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8讲 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
展开考点一 DNA分子的结构和和基因的本质
1.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者及DNA的组成
(1)DNA双螺旋模型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
(2)图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①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主链基本骨架。
③内侧:两链上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互补配对遵循以下原则:A===T(两个氢键)、G≡C(三个氢键)。
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3.基因的本质
(1)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基因与碱基的关系
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基础诊断]
1.DNA分子是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必修2 P49正文)(必修2 P49图3-11)(×)
2.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必修2 P49图3-11)(×)
3.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与它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必修2 P57正文)(×)
4.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同。(必修2 P56资料分析讨论)(×)
5.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必修2 P58科学·技术·社会)(√)
6.基因的遗传效应是指基因能够复制、传递和表达性状的过程。(必修2 P56资料分析讨论)(√)
[深度拓展]
1.(教材P49图3-11)分析DNA分子结构图像,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④能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吗?
提示:不能。
(2)解旋酶作用于图中哪个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于图中哪个部位?
提示:解旋酶作用于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于⑩。
(3)DNA初步水解的产物和彻底水解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提示:初步水解的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
(4)图中碱基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一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又是如何连接的?
提示:双链DNA中,反向平行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而同一条链上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一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2.(必修2 P58科学·技术·社会)如何获得DNA指纹图谱?该技术有哪些应用?
提示:应用DNA指纹技术,首先需要用合适的酶将待检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再经过一系列步骤,最后形成DNA指纹图。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刑侦领域、亲子鉴定、遗骸鉴定等。
1.明确DNA结构的两种关系和两种化学键
2.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规律
(1)互补的两种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
(2)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数量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即嘌呤之和=嘧啶之和=总碱基数×50%,A+G=T+C=A+C=T+G=(A+T+C+G)×50%, eq \f(A+G,T+C) = eq \f(A+C,T+G) =1。
(3)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
设在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上A1+T1=n%,因为A1=T2,A2=T1,则:A1+T1=A2+T2=n%。所以A+T= eq \f(A1+A2+T1+T2,2) = eq \f(n%+n%,2) =n%。
简记为“配对的两碱基之和在单、双链中所占比例相等”。
(4)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设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 eq \f(A1+G1,T1+C1) =m,
则: eq \f(A1+G1,T1+C1) = eq \f(T2+C2,A2+G2) =m,即互补链上 eq \f(A2+G2,T2+C2) = eq \f(1,m) 。
简记为“DNA两互补链中,不配对两碱基之和的比值乘积为1”。
eq \a\vs4\al(结合DNA分子的结构及特点,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1.(2021·漳州一模)如图为某双链DNA(由甲链和乙链组成)的局部结构简图,图中数字①~⑥表示不同物质或氢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⑤为氢键,且③与④可为A—T碱基对或G—C碱基对
B.图中①为腺嘌呤,②为胸腺嘧啶,①②通过氢键连接
C.图中⑥为磷酸基团,此DNA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图中甲链与乙链方向相反,但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C [图中⑤为氢键,③与④之间有3个氢键,只能为G—C碱基对,A错误;图中①为腺嘌呤,②为胸腺嘧啶,①②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错误;图中⑥为磷酸基团,此DNA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正确;图中甲链与乙链方向相反,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不相同,D错误。]
2.(2021·宁波二模)几个学生充分利用表提供的材料正确搭建出DNA分子结构模型,但制作的DNA分子片段不尽相同,原因可能是( )
①每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的碱基数量不同 ②每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碱基种类不同 ③DNA片段上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④DNA片段上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①表格中给出了碱基G和C各3个,A和T各5个,几个学生充分利用表提供的材料搭建出DNA分子结构模型,每条链上的碱基数目都应该是8个;②每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碱基种类不同,构成的DNA分子不同;③碱基序列不同,构成的DNA分子不同;④每个DNA分子都遵循相同的碱基配对方式,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eq \a\vs4\al(借助DNA结构的相关计算,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2021·北京高考)酵母菌的DNA中碱基A约占32%,关于酵母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后A约占32%
B.DNA中C约占18%
