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5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题型一 细胞膜的功能
1.研究人员在果蝇的肠吸收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具有多层膜的细胞器——PX小体。食物中的磷酸盐(Pi)能通过PX小体膜上的PX蛋白进入,并转化为膜的主要成分。当饮食中的Pi不足时,PX小体会被降解,释放出Pi供细胞使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i等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B.Pi进入PX小体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方式可能相同
C.推测Pi供应不足时,肠吸收细胞内溶酶体的数量减少
D.PX小体具有多层膜可能与Pi可转化为膜磷脂有关
【答案】C
【分析】据题意可知,当食物中磷酸盐过多时,PX蛋白分布在PX小体膜上,可将Pi转运进入PX小体后,再将Pi转化为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进行储存。当食物中的磷酸盐不足时,PX 小体中的膜成分显著减少,最终PX 小体被降解、释放出磷酸盐供细胞使用。
【详解】A、由题意可知,磷酸盐能转化为磷脂,磷脂可参与生物膜的形成,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A正确;
B、据题意可知,当食物中磷酸盐过多时,PX蛋白分布在PX小体膜上,可将Pi转运进入PX小体,推测Pi进入PX小体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方式可能相同,均为协助扩散,B正确;
C、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当饮食中的Pi不足时,PX小体会被降解,故推测Pi供应不足时,肠吸收细胞内溶酶体的数量增加,C错误;
D、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磷脂,PX小体具有多层膜可能与Pi可转化为膜磷脂有关,D正确。
故选C。
2.翟中和院士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中说过:“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有利于实现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多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时,亮氨酸除了能用3H标记外,也可以用15N标记亮氨酸的羧基
C.胰岛 B细胞中高尔基体较为发达,有利于胰岛素的加工、分类与包装
D.糖脂由糖和脂肪组成,又称糖被,它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答案】C
【分析】1、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生物膜系统各部分之间协调配合;
2、15N是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无法通过检测放射性标记的物质的位置来确认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场所。
【详解】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多,核孔有利于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不能完成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错误;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时,亮氨酸能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不能用15N标记,B错误;
C、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较为发达,有利于胰岛素的加工、分类与包装,C正确;
D、糖脂由糖和脂肪组成,糖被由糖和蛋白质组成,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D错误。
故选C。
题型二 细胞膜成分和结构
3.胆固醇是合成多种固醇类物质的前体物质,它能与蛋白质和磷脂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并以LDL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醇类物质维生素D的缺乏,不利于人和动物肠道对硫的吸收
B.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可限制磷脂分子的流动性
C.推测多种组织细胞膜上有与LDL结合的膜蛋白介导其运进细胞
D.正常人体血液中LDL含量高时,有利于细胞中合成固醇类物质
【答案】C
【分析】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缺乏维生素D不利于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A错误;
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错误;
C、胆固醇能与蛋白质和磷脂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并以LDL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因此推测多种组织细胞膜上有与LDL结合的膜蛋白介导其运进细胞,C正确;
D、正常人体血液中LDL含量高时,说明由血液运进组织细胞的胆固醇少,不利于组织细胞中合成固醇类物质,D错误。
故选C。
4.范仲淹的《江上渔者》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鲈鱼体内的糖原经人体消化分解产生果糖
B.蛋白质是鲈鱼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C.鲈鱼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D.鲈鱼体细胞中线粒体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
【答案】B
【分析】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详解】A、糖原属于多糖,是由葡萄糖经脱水缩合形成的,鲈鱼体内的糖原经人体消化分解产生葡萄糖,A错误;
B、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鲈鱼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B正确;
C、鲈鱼体内的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但脂肪和乳糖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
D、鲈鱼体细胞中线粒体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
故选B。
题型三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5.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l/L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图甲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
B.若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乳酸的跨膜运输会受到影响
C.若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
D.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乙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图丙代表渗透作用的装置,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
【详解】A、磷脂分子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因此在水中呈两层排列,A正确;
B、从图乙可知乳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当细胞处在无氧环境时,细胞产生的能量没有变化,B错误;
C、若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在单位体积的1ml/L的葡萄糖溶液和1ml/L的乳酸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相等,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C正确;
D、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信号分子①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正确。
故选B。
6.研究发现,生物膜融合存在以下机制: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螺旋状的复合蛋白,使磷脂分子失去稳定进而重排形成融合孔,最后实现生物膜的相互融合,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B.膜蛋白1和膜蛋白2形成螺旋结构涉及自身构象的变化
C.抑制浆细胞融合孔的形成,不影响抗体的分泌过程
D.生物膜融合的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答案】B
【分析】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构成的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膜厚7~8nm,对于动物细胞来说,其膜外侧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其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分泌与运输蛋白质。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A错误;
