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点一 植被
1.植被与环境
(1)概念: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2.森林
3.草原与荒漠
4.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5.植被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
(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
说明该地区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
(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的植被
说明生长在该地区的植被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主要从根、叶、茎生长特点、植被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分析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特点的。
①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
②叶子:叶片厚,有蜡质层,反射阳光,减少蒸发,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
③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④分布特点: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⑤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⑥某一季节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的特点。
6.不同区域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不同
例题1:板根(见下图),也被称为板状根,是热带雨林高大乔木常见的根部形态,具有支撑、吸收营养、呼吸、改变微环境等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胸高处的直径)被认为是板根发生的指标因子,且板根的数量和大小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加。完成下面1-3小题。
1.推测与其他树木根部相比,板根在高大乔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支撑B.吸收营养C.呼吸D.改变微环境
2.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的主要原因是( )
A.雨林地区土层薄,根系易在浅层发育B.便于热带雨林高大乔木种群的扩散
C.深层土壤板结严重,板根难以深入D.利于发挥其呼吸和吸收养分的功能
3.板根改变微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提高土壤温度B.缩短土壤冻结期C.拦截土壤养分D.减少地表水下渗
【答案】1.A 2.D 3.C
【解析】1.由材料“板根的数量和大小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加”可以推断,胸径越大,乔木越高大(提示:一般情况下,树高和胸径呈正相关),相应的板根越大、数量越多。热带雨林高大乔木处在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高大乔木树冠较大,易被强降雨等摧倒,故板根主要起到支撑乔木生长的作用。故A正确。解后反思板根反映了高大乔木对环境的特殊适应。其作为一种强而有力的根系,可以很好地避免因冠幅宽大导致的树木“头重脚轻”站不稳的问题,有效地支撑树木的地上部分,也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侵袭。板根有效解决了热带雨林中树木根系难以进入深层土壤而又要支撑地上部分的两难问题。排除BCD。故选A。
2.热带雨林地区高温多雨,树木生长旺盛,枯枝落叶掉落到地面后很快就会腐烂,土壤形成的过程快,土层较厚,排除A;植物主要通过种子传播使种群扩散,板根属于根系的一部分,对乔木种群的扩散基本无影响,B错误;由于雨林地区温度高、水分充足,微生物对有机质(枯枝落叶等)的分解快,营养物质大多集中在浅层土壤中,因此板根生长在浅层土壤中更利于其充分发挥呼吸(作用:让植物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正常生长)和吸收养分的功能,而不是因为深层土壤板结阻挡了根系深入,C错误,排除ABC。故选D。
3.由图可知,乔木的板根很发达,可以促进地表水下渗,且对土壤养分具有拦截作用,形成板根上坡位养分的富集区,改变微环境,故C正确,D错误;板根对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不大,排除A;板根主要发育在热带雨林地区,热带地区土壤无冻结期,排除B。故选C。
考点二 土壤
1.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野外土壤观察的内容
(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是用颜色来命名的。
(2)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按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黏土三种类型。
(3)土壤剖面构造
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人类活动。
4.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功能
①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
③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④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
(2)养护
①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需要对其进行改良或改造;
②优良的土壤也要注重种养结合,通过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方法,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5.土壤的组成
6.土壤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7.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影响
8.土壤形成过程
例题2:地质历史时期,我国青藏高原东部某古湖泊被黄河侵蚀切穿后形成盆地,黄河源头改变。下图为该盆地内某地部分地层沉积剖面示意。完成下面4-5小题。
4.根据图示古地层可以确定当地( )
A.古湖比古河流存在的时间短B.风成沙较河床沉积物粒径大
C.古土壤比现代草甸土壤肥沃D.气候表现为先变干后再变湿
5.古湖水外泄疏干的过程及影响有( )
①黄河溯源侵蚀切穿古浅湖②古浅湖湖水外泄成为河流
③湖盆底部湿地消失④黄河流域面积缩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4.D 5.A
【解析】4.不同沉积环境,无法根据沉积物厚度判断沉积时间,A错误;根据外力作用的影响,风成沙层属于风沙地貌,沉积物颗粒较小,河床沉积物以洪水期和枯水期粗细颗粒交替的沉积物为特点,风成沙较河床沉积物粒径小,B错误;土壤是在风化产物的基础上经过成土作用逐步发育形成的且具有一定肥力能使植物生长的松散层。古土壤层未显示有植物生长,现代草甸土层有植被覆盖,说明现代草甸土壤较肥沃,C错误;浅湖时可能还未被河流切穿,湖泊仍然是内流湖;深湖时说明降水和冰川补给多,气候暖湿,风成沙沉积时期气候干旱,后来的土壤及草甸说明气候又变湿,D正确。故选D。
