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土壤》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305759/0-17302476062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观察土壤》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305759/0-17302476063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四年级下册6.观察土壤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下册6.观察土壤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于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2.通过采集和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组成部分。
3.知道土壤中有些什么,了解土壤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中有些什么,了解土壤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方法观察土壤,了解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探究土壤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采集的土壤、放大镜、烧杯、水、土壤观察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在我们周围,随处都可以见到土壤。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是来自于土壤中生长的植物。请大家来说一说,我们吃的哪些食物是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学生回答,预设:
稻子、小麦、大豆、玉米、蔬菜、水果等等。
2.教师引导:大家知道,司空见惯的土壤中又有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点。
板书课题:6观察土壤
二、探索
活动一:说一说我们对土壤组成的猜测
1.教师引导:土壤里究竟有哪些东西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先做一个猜测。
2.全班交流,学生给出自己的猜测,预设:
土壤中有草根和小虫子。
土壤中有小石子和沙子。
土壤中有水。
土壤中有空气。
3.那么土壤中究竟有些什么呢?下面我们进一步观察。
活动二:采集并观察土壤,描述土壤
1.教师引导:课前,老师让大家在校园里或田野里挖一块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带到教室来。下面,请同学们把挖来的土壤拿出来。
学生展示自己挖来的土壤。
2.谁能告诉我你们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壤?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土壤从哪里采集而来的。
预设:从菜园里采集,从校园里采集,从大路边采集,从小河边采集。
3.下面请同学们把采集来的土壤倒在一张白纸上,先用肉眼看一看,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学生分小组活动,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土壤,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观察情况。
4.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从土壤中观察到了什么?
预设:
土壤中有小草和小虫子。
土壤中有许多小石子和沙子。
土壤中还有田螺的壳。
土壤闻起来有一种味道。
土壤摸起来是潮湿的。
土壤是团成一团的。
教师小结:大家刚才观察的很仔细,从不同地方取来的土壤里面所含有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从草丛里取来的土壤,里面就会有小草的根,从菜园里取来的土壤里面可能会有菜叶子,从河边取来的泥土可能会有田螺的壳。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采集来的土壤,一定会有不同的发现。下面我们继续观察土壤。
5.出示要求:把土壤晾干、碾碎,然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并描述。
学生按照要求仔细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并且描述这些颗粒。
6.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预设:
土壤中的颗粒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
7.出示一段文字: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以上这些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有关土壤颗粒的知识。
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这段文字,了解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可分为4类,沙砾、沙、粉沙、黏土。
8.学生再次观察土壤,借助放大镜从土壤中找出沙砾、沙、粉沙、黏土。
教师依次出示沙砾、沙、粉沙、黏土四种颗粒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对这4种颗粒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教师小结:一般来讲,在土壤中同时存在沙砾、沙、粉沙、黏土大小不一的4种颗粒。
9.出示要求:
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几分钟,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要求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并用小棒搅拌后静置几分钟,仔细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且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做相应的指导。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
10出示课本55页中间两个杯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
预设:
搅拌时会有气泡产生,把搅拌后的杯子静置几分钟之后,杯子中的土壤会出现分层。
三、研讨
1.刚刚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观察了泥土,下面请大家回顾我们刚才的活动,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2.问题1: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呢?
那是因为泥土中有空气,因此在搅拌时,就会产生气泡。
3.问题2:我们仔细观察小棒搅拌后静置几分钟的杯子,看一看杯子中土壤的分层,想一想,会分为几层?分别是哪几层?
会分为4层。最下面一层是沙砾层,第3层是沙子层,第2层为粉砂层,最上面一层为黏土层。这是因为沙砾最大,重量最重,搅拌后最容易沉淀下来,而黏土最小,重量最轻,搅拌后最后才沉淀下来。
4.问题3:根据观察和实验,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沙砾、沙、粉沙、黏、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中的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5.问题4: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土壤有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
土壤中有树叶、草根、虫子、小石子等许许多多的东西,闻起来有气味,土壤中的颗粒有大有小,土壤中还有空气,在土壤中倒入水,搅拌时会有气泡产生,搅拌之后静置几分钟,杯子中的土壤会出现分层现象。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观察了土壤,初步了解了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中有很多东西,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土壤的特点。课后,请大家继续观察一处植物生长繁茂的地方的土壤,看一看这种地方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四年级下册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新课探索,师生研讨,课堂总结,课堂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6.观察土壤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关键问题与活动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