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0讲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20讲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第20讲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第20讲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0讲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20讲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10-9ml·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分析判断常见电解质(酸、碱、盐)溶液中的粒子种类。
    2.分析判断常见混合溶液中的粒子种类。
    3.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三个守恒关系。
    一、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 所带的电荷总数与 所带的电荷总数 ,即电荷守恒,溶液呈 。
    (1)解题方法
    ①分析溶液中所有的阴、阳离子。
    ②阴、阳离子浓度乘以自身所带的电荷数建立等式。
    (2)举例
    如:Na2CO3溶液中
    ①Na+、H+、COeq \\al(2-,3)、HCOeq \\al(-,3)、OH-。
    ②1×c(Na+)+1×c(H+)=2×c(COeq \\al(2-,3))+1×c(HCOeq \\al(-,3))+1×c(OH-)。
    化简得:c(Na+)+c(H+)=2c(COeq \\al(2-,3))+c(HCOeq \\al(-,3))+c(OH-)。
    2.元素质量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发生 或 ,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就该离子所含的某种元素来说,其质量在变化前后是 的,即元素质量守恒。
    (1)解题方法
    ①分析溶质中的特定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间的 (特定元素除H、O元素外)。
    ②找出特定元素在水溶液中的所有存在形式。
    (2)举例
    如:Na2CO3溶液中
    ①eq \f(nNa+,nCO\\al(2-,3))=eq \f(2,1),即n(Na+)=2n(COeq \\al(2-,3)),COeq \\al(2-,3)在水中部分会水解成HCOeq \\al(-,3)、H2CO3,共三种含碳元素的存在形式。
    ②c(Na+)=2[c(COeq \\al(2-,3))+c(HCOeq \\al(-,3))+c(H2CO3)]。
    3.质子守恒
    方法一:可以由 与元素 推导出来。
    如Na2CO3中将电荷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中的金属阳离子消去得c(OH-)=c(H+)+c(HCOeq \\al(-,3))+2c(H2CO3)。
    方法二:质子守恒是依据水的电离平衡:H2OH++OH-,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无论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以什么形式存在。
    如:Na2CO3溶液中
    即c(OH-)=2c(H2CO3)+c(HCOeq \\al(-,3))+c(H3O+)或c(OH-)=2c(H2CO3)+c(HCOeq \\al(-,3))+c(H+)。
    【方法技巧】
    1分析电解质的电离和水解情况,找全溶液中的离子和分子。
    2分清题目考查的哪种守恒关系,可以是单一守恒关系式,也可以是它们的变形关系式,也可以是两种守恒关系式导出的新的守恒式。
    3注意选择题常涉及的易错点:
    ①守恒关系式中多写或漏写离子或分子;
    ②守恒关系式浓度前的化学计量数设错;
    ③在混合后忽视溶液体积变化上设错。
    二、溶液中粒子浓度比较的四种类型
    1.弱酸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1)HClO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有:HClOH++ClO-、H2OH++OH-,溶液中的微粒有 ,由于HClO电离程度小,且H2O的电离程度更小,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H2O除外)是 。
    (2)碳酸的电离方程式是H2CO3HCOeq \\al(-,3)+H+、HCOeq \\al(-,3)H++COeq \\al(2-,3)。碳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
    碳酸是弱酸,第一步电离很微弱,第二步电离更微弱。推测其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水分子除外)是 。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比较
    要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如:在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④(NH4)2SO4,⑤(NH4)2CO3,c(NHeq \\al(+,4))由大到小的顺序: 。
    3.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氯化铵溶液
    ①先分析NH4Cl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
    电离:NH4Cl===NHeq \\al(+,4)+Cl-、H2OH++OH-。
    水解:NHeq \\al(+,4)+H2ONH3·H2O+H+。
    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②再根据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比较确定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碳酸钠溶液
    ①先分析Na2CO3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
    电离:Na2CO3===2Na++COeq \\al(2-,3)、H2OH++OH-。
    水解:COeq \\al(2-,3)+H2OHCOeq \\al(-,3)+OH-、HCOeq \\al(-,3)+H2OH2CO3+OH-。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②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碳酸氢钠溶液
    ①分析NaHCO3溶液中的电离、水解过程:
    电离:NaHCO3===Na++HCOeq \\al(-,3)、HCOeq \\al(-,3)H++COeq \\al(2-,3)、H2OH++OH-。
    水解:HCOeq \\al(-,3)+H2OH2CO3+OH-。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②由于HCOeq \\al(-,3)的电离常数(K)水解常数(Kh)
    HSOeq \\al(-,3)的电离程度大于HSOeq \\al(-,3)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
    是 。
    4.混合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根据电离常数(Ka、Kb)、水解常数(Kh)的相对大小综合分析
