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写了莲叶碧色连天的景象。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莲叶属于( )
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
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下图为母体子宫内的胎儿、脐带与胎盘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能准确体现母体与胎儿间物质交换的是( )
A.①为受精卵的分裂提供营养物质B.②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营养和场所
C.母体通过②③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D.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④排出体外
3.夏天,蝉在树上产卵。一般在30天后,蝉卵会孵化并钻入土壤,在土壤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下列叙述符合蝉发育特点的是( )
A.蝉的寿命一般是30天左右B.蝉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准备蜕皮的蝉处于成虫期D.蝉的幼体和成体都靠翅飞行
4.菜豆种子材料易得、观察方便,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胚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B.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C.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D.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5.2023年7月,某生物研究团队通过灯诱法发现了新物种“山东褶大蚊”(如图)。它的头部和胸部呈棕黑色,腹部呈棕黄色,足为黄色,翅上有明显褶皱。下列叙述中符合该物种特点的是( )
A.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腹部有翅和足,与运动有关
C.身体和附肢分节,利于呼吸D.它能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
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其目的的叙述相吻合的是( )
A.①为暗处理,使叶片中原有淀粉转运并耗尽
B.②中遮黑纸片,是设置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C.③为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黄素
D.④是滴加碘液,为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葡萄糖
7.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护卫队”,病菌、病毒、癌变细胞都被它视为“非己”。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的作用B.有炎症时白细胞增多
C.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再患水痘D.胃液能杀死部分病菌
8.夏季晴朗的某天,科研人员测定了大豆一昼夜氧气释放量,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点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B.bc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阴雨天时,c点会因光照不足而上移D.cd段变化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
9.生物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分类等级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的是( )
A.种、属、科、目、纲、门、界B.种、界、科、属、门、纲、目
C.界、门、纲、目、科、属、种D.界、属、种、纲、目、科、门
10.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能准确反映图中各结构间关系的是( )
A.①由②和基因组成B.一条①上含有多个②
C.一个②上有多个基因D.②是③的主要载体
11.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巴斯德利用同种绵羊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对实验方法、过程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组选用大小、生长发育等状况相同的健康绵羊
B.经过第一次处理,甲组绵羊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
C.甲组和乙组实验作对照,变量是有没有患炭疽病
D.实验说明注射脱毒炭疽杆菌可以有效预防炭疽病
12.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发疾病。下列防治措施与疾病对应一致的是( )
A.口服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B.注射甲状腺激素可治疗巨人症
C.成年人注射肾上腺素可治疗侏儒症D.内陆地区的人们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13.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下图为感染后,人体内HIV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曲线ab段变化的原因是HIV大量繁殖B.曲线bc段变化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结果
C.曲线ef段变化是HIV刺激皮肤和黏膜导致D.g点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加工提炼而成的农业生产时间指南,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
14.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农民忙着春耕播种。下列关于播种黄瓜的措施与其目的的叙述,对应不一致的是( )
A.播种前往往要浸种,使种皮松软,利于种子萌发
B.播种前要疏松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C.播种后用地膜覆盖,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D.播种后大量浇水浸没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
15.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谷雨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小麦、油菜等作物呈现出快速生长的态势。这主要体现了(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16.立冬时节,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北方的人们将收获的萝卜、白菜储存在地窖中。这些蔬菜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主要原因是( )
A.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B.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
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显微镜的发明帮助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同学们使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了菠菜叶片横切面和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深入认识叶片和血管的微观结构。
17.使用图一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实验时,下列不属于对光操作的是( )
A.转动①,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转动②,使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转动③,通过目镜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D.转动④,使镜筒缓缓上升,看到清晰物像
18.图二是菠菜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叶片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是( )
A.①叶肉细胞B.②叶脉C.③表皮细胞D.④气孔
19.图三是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示意图,关于血管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是小动脉,管壁较厚,血液呈鲜红色B.②是小静脉,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血管
C.③是毛细血管,其中的红细胞单行通过D.血管内血液流速由大到小依次是①②③
20.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小慧与家人一起享用了亲手包的粽子。
(1)肉粽子的馅料主要是糯米与五花肉,含多种营养物质。下列选项中均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是( )
A.蛋白质和脂肪B.无机盐和蛋白质C.淀粉和维生素D.无机盐和维生素
(2)吃粽子时,唾液分泌会加速。下列与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谈论粽子味道时,唾液分泌量增多B.包粽子时,根据粽叶大小调整米量
C.捆粽子时,根据手感调整线绳松紧D.粽子出锅时,手碰到烫粽子会缩回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说“易如反掌”,看似简单的翻掌动作也需要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图一是人体部分系统关系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应位置的血管。图二表示血液流经某位置时物质变化趋势。
21.图一中,a、b、c代表运动系统各器官。下列叙述中,不能正确反映翻掌过程中各结构功能的是( )
A.a的肌腹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B.b的关节囊将两块相邻的骨牢固连接
C.b的关节腔中有滑液,使关节运动灵活D.动作是a收缩牵拉b绕着c活动产生的
22.循环系统架起了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桥梁。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图二所示曲线变化的是( )
A.血液流经①时氧气浓度变化B.血液流经②时氧气浓度变化
C.血液流经③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D.血液流经④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23.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生物通过生殖产生后代,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传递,并控制新个体的性状。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利变异逐代积累,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1)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生物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和兔的短毛B.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C.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D.人的身高和体重
(2)“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兰花被我国人民赋予高洁、典雅的品格象征。兰花种子萌发率低,分株繁殖法周期长,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繁殖兰花,可满足人们的需求。下列关于兰花繁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种子繁殖兰花的方法易发生变异B.分株繁殖法可使后代保持母本的性状
C.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脱毒的兰花植株D.用射线处理兰花种子即可获得所需的优良品种
(3)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都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C.经常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D.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人民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食品,已有几千年历史。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开展了分析发酵工程原理,研究改良制醋技术的实践活动。
24.同学们去葡萄酒厂学习发酵技术,了解了葡萄酒的主发酵工艺流程。下图为主发酵罐的示意图。关于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进气口持续通入大量氧气,利于产生酒精B.发酵过程中,罐内压力始终不会发生改变
C.从出气口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D.发酵过程中糖类的含量会逐渐增多
25.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可用来制作葡萄醋,醋酸含量越高表明葡萄醋品质越好。下图为同学们针对三种醋酸菌菌株对葡萄醋品质影响的探究结果。下列关于制醋过程的叙述,能获得最佳品质的是( )
A.使用菌株1制醋的过程持续充入氧气B.使用菌株2制醋的过程持续充入氧气
C.加入菌株1、2后,高温蒸煮杀死杂菌D.加入菌株2、3后,高温蒸煮杀死杂菌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模型可直观地表征相应的结构和功能。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制作了模拟人体尿的形成(图一)、吸气和呼气过程(图二)的模型。
26.他们利用图一模型进行以下操作:①打开小孔,使甲瓶中的部分物质落入乙瓶;②捡出乙瓶中的大部分大米、部分绿豆、全部红豆。有关该操作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操作①模拟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B.混合物b模拟肾小囊腔中的原尿
C.操作②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若扩大小孔直径使弹珠通过,可模拟糖尿形成
27.他们向上推气球膜(a过程)再慢慢松手(b过程),观察小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两个过程的分析,合理的是( )
A.a过程中,小气球缩小,模拟吸气B.b过程中,气球膜复位,模拟膈肌收缩
C.a过程模拟肺内气压先降低再升高的过程D.b过程模拟胸腔容积缩小,肺容积变大
二、综合题
28.青岛白沙河环境优美,吸引成群的白鹭在水中嬉戏、捕食。某校生态研究小组调查了白沙河的部分生物,用表格记录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用“√”表示);绘制了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一),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①~④表示生理过程。
捕食关系记录表
(1)根据捕食关系记录表可绘制出食物网,其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组。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一中的 (填代号)。
(2)白沙河畔空气清新、含氧量高,与之有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填图一中数字)。
(3)回校后,同学们准备了下列材料动手制作生态瓶(材料大小均与生态瓶相匹配):①玉米幼苗2棵;②大豆幼苗2棵;③金鱼藻2棵;④小鱼3条;⑤鼠妇3只。他们向瓶中加入适量塘泥和池塘水(如图二所示),还加入了上述材料中的 (填数字),然后盖好木塞。为了让生态瓶长时间维持稳定,应将其放在 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生态瓶里的水不装满,要留出一定空间,原因是 。
三、资料分析题
29.去年冬季以来,支原体肺炎和流感频发,它们传染性强,都有发热、咳嗽和喉咙痛等症状。为做好健康防护,小华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这两种疾病的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资料一: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资料二: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如图)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
资料三: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取的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主要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膨胀、破裂和融化,从而杀死细菌。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支原体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 。根据所寄生细胞的不同对病毒进行分类,流感病毒应属于 ,它的变异由图中的结构 (填字母)决定。
(2)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流感,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其中支原体感染,不能利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理由是 。
(3)针对上述疾病的预防,医生给的建议有:①多休息,多饮水;②勤洗手;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④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以上建议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措施的是 (填数字)。除上述建议外,请帮小华再提出一条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
