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正德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正德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B.树突状细胞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C.TAM使肿瘤细胞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
D.IL10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间接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
2.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 ℃突然升至40 ℃,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然降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段时间内,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3.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度肝水肿和高水平的血浆肝酶(如ALT等)。临床上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B.若血浆中ALT略微低于正常值,通常没有临床意义,建议定期复查;若血浆ALT高于正常值,肝功能可能受损
C.丙型肝炎患者出现轻度肝水肿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细胞代谢旺盛引起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D.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为细胞的正常呼吸进行提供氧气,避免出现乳酸性酸中毒
4.下丘脑和垂体发生病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现有甲、乙两成年患者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鉴别病变的部位,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健康人相比,患者甲、乙可能会表现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B.若a明显小于9,而b恢复为健康人对应水平,说明患者甲可能是下丘脑发生了病变
C.若c、d都明显低于健康人对应水平,说明患者乙的下丘脑和垂体都发生了病变
D.健康人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
5.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B.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H区时,患者能听到别人说话
C.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6.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尿酸、甘油三酯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原尿中水的重吸收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离子和化合物分别是Na⁺、Cl⁻和蛋白质
D.组织液流向血浆的液体量与流向淋巴液的液体量大致相等
7.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所示结构为感受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只对K+有通透性
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传导
D.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8.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Ⅰ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元A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神经递质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
B.从Ⅱ、Ⅲ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一定是因为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Na+内流
C.为减弱手术带来的疼痛,医学上可以考虑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麻醉类药物
D.兴奋是由神经元A的轴突或树突传递给神经元B的胞体的
9.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5-羟色胺(5-HT,一种神经递质)相对或绝对的不足或缺乏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B.5-HT作为抑制性递质发挥作用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K+外流
C.抑制5-HT回收或抑制5-HT被相关酶分解可达到抗抑郁的效果
D.抑郁持续两周以上,则应咨询精神心理科医生以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症
10.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
C.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
D.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
11.下列对于人体内环境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人体细胞都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B.氨基酸、H2O2酶、肝糖原、胰岛素和乙酰胆碱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D.正常人体内环境的温度一般在37℃左右,不会因年龄、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
12.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反射弧中含有4个神经元,效应器是伸肌运动神经末梢及伸肌
B.若神经元轴突外的Na+浓度升高,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绝对值将增大
C.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内负外正
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能产生和释放神经递质
13.下图为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3个突触
②若B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发生2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③若B受刺激,C会兴奋,A、B同时受刺激,C不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④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
⑤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
14.细胞外液中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和速率。分别给予两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相同的适宜刺激,分别测量、记录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依据结果推测神经纤维所处的环境可能是( )
A.甲在高Na+海水中,乙在高K+海水中
B.甲在高Na+海水中,乙在低K+海水中
C.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Na+海水中
D.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K+海水中
15.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平时,膀胱壁肌肉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不会引起排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人“憋尿”时,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
B.如果在e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C.交感神经兴奋,利于膀胱排尿;副交感神经兴奋,利于膀胱储尿
D.如果没有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排尿不完全
二、多选题
16.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效应。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增多,这种调控机制可使肌肉运动状态时的血流量增加到静息状态时的15~2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代谢产物进入内环境,参与体液调节
B.肌肉处于运动状态时,体液调节对肌肉血流量的影响大于神经调节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经组织液大部分进入血液,血流量增多利于维持肌细胞直接生活环境的稳定
D.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机体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17.利用某海洋动物离体神经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乙、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图甲的a、e处虚线将下移
B.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ab、②、⑦
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侧Na+浓度高于细胞膜内侧
D.ce、②、⑨过程中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18.当肝脏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导致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成为判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肝脏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B.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导致组织水肿
C.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其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保持不变
D.血浆渗透压的稳定主要通过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特别是Na+和C1-)来维持
19.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形虫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其生活的内环境
B.大熊猫内环境中含有维生素、麦芽糖、氨基酸等各种营养物质
C.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20.研究发现,人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下,机体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产生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含量降低,从而引发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该机制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B.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会随体液定向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作用
C.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是由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导致的
D.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可能会促进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转运蛋白回收5-羟色胺
三、填空题
21.人和大多数动物细胞代谢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内环境中摄取,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可能会使人患病。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内环境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__________会使得血浆的pH略有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但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对能使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__________.