5.古湖变成河流补给黄河即为外泄疏干;溯源侵蚀切穿湖岸后使湖泊疏干,①②正确;湖盆底部形成河流,仍有湿地;原古湖流域成为黄河新增流域,故③④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考点三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①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②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2)响应特点
①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
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
5.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实例
例题3: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喀纳斯河谷在第四纪期间(距今约200万年)发生过多次冰川进退,保存了典型的第四纪冰川地貌,如U形谷、角峰、刃脊等冰川侵蚀地貌,冰碛湖、冰川漂砾等冰川堆积地貌。下图示意喀纳斯河谷横剖面,河谷两侧地貌呈不对称分布,河谷东坡发育草甸和灌木,西坡分布着茂密的针叶林。完成下面6-7小题。
6.A1台地的冰川漂砾平均体积较A4台地的冰川漂砾小,主要原因是A1台地处( )
A.风蚀作用强B.生物作用强C.流水作用强D.冰川作用强
7.喀纳斯河谷东西两侧地貌呈不对称分布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大气湿度差异大B.地壳运动差异大
C.相对高度差异大D.冰川侵蚀差异大
【答案】6.C 7.D
【解析】6.据图分析可知,A4台地的冰川漂砾位置较高,该区域流水作用较弱,主要以风蚀作用为主,冰川漂砾平均体积较大,而A1台地的冰川漂砾位于海拔较低的谷底,受流水的改造作用较强,冰川漂砾平均体积较小,C正确,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侵蚀、堆积地貌受到生物作用影响较小,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在第四纪受到冰川作用影响较强,而目前该地区并无现代冰川分布,故该地目前不受冰川作用影响,D错误。故选C。
7.根据材料可知,河谷东坡发育草甸和灌木,西坡分布着茂密的针叶林,说明西坡水分条件较东坡好,由此可推知第四纪时期分布在河谷里的冰川西侧较东侧厚,冰面由西侧倾向东侧,冰川对河谷西侧的侵蚀作用较东侧强,在冰川退出此段河谷之后,形成了西侧陡于东侧的不对称地貌,D正确;据图可知,由于东西坡之间距离只有6公里,大气湿度和地壳运动差异小,A错误;根据图中海拔数据分析可知,东西坡之间相对高度差异不大,对地貌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考点四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地域差异
(1)形成
①同纬度地区
②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2)空间尺度
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3.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地带的分布
任何一个自然地带,都具有一定的气候以及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世界陆地上的自然地带及其气候、植被、土壤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二、地方性分异规律
1.概念: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2.实例:温带湿润区植被随高度变化
3.常见的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
自然地带受海陆分布、局部水分差异、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非地带性的分布。地方性分异现象及成因分类总结如下:
三、垂直地域差异
1.影响因素:海拔的变化。
2.分异基础:水热状况不同。
3.分异规律: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4.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5.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
6.垂直带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海拔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
(1)垂直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山麓的垂直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陆地自然地带相一致。
(3)山地垂直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
(4)同一垂直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如下图所示:
7.山地坡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南北走向的山地
山地东坡和西坡的热量差别不大;降水对两坡向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如东坡为来自海洋水汽的迎风坡,生物多样性丰富;西坡为来自海洋水汽的背风坡,生物多样性不丰富。
(2)东西走向的山地
①在阴、阳坡降水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阳坡的光照条件好,气温高,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生物多样性可能略少。
②在阴、阳坡降水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若阳坡的降水多,热量条件又好,则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若阳坡的降水少,蒸发又较旺盛,则生物多样性较少。
8.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附近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一般与温度、降水、坡度等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9.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例题4: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该山可能是( )
A.天山B.大兴安岭C.阴山D.秦岭
9.图中甲植被带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山地针叶林带D.针阔叶混交林带
【答案】8.A 9.C
【解析】8.由该山的基带是荒漠,可判断出它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的基带存在荒漠的可能性较低,再结合山地海拔可知该山为天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由带谱分布(荒漠-草原-草甸),可推断出沿山坡向上,水分条件变好,甲植被带位于山地草原以上、山地草甸以下,说明水分条件优于草原,热量条件优于草甸,为森林带。结合海拔高度及位置信息,可推断出甲植被带是山地针叶林带,C正确,甲的位置的热量和水分条件难以满足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的生长,ABD错误。故选C。