四、实验探究题
30.西红柿口感好且营养价值高,从幼苗生长到果实成熟的周期短,易于管理。生物兴趣小组到校园植物温室,开展了西红柿种植实践活动。
(1)在西红柿生长过程中,同学们适时施肥的目的是 ;到了开花季节,他们在温室里放养蜜蜂,原因是 。
(2)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测量并绘制了叶片两天内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图(图一)。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积累量增加的原因是 。
(3)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西红柿果肉细胞,并绘制了图二所示的结构模式图。西红柿果肉细胞里红色的色素位于 (填数字)中。西红柿口感好,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 (填数字)中的遗传物质决定。
(4)他们发现,有的西红柿果实上有灰白色的霉斑。经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西红柿灰霉菌引起的病害,果实表面会逐渐腐烂变软。向科研人员请教后,他们进行西红柿灰霉菌防治措施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善。
①选材:选取大小、成熟度相似且果皮无损伤的150个同种西红柿;灰霉菌孢子悬浮液;次氯酸水溶液。
②浸液:将洗净的番茄浸入到一定浓度的 中。
③分组:将浸液后的西红柿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置于清水和不同浓度的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晾干。
④观察:将处理的果实置于隔离的、条件适宜的仓储柜中,观察并统计发病情况,直至其中一组全部腐烂。
⑤进行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说明:防治效率(%)=(清水组发病率-处理组发病率)/清水组发病率×100%
(5)在日常生活中,要延长西红柿的保存时间,你认为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
五、综合题
31.同学们开展了“关爱老人,助力健康”的志愿者活动,帮助几位老人分析健康状况,给出健康生活建议。
(1)同学们看到赵奶奶的体检报告单,根据上表中的部分数据,判断她患有 ,建议她多食用含 丰富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参与血液中 的合成以及红细胞更新,从而改善症状。
(2)钱爷爷患冠状动脉硬化,医生判断他的病症与过度饮酒有关。同学们结合如图所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为他介绍相关知识。
①冠状动脉是血管[ ] 的一条分支,酒精刺激血管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使其无法为心脏输送足够的 。
②钱爷爷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以扩张血管。请你写出药物被吸收后,运输到冠状动脉的过程中,经过图中各结构的最短路径: →冠状动脉(用字母、数字与箭头表示)。
③加强心肺功能锻炼或吸氧可使更多氧气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心肌细胞,促进心肌细胞的 ,释放更多能量,改善心肌功能。
④《黄帝内经》里记载“上医治未病”。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防治冠状动脉硬化的建议: 。
(3)孙奶奶时常感觉手指发麻,这种感觉产生于 。检查后,医生诊断她颈椎间盘突出压迫了脊神经某处。同学们判断压迫点可能位于下图中脊神经的 (填A或B),并建议孙奶奶常做手指操,以缓解症状。
32.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追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1)1900年左右,屈埃诺在研究某种小鼠毛色遗传时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用A和a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根据 组可判断小鼠毛色中的显性性状是 色。乙组子代中黄鼠和黑鼠比例约为2:1,他推测可能有一种基因组成的黄鼠在胚胎期全部死亡了。根据他的推测,死亡小鼠的基因组成应该是 ;假如未死亡,这种基因组成的小鼠在乙组子代黄鼠中所占的比例应为 。
(2)1902年,麦克朗发现人类男性体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图一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中1对是性染色体,其他3对为常染色体。该果蝇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的组成为 (用图一中符号表示),雄果蝇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的 果蝇。
(3)1910年,摩尔根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他做了如图二所示的杂交实验。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比,该实验结果的不同之处是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与 相关联。他推测并用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则亲代白眼果蝇产生的精子中携带白眼基因的概率是 。
(4)孟德尔、屈埃诺、摩尔根等人在遗传学研究中能取得成功,除了他们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外,以下各项中属于他们成功原因的是 (填数字,多选)。
①实验材料易饲养,繁殖快;②选用亲本进行无性生殖;③从观察性状遗传出发,推测基因的传递规律;④对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33.为了解浮山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一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同学们进行了以“公园+”为主题的跨学科研学活动。
任务一:做“公园+调查”活动的发现者
(1)同学们记录了公园多种多样的植物,包括马尾松、五角槭、连翘等80余种乔灌木,鸢尾、马蔺等20余种草本植物,这体现了 的多样性。
(2)同学们制作了三种调查植物的拓印作品及资料卡片(图一),将其绘制成分类表解(图二)。请你观察图一中植物的形态结构,判断图二中B为 ,②为 。若想搜集蕨类植物作为拓印材料,可在山间 环境找到它。
(3)同学们走到某区域,发现此处阴坡,地势低洼,湿度较大。请你结合下列植物的特性,运用跨学科知识,判断此处适于栽种的植物是 (填数字)。①垂丝海棠: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②蛇莓:喜阴,喜湿润环境;③圆柏:喜光,忌积水;④玉兰:根肉质,不耐水湿
任务二:做“公园+科普”活动的践行者
(4)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绘制出导览图,制作了动物园研学手册。请根据手册指引,完善相应内容。
组别
处理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24只)
第一次处理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乙组绵羊(24只)
第一次处理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都患炭疽病
捕食者被捕食者
鲫鱼
河虾
白鹭
水草
√
√
鲫鱼
√
河虾
√
√
组别
实验处理
防治效率(%)
A组
清水
0(全腐烂)
B组
1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60.32%
C组
2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76.28%
D组
4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83.92%
E组
8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83.92%
项目
结果
参考区间
红细胞(1012/L)
2.8
3.5-5.0
白细胞(109/L)
8.
54.0-10.0
血小板(109/L)
210
100-300
组别
亲本
子代数目(只)
黄鼠
黑鼠
甲
黄鼠×黑鼠
2378
2398
乙
黄鼠×黄鼠
2396
1235
动物园研学手册
研学线索下列a、b、c为三条提示,每条提示对应一个场馆或场所。
参考答案:
1.B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故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莲叶属于器官, 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图中,①是子宫,②是胎盘,③是脐带,④是宫颈
【详解】A.受精卵分裂所需营养由卵黄提供,故A错误。
B.②是胎盘,③子宫为胎儿发育提供场所,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母体提供,故B错误。
C.胎儿生活在①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胎儿通过②胎盘和③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通过②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母体通过②③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故C正确。
D.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②胎盘和③脐带由母体排出体外,故D错误。
故选C。
3.B
【分析】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A.根据题目描述,蝉在树上产卵后,卵在30天左右会孵化并钻入土壤,在土壤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这说明蝉的寿命远不止30天,A错误。
B.蝉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方式被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蝉的发育过程中,幼虫会经历多次蜕皮,逐渐长大并准备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当蝉准备蜕皮时,它通常处于幼虫期,C错误。
D.蝉的幼体生活在土壤中,没有翅膀,因此不能靠翅飞行。只有当成虫羽化后,才具有飞行能力,D错误。
故选B。
4.B
【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把子叶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详解】A.胚是种子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等重要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这是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A正确。
B.在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通常是胚根,而不是胚芽,B错误。
C.胚轴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轴会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C正确。
D.子叶是菜豆种子中的营养储存结构,它富含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会提供这些营养物质给胚,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D正确。
故选B。
5.D
【分析】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昆虫身体一般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蝗虫是节肢动物中昆虫的代表动物。
【详解】A.“山东褶大蚊”作为昆虫,其体表应是由外骨骼构成的,而非角质层,A不符合题意。
B.昆虫的胸部通常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这些结构是昆虫运动的主要器官。而腹部则主要容纳内脏器官,并没有着生翅和足,B不符合题意。
C.昆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但这种分节主要是为了使昆虫的运动更加灵活和协调,而非直接利于呼吸,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目描述,“山东褶大蚊”是通过灯诱法被发现的,这说明它能够被灯光吸引,即对光的刺激能够作出反应。这是昆虫的一种常见行为特性,它们往往会对光、颜色等环境刺激产生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详解】A.在实验中,暗处理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在进行后续实验时,叶片中不会残留原有的淀粉,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A正确。
B.实际上,在这个实验中,遮黑纸片是为了设置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不是温度。遮黑纸片的部分叶片将作为对照组,与见光的叶片形成对比,以观察光照对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影响,B错误。
C.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而不是叶黄素。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它的存在会干扰我们对实验结果的观察。通过隔水加热和酒精处理,我们可以去除叶绿素,使叶片变得黄白色,这样更容易观察到碘液与淀粉的反应,C错误。
D.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淀粉,而不是葡萄糖。碘液可以与淀粉发生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的化合物,从而帮助我们观察到叶片中淀粉的分布情况,D错误。
故选A。
7.C
【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详解】A.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这是皮肤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对所有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A错误。
B.有炎症时白细胞增多,这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白细胞增多可以帮助消灭病原体,但这种反应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所有病原体都有反应,B错误。
C.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再患水痘,这是因为人体在患水痘后产生了针对水痘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只能针对水痘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这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的免疫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C正确。
D.胃液能杀死部分病菌,这是胃液作为人体消化道内的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胃液中的胃酸和消化酶可以杀死或抑制部分病原体的生长,但这种作用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D错误。
故选C。
8.C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详解】A.a点为0时,无光照,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在bc段,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大豆的光合作用也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开始超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因此氧气释放量逐渐增多,B正确。
C.实际上,在阴雨天气时,由于光照不足,大豆的光合作用会减弱,导致氧气释放量减少,因此c点应该会下移,而不是上移,C错误。
D.在cd段,由于中午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因此,cd段氧气释放量的减少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D正确。
故选C。
9.A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分析】图中,①染色体,②DNA,③蛋白质。
【详解】A.①染色体是由②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而不是由②DNA和基因组成,A错误。
B.一条①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一个②DNA分子(在细胞分裂的某些阶段可能含有两个),而一个DNA分子上则包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
C.一个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片段,负责编码特定的蛋白质。因此,一个DNA分子上确实可以包含多个基因,C正确。
D.DNA和蛋白质共同构成染色体,因此①染色体是②DNA和③蛋白质在细胞中的主要载体,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A.为了控制单一变量,每组选用大小、生长发育等状况相同的健康绵羊,A正确。
B.经过第一次处理,甲组绵羊体内的淋巴细胞在脱毒病菌(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相应抗体,因此第二次处理后没有患炭疽,B正确。
C.甲组和乙组实验作对照,变量是第一次处理有没有注射脱毒炭疽杆菌,C错误。
D.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脱毒炭疽杆菌后产生了抗体,因此第二次注射强毒炭疽杆菌没有患病,实验说明注射脱毒炭疽杆菌可以有效预防炭疽病,D正确。
故选C。
12.D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在人体内起着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作用。然而,当胰岛素被口服时,它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失去其原有的生物活性。因此,口服胰岛素并不能治疗糖尿病,A错误。