(2)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__________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3)医学上常注射5%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能量,原因是该浓度的葡萄糖溶液__________;医生在给病人输液的时候,有时会选择10%的葡萄糖溶液,试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22.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需要超过正常量的胰岛素才能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患者常表现为血糖含量高,且胰岛素含量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在维持人体血糖平衡方面非常重要,当血糖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时,________的活动增强,其分泌的胰岛素增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血糖降低。
(2)褪黑素(MLT)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与昼夜节律的调节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MLT也可参与维持机体血糖平衡,为了验证其作用,请完成下列实验:
①实验步骤:
a手术前:选取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正常饲养数天,每天禁食相同且适宜的时间后,计算平均值并记录。
b手术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术后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用相同且等量的饲料喂养数天,每天禁食相同且适宜的时间后,计算平均值并记录。
c注射后:甲组大鼠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________,乙组大鼠注射________。注射后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用相同且等量的饲料喂养数天,每天禁食相同且适宜的时间后,计算平均值并记录。
②预期实验结果:
甲组大鼠手术后的血糖含量______手术前,注射后其含量恢复正常;甲组大鼠手术后胰岛素含量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手术前,注射后其含量恢复正常;乙组大鼠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在整个实验阶段均正常。
四、读图填空题
23.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A是小肠),I、II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回答问题:(1)图甲中的c所处的内环境为__________,II表示______________,O2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至少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2)图甲中的a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图乙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填序号)。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pH仍能维持在________(填数值)正常范围内,这与H2CO3/、____________等缓冲对有关。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下图甲是MND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下图乙中曲线Ⅰ表示其体内某神经纤维受适宜刺激后,膜内Na+含量变化,曲线Ⅱ表示膜电位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
(2)据甲图判断,谷氨酸是_____性神经递质。图中③过程与膜的_____有关。
(3)据图分析,NMDA的作用有_____(写出两点)。
(4)MND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_____,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
(5)乙图中,AB段Na+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A点后,细胞膜外Na+的含量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膜内;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
25.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其中激素3的名称是_____、腺体2的名称是_____;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_____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使血糖水平下降。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_____,使血糖快速补充;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葡萄糖及时被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3)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人因大量流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_____,最终导致尿量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同时,_____产生渴觉,使人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4)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进而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A正确;
B、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B错误;
C、白细胞介素-10(IL-10)可促进TAM转变成调节性T细胞,进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进而使肿瘤细胞不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C错误;
D、IL-10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转变成调节性T细胞进而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AB段气温升高,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舒张,A错误;
B、高温下人体主要依靠皮肤排汗散热,并不是不散热,B错误;
C、人为恒温动物,高温及低温环境下均可通过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
D、BC段时间内室温下降,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强代谢,增加产热,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
B、丙型肝炎患者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血浆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会导致ALT增加,B正确;
C、丙型肝炎患者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血浆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导致肝水肿,C错误;
D、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氧气,避免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D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题干信息表明甲、乙两成年患者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与健康人相比,患者甲、乙可能会表现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A正确;
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若a明显小于9,而b恢复为健康人对应水平,说明患者甲可能是下丘脑发生了病变,导致体内TRH不足,B正确;
C、 若c、d都明显低于健康人对应水平,则注射TRH前后患者乙的TSH浓度均较低,说明垂体发生了病变,不能合成TSH, C错误;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到达一定的量,反过来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故健康人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C。
5.答案:A
解析:A、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后,患者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声器官完全正常,能发出声音,但不能运用词语表达思想,A错误;
B、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患者能听到别人说话,但听不懂别人讲话,B正确;
C、下丘脑是生物节律中枢,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C正确;
D、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调控作用,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D正确。
故选A。