B、据图可知,膜蛋白1和膜蛋白2形成螺旋结构涉及自身构象的变化,B正确;
C、抗体分泌过程中发生生物膜的融合,若抑制浆细胞融合孔的形成,可能会抑制抗体的分泌,C错误;
D、生物膜融合的过程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性,D错误。
故选B。
题型四 细胞核的功能
7.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filin-1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相结合的蛋白质,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C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肌动蛋白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C.Cfilin-1缺失可导致细胞核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的能力
D.Cfili-1缺失不会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
【答案】C
【分析】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肌动蛋白不能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Cfilin -l的介导,A错误;
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错误;
C、Cfilin-1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其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不能进入细胞核,从而引起细胞核变形,可能会导致细胞核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的功能,C正确;
D、据题干信息“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Cfilin-1缺失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因此Cfilin-1缺失可能导致细胞骨架变性,D错误。
故选C。
8.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教材实验中,控制自变量采用了“加法原理”的是( )
A.研究绿叶在光下可产生淀粉时,对一半叶片进行遮光处理
B.探究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方式时,用气泵向装置中泵入空气
C.研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对实验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D.研究细胞核对变形虫生命活动的影响时,将变形虫切成有核、无核的两半
【答案】B
【分析】1、加法原理是给研究对象施加自变量进行干预。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探求某一变量会产生什么结果,即知道自变量,不知道因变量。
2、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具体而言,结果已知,但不知道此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实验的目的是探求确切的原因变量。
【详解】A、据题意,研究绿叶在光下可产生淀粉时,常态为“有光照”,故对一半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属于“减法原理”,A错误;
B、探究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方式时,用气泵向装置中泵入空气,属于“加法原理”,B正确;
C、研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常态为“土壤中含有微生物”,对实验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属于“减法原理”,C错误;
D、研究细胞核对变形虫生命活动的影响时,常态为“变形虫细胞中有细胞核”,将变形虫切成有核、无核的两半属于“减法原理”,D错误。
故选B。
题型五 细胞核的结构
9.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与组蛋白紧密结合共同构成。对组蛋白进行修饰会改变基因的表达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蛋白与DNA分离后,染色体变为染色质
B.利用电镜可在肺炎链球菌中观察到核小体
C.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在细胞质合成,通过胞吞进入细胞核
D.组蛋白的修饰会影响基因表达,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影响DNA的功能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可知,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可见核小体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
【详解】A、染色体状态时,组蛋白与DNA结合紧密;染色质状态时,组蛋白与DNA结合疏松,A错误;
B、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因此不含核小体,B错误;
C、核小体中组蛋白在细胞质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无需胞吞,C错误;
D、组蛋白的修饰会改变其空间结构,从而影响该核小体的功能,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影响DNA的功能,D正确。
故选D。
10.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低渗溶液中保持正常的形态,是因为具有细胞膜的保护
B.细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细菌蛋白质的功能与多肽的空间结构无关
C.人体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
D.核孔主要是mRNA、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答案】C
【分析】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生物膜系统各部分之间协调配合。
【详解】A、酵母菌在低渗溶液中保持正常的形态,是因为具有细胞壁的保护,A错误;
B、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但细菌蛋白质的功能与多肽的空间结构有关,B错误;
C、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正确;
D、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1.高尔基体是有“极性”的,构成高尔基体的膜囊有顺面、中间和反面三部分。顺面接受来自内质网的物质并转入中间膜囊进一步修饰加工,反面参与溶酶体酶(具有M6P标记)等蛋白质的分类和包装。图示发生在高尔基体反面的3条分选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型分泌可能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
B.可调节性分泌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M6P受体数量减少会抑制衰老细胞器的分解
D.顺面接受来自内质网的物质时需要膜上大量转运蛋白的参与
【答案】D
【分析】1、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完全同,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之后,在内质网上初步加工,然后转移至高尔基体做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经细胞膜排出。整个过程主要由线粒体功能。
【详解】A、高尔基体通过组成型分泌的蛋白质与细胞膜结合,形成膜蛋白,有些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所以组成型分泌可能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A正确;
B、可调节性分泌需要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进行调控,所以可调节性分泌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C、高尔基体反面参与溶酶体酶(具有M6P标记)等蛋白质的分类和包装,所以溶酶体酶的包装和分选涉及到M6P受体,M6P受体减少会影响溶酶体酶的形成,衰老的细胞器是通过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的,所以M6P受体减少会抑制衰老细胞器的分解,C正确;
D、高尔基体顺面接受内质网合成的物质并转入中间膜囊进一步修饰加工,反面参与溶酶体酶(具有M6P标记)等蛋白质的分类和包装,两区膜的功能不同,含有的蛋白质种类、数量不相同,有些蛋白质只在高尔基体的顺面,有些蛋白质只在高尔基体的反面,所以顺面接受来自内质网的物质时不一定需要膜上转运蛋白的参与,D错误。
故选D。
2.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裂解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上述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细胞因子
B.在细胞毒性T细胞合成和分泌穿孔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胞器共有三种
C.靶细胞死亡后,暴露出的病毒还要经过体液免疫予以消灭
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其裂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有关功能