B.巨人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而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对身高的影响并不直接。因此,注射甲状腺激素并不能治疗巨人症,B错误。
C.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肾上腺素是一种应激激素,主要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发挥作用,如提高心率、升高血压等。肾上腺素与生长激素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注射肾上腺素并不能治疗侏儒症,C错误。
D.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是由于碘摄入不足导致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进而引发甲状腺肿大。在内陆地区,由于土壤和水源中碘含量较低,人们容易患上地方性甲状腺肿。因此,通过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措施,D正确。
故选D。
13.C
【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详解】A.曲线ab段变化的原因是HIV大量繁殖:在感染初期,HIV会迅速繁殖并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HIV浓度迅速上升,同时T淋巴细胞数量迅速下降,A不符合题意。
B.曲线bc段变化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结果:在HIV浓度达到高峰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剩余的T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会开始对抗HIV,导致HIV浓度略有下降,同时T淋巴细胞数量继续下降但趋势减缓,B不符合题意。
C.曲线ef段T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这种变化是HIV刺激相应的淋巴细胞导致,属于第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但它们并不是直接对抗HIV的主要力量,C符合题意。
D.g点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在g点,HIV浓度非常高,而T淋巴细胞数量几乎为零,这意味着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无法有效对抗HIV和其他病原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D 15.A 16.A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
(2)立冬时节,储存在地窖中的萝卜、白菜等蔬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导致其营养价值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14.A.播种前往往要浸种,这是为了使种皮变得松软,从而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浸种可以让种子吸收到足够的水分,A正确。
B.播种前要疏松土壤,这是为了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除了需要水分外,还需要空气(氧气)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
C.播种后用地膜覆盖,这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为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特别是在早春时节,气温较低,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的萌发,C正确。
D.播种后大量浇水浸没土壤,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利于种子萌发的。虽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但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甚至可能导致种子腐烂,D错误。
故选D。
15.A.谷雨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和空气湿度的逐渐加大,小麦、油菜等作物呈现出快速生长的态势。这明显体现了环境因素(气温和湿度)对生物(小麦、油菜)生长的影响,即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
B.虽然生物与环境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但本题主要强调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而非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错误。
C.本题中并未体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本题中并未涉及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而是强调了环境对生物生长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16.A.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被消耗,导致蔬菜的营养价值降低,A正确。
B.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但这个能量主要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不是直接导致蔬菜营养价值降低,B错误。
C.二氧化碳的产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但它并不直接导致蔬菜的营养价值下降,C错误。
D.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但蔬菜营养价值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有机物的消耗,而非氧气的消耗,D错误。
故选A。
17.D 18.A 19.B
【分析】图一中①是转换器,②是遮光器,③是反光镜,④是粗准焦螺旋,⑤是细准焦螺旋;图二中①是叶肉,②是叶脉,③是下表皮,④是气孔;图三中①是小动脉,②是小静脉,③是毛细血管。
17.对光:转动①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转动②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③反光镜,通过目镜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8.A.①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叶片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故A符合题意。
B.②叶脉中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运输和支持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③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保护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A.①中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小动脉,管壁较厚,血液呈鲜红色,故A正确。
B.②中的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小静脉,故B错误。
C.③是毛细血管,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故C正确。
D.图三中①是小动脉,②是小静脉,③是毛细血管,因此血管内血液流速由大到小依次是①小动脉、②小静脉、③毛细血管,故D正确。
故选B。
20.(1)A
(2)D
【分析】(1)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营养物质。
(2)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详解】(1)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如蛋白质消化后的产物氨基酸能被人体吸收;淀粉的初步消化产物是麦芽糖,麦芽糖不能被小肠吸收,必须转变成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吸收;脂肪需要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因此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是蛋白质和脂肪,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谈论粽子时流唾液、B根据粽叶大小调整米量、C捆粽子时,根据手感调整线绳松紧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D手碰到烫粽子会缩回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吃粽子时,唾液分泌会加速”也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因此与其反射类型相同的是粽子“粽子出锅时,手碰到烫粽子会缩回”出锅时,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1.D 22.B
【分析】(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图中a是骨骼肌,b是关节,c是骨。
(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主动脉再经过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输来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利用,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体循环返回心脏的血液从右心房流入右心室,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1.A.a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腹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故A不符合题意。
B.在b关节的结构中,关节囊包绕着整个的关节,将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故B不符合题意。
C.b关节的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空隙,里面有少量的滑液,滑液可以润滑关节软骨,从而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故C不符合题意。
D.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动作是a骨骼肌收缩牵拉c骨绕着b关节活动产生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A.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图二所示曲线可体现血液流经①时氧气浓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肾脏位于体循环的路径上,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肾脏细胞利用,将肾脏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肾脏时氧气含量会降低,因此图二所示曲线不可体现血液流经②时氧气浓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小肠位于体循环的路径上,当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与小肠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变成二氧化碳浓度高的静脉血,因此图二所示曲线可体现血液流经③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当血液流经骨骼肌时,血液与骨骼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骨骼肌细胞利用,将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骨骼肌时氧气含量会降低,因此图二所示曲线可体现血液流经④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B。
23.(1)C
(2)D
(3)A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2) 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苹果、梨、桃等利用嫁接。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无性生殖的意义: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产生的新个体能完全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3)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1)A.狗的长毛和兔的短毛:这里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狗和兔),因此它们之间的性状差异不属于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是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比较,A错误。
B.豌豆的黄粒和圆粒:这里涉及的是豌豆的两种不同性状(粒色和粒形),而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它们也不构成相对性状,B错误。
C.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这里涉及的是水稻的同一种性状(糯性)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糯性和非糯性)。这完全符合相对性状的定义,C正确。
D.人的身高和体重:这里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的性状(身高和体重),而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它们也不构成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2)A.用种子繁殖兰花的方法易发生变异。这是因为种子繁殖涉及有性生殖过程,子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从而导致后代出现变异,A正确。
B.分株繁殖是一种无性繁殖方法,它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等)进行繁殖。由于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后代能够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包括性状,B正确。
C.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通过组织培养,可以获得与母本遗传特性相同的植株,同时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去除病毒,从而获得脱毒的植株,C正确。
D.虽然射线处理可以诱发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性状和品种,但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射线处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所需的优良品种,反而可能导致大部分植株出现不良性状或死亡,D错误。
故选D。
(3)A.生物的遗传保证了生物种群的稳定性,而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没有遗传,生物就无法保持其物种特性;没有变异,生物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A符合题意。
B.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并非所有变异都能使生物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实际上,大多数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害或无影响的,只有少数变异可能有利于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B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是自发产生的,抗生素只是起到了选择作用,即杀死了没有抗药性的细菌,而留下了具有抗药性的细菌,C不符合题意。
D.自然选择学说主要解释了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并进化,而并没有直接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是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与自然选择学说虽然相关,但并非同一概念,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C 25.B
【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无氧条件下,葡萄汁中的糖分经过酵母菌发酵转化成酒精;在有氧的条件下,酒精能够被醋酸菌进一步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24.A.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作用实现的。无氧呼吸是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因此,持续通入大量氧气并不利于酒精的产生,反而可能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作用,A错误。
B.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进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的产生会导致罐内压力的增加,B错误。
C.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为了保持罐内压力的稳定,避免对发酵过程造成不利影响,需要从出气口将这些二氧化碳气体排出,C正确。
D.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利用糖类进行呼吸作用,将其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或水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但在葡萄酒发酵中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因此,随着发酵的进行,糖类的含量会逐渐减少,而不是增多,D错误。