C.DNA中(A+G)/(T+C)=1
D.RNA中U约占32%
D [DNA复制以亲代DNA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复制后A约占32%,A正确;酵母菌的DNA中A=T,G=C碱基A约占32%,则C约占50%-32%=18%,B正确;DNA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所以A+G/T+C=1,C正确;RNA是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由于无法确定DNA分子一条链中碱基A所占比例,所以不能确定RNA中碱基U的比例,D错误。]
4.(2022·哈尔滨模拟)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
A.12%和34% B.21%和24%
C.34%和12% D.58%和30%
C [因为A+T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所以G+C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8%;因为两种互补碱基之和在DNA分子中与在单链上的含量相等,所以在两条链中A+T、G+C均分别占42%、58%;设链1上C1占24%,则链1上G1占34%,其互补链2上C2占34%;设链1上T1占30%,则链1上A1占12%,其互补链2上T2占12%,故选C。]
eq \a\vs4\al(围绕基因的本质,考查理解能力)
5.(2022·辽宁模拟)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眼色基因(红眼基因R、白眼基因r)位于果蝇的X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雌雄果蝇细胞内的基因都是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的
B.同一DNA分子上不可能同时含有两个控制眼色的基因
C.果蝇正常的卵原细胞有丝分裂时红眼基因最多有4个
D.白眼基因的两侧也都是基因,其中只有一条链可以转录血红蛋白基因
C [果蝇属于真核生物,其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分布,故果蝇细胞内的基因不都是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的,A错误;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同一DNA分子上可能同时含有两个控制眼色的基因,如朱红眼和深红眼,B错误;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RXR,则该个体在有丝分裂复制后可能含有四个XR基因,即红眼基因最多有4个,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般而言白眼基因的两侧为非基因片段;且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控制白眼的基因不能转录出血红蛋白,D错误。]
6.(2022·江津区模拟)图甲为摩尔根等人研究并绘出的果蝇X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图,图乙为利用荧光标记各个基因,得到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图,由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都能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且呈线性排列
B.图甲中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图乙中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所在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一定不同
D.图乙中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两条含有染色单体的非同源染色体
A [据图甲可知,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据图乙不同荧光点的位置分布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图甲中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图乙中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位置相同,说明这四个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遗传信息相同),也可能是等位基因(遗传信息不同),因此,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所在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可能相同,C错误;由图乙可知,图示为两条染色体,二者形态大小相似、基因位点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时,每条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有两个基因(荧光点),据此可推测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因此图乙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D错误。]
考点二 DNA分子的复制及相关计算
1.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2)实验材料:大肠杆菌。
(3)实验技术:同位素示踪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4)实验原理: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大,含14N的双链DNA密度小,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的双链DNA密度居中。
(5)实验假设: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6)实验过程与结果:
(7)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2.DNA复制的过程
(1)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发生时期: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3)过程
(4)场所:真核生物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生物在拟核和细胞质。
(5)结果:一个DNA分子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6)意义: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基础诊断]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两条DNA母链之间。(必修2 P54正文)(√)
2.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在细胞核中进行,复制在细胞质中进行。(必修2 P54正文)(×)
3.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必修2 P54正文)(√)
[深度拓展]
(教材P54图3-13拓展)分析DNA复制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中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前者使氢键打开,DNA双链解旋;后者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形成新的子链。
(3)蛙的红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否都能进行图示过程呢?
提示: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可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丧失细胞核,也无各种细胞器,不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3)上图所示DNA复制过程若发生在细胞核内,形成的两个子DNA位置如何?其上面对应片段中基因是否相同?两个子DNA分子将于何时分开?