    (1)分子的电离常数(K)大于对应离子的水解常数(Kh)
    在0.1 ml·L-1 NH4Cl和0.1 ml·L-1的氨水混合溶液中:由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eq \\al(+,4)的水解程度,导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
    (2)分子的电离常数(K)小于对应离子的水解常数(Kh)
    在0.1 ml·L-1的HCN和0.1 ml·L-1的NaCN混合溶液中:由于HCN的电离程度小于CN-的水解程度,导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且c(HCN)>c(Na+)=0.1 ml·L-1。
    【方法技巧】判断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思路
    (1)判断生成物,确定溶液组成。
    (2)明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
    (3)根据题给信息,确定程度大小(是电离为主还是水解为主)。
    (4)比较离子大小,在比较中,要充分运用电荷守恒、元素质量守恒关系。
    考点01 单一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例1】对于0.1m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SO)+ c(HSO)+ c(H2SO3)
    C.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与c(Na+)均增大
    D.c(Na+)+c(H+)=2c(SO)+ 2c(HSO)+ c(OH―)
    【变式1-1】常温下,1ml·L-1NaHCO3溶液的p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存在c(HCO)>c(H2CO3)>c(CO)
    B.该溶液中,存在c(OH-)+c(CO)=c(H+)+c(HCO)+c(H2CO3)
    C.该溶液中,存在2c(Na+)+2c(H+)=2c(HCO)+c(CO)+2c(OH-)
    D.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溶液pH增大
    【变式1-2】在0.1ml/LNa2CO3溶液中,各种微粒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c(Na+)+c(H+)=2c(CO)+c(HCO)+c(OH-)B.2c(Na+)=c(CO)+c(HCO)+c(H2CO3)
    C.c(OH-)=c(H+)+c(HCO)+c(H2CO3)D.c(Na+)>c(OH-)>c(CO)>c(H+)
    考点02 不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例2】浓度均为0.1ml/L的NH4Cl、(NH4)2SO4、NH4HSO4、(NH4)2Fe(SO4)2四种溶液中,设NH离子浓度分别为aml/L、bml/L和cml/L,dml/L则a、b、c、d关系为
    A.b=d>a=cB.c<a<b<dC.a<c<b=dD.a<c<b<d
    【变式2-1】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④NH4HSO4⑤NH4HCO3⑥NH4Cl溶液中,c(NH)大小比较,正确的顺序是
    A.④>⑥>⑤>①>②>③B.⑥>③>④>①>⑤>②
    C.⑥>④>⑤>②>③>①D.③>②>①>④>⑥>⑤
    考点03 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例3】已知:室温下0.2 ml·L-1的氨水与0.1 m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假设混合后溶液总体积不变),则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H)>c(OH-)>c(Cl-)>c(H+)
    B.c(NH)+c(H+)=c(OH-)+c(Cl-)
    C.c(NH)+c(NH3·H2O)=0.1 ml·L-1
    D.c(NH)+2c(H+)=2c(OH-)+c(NH3·H2O)
    【变式3-1】将0.1ml/LNaOH和0.1ml/L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正确的次序是:
    A.c(Na+)>c(Cl-)>c(OH-)>c(H+)B.c(Na+)=c(Cl-)>c(OH-)>c(H+)
    C.c(Na+)=c(Cl-)>c(H+)>c(OH-)D.c(Na+)>c(Cl-)>c(OH-)>c(H+)
    【变式3-2】25℃时,在250.1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2的溶液,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B点的横坐标a12.5
    B.C点时
    C.D点
    D.曲线上A、B间任一点,溶液中都有
    考点04 电解质溶液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例4】常温下,浓度为0.1ml·L-1的四种溶液pH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ml·L-1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B.NaHCO3溶液中2c(H2CO3)+c(H+)=c(OH-)+c(CO)
    C.NaHSO3溶液中c(Na+)>c(HSO)>c(H2SO3)>c(SO)>c(H+)>c(OH-)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c(Na+)=2c(SO)+c(ClO-)
    【变式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0.1ml·L-1NH4Cl溶液与0.05m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9.25):c(Cl-)>c(Na+)>c()>c(OH-)>c(H+)
    B.pH相等的①NH4Cl②(NH4)2SO4③NH4HSO4溶液:c()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C.常温下,0.1ml·L-1NaHA溶液的pH=8,则溶液中:c(HA-)>c(OH-)>c(H2A)>c(A2-)
    D.常温下,NaB溶液的pH=8,c(Na+)-c(B-)=9.9×10-9ml·L-1
    【变式4-2】常温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向稀溶液中加入少量晶体,则溶液中减小
    B.浓度均为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
    C.溶液中:
    D.向盐酸中逐滴加入氨水至溶液呈中性时,则混合液中
    1.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c(HCOO-)>c(Na+)B.c(HCOO-)<c(Na+)
    C.c(HCOO-)=c(Na+)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
    2.在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c(Na+)>c(CH3COO-)>c(OH-)>c(H+)
    B.c(CH3COO-)>c(Na+)>c(OH-)>c(H+)
    C.c(Na+)>c(CH3COO-)>c(H+)>c(OH-)
    D.c(Na+)>c(OH-)>c(CH3COO-)>c(H+)