6.答案:A
解析:A、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葡萄糖、尿酸、甘油三酯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在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错误;
D、组织液大部分流回血浆,少数分流入淋巴管,因此流向血浆的组织液多于流向淋巴的组织液,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A、据图可知,③所在神经有神经节,表示传入神经,与之相连的①表示感受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但是其他的细胞需要的离子也具有通透性,A错误;
B、由于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B错误;
C、兴奋在③处以电信号传导,在⑥突触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故在反射弧中上兴奋在不同位置传导形式不同,C错误;
D、因缺乏对照实验,只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测电位变化,不能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A、以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大部分神经递质属于小分子物质,A错误;
B、从图乙Ⅱ、Ⅲ组结果推断,神经元A的动作电位逐渐减弱,很可能是河豚毒素抑制了Na+内流,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减弱直至为零,也有可能是河豚毒素影响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受体)所致,B错误;
C、由图乙可知河豚毒素可以阻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即其能阻断兴奋传到大脑,避免痛觉的产生,故可以用于研发麻醉类药物,C正确;
D、兴奋是由神经元A的轴突传递给神经元B的胞体的,D错误;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抑郁一般是由于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引起,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A正确;
B、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5-羟色胺(5-HT,一种神经递质)相对或绝对的不足或缺乏有关,5-HT属于兴奋性递质,B错误;
C、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5-羟色胺相对或绝对的不足或缺乏有关。5-HT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关酶分解或被重吸收,抑制5-HT被重吸收或灭活,可使其持续作用神经元,从而达到抗抑郁的效果,C正确;
D、抑郁是短期的行为,抑郁时间长可能导致抑郁症,抑郁持续两周以上,则应咨询精神心理科医生以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症,D正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该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
B、由脑发出的神经为脑神经,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故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B正确;
C、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自主神经系统不包括躯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②属于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
D、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则该反射活动不完整,该反射不能完成,D正确。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有些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小肠上皮细胞等,A错误;
B、H2O2酶和肝糖原属于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错误;
C、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约为770kPa,C正确;
D、正常人体内环境的温度一般在37℃左右,因年龄、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同一个人一天的体温也有所不同,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A、图中有4个神经元,效应器是伸肌运动神经元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末梢以及它们支配的相应肌肉,A错误;
B、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升高,由于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而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则此时钠离子内流的量增多,则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B正确;
C、兴奋传至a处时,a处产生兴奋,释放抑制性递质,此时a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错误;
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产生和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抑制屈肌活动,D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①图示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①错误。
②若B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刺激b点时,指针发生2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不能传到B所在的神经元,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②错误。
③若B受刺激,C会兴奋,A、B同时受刺激,C不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了C的兴奋,③正确。
④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④正确。
⑤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由于兴奋同时到达a、b两点,电位差相同,理论上指针不偏转,⑤正确。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分体题图可知,刺激后,甲可产生动作电位,而乙的膜电位变化有所改变,但未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与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有关,故据此推测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Na+海水中,导致甲中的钠离子内流多,能形成动作电位,而乙中钠离子内流少,不能形成动作电位。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成人“憋尿”时,大脑皮层通过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脊髓排尿中枢内的d神经元抑制,此时会引起d神经元上的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导致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差值增大,A错误;
B、e处位于传出神经上,如果在e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会传到大脑皮层,不会引起大脑皮层产生“尿意”,B错误;
C、副交感神经可以导致膀胱缩小,有利于膀胱排尿,C错误;
D、大脑是高级中枢,脊髓是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如果没有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排尿不完全,也不能有效憋尿,D正确。
故选D。
16.答案:ABC
解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A、由“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效应”可知,肌细胞的代谢产物进入内环境,参与体液调节,A正确;
B、剧烈运动时交感兴奋的同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增多,但最终的结果是血流量增加,也就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血管扩张,而体液调节就是使血管扩张的,所以在这个情境下体液调节对肌肉血流量的影响大于神经调节,B正确;
C、血流量增多利于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交换,利于维持肌细胞直接生活环境的稳定,C正确;
D、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机体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D错误。
故选ABC。
17.答案:AB
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图乙、图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
A、a、e点表示产生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与Na+浓度无关,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甲图的a、e处不下降,A错误;