故选C。
25.A.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菌株1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醋酸含量相对较低,即使持续充入氧气,其醋酸含量也不会达到很高的水平,A不符合题意。
B.菌株2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醋酸含量明显高于菌株1和菌株3。而且,由于醋酸菌是需氧细菌,持续充入氧气可以促进其生长和发酵,从而进一步提高醋酸含量,B不符合题意。
C.虽然高温蒸煮可以杀死杂菌,但在这个过程中,菌株1和菌株2也可能被杀死或活性降低,从而影响发酵效果,C符合题意。
D.高温蒸煮会杀死或降低菌株2和菌株3的活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D 27.C
【分析】(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2)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6.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①打开甲瓶小孔,使混合物b落入乙瓶中,操作①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①打开甲瓶小孔,使混合物b落入乙瓶中,操作①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混合物a模拟血液,混合物b模拟肾小囊腔中的原尿,故B不符合题意。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②将混合物b中的全部红豆、大部分绿豆和部分大米挑拣出来,操作②可以模拟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肾小球孔径变大,会使得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流入肾小囊中,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扩大小孔直径可模拟血尿和蛋白尿的形成,不可模拟糖尿形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7.A.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a模拟呼气过程,小气球缩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a模拟呼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b模拟吸气过程,气球膜复位,模拟膈肌收缩,故C符合题意。
C.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a过程模拟肺内气压升高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D.b过程表示吸气过程,肺富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容积变大,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1) 3 2 丁
(2)②光合作用
(3) ③④ 阳光充足 储存一定的空气,供给生物呼吸
【分析】(1)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图一中丙和乙之间是双向箭头,且指向乙的箭头最多,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①代表呼吸作用,②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④代表分解作用。
【详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箭头方向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根据表中取食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草→鲫鱼→白鹭,水草→河虾→鲫鱼→白鹭,水草→河虾→白鹭。鲫鱼以河虾为食,是捕食关系;鲫鱼和河虾都以水草为食,是竞争关系。白鹭以鲫鱼为食,是捕食关系;鲫鱼和白鹭都以河虾为食,是竞争关系。因此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2组。图一中丙和乙之间是双向箭头,且指向乙的箭头最多,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水草属于生物部分的生产者,河虾、鲫鱼、白鹭属于生物部分的消费者,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一中的丁分解者。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一中丙和乙之间是双向箭头,且指向乙的箭头最多,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生产者,则②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白沙河畔空气清新、含氧量高,与之有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②光合作用。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制作生态瓶时,需要加入适量的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以及非生物成分(如塘泥和池塘水)。根据题目描述,应该加入的是③金鱼藻2棵作为生产者,④小鱼3条作为消费者;因为①玉米幼苗2棵、②大豆幼苗2棵、⑤鼠妇3只都不能在水中生活,所以不能加入生态瓶。为了让生态瓶长时间维持稳定,应将其放在阳光充足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瓶中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给瓶内的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来源。生态瓶里的水不装满,要留出一定空间,原因是储存一定的空气,供给生物呼吸。
29.(1)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动物病毒 a
(2)青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3) ②勤洗手;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住口鼻等
【分析】(1)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流感病毒由a内部的遗传物质和b蛋白质外壳组成。
【详解】(1)支原体肺炎是目前发现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因此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根据所寄生细胞的不同,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流感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流感病毒由a内部的遗传物质和b蛋白质外壳组成,a遗传物质中含有遗传信息,是其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其遗传和发育,因此它的变异由图中的结构a遗传物质决定。
(2)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青霉素对由支原体引起的疾病没有治疗作用。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多休息,多饮水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②勤洗手、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④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除上述建议外,气体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住口鼻等。
30.(1) 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无机盐 蜜蜂可以帮助西红柿传粉
(2)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3) ③ ④
(4) 灰霉菌孢子悬浮液 在一定范围内,次氯酸水溶液浓度越高,对西红柿灰霉菌的防治效率越高,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防治效率不再提高
(5)低温保存(或放在通风处等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图一:AB(第一天6点-18点)和CD(第二天6点-18点)有机物积累量上升,且D点比B点有机物积累量多 ;BC段有机物积累量下降,图二: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液泡、④细胞核、⑤细胞质。
【详解】(1)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适时施肥可以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无机盐。开花季节放养蜜蜂可以帮助西红柿传粉,提高结实率。
(2)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积累量增加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在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在夜晚,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积累量下降。
(3)③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等。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西红柿口感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4)实验是探究次氯酸水溶液对西红柿灰霉菌的防治效果,所以应将洗净的番茄浸入到灰霉菌孢子悬浮液中。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随着次氯酸水溶液浓度的增加,防治效率提高,当浓度达到40 毫克/ 升和80 毫克 / 升时,防治效率相同,说明次氯酸水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对西红柿灰霉菌的防治效率越高,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防治效率不再提高。
(5)在日常生活中,要延长西红柿的保存时间,可以采取低温保存、放在通风处等措施。低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通风处可以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湿度,减少细菌滋生。
31.(1) 贫血 铁和蛋白质 血红蛋白
(2) 1主动脉 氧和营养物质 5→a→b→2→4→c→d→1 呼吸作用 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3) 大脑皮层 A
【分析】(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
(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循环路线如图:
(3)图中1是主动脉,2是肺动脉,3是上腔静脉,4是肺静脉,5是下腔静脉,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A代表传入神经,B代表传出神经。
【详解】(1)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人患有贫血症。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因此红细胞有输氧的功能。贫血的病人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表一是赵奶奶血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她的红细胞低于正常值,所以判断她患有贫血症,建议她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合成,提高血液运输氧的功能。
(2)①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脏自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等)致使心肌缺血,就会引起冠心病。如果冠状动脉发生梗塞,就会危及生命。冠状动脉是血管1主动脉的一条分支,酒精刺激血管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使其无法为心脏输送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
②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钱爷爷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被吸收后,运输到冠状动脉的过程中,经过图中各结构的最短路径为:5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2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4肺静脉→c左心房→d左心室→1主动脉→冠状动脉。
③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加强心肺功能锻炼或吸氧可使更多氧气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心肌细胞,促进心肌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更多能量,改善心肌功能。
④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防治冠状动脉硬化的建议: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3)钱奶奶经常感觉双手发麻,这种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传递的过程是: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果B传出神经被压迫,神经冲动不可能逆行传至大脑皮层形成“麻”的感觉,因此医生诊断双手发麻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的某处导致,应该是图中的A传入神经处被压迫。
32.(1) 乙 黄 AA 13
(2) Ⅱ、Ⅲ、Ⅳ 雌
(3) 性别 12(或50%)
(4)①③④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所有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子代是杂合体。
【详解】(1)结合分析,根据乙组实验,黄鼠亲代产生了黑鼠子代,可以判断小鼠毛色中的显性性状是黄色,隐性性状是黑色。乙组子代中黄鼠和黑鼠比例约为2:1,而不是预期的3:1,他推测可能有一种基因组成的黄鼠(即AA)在胚胎期全部死亡了。如果这种基因组成的黄鼠未死亡,那么乙组子代黄鼠中AA和Aa的比例应为1:2,因此AA在黄鼠中所占的比例应为13。遗传图解如下:
(2)图一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中1对是性染色体(XY),其他3对为常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都会发生分离,因此该果蝇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的组成为图一中的Ⅱ、Ⅲ、Ⅳ。雄果蝇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的雌果蝇,因为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亲代雌果蝇,Y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
(3)摩尔根发现的白眼雄果蝇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他推测并用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因此,亲代白眼果蝇(XaY)产生的精子中携带白眼基因(Xa)的概率是12(或50%)。
(4)孟德尔、屈埃诺、摩尔根等人在遗传学研究中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包括:①实验材料易饲养,繁殖快,这使得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③从观察性状遗传出发,推测基因的传递规律,这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④对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揭示遗传规律。而选用亲本进行无性生殖并不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因为遗传学的研究主要基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传递和重组。
33.(1)生物种类
(2) 单子叶植物 马尾松 阴暗潮湿
(3)②
(4) ①②④ 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根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详解】(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同学们记录了公园多种多样的植物,包括马尾松、五角槭、连翘等80余种乔灌木,鸢尾、马蔺等20余种草本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又依据种子中子叶的数目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为网状脉,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为平行脉,五角槭的叶脉为网状脉,所以A为双子叶植物,B为单子叶植物,①为马蔺,②为马尾松。蕨类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若想搜集蕨类植物作为拓印材料,可在山间阴暗潮湿环境找到它。
(3)据题干可知,①垂丝海棠: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②蛇莓:喜阴,喜湿润环境;③圆柏:喜光,忌积水;④玉兰:根肉质,不耐水湿,由以上植物的生活习性判断,适合此处栽种的植物为②蛇莓。
(4)根据生物的特点分析,卵生,变态发育的为两栖动物,对应场馆①;
卵生,体温恒定的为鸟类,对应场馆②;
体温不恒定,终生用肺呼吸对应的是爬行动物,对应场馆④。
所以按照研学线索,使用导览图,依次找到对应场馆或场所,用数字写出所有可能的研学路线是:①②④。
以上三类动物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若将③小熊猫馆纳入研学路线,小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等特征,所以可增加一条提示为:d.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D
A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D
A
A
D
A
B
(1)A
(2)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D
B
(1)C
(2)D
(3)A
C
B
D
C