重点1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
1.环境特征的一致性
自然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整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以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为例:
2.要素的内在关联性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
3.发生发展的统一性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案例①:在河流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案例②: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南亚、中亚、西亚的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重点2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重点3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主要是看自然地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地带的变化。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3.自然地带成因记忆法
(1)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地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高山植物区。
(2)两种气候形成一种自然地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一种气候形成多个自然地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4)气候相同但因地势的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自然地带不同: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季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西海岸;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
重点4 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1.通过垂直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垂直带,因位于垂直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垂直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垂直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情况下,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垂直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垂直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垂直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垂直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垂直带的数目多于北坡(不考虑水分条件),或基带垂直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垂直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垂直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垂直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垂直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垂直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垂直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例题5:随着大高加索山脉的隆起,里海从地中海分离,分离后的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1为“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示意图”,图2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大高加索山脉隆起后,图1所示区域自然环境的演变为( )
A.地中海汇水面积增大B.黑海东南年温差变小
C.里海流域年降水增多D.伏尔加河含沙量增大
11.对应图2,导致里海盐度较小的主要环节序号是( )
A.⑤⑥B.③④C.①⑤D.②⑦
【答案】10.B 11.A
【解析】10.由材料“里海从地中海分离”可知,大高加索山脉隆起后,地中海汇水面积减小,A错误;黑海东南部大高加索山脉隆起,海拔升高,年温差变小,B正确;大高加索山脉隆起后,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里海流域年降水减少,C错误;伏尔加河流域所在纬度高于大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隆起对伏尔加河的补给类型、流域自然环境影响小,伏尔加河含沙量变化较小,D错误。故选B。
11.①是海洋水蒸发,②是发生在海洋上的降水,③是水汽输送,④是发生在陆地上的降水,⑤是地表径流,⑥是下渗,⑦是地下径流,⑧是陆地水蒸发,⑨是陆地植被蒸腾。结合示意图可知,里海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入湖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较多,即⑤⑥⑦较多,A正确;受大高加索山脉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输送(③)到里海流域,里海流域内的降水④较少,B错误;里海盐度较低与海洋水蒸发①、发生在海洋上的降水②无关,CD错误。故选A。
例题6: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自然带分布非常特殊,垂直植被从下往上,由草原过渡到灌丛和森林,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各植被带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草原ⅡB.针叶林C.草原ⅢD.阔叶林
13.推测大兴安岭平台到察尔森出现垂直自然带倒置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B.热量C.光照D.土壤
【答案】12.C 13.A
【解析】12.土壤的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植被。从图中可看出,草原Ⅲ位于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位较高,水分条件最好,植被丰茂,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C正确。结合大兴安岭位置可知,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由于草原Ⅱ所处位置较低,夏季风受地形抬升不明显,且受焚风影响,降水较少,水分条件较差,植被覆盖率相对于草原Ⅲ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A错误。森林的有机质大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返还给土壤的有机质相对小于草原,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草原,B、D错误。故选C
