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三中学(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04490/0-17302041118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三中学(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304490/0-17302041119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三中学(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三中学(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传统文化,整本书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 1-2 小题。
春夏秋冬四时转换,每个季节贮蓄的美自然不同。春天最美的是清晨,小花悄悄地绽放,贪婪地(吮吸/吸取) 着甘露,鸟儿早早起床,(呼朋引伴/呼朋引类)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把人们从梦中叫醒。夏天最美的是夜晚,不管白天是下了一场(倾盆/浙沥)的大雨,还是持续了一整天的 噪热,等到夜晚来临,晚风轻拂,乘凉的人们抬头一望,夜空中的繁星向大地眨着眼睛,瞬间,人们便沉浸在那片柔和与天真之中。秋天最美的是午后,阳光倾洒下来,全无夏日骄阳的咄咄逼人,温暖而舒适。澄澈的天空如洗过一般,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冬天最美的是雪飘的时刻,空中的雪花如鹅毛般自由飞舞,此时,整个世界停止了喧闹,天地之间仿佛只剩雪花飘落的轻柔。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贮蓄 (chù) 喧闹 B.绽放 (zhàn) 倾洒
C.咄咄逼人(duō) 噪热 D.澄澈(dèng) 心旷神怡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吮吸 呼朋引伴 倾盆 C.吮吸 呼朋引类 倾盆
B.吸取 呼朋引类 渐沥 D.吸取 呼朋引伴 淅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他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气势,说话咄咄逼人。
C.小张今天下午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赛门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哈拉奇水域的重获生机,对于保护敦煌绿洲和敦煌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B.济南市图书馆将上架一批包含政治、经济、文学、影视光盘等种类新书。
C.做学术研究,不仅要有坐“冷板登”的持之以恒的精神,还要对研究感兴趣。
D.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们满怀着期待,迈出新的步伐,走向美好明天。
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3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七十四诞辰。七十四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 七十四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七十四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二、传统文化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 6—8 题。(共9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B.去后乃至(才)
C. 相委而去 (委托) D. 太丘舍去(去……地方)
7.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尊君在不(译:尊敬的君子在不在)
B.待君久不至,已去(译:等待你很久时间也不到来,约定时间已经过去了)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 正午时你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D.元方入门不顾(译:元方赶着回家而顾不上他)
8.对《陈太丘与友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与友期行”而“太丘舍去”,可见陈太丘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B.本文对人物的描写主要采用语言描写的动作描写。
C. 友人怒骂陈太丘“非人”,可见友人的无礼和无知,不懂得自我反省。
D.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辞严批评友人的无信、无礼”是高潮部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 9—11 题。 (共8 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日:“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白《世说新语》)
9.用“/”为下面的划线句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 (2 分)
陈 元 方 年 十 一 时 候 袁 公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11.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3 分)
课外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3 题。(共 7分)
五绝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营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12.对本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这是一首欧阳修描写小满节气时的风景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B.“皓月醒长空”中“醒”写出了天空澄澈,耀眼明朗的样子。
C.“夜营啼绿柳”只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初夏夜晚的勃勃生机。
D.诗歌描绘了初夏柳绿、夜晴,麦子茁壮成长的景色。
13.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展现的画面。 (4分)
(四)文学文化文体常识
14.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其叫声凄切,常用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D.听说朋友父亲过生日,小李打电话送祝福:“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五)古诗文默写
15.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语句。 (每空1分,共9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直接抒发发思想之情的诗句是: ,
。
(7)《观沧海》中,总领全诗的句子是: ,
(六)国学经典诵读 (6分)
16.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是( ) (3分)
A.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井上生旅谷,中庭生旅葵。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草屋八九间。
D.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寻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17.下列诗句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 (3分)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三、整本书阅读 (7 分)
18.阅读《范爱农》选段,回答问题。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
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淫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航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1)选文选自 一书,又名《旧事重提》,是一本 集,作者 。 (3分)
(2)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 (4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春》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9-20题。(6分)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9.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20.下面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第一段写人的活动,揭示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②第一段中的“偷偷地”与“钻”这两个词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及作者的惊喜的感觉,使草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③第二段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地描写春花。
④“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闪亮摇摆的野花,也暗写了阳光和轻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说明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21—23小题。(9分)
当人工智能客服读懂了人的情绪
张天勘
①近日,京东集团展示了“具有丰富的情绪感知能力”的智能客服等多项最新AI技术成果。据悉,该人工智能客服是业界首个大规模商用的情感智能AI客服,她不但能够识别人的情绪,更能够以人的情感来回答问题,她会安慰焦急的消费者说:“我理解您的心情,请放心,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②尽管谷歌的Alpha G战胜李世石、柯洁,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网红,但它只会下围棋,不会与人交流,更没有情感。现在,如果一位客服、订票员在实时交流中与你交谈甚欢,并洞察你的内心,当你事后得知它不是人而是机器,你是很高兴呢,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意味着,AI相似于人或等同于人,不仅具有人的思维,而且拥有人的情感。