一、选择题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写了莲叶碧色连天的景象。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莲叶属于( )
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
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下图为母体子宫内的胎儿、脐带与胎盘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能准确体现母体与胎儿间物质交换的是( )
A.①为受精卵的分裂提供营养物质B.②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营养和场所
C.母体通过②③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D.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④排出体外
3.夏天,蝉在树上产卵。一般在30天后,蝉卵会孵化并钻入土壤,在土壤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下列叙述符合蝉发育特点的是( )
A.蝉的寿命一般是30天左右B.蝉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准备蜕皮的蝉处于成虫期D.蝉的幼体和成体都靠翅飞行
4.菜豆种子材料易得、观察方便,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胚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B.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C.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D.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5.2023年7月,某生物研究团队通过灯诱法发现了新物种“山东褶大蚊”(如图)。它的头部和胸部呈棕黑色,腹部呈棕黄色,足为黄色,翅上有明显褶皱。下列叙述中符合该物种特点的是( )
A.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腹部有翅和足,与运动有关
C.身体和附肢分节,利于呼吸D.它能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
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其目的的叙述相吻合的是( )
A.①为暗处理,使叶片中原有淀粉转运并耗尽
B.②中遮黑纸片,是设置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C.③为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黄素
D.④是滴加碘液,为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葡萄糖
7.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护卫队”,病菌、病毒、癌变细胞都被它视为“非己”。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的作用B.有炎症时白细胞增多
C.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再患水痘D.胃液能杀死部分病菌
8.夏季晴朗的某天,科研人员测定了大豆一昼夜氧气释放量,并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点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B.bc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阴雨天时,c点会因光照不足而上移D.cd段变化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
9.生物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分类等级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的是( )
A.种、属、科、目、纲、门、界B.种、界、科、属、门、纲、目
C.界、门、纲、目、科、属、种D.界、属、种、纲、目、科、门
10.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能准确反映图中各结构间关系的是( )
A.①由②和基因组成B.一条①上含有多个②
C.一个②上有多个基因D.②是③的主要载体
11.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巴斯德利用同种绵羊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对实验方法、过程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组选用大小、生长发育等状况相同的健康绵羊
B.经过第一次处理,甲组绵羊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
C.甲组和乙组实验作对照,变量是有没有患炭疽病
D.实验说明注射脱毒炭疽杆菌可以有效预防炭疽病
12.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发疾病。下列防治措施与疾病对应一致的是( )
A.口服胰岛素可以治疗糖尿病B.注射甲状腺激素可治疗巨人症
C.成年人注射肾上腺素可治疗侏儒症D.内陆地区的人们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13.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下图为感染后,人体内HIV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曲线ab段变化的原因是HIV大量繁殖B.曲线bc段变化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结果
C.曲线ef段变化是HIV刺激皮肤和黏膜导致D.g点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加工提炼而成的农业生产时间指南,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
14.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农民忙着春耕播种。下列关于播种黄瓜的措施与其目的的叙述,对应不一致的是( )
A.播种前往往要浸种,使种皮松软,利于种子萌发
B.播种前要疏松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C.播种后用地膜覆盖,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D.播种后大量浇水浸没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
15.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谷雨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小麦、油菜等作物呈现出快速生长的态势。这主要体现了(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16.立冬时节,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北方的人们将收获的萝卜、白菜储存在地窖中。这些蔬菜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主要原因是( )
A.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B.呼吸作用释放了能量
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显微镜的发明帮助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同学们使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了菠菜叶片横切面和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深入认识叶片和血管的微观结构。
17.使用图一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实验时,下列不属于对光操作的是( )
A.转动①,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转动②,使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转动③,通过目镜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D.转动④,使镜筒缓缓上升,看到清晰物像
18.图二是菠菜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叶片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是( )
A.①叶肉细胞B.②叶脉C.③表皮细胞D.④气孔
19.图三是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示意图,关于血管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是小动脉,管壁较厚,血液呈鲜红色B.②是小静脉,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血管
C.③是毛细血管,其中的红细胞单行通过D.血管内血液流速由大到小依次是①②③
20.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小慧与家人一起享用了亲手包的粽子。
(1)肉粽子的馅料主要是糯米与五花肉,含多种营养物质。下列选项中均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是( )
A.蛋白质和脂肪B.无机盐和蛋白质C.淀粉和维生素D.无机盐和维生素
(2)吃粽子时,唾液分泌会加速。下列与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谈论粽子味道时,唾液分泌量增多B.包粽子时,根据粽叶大小调整米量
C.捆粽子时,根据手感调整线绳松紧D.粽子出锅时,手碰到烫粽子会缩回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说“易如反掌”,看似简单的翻掌动作也需要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图一是人体部分系统关系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应位置的血管。图二表示血液流经某位置时物质变化趋势。
21.图一中,a、b、c代表运动系统各器官。下列叙述中,不能正确反映翻掌过程中各结构功能的是( )
A.a的肌腹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B.b的关节囊将两块相邻的骨牢固连接
C.b的关节腔中有滑液,使关节运动灵活D.动作是a收缩牵拉b绕着c活动产生的
22.循环系统架起了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桥梁。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图二所示曲线变化的是( )
A.血液流经①时氧气浓度变化B.血液流经②时氧气浓度变化
C.血液流经③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D.血液流经④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23.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生物通过生殖产生后代,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传递,并控制新个体的性状。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利变异逐代积累,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1)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生物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和兔的短毛B.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C.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D.人的身高和体重
(2)“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兰花被我国人民赋予高洁、典雅的品格象征。兰花种子萌发率低,分株繁殖法周期长,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繁殖兰花,可满足人们的需求。下列关于兰花繁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种子繁殖兰花的方法易发生变异B.分株繁殖法可使后代保持母本的性状
C.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脱毒的兰花植株D.用射线处理兰花种子即可获得所需的优良品种
(3)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都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C.经常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D.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人民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食品,已有几千年历史。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开展了分析发酵工程原理,研究改良制醋技术的实践活动。
24.同学们去葡萄酒厂学习发酵技术,了解了葡萄酒的主发酵工艺流程。下图为主发酵罐的示意图。关于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进气口持续通入大量氧气,利于产生酒精B.发酵过程中,罐内压力始终不会发生改变
C.从出气口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D.发酵过程中糖类的含量会逐渐增多
25.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可用来制作葡萄醋,醋酸含量越高表明葡萄醋品质越好。下图为同学们针对三种醋酸菌菌株对葡萄醋品质影响的探究结果。下列关于制醋过程的叙述,能获得最佳品质的是( )
A.使用菌株1制醋的过程持续充入氧气B.使用菌株2制醋的过程持续充入氧气
C.加入菌株1、2后,高温蒸煮杀死杂菌D.加入菌株2、3后,高温蒸煮杀死杂菌
阅读以下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模型可直观地表征相应的结构和功能。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制作了模拟人体尿的形成(图一)、吸气和呼气过程(图二)的模型。
26.他们利用图一模型进行以下操作:①打开小孔,使甲瓶中的部分物质落入乙瓶;②捡出乙瓶中的大部分大米、部分绿豆、全部红豆。有关该操作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操作①模拟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B.混合物b模拟肾小囊腔中的原尿
C.操作②模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若扩大小孔直径使弹珠通过,可模拟糖尿形成
27.他们向上推气球膜(a过程)再慢慢松手(b过程),观察小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两个过程的分析,合理的是( )
A.a过程中,小气球缩小,模拟吸气B.b过程中,气球膜复位,模拟膈肌收缩
C.a过程模拟肺内气压先降低再升高的过程D.b过程模拟胸腔容积缩小,肺容积变大
二、综合题
28.青岛白沙河环境优美,吸引成群的白鹭在水中嬉戏、捕食。某校生态研究小组调查了白沙河的部分生物,用表格记录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用“√”表示);绘制了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一),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①~④表示生理过程。
捕食关系记录表
(1)根据捕食关系记录表可绘制出食物网,其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组。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一中的 (填代号)。
(2)白沙河畔空气清新、含氧量高,与之有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填图一中数字)。
(3)回校后,同学们准备了下列材料动手制作生态瓶(材料大小均与生态瓶相匹配):①玉米幼苗2棵;②大豆幼苗2棵;③金鱼藻2棵;④小鱼3条;⑤鼠妇3只。他们向瓶中加入适量塘泥和池塘水(如图二所示),还加入了上述材料中的 (填数字),然后盖好木塞。为了让生态瓶长时间维持稳定,应将其放在 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生态瓶里的水不装满,要留出一定空间,原因是 。
三、资料分析题
29.去年冬季以来,支原体肺炎和流感频发,它们传染性强,都有发热、咳嗽和喉咙痛等症状。为做好健康防护,小华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这两种疾病的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资料一: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资料二: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如图)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
资料三: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取的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主要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膨胀、破裂和融化,从而杀死细菌。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支原体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 。根据所寄生细胞的不同对病毒进行分类,流感病毒应属于 ,它的变异由图中的结构 (填字母)决定。
(2)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流感,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其中支原体感染,不能利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理由是 。
(3)针对上述疾病的预防,医生给的建议有:①多休息,多饮水;②勤洗手;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④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以上建议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措施的是 (填数字)。除上述建议外,请帮小华再提出一条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
