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页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页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页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页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页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说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内容摘要,第二节,主要人物,第三节,艺术特色,第四节,专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理解作品内容;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2.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语言综合素养。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借此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
    《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情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这些文章虽然并非专为少年儿童而写,但写了不少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本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其余九篇分别为: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已捉到的猎物,总是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我”以为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隐鼠。这篇文章借“猫”这种动物,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阿长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特点;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3.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时代中国儿童的可怜处境。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中是一个节日。文章通过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5.《无常》无常是作者儿时在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到的一个形象,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无常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板。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6.《父亲的病》文章重点回忆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7.《琐记》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鲁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8.《藤野先生》主要记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赞扬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9.《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断,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1.阿长(长妈妈) 人物特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迷信,唠叨,愚昧无知,善良纯朴,关心孩子。主要事件:阿长是“我”儿时的保姆,她谋死隐鼠,喜欢“切切察察”, 睡相不好,正月初一早上让“我”说“恭喜”并吃福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不辞辛劳地给“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2.藤野先生人物特点:中规中矩,略显古板,不拘小节,关心学生,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没有民族偏见。主要事件:订正“我”的讲义、纠正“我”的解剖图、向“我”询问中国女人的裹脚情况、送“我”照片惜别。
    3.范爱农人物特点:不满黑暗社会、愤世嫉俗、追求革命、正直倔强。主要事件:同乡会争执、故乡叙旧、看光复后的绍兴、报馆案风波。4.陈莲河人物特点:狡猾、道貌岸然、贪婪。主要事件:开荒唐的药方。5.衍太太人物特点:奸诈、多嘴多舌、喜欢使坏。主要事件: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
    1.选取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作者常选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能写出事件的本质。如《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可谓入木三分。2.多用反讽手法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的批判和讽刺。
    3.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注意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旧学老先生寿镜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朴素农妇阿长、《藤野先生》中治学严谨的藤野先生等。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不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的隔膜感。
    鲁迅的童年是充满快乐的,但也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追忆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述了阿长名称的由来、切切察察的毛病、睡相不好、讲“长毛”的故事、给鲁迅买《山海经》等内容。文中重点描述了长妈妈为鲁迅买《山海经》的事。
    长妈妈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同时鲁迅儿时也有玩耍的乐园——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儿时心中的乐园,它满载着鲁迅童年时美好的记忆,有美景,有昆虫,有植物,有美女蛇的传说,还有捕鸟的乐趣,这些都令鲁迅难以忘怀,回味无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写了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有趣场景,充满了童趣。 然而,鲁迅的童年也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五猖会》一文中,七岁的鲁迅要随家里人去六十多里外的东关看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鲁迅的心目中是一个盛事,他自然十分兴奋。可父亲偏偏在这时要求他背诵《鉴略》,背不出就不准他去看会。文章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父亲的不解
    与埋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追忆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杀害的往事,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总之,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打开了他的童年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他的童年既有快乐又有烦恼;既有对长妈妈的感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又有对强制的封建教育的厌烦与不解。
    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长妈妈、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等。任选一个人物,梳理各篇中描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借鉴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寿镜吾老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文中这样描述寿镜吾老先生:①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②“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
    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③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④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⑤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写寿镜吾老先生着墨不多,仅仅抓住几个特点,简单勾勒,就描绘出一位特别的私塾先生。无论语言、动作,还是神态,都惟妙惟肖、传神动人,
    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写这样一个人物,写得轻松自然,完全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写的,语言幽默、有趣。
    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书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问题,试将这些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研读,思考鲁迅对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鲁迅的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真实地记录了鲁迅童年的生活与内心体验。《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如在《五猖会》里,七岁的鲁迅正在高高兴兴地准备到东关镇上看五猖会时,他的父亲却要求他背《鉴略》。鲁迅在结尾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可见其对童年的鲁迅内心构成的伤害。
    总之,鲁迅先生坚决反对刻板的、毫无生气的填鸭式的封建教育,反对死读书,反对以各种形式束缚和禁锢学生思想、压制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的做法,主张鼓励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提倡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当今社会,虽然在教育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人口众多,入学、就业的压力大,再加上中国传统的成才观、价值取向,很多学校、老师、家长都拼命地夺取孩子的时间,压制他们的天性。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特长班,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今天看来,鲁迅的这些儿童教育观念仍有借鉴意义。
    1.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①父亲的病②示例: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③示例:“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2.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或感激、歉疚、怀念)。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______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解析】表述有误,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的是《无常》,《五猖会》则指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略读和浏览,要点梳理,作品简介,《五猖会》,藤野先生,范爱农,寿镜吾,任务1,阅读任务,任务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品简介,人物识记,称呼先生职业老师,内容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品概况回顾,散文集阅读方法,作品主题思想研讨,主题思想的定义,第一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