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1页
    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2页
    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建议用时: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4.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
    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
    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
    川东平行岭谷位于四川盆地东侧,是由透水性不同的粗砂岩、粉砂岩、泥质砂岩和泥页岩构成的九大平行山脉和槽谷。如图为川东青宁乡地貌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6小题。
    5.图中,河谷( )
    A.发育在背斜构造的顶部 B.由断层构造下陷而成
    C.发育在向斜构造的槽部 D.由软岩层受侵蚀而成
    6.图中区域( )
    A.地表水资源丰富且取水方便 B.具有良好的承压水发育构造
    C.山岭两坡的受侵蚀程度相当 D.河谷西侧山坡常有泉水出露
    川东平行岭谷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川渝交界处,岭谷相间,平行分布,构成独特的地貌景观(下图)。据此完成7-8小题。
    7.川东平行岭谷的走向大致为( )
    A.西北—东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南北
    8.川东平行岭谷主要是( )
    A.张裂作用下形成的平行断裂地貌
    B.长江水系作用下形成的侵蚀地貌
    C.挤压作用下形成的背斜山和向斜谷
    D.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平面图,1~6为岩层,断层西南侧岩层上升。据此完成9-10小题。
    9.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 )
    A.断裂—侵入—挤压 B.侵入—挤压—断裂
    C.侵入—断裂—挤压 D.挤压—侵入—断裂
    10.如不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则( )
    A.M为背斜,1岩层老、2岩层新 B.M为向斜,1岩层新、2岩层老
    C.M为向斜,1岩层老、2岩层新 D.M为背斜,1岩层新、2岩层老
    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C、D、S3、S2、S1、O3,其年代依次变老。据此完成11-13小题。
    11.甲、乙之间的地形地质剖面是( )
    12.该区域最新的地质事件是( )
    A.火山喷发 B.岩浆侵入 C.断层构造 D.褶皱弯曲
    13.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泥盆系 B.石炭系 C.上奥陶统 D.上志留统
    展线的实质是通过修建盘山线路降低线路坡度。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随着新关角隧道的通车,关角展线群将会被取代。如图是关角展线群及新关角隧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小题。
    14.促使铁路建设采用展线技术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B.经济 C.社会 D.技术
    15.有专家认为,关角展线是即将消失的景观,其原因是( )
    A.减轻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B.缩短距离和列车的运营时间
    C.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D.保护野生动物迁徙
    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示意图,该区域形成初期以沉积作用为主,图中辉绿岩为岩浆岩。据此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该区域中部的地质构造类型和断层的主要延伸方向分别为( )
    A.背斜;东—西 B.背斜;西南—东北
    C.向斜;南—北 D.向斜;东南—西北
    17.图示地区( )
    A.甲地可以打坝建库 B.S地层可寻哺乳动物化石
    C.辉绿岩侵入受断层限制 D.花岗岩侵入早于辉绿岩形成
    18.乙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C.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D.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侵蚀
    翠华山景区位于秦岭北脉山前造山带北侧,区内断层发育,构造活动强烈。下图为该景区构造示意图。水湫池和甘湫池是著名的山崩遗迹(主崩塌体由公元前11000—八元前10920年古地震诱发形成),水湫池平均水深约为7米,甘湫池某些月份出现干涸现象,故称为甘湫池。甘湫池崩塌体主1.要为粒径较大的花岗岩石块,主要分布在炭谷西岸的“V”形谷斜坡地段。据此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该区域( )
    A.杏园坡断层最早发生B.水湫池海拔高于甘湫池
    C.盘下断层最早发生D.甘湫池早于水湫池形成
    20.甘湫池崩塌体的特征表现为( )
    ①整体形态北宽南窄 ②堆积物由南向北粒径减小
    ③北部堆积物粒径上大下小 ④南部堆积物层理更明显
    A.①④ B.②③C.②④D.①③
    21.与水湫池相比,甘湫池出现干涸的原因有( )
    ①甘湫池面积小于水湫池 ②甘湫池入湖径流量小于水湫池
    ③甘湫池崩塌体粒径大 ④甘湫池蒸发量大于补给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了某区域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该区域最晚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褶皱运动B.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D.地壳断裂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岩层形成时地壳剧烈抬升B.乙处岩层中有明显气孔构造
    C.丙处地表岩石受挤压比较坚硬D.丁处地下水易出露可修水库
    24.关于该区域断层说法正确的是( )
    ①F1东北侧断块相对上升 ②F1西南侧断块相对上升
    ③F2西北侧断块相对北移 ④F2东南侧断块相对北移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是我国陆地地势最低(-154.31m)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山麓冲积扇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形成绿洲农业。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岩层以砂岩和泥岩为主。山体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图1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图2为火焰山景观图。

    (1)指出觉罗塔格与火焰山岩层的新老关系并分析判断依据。
    (2)指出吐鲁番盆地的类型,分析其形成过程。
    (3)分析火焰山顺坡沟壑的形成原因。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札达县城位于札达盆地腹地,平均海拔约3735米。札达盆地内沟壑纵横干旱荒芜,看起来了无生机,但它却是古生物化石的富集区,化石中多陆生动物。约500万年前,阿伊拉日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象泉河流域,曾经是微咸湖(又称半咸水湖),之后因板块运动导致南北两侧山脉加速隆升,湖盆西南侧出现缺口,湖水逐渐外泄,古湖床裸露。盆地形成后,经漫长的地质作用后形成了现在的象泉河。图示意札达盆地地区和盆地地质构造。

    (1)分析札达古湖曾为微咸湖的自然原因。
    (2)简述象泉河的形成过程。
    (3)分析札达盆地陆生动物化石大量出露的原因。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指断层。该区域的沉积岩层中富含地下水,但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成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
    (1)判断图中②③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简述依据。
    (2)用箭头(→)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断层①形成后两侧岩块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方向,推测导致其发生相对位移的作用力。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阿塔卡玛断裂带位于美洲大陆西部,多侵入型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域内侵入型岩浆岩在地表分布面积广(占区域面积的30%以上),断裂带内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下图示意阿塔卡玛断裂带地理位置。
    (1)指出智利西部阿塔卡玛断裂带的成因。
    (2)简析阿塔卡玛断裂带内侵入型岩浆岩在地表分布面积广的主要原因。

    相关试卷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9页。

    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17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