓度的改变影响更大。该推断的证据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钠与冷水反应、铝与氧化铁的反应、铁与氯气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而小苏打与稀盐酸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项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A;
B.使石莣变红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与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故不选B;
C.和反应生成AgCl沉淀,溶液中,不能大量含有,故不选C;
D.都能与,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故不选D;
选A。
3.答案:B
解析:
4.答案:A
解析:A.之间不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含有的溶液为紫色,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C错误;D.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A.铁铜在氯化铁溶液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
B.铁与氯化铜溶液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铁铜在氯化铜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可以构成原电池,故B正确;
C.四氯化碳是非电解质,不是电解质溶液,铁铜在四氯化碳中不可以构成原电池,故C错误;D.锌铜在氯化铁溶液稀硫酸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A.和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C符合题意;
D.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D
解析:当不计算X所带电荷时,正电荷数为2×3+3=9,负电荷数为4×2=8,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X必定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由于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铝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所以X可能是,故选D。
8.答案:C
解析:常温下,用溶液滴定0.1 ml/L盐酸,若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中,,所得溶液的pH=10,故合理选项是C。
9.答案:C
解析:A.与等反应,均可生成,故A不符合题意;
B.NaOH与发生反应生成和,故B不符合题意;
C.Cu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故C符合题意;
D.与NaOH、等反应,均可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答案:B
解析:A.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得到碳酸钡沉淀,但是碳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溶解,A错误;
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其溶液中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形成氯化银沉淀,B正确;
C.碳酸钠可以和反应得到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沉淀溶于得到硝酸钙溶液,但是硝酸钙溶液和NaCl之间不会发生反应,C错误;
D.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溶解,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D
解析:A.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无色强酸性溶液中,是淡黄色的,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与氢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无色强酸性溶液中,均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D
解析:甲烧杯中溶液呈蓝色,一定含,则和不能大量共存的、在乙烧杯中,在甲烧杯中,根据电荷守恒,甲烧杯中还含有,乙烧杯中还含有,所以乙烧杯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答案选D。
15.答案:C
解析:A.、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在水溶液中不发生反应,能共存,C正确;
D.和、和、和在水溶液中均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C。
16.答案:BD
解析:A.题目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控制单一变量,则设计实验时,除浓度外,其他量均相同,所以加水体积为2.0 mL,即x=2.0,A正确;
B.溶液可与盐酸反应放出氯气,故不可用盐酸酸化,B错误;
C.由实验时溶液都是先变为青绿色后褪至无色可知,在反应过程中,先被还原为,后被还原为,由青绿色褪至无色的过程中,若浓度过大,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浓度降低,褪色速率较慢,C正确;
D.由表中数据和实验现象可知,并不是加入越多,溶液由紫色褪至无色的速率越快,D错误;
故答案为:BD。
17.答案:AC
解析:A.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A符合题意;B.饱和联酸钠溶液中通入,会产生沉淀,B不符合题意:C.KSCN与溶液反应变红色,但没有沉淀生成,C符合题意;D.澄清石灰水与溶液反应,会产生沉淀,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C。
18.答案:BD
解析:稀硫酸与反应生成微溶的,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A项错误;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中的HCl气体,故b装置中的试剂应是饱和溶液,B项正确;题述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含的饱和食盐水呈碱性,易吸收酸性气体,D项正确。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AC
解析:
21.答案:(1);
(2)BaCl2+2AgNO3=AgCl+Ba(NO3)2 , Ba2++2OH-+2H++ =BaSO4+2H2O
(3)2HCl+Zn=ZnCl+H2
解析:
22.答案:1.CuSO4; 2.;
3.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Al3++H2OAl(OH)3+3H+;4.500
解析:
23.答案: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中的气体;吸收未反应完的;过滤;玻璃棒、漏斗、烧杯;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的吸收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过量二氧化碳气体(或往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等)
解析:
(1)反应生成和,制备的总反应方程式:。故答案为:;
(2)①甲中制备二氧化碳的盐酸具有挥发性,乙装置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中的气体;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中的气体;吸收未反应完的;
②分离固体和溶液用过滤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分离出唱体的操作是过滤,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故答案为:过滤;玻璃棒、漏斗、烧杯;
③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氨气气体,说明原因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故答案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
④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装置改动的理由是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的吸收率。故答案为: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的吸收率;
(3)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过量二氧化碳气体(或往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等)。故答案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过量二氧化碳气体(或往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等)。
24.答案:(1)秒表(或计时器)
(2)
(3);会部分溶于水
(4)8
(5)探究浓度变化对
硫代硫酸钠和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6)从题图2可知,两组实验中达到相同浑浊度时,Ⅰ组实验浓度变化对反应时间影响更明显
解析:(1)从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是通过测量在一个时间段内所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来测定反应速率,故还缺少的仪器是秒表或计时器。
(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硫元素的歧化反应,由+2价歧化为0价和+4价,即产物为和。
(3)若在2 min时收集到224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可计算出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会部分溶于水,收集得到的比理论值小。
(4)由控制变量法可知溶液总体积为15 mL,实验③中,。
(5)①、②、③中硫酸的体积相同、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不变,只有加入的溶液的体积不同,所以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变化对硫代硫酸钠和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6)通过比较Ⅰ组(①、②、③)与Ⅱ组(③、④、⑤)两组实验,可推断溶液浓度的改变对与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更大,该推断的依据是从题图2可知,两组实验中达到相同浑浊度时,Ⅰ组实验浓度变化对反应时间影响更明显。
选项
环境
离子组
A
酸性溶液
、、
B
碱性溶液
、、
C
无色溶液
、、
D
的溶液
、、
序号
温度
①
20 ℃
2.0 mL
4.0 mL
0 mL
②
20 ℃
2.0 mL
2.0 mL
阳离子
Na+
Al3+
Fe3+
Cu2+
Ba2+
阴离子
OH-
Cl-
实验装置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①
0.1
1.5
0.1
3.5
10
②
0.1
2.5
0.1
3.5
9
③
0.1
3.5
0.1
3.5
x
④
0.1
3.5
0.1
2.5
9
⑤
0.1
3.5
0.1
1.5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泰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泰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新泰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