③对此问题可能见仁见智,霍金的看法可能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最好的事情,要么就是最糟糕的事情”。如果以人类最好的事情来衡量,就没有理由对AI能充分理解你的内心和情绪并与你进行流畅的交流而感到后怕或焦虑,管它人工客服还是智能客服,只要能迅速解决问题,让你(客户)满意和高兴,就是好的客服。
④据报道,京东智能客服主要是通过解析语义、理解意图、情绪识别来让AI理解人类,同时通过内容生成、文本摘要、情感对话等技术让AI被人类理解。而通过计算机视觉(视频),还可以拓宽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的疆域,因为通过人脸识别,AI可以判断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情绪、时尚风格,不仅可以对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人设”,让服装设计师量身定做每个人的服装,还可以设计或帮助设计师设计出符合人物特征和性格的家具、室内装修等。甚至通过人们吃饭喝酒后的脸部颜色、行为举止、言语和嗓音等,AI可以为每个人设计饮食方案。
⑤人工智能读懂人的情绪,了解人的内心还有更高级的形式和方式,不是靠语音和察言观色来与人互动,而是直接连接人的大脑,并采用AI来分析理解人的思维,读懂人的内心。比如,可以在大脑的特定皮质区植入微小的芯片(电极),或在头部佩戴一个包含多个电极的脑电图扫描仪(EGG)帽子,以收集大脑的生物电流(电信号),并通过AI破译这种信息,转换成计算机指令,以此可以服务于残疾人,指挥他们身上的机械手或机械腿行动。
⑥当然,AI也有可能像霍金所说的那样,成为最糟糕的事情,甚至导致人类灭亡。说“导致人类灭亡”是过于担心了,但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导致人类现存社会秩序和伦理的混乱,是值得担忧的。例如,AI情感机器人介入人类的婚恋,是否会改变人类演化的方向?会不会冲击人类社会现存的伦理和法律?乐观的意见认为,人类社会有能力把各种AI的发展控制在社会认可的法律、伦理框架之内。
⑦不过,跨越奇点的超人工智能(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人类大脑更聪明,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等)也有可能出现,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即便这样,在出现之前,人类的智慧也足以超前管控。所以,AI能读懂人心,并不值得恐惧,它们有情感有温度,反而能为人类高效、便捷和快速地服务。 (摘自新华网客户端,有删改)
2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具有丰富的情绪感知能力”的智能客服已能在实时交流与客户交谈甚欢,并洞察客户的内心。
B.具有了人的思维、情感的AI的出现可能是人类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人类最糟的事情。
C.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人类现存社会秩序和伦理的混乱,但人类社会应该有能力吧各种AI的发展控制在社会认可的法律、伦理框架之内。
D.因为跨越奇点的超人工智能有情感、有温度,能为人类高效、便捷和快递地服务,所以他们并不值得恐惧。
22.对“人工智能读懂人的情绪方式”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语义解析、意图理解、情绪识别来让AI被人类理解。
B.通过内容生成、文本摘要、情感对话等技术让AI被人类理解。
C.通过计算机视觉(视频)拓展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的疆域。
D.通过直接连接人的大脑、并采用AI来分析理解人的思维、读懂人的内心。
23.根据本文内容推测,下列情况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心理医生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找到了打开自闭症孩子心灵之窗的钥匙。
B.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公安机关询问时,其谎言被人工智能当场揭穿。
C.网上购物时,通过视频、人工智能可以迅速挑选出令客户满意的商品。
D.人工智能保姆趁主人不在家,偷偷暴走了家中的婴儿。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24—27小题。(21分)
母亲和我的书
梁晓声
①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我日夜祈祷的就是这回事儿。避开人,我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②一九六三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已经有三十多本小人书了。“妈,剩的钱给你。”“多少?”“五毛二。”“你留着吧。”买粮、煤、柴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母亲给我钱,知道我不会乱花,只会买小人书。每个月都要买粮买煤买柴,加上母亲平日给我的一些钢镚儿,渐渐积攒起来就很可观。积攒到一元多,就去买小人书。母亲从不反对我买小人书。
③我还经常出租小人书。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的一位年轻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我一回到家就嚎啕大哭,那种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要我的小人书。
④处理这件事的是那个年轻的警察。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绝不再到火车站出租小人书。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台阶上不走。”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母亲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始终搂着我。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我想我不能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了的尊严。一个十分自尊的女人的尊严。
⑤天渐渐黑了。终于,年轻警察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母亲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站住!”警察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母亲则将我扯近她身旁,像刚才坐在台阶上一样,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我惴惴地仰起脸望着母亲。警察去拦了一辆小汽车,对司机大声说:“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门口!”
⑥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一元多钱。我还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无精打采。
⑦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热量烤着我。
⑧“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熟悉的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要钱干什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就行……”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龟裂的手指一张一张地数着。
⑨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⑩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⑪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想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然而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并因自己十五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⑫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罐水果罐头。
⑬“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吗?”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了我,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⑭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从此,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文章有删改)
24.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照文章顺序概括围绕“母亲和我的书”讲述的事情。(6分)
(1)我积攒零钱买小人书,母亲从不反对;
(2)① ;
(3)② ;
(4)我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数落我后又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
25.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8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母亲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4分)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4分)
2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⑭段画线句“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的理解。(3分)
27.文章中运用“对比”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写出一处即可)(4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8.按要求作文。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亲身体验,以“感谢你温暖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造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擅长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感情真挚,文通字顺;
③不少于6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四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