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获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与要求】
9.2 地球绕地轴自转
④学会在地球仪和地图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了解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陨星等小天体的主要点;了解地球能蕴育生命的基本条件;
2.科学思维:建构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组成的太阳系模型;
3.探究实践: 通过阅读、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八大行星及其他小天体的主要特点;
4.态度责任:认识到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合作是一种的科学学习方式;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有规律,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材分析】本课时为新浙教版七上第三章第1节《太阳的组成与结构》的第2课时内容,主要内容为行星及其卫星。太阳系的行星包括八颗大行星、矮行星及小行星,有些行星有卫星;行星是恒星系中的不发光球体,卫星是行星系中的不发光球体,它们都能反射恒星的光而被观察到。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绕日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了解行星等天体的运动,为后续学习的自转和公转等知识点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宇宙结构层次的学习作也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学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教学思路】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
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卫星是围绕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转动的天体。
引入课题
八大行星
虽然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但是八大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外观有很大的差异。尽管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主星要比地球和其他行星大很多,但它们与太阳相比,仍然很小。
探索活动:
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个单位,太阳系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的数值见表。
1、找一找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较大的两颗行星;
2、比一比,体积、质量与地球相近的行星是哪一颗?
3、结合右图,说一说,木星有哪些明显特征?
一、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上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水改变着地表的形态。
地球上有大气层,富含氧气,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呼吸所需。
地球是当今人类已知的唯一能够孕育和支持生命的星球。
二、水星
三、金星
四、火星
科学阅读: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科学家观测到火星上的地貌,推断有水和氧气。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人类首先要对火星进行探索?
2)人类对火星的探索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五、木星
六、土星
七、天王星
总体认识八大行星的质量与体积的大小。
完成资料卡,培养阅读能力。
介绍长庚星和启明星,激发兴趣。
学习时要强调主要的特点。
八、海王星
实践活动:
1)绘制太阳系及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示意图。
2)设计并制作两个实物模型,一个模型表示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另一个模型表示各行星与太阳相对体积的大小。
3)运用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软件,观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并描述其突出的特点。
方法技能:模 型 建 构
课后完成,交流,制定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小行星和彗星
1、小行星:
(1)小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
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太阳系中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并发生剧烈的撞击。
(3)小行星“中华”: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于1928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
思考讨论:
地球上原来有大量的恐龙,后来突然神秘地绝迹了,有人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了恐龙的灭绝。谈谈你的看法。
2、彗星:
(1)彗星:指亮度和形状会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并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
(2)彗星结构: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彗核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
(3)彗星发亮的原因:
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阳光照射变成气态物质,形成彗发。
这些气态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长长的彗尾。
(4)哈雷彗星:
①哈雷对彗星的研究: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76年;哈雷彗星的发现,显示出科学理论的强大预测能力;
②我国古代对哈雷彗星的研究:我国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
③彗星撞击行星:彗星在绕太阳运行时,如果跟行星相撞,会发生剧烈的撞击。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以2.1×105km/h的速度撞
击木星。撞击后,木星表面升起宽阔的尘云,高温气体冲至1000km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地球般大小的痕迹。
3、流星:
(1)流星现象:小行星等太阳系中的一些小型天体闯人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
(2)陨星: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作陨星。其中, 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含铁量大的陨星称为陨铁。
科学阅读:流星雨
实践活动:
1、绘制彗星示意图,并在图上标注彗核、彗发、彗尾;
2、收集彗星的资料,查一查上一次哈雷彗星出现的时间,推算下一次哈雷彗星光临地球将是哪一年。
行星和彗星的特点轨道等一般介绍,彗星主要介绍哈雷彗星,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内化知识点。
板书设计
科学浙教版(2024)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浙教版(2024)<a href="/kx/tb_c40493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第2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第3节 多姿多彩的动物公开课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a href="/kx/tb_c40493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第3节 多姿多彩的动物公开课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获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kx/tb_c404938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获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