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6.2《五石之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2《五石之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
    6.2《五石之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
    6.2《五石之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
    6.2《五石之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页
    6.2《五石之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5页
    6.2《五石之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页
    6.2《五石之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7页
    6.2《五石之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教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闻一多,宋国蒙,“老庄”,清静无为,恍恍惚惚,也太过分了吧,像簸箕一样坐着,《庄子》,内篇7,波澜壮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文学的源流,都从庄子来。若不出庄子,中国文学面孔大不同。有庄子,就现在这样子。汉的赋家,魏晋高士,唐代诗人,全从庄子来。嵇康、李白、苏轼,全是庄子思想,一直流到民国的鲁迅,骨子里都是庄子思想。——木心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 时期 人, 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摒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他的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至乐》记载: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她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
    考察一个人的初始,本来就没有什么生命,连形体也没有,气也没有。生命产生的过程是:从什么也没有,到若有若无之间,再到气,再到形体,然后才有了生命。因此,生与死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纯属自然而然。
    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
    《列御寇》记载:  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
     《庄子》一书,今存 篇,分为 ,是庄子所作, 和 ,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 ,想象 ,气势 。 《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文学价值方面讲,《庄子》一书展现出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五石(shí) 瓠(hù) 瓠落(huò) 呺然(xiā) 掊之(pǒu) 不龟手(jūn) 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鬻(yù) 越有难(nàn)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然大也,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
    贻yí:赠送瓠hù:葫芦之:前一个,的;后一个,代种子树:名作动,种植而:表顺承实:形容词作动词,充满,填满;以:用来坚:形作名,指大瓠的坚固程度举:胜任以为:把……做成瓠huò落:宽大空廓的样子呺xiā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为wèi:因为而:表因果,因而,所以掊pǒu:击破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剖开它,把它做成瓢,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因而击破它了。”
    固:实在,确实拙zhuō:笨,这里指不善长大:形作名,大的东西善:善于,擅长; 为:配制龟jūn:同“皲”,皮肤冻裂。使动用法。宋人(有……者):定语后置以……为:把……作为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漂洗丝絮。 洴澼,在水中漂洗;絖,同“纩”,丝棉絮事:职业方:药方为wéi:从事不过:不超过一朝:一旦鬻yù:卖,出售与yǔ:给说yuè:同“悦”,取悦
    庄子曰:“夫子固拙zhuō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wéi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yǔ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
    庄子曰:“夫子固拙zhuō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wéi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yǔ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个擅长配制不皲手药物的人,世世代代把漂洗丝絮作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请求用百金来购买他的药方。宋人召集全家族的人来商量,说:‘我家世代从事漂洗丝絮的职业,收入不超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制药的技术,就可卖得百金,请大家同意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拿来取悦吴王。
    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huò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难nàn:发难,这里指发兵侵吴,形作动。将jiàng:动词,带兵打仗水:名作状,在水上败:使……失败,打败裂地:划分土地封:封赏; 之:代词,代客人一:相同,一样或:有的人;以:凭借,省宾语“之”虑:用绳结缀樽:盛酒器。此指大瓠形似酒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即腰舟。乎:于,在而:表转折,却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之)封,或不免于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huò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越国发兵侵吴,吴王派他带兵打仗。那年冬天,(他带领军队)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吴军靠防冻药)大败越军,(吴王)划分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丝絮的苦差,这是使用的地方不同啊。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为何不考虑用绳结缀把它做成腰舟在江湖上漂浮,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只有浅陋、不通达的见识啊!”
    文章讲了一大一小两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惠子为何打破五石之瓠?葫芦因“大”而“无用”
    宋国一人家以百金售药;吴王之客以之封大药方却被小用
    共同点:惠子和宋人都只能看见世俗的小利,看不到背后的“大用”。联系文中句子,谈谈庄子用“大用”辩惠子之“小用”的目的何在?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巧的是,惠子也是宋国人讥讽批评他的固陋
    文章借助以对话形式,通过寓言故事,阐述了什么道理?