四、实验探究题
30.西红柿口感好且营养价值高,从幼苗生长到果实成熟的周期短,易于管理。生物兴趣小组到校园植物温室,开展了西红柿种植实践活动。
(1)在西红柿生长过程中,同学们适时施肥的目的是 ;到了开花季节,他们在温室里放养蜜蜂,原因是 。
(2)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测量并绘制了叶片两天内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图(图一)。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积累量增加的原因是 。
(3)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西红柿果肉细胞,并绘制了图二所示的结构模式图。西红柿果肉细胞里红色的色素位于 (填数字)中。西红柿口感好,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 (填数字)中的遗传物质决定。
(4)他们发现,有的西红柿果实上有灰白色的霉斑。经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西红柿灰霉菌引起的病害,果实表面会逐渐腐烂变软。向科研人员请教后,他们进行西红柿灰霉菌防治措施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善。
①选材:选取大小、成熟度相似且果皮无损伤的150个同种西红柿;灰霉菌孢子悬浮液;次氯酸水溶液。
②浸液:将洗净的番茄浸入到一定浓度的 中。
③分组:将浸液后的西红柿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置于清水和不同浓度的次氯酸水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晾干。
④观察:将处理的果实置于隔离的、条件适宜的仓储柜中,观察并统计发病情况,直至其中一组全部腐烂。
⑤进行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说明:防治效率(%)=(清水组发病率-处理组发病率)/清水组发病率×100%
(5)在日常生活中,要延长西红柿的保存时间,你认为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
五、综合题
31.同学们开展了“关爱老人,助力健康”的志愿者活动,帮助几位老人分析健康状况,给出健康生活建议。
(1)同学们看到赵奶奶的体检报告单,根据上表中的部分数据,判断她患有 ,建议她多食用含 丰富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直接或间接参与血液中 的合成以及红细胞更新,从而改善症状。
(2)钱爷爷患冠状动脉硬化,医生判断他的病症与过度饮酒有关。同学们结合如图所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为他介绍相关知识。
①冠状动脉是血管[ ] 的一条分支,酒精刺激血管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使其无法为心脏输送足够的 。
②钱爷爷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以扩张血管。请你写出药物被吸收后,运输到冠状动脉的过程中,经过图中各结构的最短路径: →冠状动脉(用字母、数字与箭头表示)。
③加强心肺功能锻炼或吸氧可使更多氧气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心肌细胞,促进心肌细胞的 ,释放更多能量,改善心肌功能。
④《黄帝内经》里记载“上医治未病”。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防治冠状动脉硬化的建议: 。
(3)孙奶奶时常感觉手指发麻,这种感觉产生于 。检查后,医生诊断她颈椎间盘突出压迫了脊神经某处。同学们判断压迫点可能位于下图中脊神经的 (填A或B),并建议孙奶奶常做手指操,以缓解症状。
32.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追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1)1900年左右,屈埃诺在研究某种小鼠毛色遗传时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用A和a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根据 组可判断小鼠毛色中的显性性状是 色。乙组子代中黄鼠和黑鼠比例约为2:1,他推测可能有一种基因组成的黄鼠在胚胎期全部死亡了。根据他的推测,死亡小鼠的基因组成应该是 ;假如未死亡,这种基因组成的小鼠在乙组子代黄鼠中所占的比例应为 。
(2)1902年,麦克朗发现人类男性体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图一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中1对是性染色体,其他3对为常染色体。该果蝇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的组成为 (用图一中符号表示),雄果蝇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的 果蝇。
(3)1910年,摩尔根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他做了如图二所示的杂交实验。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比,该实验结果的不同之处是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与 相关联。他推测并用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则亲代白眼果蝇产生的精子中携带白眼基因的概率是 。
(4)孟德尔、屈埃诺、摩尔根等人在遗传学研究中能取得成功,除了他们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外,以下各项中属于他们成功原因的是 (填数字,多选)。
①实验材料易饲养,繁殖快;②选用亲本进行无性生殖;③从观察性状遗传出发,推测基因的传递规律;④对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33.为了解浮山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一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同学们进行了以“公园+”为主题的跨学科研学活动。
任务一:做“公园+调查”活动的发现者
(1)同学们记录了公园多种多样的植物,包括马尾松、五角槭、连翘等80余种乔灌木,鸢尾、马蔺等20余种草本植物,这体现了 的多样性。
(2)同学们制作了三种调查植物的拓印作品及资料卡片(图一),将其绘制成分类表解(图二)。请你观察图一中植物的形态结构,判断图二中B为 ,②为 。若想搜集蕨类植物作为拓印材料,可在山间 环境找到它。
(3)同学们走到某区域,发现此处阴坡,地势低洼,湿度较大。请你结合下列植物的特性,运用跨学科知识,判断此处适于栽种的植物是 (填数字)。①垂丝海棠: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②蛇莓:喜阴,喜湿润环境;③圆柏:喜光,忌积水;④玉兰:根肉质,不耐水湿
任务二:做“公园+科普”活动的践行者
(4)同学们运用跨学科知识绘制出导览图,制作了动物园研学手册。请根据手册指引,完善相应内容。
组别
处理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24只)
第一次处理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乙组绵羊(24只)
第一次处理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病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都患炭疽病
捕食者被捕食者
鲫鱼
河虾
白鹭
水草
√
√
鲫鱼
√
河虾
√
√
组别
实验处理
防治效率(%)
A组
清水
0(全腐烂)
B组
1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60.32%
C组
2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76.28%
D组
4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83.92%
E组
80毫克/升次氯酸水溶液
83.92%
项目
结果
参考区间
红细胞(1012/L)
2.8
3.5-5.0
白细胞(109/L)
8.
54.0-10.0
血小板(109/L)
210
100-300
组别
亲本
子代数目(只)
黄鼠
黑鼠
甲
黄鼠×黑鼠
2378
2398
乙
黄鼠×黄鼠
2396
1235
动物园研学手册
研学线索下列a、b、c为三条提示,每条提示对应一个场馆或场所。
参考答案:
1.B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故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莲叶属于器官, 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图中,①是子宫,②是胎盘,③是脐带,④是宫颈
【详解】A.受精卵分裂所需营养由卵黄提供,故A错误。
B.②是胎盘,③子宫为胎儿发育提供场所,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母体提供,故B错误。
C.胎儿生活在①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胎儿通过②胎盘和③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通过②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母体通过②③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故C正确。
D.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②胎盘和③脐带由母体排出体外,故D错误。
故选C。
3.B
【分析】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A.根据题目描述,蝉在树上产卵后,卵在30天左右会孵化并钻入土壤,在土壤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这说明蝉的寿命远不止30天,A错误。
B.蝉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方式被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蝉的发育过程中,幼虫会经历多次蜕皮,逐渐长大并准备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当蝉准备蜕皮时,它通常处于幼虫期,C错误。
D.蝉的幼体生活在土壤中,没有翅膀,因此不能靠翅飞行。只有当成虫羽化后,才具有飞行能力,D错误。
故选B。
4.B
【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把子叶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详解】A.胚是种子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等重要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这是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A正确。
B.在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通常是胚根,而不是胚芽,B错误。
C.胚轴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轴会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C正确。
D.子叶是菜豆种子中的营养储存结构,它富含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会提供这些营养物质给胚,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D正确。
故选B。
5.D
【分析】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昆虫身体一般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蝗虫是节肢动物中昆虫的代表动物。
【详解】A.“山东褶大蚊”作为昆虫,其体表应是由外骨骼构成的,而非角质层,A不符合题意。
B.昆虫的胸部通常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这些结构是昆虫运动的主要器官。而腹部则主要容纳内脏器官,并没有着生翅和足,B不符合题意。
C.昆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但这种分节主要是为了使昆虫的运动更加灵活和协调,而非直接利于呼吸,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目描述,“山东褶大蚊”是通过灯诱法被发现的,这说明它能够被灯光吸引,即对光的刺激能够作出反应。这是昆虫的一种常见行为特性,它们往往会对光、颜色等环境刺激产生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详解】A.在实验中,暗处理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在进行后续实验时,叶片中不会残留原有的淀粉,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A正确。
B.实际上,在这个实验中,遮黑纸片是为了设置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不是温度。遮黑纸片的部分叶片将作为对照组,与见光的叶片形成对比,以观察光照对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影响,B错误。
C.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而不是叶黄素。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它的存在会干扰我们对实验结果的观察。通过隔水加热和酒精处理,我们可以去除叶绿素,使叶片变得黄白色,这样更容易观察到碘液与淀粉的反应,C错误。
D.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见光部分是否产生淀粉,而不是葡萄糖。碘液可以与淀粉发生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的化合物,从而帮助我们观察到叶片中淀粉的分布情况,D错误。
故选A。
7.C
【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详解】A.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这是皮肤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对所有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A错误。
B.有炎症时白细胞增多,这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白细胞增多可以帮助消灭病原体,但这种反应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所有病原体都有反应,B错误。
C.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再患水痘,这是因为人体在患水痘后产生了针对水痘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只能针对水痘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这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的免疫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C正确。
D.胃液能杀死部分病菌,这是胃液作为人体消化道内的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胃液中的胃酸和消化酶可以杀死或抑制部分病原体的生长,但这种作用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D错误。
故选C。
8.C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详解】A.a点为0时,无光照,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在bc段,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大豆的光合作用也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开始超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因此氧气释放量逐渐增多,B正确。
C.实际上,在阴雨天气时,由于光照不足,大豆的光合作用会减弱,导致氧气释放量减少,因此c点应该会下移,而不是上移,C错误。
D.在cd段,由于中午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因此,cd段氧气释放量的减少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D正确。
故选C。
9.A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分析】图中,①染色体,②DNA,③蛋白质。
【详解】A.①染色体是由②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而不是由②DNA和基因组成,A错误。
B.一条①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一个②DNA分子(在细胞分裂的某些阶段可能含有两个),而一个DNA分子上则包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
C.一个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片段,负责编码特定的蛋白质。因此,一个DNA分子上确实可以包含多个基因,C正确。
D.DNA和蛋白质共同构成染色体,因此①染色体是②DNA和③蛋白质在细胞中的主要载体,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A.为了控制单一变量,每组选用大小、生长发育等状况相同的健康绵羊,A正确。
B.经过第一次处理,甲组绵羊体内的淋巴细胞在脱毒病菌(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相应抗体,因此第二次处理后没有患炭疽,B正确。
C.甲组和乙组实验作对照,变量是第一次处理有没有注射脱毒炭疽杆菌,C错误。
D.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脱毒炭疽杆菌后产生了抗体,因此第二次注射强毒炭疽杆菌没有患病,实验说明注射脱毒炭疽杆菌可以有效预防炭疽病,D正确。
故选C。
12.D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在人体内起着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作用。然而,当胰岛素被口服时,它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失去其原有的生物活性。因此,口服胰岛素并不能治疗糖尿病,A错误。
B.巨人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而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对身高的影响并不直接。因此,注射甲状腺激素并不能治疗巨人症,B错误。