13.结合大兴安岭位置可知,该地西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山地西坡冷空气堆积,气流越过山顶在东坡形成下沉焚风,越往下空气越干燥,海拔200~400米附近(平台—察尔森)尤其干燥。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长白山等众多山脉的阻挡,到达此地的气流水汽含量较少,加之察尔森以下地形抬升不明显,降水也不多,发育成草原Ⅱ,察尔森以上气流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和林带,平台以下受地下水影响,水分条件也较好,发育成草原Ⅲ,因此大兴安岭平台到察尔森因为水分差异形成了草原Ⅱ,出现垂直自然带倒置,A对,BCD错。故选A。
例题7:我国某山地中部主峰(海拔3771米)北坡上分布着世界上带幅最宽的落叶阔叶林垂直自然带,被称作“超级垂直带”。右图示意此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状况。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此山( )
A.位于南岭山地一带
B.是东北虎豹保护区
C.南坡1月海拔1km处平均气温约为0℃
D.北坡7月为背风坡降水较1月份偏少
15.在超级垂直自然带的形成过程中,影响因素最小的是( )
A.人类活动B.植物丰富度C.地理位置D.海拔高度
【答案】14.C 15.A
【解析】14.读图可知,该山地北坡山麓分布着栓皮栎林亚带,属于落叶阔叶林带,而南坡山麓有常绿阔叶林分布,因此该山其余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应位于秦岭山地一带,A错误;东北虎豹保护区没有常绿阔叶林分布,B错误;南坡海拔1km处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过度地带,1月平均气温约为0℃,C正确;北坡7月尽管位于背风坡,但由于气流来自低纬地区的海洋,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还是主要集中在夏季,7月降水仍较1月份偏多,D错误。故选C。
15.根据材料可知,该超级垂直自然带为世界上带幅最宽的落叶阔叶林垂直自然带,图中该落叶阔叶林带由栓皮栎林亚带、锐齿獬栎林亚带、辽东栎林亚带、红桦林亚带、糙皮桦林亚带组成,植物种类丰富;该地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纬度较低,同时该山地主峰达海拔3771米,相对高度大,这些因此都促进了该地落叶阔叶林垂直自然带带幅变宽的因素。因此在超级垂直自然带的形成过程中,植物丰富度、地理位置、海拔高度都影响较大,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较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例题8: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独有的生态系统,通常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积而成,植被稀疏,但零星生长的植被特有性强,演化出新物种的概率高。下图示意某山地等高线、7月等温线及雪线分布。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图示流石滩最可能出现在( )
A.积雪冰川带B.高山草甸带C.疏草寒漠带D.灌丛草甸带
17.图示流石滩最可能位于( )
A.北半球的迎风坡B.北半球的阴坡
C.南半球的背风坡D.南半球的阳坡
18.流石滩生长的植被演化出新物种概率高的原因是( )
A.植被生长季较短B.物种之间交流困难
C.降水量较大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答案】16.C 17.C 18.B
【解析】16.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流石滩位于雪线之下,且植被稀疏,多碎石,最可能出现在疏草寒漠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图示流石滩分布在南坡,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由图中7月3℃等温线与4800米等高线分布可知,在4800米等高线上,其分布海拔比北坡低,说明相对于北坡来说,南坡的气温较低,应为阴坡,故该山地应位于南半球;南坡雪线分布较北坡高,说明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导致雪线海拔较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流石滩分布地区,植被稀疏,植被之间相距较远,植被单个生长演化,水平交流难度大,使得每个植被演化发展呈现不同的状态和方向,出现新物种的概率高,B正确;演化出新物种的概率与物种基因交流有关,与植被生长季长短、降水量大小无关,AC错误;流石滩分布地区海拔高,气候垂直差异并不明显,D错误;故选B。
例题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海(湖泊)是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中浮游植物种类众多,有“水下草原”的美誉。据考证、草海地区石灰岩广布、构造运动剧烈,70万年来,由于青藏高原整体抬升,草海的面积和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历史时期,草海一度变为无水盆地,后在1857年经历连续40余天的降水,山洪暴发,草海得以复苏。图左和图右分别示意草海地区位置及草海地质构造剖面图。
(1)推测70万年前草海东、西方向湖床深度的差异并说出判断理由。
(2)地质历史时期,草海一度变为无水盆地,后又得以复苏。分析草海湖水消失和复苏的原因。
【答案】(1)草海湖床东部浅,西部深。
现代草海东部分布有面积广大的湿地而西部湿地面积小(或对比70万年前的草海,现代草海往西移动)。
(2)消失:该地区地质构造活动比较活跃,多断层、裂隙发育,湖水易下渗流失;因湖底基岩为大面积的石灰岩,易被溶蚀而导致湖水沿溶洞或地下暗河渗漏。
复苏:因1857年连续40余天的降水,山洪暴发,携带大量树干、树根和沙泥、石块等物质沉积湖底,堵塞了原有的漏水通道,导致该地再度积水成湖。
【详解】(1)由于青藏高原整体抬升,草海的湖水外溢,湖泊10积缩小,湖水在低处汇集,原湖床大部分变为湿地。对比70万年前的草海,现代草海东部湿地面积广阔,西部狭窄,推测原湖床为西深东浅。
(2)结合材料分析,草海一度变为无水盆地的原因有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受流水溶蚀作用多地下暗河和溶洞,湖水易渗漏流失;草海地区构造运动剧烈,导致岩层的垂直节理发育,多断层、裂隙发育,湖水下渗流失。后又因1857年连续40余天的降水,为山洪暴发携带大量物质沉积湖底,堵塞了原有的漏水通道使得湖泊重新得以复苏。
例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该湖的水温、水位季节变化大,每年4~5月,水温最高,水深仅1m左右;而丰水期时水深达10m以上。
材料二:图为“洞里萨湖位置示意图”。
(1)指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气候特征。
(2)分析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大的自然原因。
(3)解释洞里萨湖4~5月水温达一年中最高的原因。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2)当地雨季时间长/降水量大;周边入湖径流多,水位高;旱季时间也长,入湖径流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湖泊水补给湄公河,水位下降显著