【答案】B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详解】A、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穿孔素属于细胞因子,A正确;
B、穿孔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场所在核糖体上进行,其分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错误;
C、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内的病毒暴露到体液中,还要经过体液免疫予以消灭,C正确;
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B。
3.科学家发现了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如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释放到相应的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依次参与RNA 聚合酶分泌过程
C.图中囊泡与靶膜识别结合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图中T-SNARE 与 V-SNARE的结合存在特异性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样的膜融合具有特异性,而且需要消耗能量,是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的GTP提供。
【详解】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同时也包括囊泡膜,A正确;
B、RNA聚合酶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不会分泌到细胞外,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参与,B错误;
C、囊泡膜和靶膜的识别并结合消耗了GTP,而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因此图中囊泡与靶膜识别结合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膜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样的膜融合具有特异性,D正确。
故选B。
4.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负链RNA(不能作为翻译模板)包膜病毒。复制的病毒RNA与衣壳蛋白装配和释放时,宿主细胞表面会表达大量病毒的膜蛋白,含组氨酸标签(His-tag)的多肽的羟基活化后,可与细胞表面的病毒膜蛋白上的氨基发生反应,从而实现对病毒膜蛋白的标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结构中含有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有机物
B.衣壳蛋白、膜蛋白的合成需RNA聚合酶、核糖体参与
C.His-tag标记过程中宿主细胞膜上发生了脱水缩合反应
D.病毒的释放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但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D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负链RNA包膜病毒,结构中含有RNA、蛋白质外壳和磷脂等有机物,A正确;
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该病毒复制包括R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RNA聚合酶、核糖体参与,B正确;
C、含组氨酸标签(His-tag)的多肽的羟基活化后,可与细胞表面的病毒膜蛋白上的氨基发生反应,该反应就是脱水缩合反应,C正确;
D、病毒的释放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D。
5.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体内蛋白质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的形成,将来自细胞内旧的或者受损的蛋白质“逮”进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并将废物降解成为“组件”,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分子垃圾袋”边界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动力全部来自于线粒体
【答案】C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囊泡(分子垃圾袋)是由生物膜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将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因此“组件”是氨基酸;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
【详解】A、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为核苷酸,A错误;
B、中心体是无膜的细胞器,故无法形成囊泡,B错误;
C、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生物膜流动性的特点,C正确;
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D错误。
故选C。
6.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蔗糖,如图表示蔗糖运输至韧皮部薄壁细胞和伴胞的过程,其中①表示H+-蔗糖同向运输载体,②表示H+-ATP酶,③表示W载体。韧皮薄壁细胞内能积累高浓度的蔗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糖通过协助扩散出韧皮薄壁细胞
B.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进入韧皮薄壁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抑制细胞呼吸,蔗糖进入伴胞的运输会受影响
D.图示过程说明某些转运蛋白兼有酶活性
【答案】B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叶肉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逆浓度梯度运进薄壁细胞,从薄壁细胞运输到细胞外为协助扩散,再由细胞外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逆浓度梯度运输到伴胞。
【详解】A、蔗糖出韧皮薄壁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转运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叶肉细胞产生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进入韧皮薄壁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错误;
C、蔗糖进入伴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能量供应,蔗糖进入伴胞的运输会受影响,C正确;
D、图示H+-ATP酶既能转运H+,又有ATP水解酶的活性,D正确。
故选B。
7.细胞自噬有三种形式,如下图所示。衰老、受损的细胞器可通过巨自噬或微自噬途径进入溶酶体,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蛋白质会被分子伴侣识别、转运到溶酶体中。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细胞内缺少内质网膜时,自噬过程仍能发生
B.巨自噬和微自噬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不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D.细胞自噬能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答案】C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
【详解】A、据图分析,没有内质网巨自噬不能进行,但可以进行微自噬,A正确;
B、巨自噬和微自噬过程中都存在生物膜的形变,即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
C、据图分析分子伴侣介导需要膜受体的参与,即需要膜蛋白参与,C错误;
D、细胞自噬可以清除衰老、受损的细胞器,分解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蛋白质,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
故选C。
8.如图表示人体中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泡与②的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
B.②中的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的蛋白质、RNA、DNA等降解
C.吞噬细胞识别衰老的红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结构②为溶酶体,是由①断裂后形成的
【答案】B
【分析】据图示可知,该图表示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其中结构①为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包装有关;结构②为溶酶体,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
【详解】A、 吞噬泡与②的融合体现膜的结构特性,即膜的流动性,A正确;
B、吞噬泡中是衰老的红细胞,衰老的红细胞没有RNA和DNA,B错误;
C、吞噬细胞的表面具有能够识别衰老的红细胞的糖蛋白,C正确;
D、 据图分析,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D正确。
故选B。