C.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肾上腺素是一种应激激素,主要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发挥作用,如提高心率、升高血压等。肾上腺素与生长激素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注射肾上腺素并不能治疗侏儒症,C错误。
D.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是由于碘摄入不足导致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进而引发甲状腺肿大。在内陆地区,由于土壤和水源中碘含量较低,人们容易患上地方性甲状腺肿。因此,通过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措施,D正确。
故选D。
13.C
【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详解】A.曲线ab段变化的原因是HIV大量繁殖:在感染初期,HIV会迅速繁殖并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HIV浓度迅速上升,同时T淋巴细胞数量迅速下降,A不符合题意。
B.曲线bc段变化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结果:在HIV浓度达到高峰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剩余的T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会开始对抗HIV,导致HIV浓度略有下降,同时T淋巴细胞数量继续下降但趋势减缓,B不符合题意。
C.曲线ef段T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这种变化是HIV刺激相应的淋巴细胞导致,属于第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但它们并不是直接对抗HIV的主要力量,C符合题意。
D.g点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在g点,HIV浓度非常高,而T淋巴细胞数量几乎为零,这意味着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无法有效对抗HIV和其他病原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D 15.A 16.A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
(2)立冬时节,储存在地窖中的萝卜、白菜等蔬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导致其营养价值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14.A.播种前往往要浸种,这是为了使种皮变得松软,从而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浸种可以让种子吸收到足够的水分,A正确。
B.播种前要疏松土壤,这是为了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除了需要水分外,还需要空气(氧气)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
C.播种后用地膜覆盖,这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为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特别是在早春时节,气温较低,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的萌发,C正确。
D.播种后大量浇水浸没土壤,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利于种子萌发的。虽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但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甚至可能导致种子腐烂,D错误。
故选D。
15.A.谷雨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和空气湿度的逐渐加大,小麦、油菜等作物呈现出快速生长的态势。这明显体现了环境因素(气温和湿度)对生物(小麦、油菜)生长的影响,即环境影响生物,A正确。
B.虽然生物与环境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但本题主要强调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而非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错误。
C.本题中并未体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本题中并未涉及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而是强调了环境对生物生长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16.A.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被消耗,导致蔬菜的营养价值降低,A正确。
B.呼吸作用会释放能量,但这个能量主要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不是直接导致蔬菜营养价值降低,B错误。
C.二氧化碳的产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但它并不直接导致蔬菜的营养价值下降,C错误。
D.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但蔬菜营养价值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有机物的消耗,而非氧气的消耗,D错误。
故选A。
17.D 18.A 19.B
【分析】图一中①是转换器,②是遮光器,③是反光镜,④是粗准焦螺旋,⑤是细准焦螺旋;图二中①是叶肉,②是叶脉,③是下表皮,④是气孔;图三中①是小动脉,②是小静脉,③是毛细血管。
17.对光:转动①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转动②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③反光镜,通过目镜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8.A.①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叶片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故A符合题意。
B.②叶脉中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运输和支持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③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保护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A.①中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小动脉,管壁较厚,血液呈鲜红色,故A正确。
B.②中的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小静脉,故B错误。
C.③是毛细血管,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故C正确。
D.图三中①是小动脉,②是小静脉,③是毛细血管,因此血管内血液流速由大到小依次是①小动脉、②小静脉、③毛细血管,故D正确。
故选B。
20.(1)A
(2)D
【分析】(1)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营养物质。
(2)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详解】(1)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如蛋白质消化后的产物氨基酸能被人体吸收;淀粉的初步消化产物是麦芽糖,麦芽糖不能被小肠吸收,必须转变成葡萄糖才能被小肠吸收;脂肪需要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因此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的是蛋白质和脂肪,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谈论粽子时流唾液、B根据粽叶大小调整米量、C捆粽子时,根据手感调整线绳松紧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D手碰到烫粽子会缩回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吃粽子时,唾液分泌会加速”也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因此与其反射类型相同的是粽子“粽子出锅时,手碰到烫粽子会缩回”出锅时,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1.D 22.B
【分析】(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图中a是骨骼肌,b是关节,c是骨。
(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主动脉再经过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输来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利用,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体循环返回心脏的血液从右心房流入右心室,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1.A.a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腹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故A不符合题意。
B.在b关节的结构中,关节囊包绕着整个的关节,将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故B不符合题意。
C.b关节的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空隙,里面有少量的滑液,滑液可以润滑关节软骨,从而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故C不符合题意。
D.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动作是a骨骼肌收缩牵拉c骨绕着b关节活动产生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A.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图二所示曲线可体现血液流经①时氧气浓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肾脏位于体循环的路径上,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肾脏细胞利用,将肾脏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肾脏时氧气含量会降低,因此图二所示曲线不可体现血液流经②时氧气浓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小肠位于体循环的路径上,当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与小肠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变成二氧化碳浓度高的静脉血,因此图二所示曲线可体现血液流经③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当血液流经骨骼肌时,血液与骨骼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骨骼肌细胞利用,将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骨骼肌时氧气含量会降低,因此图二所示曲线可体现血液流经④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B。
23.(1)C
(2)D
(3)A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2) 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苹果、梨、桃等利用嫁接。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无性生殖的意义: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产生的新个体能完全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3)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1)A.狗的长毛和兔的短毛:这里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狗和兔),因此它们之间的性状差异不属于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是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比较,A错误。
B.豌豆的黄粒和圆粒:这里涉及的是豌豆的两种不同性状(粒色和粒形),而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它们也不构成相对性状,B错误。
C.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这里涉及的是水稻的同一种性状(糯性)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糯性和非糯性)。这完全符合相对性状的定义,C正确。
D.人的身高和体重:这里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的性状(身高和体重),而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它们也不构成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2)A.用种子繁殖兰花的方法易发生变异。这是因为种子繁殖涉及有性生殖过程,子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从而导致后代出现变异,A正确。
B.分株繁殖是一种无性繁殖方法,它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等)进行繁殖。由于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后代能够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包括性状,B正确。
C.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通过组织培养,可以获得与母本遗传特性相同的植株,同时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去除病毒,从而获得脱毒的植株,C正确。
D.虽然射线处理可以诱发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性状和品种,但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射线处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所需的优良品种,反而可能导致大部分植株出现不良性状或死亡,D错误。
故选D。
(3)A.生物的遗传保证了生物种群的稳定性,而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没有遗传,生物就无法保持其物种特性;没有变异,生物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A符合题意。
B.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并非所有变异都能使生物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实际上,大多数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害或无影响的,只有少数变异可能有利于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B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是自发产生的,抗生素只是起到了选择作用,即杀死了没有抗药性的细菌,而留下了具有抗药性的细菌,C不符合题意。
D.自然选择学说主要解释了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并进化,而并没有直接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是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与自然选择学说虽然相关,但并非同一概念,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C 25.B
【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无氧条件下,葡萄汁中的糖分经过酵母菌发酵转化成酒精;在有氧的条件下,酒精能够被醋酸菌进一步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24.A.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作用实现的。无氧呼吸是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因此,持续通入大量氧气并不利于酒精的产生,反而可能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作用,A错误。
B.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进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的产生会导致罐内压力的增加,B错误。
C.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为了保持罐内压力的稳定,避免对发酵过程造成不利影响,需要从出气口将这些二氧化碳气体排出,C正确。
D.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利用糖类进行呼吸作用,将其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或水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但在葡萄酒发酵中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因此,随着发酵的进行,糖类的含量会逐渐减少,而不是增多,D错误。
故选C。
25.A.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菌株1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醋酸含量相对较低,即使持续充入氧气,其醋酸含量也不会达到很高的水平,A不符合题意。