    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
    “小”与“大”
    《逍遥游》中说:“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晏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五石之瓠》的小大之辩在哪里? 吴王之客凭借此药裂地受封,眼光和做法超过宋人太多,这是小大之辩; 庄子以超凡的智慧说出大葫芦的“妙用”,与惠子的固陋对比,是小大之辩。 “浮乎江湖”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思想? 庄子与吴王之客之间是否有小大之辩?
    凸显庄子的超拔:吴王之客凭借此药裂地受封,眼光和做法超过宋人太多,而庄子以超凡的智慧说出大葫芦的“妙用”,在境界上与吴王之客是相似的。此外,吴王之客眼光再高,也仅仅是功利的心机,而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则隐含精神的自由,二者不是具体做法和价值取向上相似,只能说在“宋人与客”和“惠子和庄子”这两组对比关系中体现出的境界高下相似。
    《逍遥游》开篇借鲲鹏与“蜩和学鸠”的认知差异,提出“小知不及大知”;又用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与冥灵、大椿做对比,论证了“小年不及大年”,进而抽象出“小大之辩”的概念。小和大都是哲学概念,二者是有区别的:小比不上大。何也?一方面,“小”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太狭隘了,通俗地讲就是没见过世面,不知天地之辽阔,时间之恒久。另一方面,“小”自以为是,还要嘲笑、讥刺“大”。惠子真的是在问庄子五石之瓠的作用吗?《五石之瓠》中的惠子就是“小”的代表,他不是来向庄子“求教”的,而是暗藏机锋。世上哪有“五石之瓠”?惠子无非借此批评庄子的主张“瓠落无所容”罢了。他的态度也很明朗,“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弦外之音是你这种大而不当的思想早就该被打碎了。这种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不正和蜩、学鸠、斥鹩等辈一脉相承吗?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庄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样的嘲讽和批评,并不是人身攻击,而是代表“大”对“小”所做的“反击”。
    拓展:联系《逍遥游》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小故事”的寓意可以理解为:同一种事物,用法不同,价值就不同。因此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庖丁解牛》中,庖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之道,使梁惠王领悟了养生之法。在“大故事”中,庄子运用了“小故事”中蕴含的方法论,借如何处置“五石之瓠”,说明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道家哲学。
    联系《庖丁解牛》说说庄子想借此寓言说明什么寓意?
    儒家之弊在于执着现世,太讲究“有用之用”,缺少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庄子则超功利、超道德,直追天地境界,这是他批判儒家的内在动因。惠子是名家,名家近儒,他的话也充满了功利色彩。“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在他眼里,“五石之瓠”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需要借助对外物发挥的作用来体现,这与儒家齐家治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价值观何其相似。道家认为人生命存在的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且这是最大的价值,不能为外物做牺牲。《五石之瓠》在反击惠子的问难、批判其狭隘功利主义的同时,也轻巧地点出了《逍遥游》的题旨。何谓“逍遥”?庄子在《逍遥游》里给出结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可见,彻头彻尾的逍遥就是无所依傍、无所事事,获得身心的绝对自由。《五石之瓠》里庄子给惠子开出的药方是“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在这个方案里,惠子作为葫芦的使用者身心两闲、优游从容。大葫芦既没有被劈开,也没有被当成粗夯的水桶,它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发挥了“大用”。这种主客体的自在亲和,不正是一幅逍遥的画面吗?
    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得下苦功。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更应该遵循学习的规律。可是我们有些学生,却对此视而不见。有的平时不学,考试时才临阵磨枪;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上课走神,回家边学边玩……最后导致自己成绩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基础文化知识不能系统扎实地掌握,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及时养成,这样,我们如何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呢?
    批判地继承,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2 *五石之瓠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文化常识,明确字音,文本解读,以为把当作,而表转折却,主题思想,重点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