9.螺旋藻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蓝细菌门颤藻科螺旋状微藻,它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元素,如钙、镁、钠、钾、磷、碘、硒、铁、铜、锌等,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是一种未来食品。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新鲜的螺旋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
B.螺旋藻有叶绿体,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
C.螺旋藻含有的元素中Fe、Mn、Zn属于微量元素
D.螺旋藻无生物膜系统,黑藻有生物膜系统
【答案】B
【分析】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螺旋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
B、螺旋藻是蓝细菌的一种,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B错误;
C、Fe、Mn、Zn在人体中含量较少,属于微量元素,C正确;
D、螺旋藻是原核生物无生物膜系统,黑藻是真核生物有生物膜系统,D正确。
故选B。
10.许多植物在种子发育时会储存大量的油脂,油脂积累在油质体中,油质体的产生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与磷脂分子都是脂质,所含元素相同
B.内质网能衍生出油质体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C.油质体的膜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
D.富含油脂的种子播种时宜深种
【答案】C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为C、H、O。
【详解】A、油脂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而磷脂分子可能还有N和P,A错误;
B、内质网能衍生出油质体与膜的流动性有关,B错误;
C、据图可知,油质体的膜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C正确;
D、富含油脂的种子含有的C和H较多,O较少,需要的氧气较多,故富含油脂的种子播种时宜浅种,D错误。
故选C。
1.(2024·浙江·高考真题)婴儿的肠道上皮细胞可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此过程不涉及( )
A.消耗 ATPB.受体蛋白识别C.载体蛋白协助D.细胞膜流动性
【答案】C
【分析】小分子的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来进出细胞,大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内吞和外排来完成的。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ATP。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
【详解】AD、免疫球蛋白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物质,吸收方式为胞吞,需要消耗ATP,胞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AD正确;
BC、免疫球蛋白是有机大分子物质,细胞吸收该物质,需要受体蛋白的识别,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正确,C错误。
故选C。
2.(2023·海南·高考真题)不同细胞的几种生物膜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见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二者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
B.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
C.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质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
D.表内所列的生物膜中,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功能最简单
【答案】C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详解】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蛋白质和脂质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A正确;
B、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B正确;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由表格内容可知,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最高,其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蛋白质最少,其功能最简单,D正确。
故选C。
3.(2023·浙江·高考真题)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的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
B.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
【答案】A
【分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囊泡以出芽的方式,从一个细胞器膜产生,脱离后又与另一种细胞器膜融合,囊泡与细胞器膜的结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详解】A、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囊泡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A正确;
B、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不能产生囊泡,B错误;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囊泡只能在具有生物膜的细胞结构中相互转化,并不能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D错误。
故选A。
4.(2023·浙江·高考真题)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答案】A
【分析】分析题意:缬氨霉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可推测正常微生物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
【详解】A、结合题意“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差”和题图中缬氨可霉素运输K+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可推测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正确;
B、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
C、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能结合在细胞膜上,能在磷脂双子层间移动,该过程与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有关,C错误;
D、噬菌体为DNA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缬氨霉素不会影响噬菌体的侵染能力,D错误。
故选A。
5.(2022·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各组元素中,大量参与组成线粒体内膜的是( )
A.O、P、NB.C、N、SiC.S、P、CaD.N、P、Na
【答案】A
【分析】线粒体内膜属于生物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
【详解】线粒体内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二者均不含Si、Ca、Na,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2022·浙江·高考真题)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质膜内、外侧的蛋白质呈对称分布
B.温度变化会影响膜蛋白的运动速度
C.叶绿体内膜上存在与水分解有关的酶
D.神经元质膜上存在与K+、Na+主动转运有关的通道蛋白
【答案】B
【分析】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磷脂均可侧向移动;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蛋白质有的镶嵌在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2、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3、在神经细胞中,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这两种流动都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
【详解】A、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在膜内外两侧分布不对称,A错误;
B、由于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温度可以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所以温度变化会影响膜蛋白的运动速度,B正确;
C、水的分解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