(3)4~5月,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气温高;湖泊水浅,大气-水体相互作用,湖水升温快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该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当地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雨季时降水量较多,且降雨时间较长,补给量较多,同时,周边诸多河流注入,湖泊水位较高;旱季时,降水较少,入湖净流量较少,同时气温较高,增发量较大;且此时河流处于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明显。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每年4到5月水温最高,主要原因在于4到5月份,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此时太阳辐射较强,湖水温度较高;同时,4到5月份,当地晴天较多,光照较强,太阳辐射较强;且该湖泊在4到5月份,水深仅一米左右,湖泊水浅,大气和水体交换作用较快,湖泊升温较快。
例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如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图1)和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图2)。
(1)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显著形态特征的成因。
(2)说明在大兴安岭西坡,泰加林分布南界明显偏南的自然原因。
(3)指出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4)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简述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
【答案】(1)针叶:为了适应低温,保持水分;塔形树冠:降雪多,有利于积雪下滑,避免被压断;直根浅侧根发达:有永久冻土,根系多横向生长。
(2)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东侧东北平原)低;西坡是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冷空气集聚,降温幅度大。
(3)主脉西坡为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总体缺水;山脊北坡为阴坡,光照较弱,蒸发少,水分条件比南坡好。
(4)倒木清理后,地表裸露,阳光直接照射,地温升高,永久冻土开始融化,地面沉降(塌陷)形成洼地,积水形成小池塘;夏季降水汇集入坑,带来更多热量,导致更多永久冻土融化,池塘扩大加深。
【详解】(1)读材料“泰加林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上”可知,由于泰加林生长地带气候寒冷,其分布在冻土层上,泰加林的直根很难向下伸展,且林中的表层土壤养分和水分比深层处更丰富,有利于侧根的生长;而泰加林树木高大,需要发达的侧根支撑整棵树木,因此泰加林多横向生长,侧根发达;为了适应低温,保持体内水分,叶片缩小成针状,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冬季降雪多,为了利于积雪下滑,减少树冠积雪过多,压断树木,树冠呈塔状。
(2)读图1可见,大兴安岭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东侧东北平原低;结合所学知识,大兴安岭西坡是冬季风即西北风的迎风坡,冷空气集聚,降温幅度大;因此泰加林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界明显偏南(材料信息“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
(3)首先应该明确,影响泰加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分。大兴安岭的西坡为夏季风即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因此背风坡降水少,总体缺水;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向西延伸的山脊北侧为阴坡,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因此蒸发量小,山脊北侧的土壤水分比南侧好,因此泰加林的覆盖率在山脊北侧较高。
(4)据材料及已学知识分析,倒木被清理后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夏季时,地表受到阳光的照射,使地表温度高于有植被覆盖时的地温;根据材料“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可知,倒木被清理后,气温升高,永久冻土融化,地面沉降形成洼地,积水形成小池塘;夏季降水较多,汇集入坑,使小池塘周围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因此水向周围传递热量,导致更大范围永久冻土融化,小池塘的面积不断增大、加深。
例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理苍山位于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山顶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全年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温度15.5℃,降水量在1000~2000mm。下图是我国云南茶山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
(1)指出西坡2500m以下没有出现大规模天然阔叶林的原因。
(2)推测大理苍山东西两侧自然带中景观、物种内部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并分析原因。
(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推测秋季适宜拍摄苍山的原因。
【答案】(1)该地降水较多,但西坡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天然阔叶林,故推测2500m以下水分条件较差,因该地地处横断山区,存在焚风效应,出现倒置的地带性植被,向下植被逐渐稀疏,变为河谷灌丛,是水分匮乏的原因;此外耕作线的存在,导致人为活动对自然林带破坏严重。
(2)自然带名称:杜鹃灌丛带。原因:杜鹃灌丛带分布的海拔最高,气温低,植被生长所需的水热条件不足,因此植被景观可能较为单一,内部差异最小;东西两侧自然带地处山顶,面积较小,水汽、热量交换频繁,水热差异小。
(3)夏季降水多,云雾多,影响拍摄;冬季气温低、风力大,不适合游览参观;与春季相比,秋季秋高气爽,能见度高,适宜拍摄。
【详解】(1)该山地主要是横断山,横断山西侧为背风坡,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故推测2500m以下水分条件较差,不足以支撑天然阔叶林的生长;西侧2500m以下海拔相对较低,考虑到焚风效应,背风坡受沿坡面下沉的干热风影响不断加剧,出现倒置的地带性植被,向下植被逐渐稀疏,变为河谷灌丛,是水分匮乏的原因;此外耕作线的存在,说明人为活动对自然林带尤其是天然林种的破坏严重。
(2)自然带景观差异小说明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相差小,山顶处附近无论东西两侧都是海拔最高的,气温都很低,水分条件也都很差,所以在山顶处附近的气候条件相似,因此植被景观可能较为单一,内部差异最小;山顶处东西两侧地域邻近,且面积较小,水汽、热量交换频繁,水热差异小,所以自然环境差异最小,据图示可知在山顶处的自然带名称是杜鹃灌丛带。