    3.已知常温下,0.1ml/l的NH4Cl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H3•H2O)>c(Cl-)B.c(H+)=c(OH-)
    C.c(NH)c(H2SO3)>c()
    C.c(H2SO3)+c(H+)=c(OH-)
    D.c(Na+)+c(H+)=c()+c(OH-)
    6.用溶液分别滴定20.00m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为体积)
    A.I、II分别表示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
    B.pH=7时,滴定盐酸消耗的V(NaOH)大于醋酸消耗的V(NaOH)
    C.V(NaOH)=20.00mL时,两溶液中
    D.V(NaOH)=10.00mL时,醋酸溶液中
    7.下列溶液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0.1ml·L-1的(NH4)2SO4溶液中:c()>c()>c(H+)>c(OH-)
    B.0.1m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c(H2CO3)+2c()
    C.0.1ml·L-1氨水中:c(OH-)=c()
    D.在25℃100mLNH4Cl溶液中:c(Cl-)=c()+c(NH3·H2O)
    8.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ml/L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ml·L-1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
    9.CO2溶于水生成碳酸。已知下列数据:
    现有常温下1ml/L的(NH4)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数据可判断该溶液呈酸性
    B.c()>c()>c()>c(NH3·H2O)
    C.c()+c(NH3·H2O)=2c()+2c()+2c(H2CO3)
    D.c()+c(H+)=()+c(OH-)+c()
    10.T K时,现有25 mL含KCl和KCN的溶液,用0.1000 ml⋅L的硝酸银标准溶液对该混合液进行电位滴定(与的反应可以忽略),获得电动势(E)和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的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转折点即为化学计量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Ⅰ.与的反应过程为①,
    ②;
    Ⅱ.T K时,,.
    A.,A→B发生反应:;
    B.原溶液中,
    C.C点时,溶液中
    D.D点:
    11.常温下,在10 mL0.1ml/LMOH溶液中滴加pH=1的盐酸,溶液AG()与盐酸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MOH的电离常数约为1×10-5
    B.滴加盐酸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P点最大
    C.F点溶液中:c(MOH)>c(M+)>c(Cl-)>c(OH-)>c(H+)
    D.Q点溶液中:c(H+)>2c(MOH)>c(M+)
    12.亚磷酸()是二元弱酸,主要用于农药中间体以及有机磷水处理药剂原料。已知:的;。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的性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实验2中上层清液中,
    C.实验3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D.实验4当时,
    13.一定温度下,在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形式不同,溶液中随pH的变化如图1,溶液中含A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2。已知:①MA,均为难溶物;②初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
    B.初始状态a点发生反应:
    C.I曲线上的点满足
    D.初始状态的b点,平衡后溶液中存在
    14.室温下,由二氧化锰与硫化锰矿(含Fe、Mg等杂质)制备MnSO4的流程如下
    已知:的电离平衡常数;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MnCO3的溶度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溶”时的主要离子方程式:
    B.氨水中离子浓度:
    C.“沉锰”后上层清液中:
    D.NH4HCO3溶液中:
    15.甲酸铵是一种常见分析试剂,常用于制药、电解、电容器等行业。25℃时,用HCl气体或NaOH固体改变0.1ml/L的溶液的pH,、、和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ml/L的溶液中,
    B.P点溶液存在
    C.O点对应溶液中
    D.Q点溶液pH=6.5
    溶液
    Na2CO3
    NaHCO3
    NaClO
    NaHSO3
    pH
    11.6
    8.3
    10.7
    4.0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KOH)

    0.1
    0.1
    9

    x
    0.2
    7
    弱电解质
    H2CO3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25℃)
    Ka1=4.5×10-7
    Ka2=4.7×10-11
    Kb=1.8×10-5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1
    向的亚磷酸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30mL
    2
    向的亚磷酸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钙,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3
    向的亚磷酸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10mL
    4
    向的亚磷酸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

    相关试卷

    第24讲 电解原理(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第24讲 电解原理(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电解池中的守恒规律,6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5讲 电解原理的应用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第25讲 电解原理的应用 (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6讲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第26讲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原卷版)-2024年新高二化学暑假讲义+习题(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实验探究, 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