D、神经元质膜上存在与K+ 、Na+主动转运有关的载体蛋白,而通道蛋白参与的是协助扩散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D错误。
故选B。
7.(2021·福建·高考真题)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叙述是( )
A.AB.BC.CD.D
【答案】D
【分析】1、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伞型的假根上,长出伞型的伞帽,伞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型伞藻的细胞核移到去掉帽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应该会长出菊花形帽。
2、1864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说明伞藻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说明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A正确;
B、萨克斯的实验中设置了对照试验,遮光和不遮光的叶片形成对照试验,碘蒸气是要排除叶片中原来的淀粉的影响,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正确;
C、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染料与细胞膜组成成分蛋白质结合,随着该组成成分的移动而移动,细胞膜上荧光物质的移动表明了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移动,可推知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C正确;
D、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因本实验中小肠黏膜神经被彻底破坏,最终有胰液的分泌,故可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8.(2021·福建·高考真题)下列关于蓝藻和菠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功能都相同B.细胞膜的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
C.DNA复制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都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
【答案】B
【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菠菜属于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详解】A、蓝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无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菠菜为真核生物,其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两者种类和功能不同,A错误;
B、蓝藻和菠菜都有细胞膜,且细胞膜的成分基本相似,都有脂质和蛋白质,B正确;
C、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线粒体,C错误;
D、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9.(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原生质体和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定植物原生质体的密度时,可用血细胞计数板
B.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可用于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
C.涂布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均能得到单菌落,都可用于细胞计数
D.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比浊计测定其密度
【答案】C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而平板划线法不能。
【详解】A、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原生质体进行计数,一般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A正确;
B、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分子能进入细胞,所以可用红墨水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B正确;
C、划线分离法不能用于细胞计数,C错误;
D、酵母细胞的密度与浑浊度指标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所以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比浊计测定其密度,D正确。
故选C。
10.(2022·海南·高考真题)细胞膜上存在的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膜蛋白能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是 。
(2)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重要通道,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 。
(3)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pH ;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发生的变化是 。
(4)细胞膜上的受体通常是蛋白质。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会引起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这一过程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
(5)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不同温度下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与25℃相比,4℃条件下磷酸盐吸收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选择透过性
(2)协助扩散
(3) 降低 载体蛋白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
(4)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5)温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详解】(1)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
(2)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3)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H+增加,pH降低,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会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进而运输H+。
(4)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会引起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5)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而温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会导致呼吸速率降低,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因此与25℃相比,4℃条件下磷酸盐吸收速率低。目录
01 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细胞膜的功能
【题型二】细胞膜成分和结构
【题型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题型四】细胞核的功能
【题型五】细胞核的结构
02 重难创新练
03 真题实战练
红细胞质膜
神经鞘细胞质膜
高尔基体膜
内质网膜
线粒体内膜
蛋白质(%)
49
18
64
62
78
脂质(%)
43
79
26
28
22
糖类(%)
8
3
10
10
少
选项
科学史实验
结论
A
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B
绿叶暗处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
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
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5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5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5讲细胞膜和细胞核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5讲细胞膜和细胞核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糖类和脂质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糖类和脂质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糖类和脂质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糖类和脂质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