(3)拍摄照片需要有较高的空气能见度,与春季相比,秋季秋高气爽,能见度高,适宜拍摄。而夏季降水多,云雾多,空气能见度较低,影响拍摄;冬季当地气温低、且风力大,气候条件不适合游览参观。
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森林特征
热带
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多藤本、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适宜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类型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草原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有的散生着乔木或灌木
温带草原
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荒漠
热带至温带的气候干旱地区
干旱,降水稀少
以旱生的灌木为主,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区域
森林的环境效益
举例
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尤其是丘陵山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长江中游山区的防护林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
西北地区风沙大,西北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
沿海地区
防止海浪侵袭,保护海堤
红树林是天然的海岸防线,具有减小风速、减轻海岸的侵蚀,净化海水、促淤造陆等作用
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声
城市工业、交通污染严重,故城市绿地主要功能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削弱噪声
类型
剖面层
特点
森林
土壤
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耕作
土壤
耕作层
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
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
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组成
特征
作用
关系
矿物质
①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②经风化分解,释放一些养分元素(钾、磷、钙、镁等),供植物吸收
主要成分,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①彼此间有密切联系,共同形成了土壤的肥力特性;
②肥力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的协调程度
有机质
(腐殖质)
①多集中在表层;
②释放氮,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育
最重要成分,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土壤形成发育的主要标志
空气
贮存在土壤孔隙中,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使土壤能通气透水,蓄水保温
不可缺少的成分,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
水分
土壤性质
影响因素
土壤含水量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土壤透气性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②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透气性差(水分充足易导致空气受到排挤,土壤温度下降,透气性减弱,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
①“收”:外力搬运输入;自身有机质、矿物质产出(岩石风化、生物分解);人类活动补充(施肥)等;
②“支”:植物吸收;雨水淋溶、径流侵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土壤酸碱度
①母质:基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碱性,酸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酸性;
②气候:湿润地区往往与酸性土壤的分布一致;干旱和少雨地区,淋溶作用弱,往往是中性或碱性土壤的分布区;
③人类活动:增施生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酸雨导致土壤酸性增强等
土壤温度
①“收”:直接来源为太阳辐射;
②“支”:地面辐射、蒸发;
③“调”: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减小、人类活动(如覆盖黑膜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土壤温度降低;覆盖透明膜可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提高土壤温度)
因素
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成土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包括本地风化物和外来风化物(经外力搬运、沉积),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植物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进而影响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和肥力
生物
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①植物:枯枝落叶、枯残根系,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来源,提高土壤肥力;
②动物:动物遗体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来源,提高土壤肥力;动物搅动、搬运土壤等,可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透气性;
③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促进腐殖质形成,形成土壤肥力
气候
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温度、微生物数量和种类。
①湿热、通风良好的环境,微生物活跃,有机质分解速度快,积累少;
②寒冷、干旱、冷湿、冰冻环境,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利于积累;
③温度升高、降水增多,岩石风化作用增强,矿物养分增多,改变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
地貌
①海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增大,影响土壤含水量和温度;
②坡向:阴/阳坡或迎风/背风坡,影响土壤温度、含水量,产生植被差异,进而影响土壤肥力;
③坡度:通过水流速度,影响物质迁移速度,进而影响土壤厚度和肥力。陡坡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平地土壤较为深厚肥沃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