B.菌株2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醋酸含量明显高于菌株1和菌株3。而且,由于醋酸菌是需氧细菌,持续充入氧气可以促进其生长和发酵,从而进一步提高醋酸含量,B不符合题意。
C.虽然高温蒸煮可以杀死杂菌,但在这个过程中,菌株1和菌株2也可能被杀死或活性降低,从而影响发酵效果,C符合题意。
D.高温蒸煮会杀死或降低菌株2和菌株3的活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D 27.C
【分析】(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2)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6.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①打开甲瓶小孔,使混合物b落入乙瓶中,操作①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①打开甲瓶小孔,使混合物b落入乙瓶中,操作①模拟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混合物a模拟血液,混合物b模拟肾小囊腔中的原尿,故B不符合题意。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②将混合物b中的全部红豆、大部分绿豆和部分大米挑拣出来,操作②可以模拟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肾小球孔径变大,会使得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流入肾小囊中,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扩大小孔直径可模拟血尿和蛋白尿的形成,不可模拟糖尿形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7.A.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a模拟呼气过程,小气球缩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a模拟呼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b模拟吸气过程,气球膜复位,模拟膈肌收缩,故C符合题意。
C.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a过程模拟肺内气压升高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D.b过程表示吸气过程,肺富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容积变大,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1) 3 2 丁
(2)②光合作用
(3) ③④ 阳光充足 储存一定的空气,供给生物呼吸
【分析】(1)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图一中丙和乙之间是双向箭头,且指向乙的箭头最多,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①代表呼吸作用,②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④代表分解作用。
【详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箭头方向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根据表中取食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草→鲫鱼→白鹭,水草→河虾→鲫鱼→白鹭,水草→河虾→白鹭。鲫鱼以河虾为食,是捕食关系;鲫鱼和河虾都以水草为食,是竞争关系。白鹭以鲫鱼为食,是捕食关系;鲫鱼和白鹭都以河虾为食,是竞争关系。因此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2组。图一中丙和乙之间是双向箭头,且指向乙的箭头最多,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水草属于生物部分的生产者,河虾、鲫鱼、白鹭属于生物部分的消费者,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一中的丁分解者。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一中丙和乙之间是双向箭头,且指向乙的箭头最多,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生产者,则②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白沙河畔空气清新、含氧量高,与之有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②光合作用。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制作生态瓶时,需要加入适量的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以及非生物成分(如塘泥和池塘水)。根据题目描述,应该加入的是③金鱼藻2棵作为生产者,④小鱼3条作为消费者;因为①玉米幼苗2棵、②大豆幼苗2棵、⑤鼠妇3只都不能在水中生活,所以不能加入生态瓶。为了让生态瓶长时间维持稳定,应将其放在阳光充足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瓶中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给瓶内的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来源。生态瓶里的水不装满,要留出一定空间,原因是储存一定的空气,供给生物呼吸。
29.(1)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动物病毒 a
(2)青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3) ②勤洗手;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住口鼻等
【分析】(1)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流感病毒由a内部的遗传物质和b蛋白质外壳组成。
【详解】(1)支原体肺炎是目前发现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因此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根据所寄生细胞的不同,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流感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流感病毒由a内部的遗传物质和b蛋白质外壳组成,a遗传物质中含有遗传信息,是其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其遗传和发育,因此它的变异由图中的结构a遗传物质决定。
(2)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青霉素对由支原体引起的疾病没有治疗作用。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多休息,多饮水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②勤洗手、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④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除上述建议外,气体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遮住口鼻等。
30.(1) 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无机盐 蜜蜂可以帮助西红柿传粉
(2)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3) ③ ④
(4) 灰霉菌孢子悬浮液 在一定范围内,次氯酸水溶液浓度越高,对西红柿灰霉菌的防治效率越高,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防治效率不再提高
(5)低温保存(或放在通风处等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图一:AB(第一天6点-18点)和CD(第二天6点-18点)有机物积累量上升,且D点比B点有机物积累量多 ;BC段有机物积累量下降,图二: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液泡、④细胞核、⑤细胞质。
【详解】(1)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适时施肥可以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无机盐。开花季节放养蜜蜂可以帮助西红柿传粉,提高结实率。
(2)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积累量增加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在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在夜晚,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积累量下降。
(3)③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等。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西红柿口感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4)实验是探究次氯酸水溶液对西红柿灰霉菌的防治效果,所以应将洗净的番茄浸入到灰霉菌孢子悬浮液中。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随着次氯酸水溶液浓度的增加,防治效率提高,当浓度达到40 毫克/ 升和80 毫克 / 升时,防治效率相同,说明次氯酸水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对西红柿灰霉菌的防治效率越高,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防治效率不再提高。
(5)在日常生活中,要延长西红柿的保存时间,可以采取低温保存、放在通风处等措施。低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通风处可以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湿度,减少细菌滋生。
31.(1) 贫血 铁和蛋白质 血红蛋白
(2) 1主动脉 氧和营养物质 5→a→b→2→4→c→d→1 呼吸作用 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3) 大脑皮层 A
【分析】(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
(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循环路线如图:
(3)图中1是主动脉,2是肺动脉,3是上腔静脉,4是肺静脉,5是下腔静脉,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A代表传入神经,B代表传出神经。
【详解】(1)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人患有贫血症。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因此红细胞有输氧的功能。贫血的病人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表一是赵奶奶血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她的红细胞低于正常值,所以判断她患有贫血症,建议她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合成,提高血液运输氧的功能。
(2)①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脏自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等)致使心肌缺血,就会引起冠心病。如果冠状动脉发生梗塞,就会危及生命。冠状动脉是血管1主动脉的一条分支,酒精刺激血管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使其无法为心脏输送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
②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钱爷爷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被吸收后,运输到冠状动脉的过程中,经过图中各结构的最短路径为:5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2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4肺静脉→c左心房→d左心室→1主动脉→冠状动脉。
③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加强心肺功能锻炼或吸氧可使更多氧气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输送至心肌细胞,促进心肌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更多能量,改善心肌功能。
④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防治冠状动脉硬化的建议: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3)钱奶奶经常感觉双手发麻,这种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传递的过程是: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果B传出神经被压迫,神经冲动不可能逆行传至大脑皮层形成“麻”的感觉,因此医生诊断双手发麻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的某处导致,应该是图中的A传入神经处被压迫。
32.(1) 乙 黄 AA 13
(2) Ⅱ、Ⅲ、Ⅳ 雌
(3) 性别 12(或50%)
(4)①③④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所有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子代是杂合体。
【详解】(1)结合分析,根据乙组实验,黄鼠亲代产生了黑鼠子代,可以判断小鼠毛色中的显性性状是黄色,隐性性状是黑色。乙组子代中黄鼠和黑鼠比例约为2:1,而不是预期的3:1,他推测可能有一种基因组成的黄鼠(即AA)在胚胎期全部死亡了。如果这种基因组成的黄鼠未死亡,那么乙组子代黄鼠中AA和Aa的比例应为1:2,因此AA在黄鼠中所占的比例应为13。遗传图解如下:
(2)图一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中1对是性染色体(XY),其他3对为常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都会发生分离,因此该果蝇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的组成为图一中的Ⅱ、Ⅲ、Ⅳ。雄果蝇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的雌果蝇,因为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亲代雌果蝇,Y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
(3)摩尔根发现的白眼雄果蝇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白眼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他推测并用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因此,亲代白眼果蝇(XaY)产生的精子中携带白眼基因(Xa)的概率是12(或50%)。
(4)孟德尔、屈埃诺、摩尔根等人在遗传学研究中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包括:①实验材料易饲养,繁殖快,这使得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③从观察性状遗传出发,推测基因的传递规律,这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④对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揭示遗传规律。而选用亲本进行无性生殖并不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因为遗传学的研究主要基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传递和重组。
33.(1)生物种类
(2) 单子叶植物 马尾松 阴暗潮湿
(3)②
(4) ①②④ 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根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详解】(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同学们记录了公园多种多样的植物,包括马尾松、五角槭、连翘等80余种乔灌木,鸢尾、马蔺等20余种草本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又依据种子中子叶的数目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为网状脉,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为平行脉,五角槭的叶脉为网状脉,所以A为双子叶植物,B为单子叶植物,①为马蔺,②为马尾松。蕨类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若想搜集蕨类植物作为拓印材料,可在山间阴暗潮湿环境找到它。
(3)据题干可知,①垂丝海棠: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②蛇莓:喜阴,喜湿润环境;③圆柏:喜光,忌积水;④玉兰:根肉质,不耐水湿,由以上植物的生活习性判断,适合此处栽种的植物为②蛇莓。
(4)根据生物的特点分析,卵生,变态发育的为两栖动物,对应场馆①;
卵生,体温恒定的为鸟类,对应场馆②;
体温不恒定,终生用肺呼吸对应的是爬行动物,对应场馆④。
所以按照研学线索,使用导览图,依次找到对应场馆或场所,用数字写出所有可能的研学路线是:①②④。
以上三类动物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若将③小熊猫馆纳入研学路线,小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等特征,所以可增加一条提示为:d.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D
A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D
A
A
D
A
B
(1)A
(2)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D
B
(1)C
(2)D
(3)A
C
B
D
C
相关试卷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夏天,蝉在树上产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共5页。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