B、神经纤维受刺激时,Na+内流,所以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a~c、⑤~③,⑥~⑧,B错误;
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但整个细胞膜外侧钠离子仍高于细胞膜内侧,C正确;
D、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AB。
18.答案:BC
解析:A、肝脏细胞代谢离不开内环境,代谢产生的物质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A正确;
B、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组织液更多的进入血浆,组织液减少,B错误;
C、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中的物质更多地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液渗透压的改变,进而导致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改变,C错误;
D、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最重要的离子是Na+和C1-,D正确。
故选BC。
19.答案:CD
解析:A、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A错误;
B、麦芽糖为二糖,存在于植物体内,不能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因此麦芽糖不属于内环境中的营养成分,B错误;
C、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C正确;
D、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需要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D正确。
故选CD。
20.答案:AD
解析: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该机制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A正确;激素可随体液运输至全身,并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不是定向运输,B错误;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不会导致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C错误;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可能会促进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转运蛋白回收5-羟色胺,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含量降低,从而引发抑郁症,D正确。
21.答案:(1)7.35~7.45;乳酸;降低;/H2CO3
(2)Na+和Cl-;770
(3)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能够维持机体渗透压平衡;10%的葡萄糖溶液属于高渗溶液,多用于补充能量,当病人低血糖发作时,可应用10%的葡萄糖溶液静点,使低血糖迅速得到纠正。
解析:(1)人体内环境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使血浆PH略有降低,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
(2)细胞外液渗透乐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3)5%葡萄糖溶液与人体的血浆等渗,能维持血浆渗透压。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被称为“生命的燃料”。因此注射5%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能量;10%葡萄糖溶液属高渗溶液,多用于补充能量,当病人低血糖发作时,可应用10%葡萄糖溶液静点,使低血糖迅速得到纠正。
22.答案:(1)胰岛B细胞;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化为甘油三酯等,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2)甲组大鼠手术摘除松果体,乙组大鼠手术但不摘除松果体;MLT溶液;等量生理盐水;高于;高于
解析:
23.答案:(1)淋巴液、血浆;肾小管重吸收;9
(2)①;无机盐、蛋白质
(3)⑤;7.35-7.45;
(4)理化性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1)图甲中的c为淋巴,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液、血浆,Ⅱ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O2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依次经过肺泡壁(一层细胞,两层膜)、进毛细血管壁(一层细胞,两层膜)、进红细胞(一层膜)、出红细胞(一层膜)、出毛细血管壁(一层细胞,两层膜)、肝细胞膜(一层膜),共9层膜,即9层磷脂双分子层。
(2)根据图甲中箭头的方向和内环境组成的关系可知,图甲中的a为血浆,位于毛细血管中,故对应图乙中的①,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3)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的产物,来源于细胞内液,故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⑤细胞内液。正常人的血浆pH值是7.35-7.45,血浆pH值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其中含有的等物质有关。
(4)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4.答案:(1)电信号
(2)兴奋;一定的流动性
(3)识别谷氨酸、运输Na+
(4)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5)协助扩散;高于;内正外负
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或神经冲动。
(2)据甲图判断,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能引起钠离子内流,所以谷氨酸是兴奋型神经递质。图中③过程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是胞吐作用,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3)据图分析,NMDA的作用有识别谷氨酸、运输Na+。
(4)MND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
(5)乙图中,AB段Na+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Na+主要维持膜外的渗透压,所以A点后,细胞膜外Na+的含量高于膜内,C点动作电位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25.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寒冷环境中体内产生的甲状腺激素比较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细胞呼吸(或有机物氧化分解);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
(3)抗利尿激素;减少;大脑皮层
(4)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解析:(1)结合分析可知,激素3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腺体2的名称是下丘脑;人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而且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在寒冷环境中比在炎热环境下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因此更容易集中精力。
(2)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会通过细胞呼吸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使血糖水平下降,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级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快速补充;同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又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进而使葡萄糖及时被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3)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人因大量流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通过垂体释放,进而使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最终导致尿量减少;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人主动饮水补充水分,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4)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组别
健康人
甲
乙
TSH浓度
(mU/L)
注射前
9
a
c
注射后
30
b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弘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正德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紫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