①合理的耕作经营,可形成耕作土壤。如“耕耘”可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灌溉”可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收获”可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施肥”可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
②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内容
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
举例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
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意义
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的差异
变化性
统一性
内容
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自然环境的演化,是要素间物质迁移的结果
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意义
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生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
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与生物
水文→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中
生物→水文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地区
沿海地区
大陆内部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
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
水分
湿润→干旱
景观
湿润区景观
干旱区景观
空间尺度
特征
全球性
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较小尺度
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
更小尺度
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
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向内陆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分异基础
热量变化
水分变化
分布规律
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及中纬度地区一定范围内
中纬度地区
举例
地区
陆地自然地带
典型植被
典型土壤
低纬度地区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
砖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
热带荒漠土
中纬度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壤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褐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
温带荒漠土
高纬度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
冰沼土
冰原带
冰雪裸地
未发育
温带湿润区
植被
高而陡的山坡
针叶树、灌木
低洼的河谷
草甸植被
地形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
落叶阔叶林
因素
分布地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实际状况)
地形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洲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地处来自海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是暖流,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
与当地水平自然地带一致
高山植物区
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
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地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向低纬和高纬呈南北延伸
洋流
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直逼海岸
副热带大陆西岸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
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地带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
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纬度分布相当
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
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水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水的灌溉
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无
为海洋,陆地缺失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地理位置
澳大利亚东南部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
俄罗斯远东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因素
影响
温度(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坡度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反之偏低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分析角度
解题方法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升,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地貌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地貌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5 地球上的水(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5 地球上的水(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5地球上的水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5地球上的水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