提示: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刚复制产生的两个子DNA分子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由着丝点相连;其对应片段所含基因在无基因突变等特殊情况下应完全相同;两个子DNA分子将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1.明确 DNA复制的五个问题
(1)复制的场所:主要场所是细胞核,但在拟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如质粒)中也可进行DNA复制。
(2)外界条件对DNA复制的影响:在DNA复制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和ATP供能,凡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都会影响DNA的复制。
(3)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模板链)。
(4)过程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多点解旋和复制。
(5)DNA复制的准确性
①一般情况下,DNA分子能准确地进行复制。原因是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②特殊情况下,在外界因素和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可能造成碱基配对发生差错,引发基因突变。
2.“图解法”分析DNA复制相关计算
(1)将含有15N的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n次,则:
①子代DNA共2n个 eq \b\lc\{(\a\vs4\al\c1(含15N的DNA分子:2个,只含15N的DNA分子:0个,含14N的DNA分子:2n个,只含14N的DNA分子:2n-2个))
② eq \a\vs4\al(脱氧核苷酸链,共2n+1条) eq \b\lc\{(\a\vs4\al\c1(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2条,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2n+1-2条))
(2)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②第n次复制需要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eq \a\vs4\al(围绕DNA复制过程与特点,考查理解能力)
1.(2021·辽宁高考)下列有关细胞内的DNA及其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
B.子链的合成过程不需要引物参与
C.DNA每条链的5′端是羟基末端
D.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
A [子链延伸时5′3′合成,故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A正确;子链的合成过程需要引物参与,B错误;DNA每条链的5′端是磷酸基团末端,3′端是羟基末端,C错误;解旋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D错误。]
2.(2021·宝鸡渭滨区一模)关于DNA分子复制机制,科学家用荧光染料给Rep(DNA解旋酶中作为引擎的那部分结构,驱动复制叉的移动)加上了绿色荧光蛋白从而获知被标记的分子相对于DNA分子的运动轨迹,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ep可以破坏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
C.根据材料推断Rep推动复制叉移动是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
D.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A [根据Rep蛋白的功能可推断出,Rep蛋白应为解旋酶,该酶能破坏氢键,但不能破坏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错误;DNA结合蛋白缠绕在DNA单链上,具有可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B正确;根据材料推断Rep推动复制叉移动需要消耗能量,是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C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正确。]
围绕DNA分子复制的相关计算,考查推理能力
3.(2021·山东高考)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TDNA插入水稻细胞M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个DNA分子单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脱氨基过程在细胞M中只发生一次。将细胞M培育成植株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TDNA
B.N自交,子一代中含TDNA的植株占3/4
C.M经n(n≥1)次有丝分裂后,脱氨基位点为A—U的细胞占1/2n
D.M经3次有丝分裂后,含TDNA且脱氨基位点为A—T的细胞占1/2
D [在将细胞M培育成植株N的过程中,进行了有丝分裂,所以N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TDNA,A正确;结合题中信息,TDNA插入到水稻细胞M的某条染色体上,由细胞M培育成植株N,N自交,子一代中含TDNA的植株占3/4,B正确;结合题中信息“一个DNA分子单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脱氨基过程在细胞M中只发生一次”可知,M经n(n≥1)次有丝分裂后,脱氨基位点为A—U的DNA分子总是一个,则含有该DNA分子的细胞占1/2n,C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M经3次有丝分裂后,脱氨基位点为A—U的细胞占1/8,含TDNA且脱氨基位点为A—T的细胞占3/8,D错误。]
4.用15N标记了两条链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胞嘧啶有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目是260个
B.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
C.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单链与含14N的单链之比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之比为1∶4
B [该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60个,则C和G各有60个,A和T各有40个,又知C、G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因此氢键数目为60×3+40×2=260(个),A正确;该DNA分子第一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40个,第二次复制需要80个,第三次复制需要160个,则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40+80+160=280(个),B错误;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16条DNA单链,其中2条链含15N,含15N的单链与含14N的单链之比为2∶14,即1∶7,C正确;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2个DNA分子含有15N,8个DNA分子都含有14N,故二者之比为1∶4,D正确。]
eq \a\vs4\al(分析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5.(2020·潍坊三模)为探究DNA复制方式,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别将细胞分裂产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胞中的15NDNA、14NDNA及15N14NDNA分离开来。因为DNA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线,所以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就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15N具有放射性,所以感光胶片上可以记录DNA带的位置
B.根据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可以排除DNA是全保留复制
C.大肠杆菌在进行DNA分子复制时需要用到解旋酶、DNA聚合酶和限制酶
D.DNA聚合酶是一种能调节DNA分子复制的信息分子
B [因为DNA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线,所以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就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A错误;若DNA为全保留复制,则细胞分裂产生的第一代的有15NDNA、14NDNA,经离心后应该分布于离心管的下部和上部,根据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可以排除DNA是全保留复制,B正确;DNA分子复制时需要用到解旋酶、DNA聚合酶,不需要限制酶,C错误;DNA聚合酶只起催化作用,没有调节作用,D错误。]
6.(2021·厦门一模)下图表示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
B.可用(NH4) eq \\al(\s\up1(35),\s\d1(2)) SO4、(NH4) eq \\al(\s\up1(32),\s\d1(2)) SO4分别代替15NH4Cl、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
C.试管③中b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
D.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因此不能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A错误;S不是DNA的特征元素,因此不能用含有标记S的化合物代替15NH4Cl、14NH4Cl 进行上述实验,B错误;试管③中a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而b带的DNA的一条链含有14N、一条链含有15N,C错误;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
一、网络构建
二、要语必记
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
3.DNA上的碱基对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
4.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5.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6.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7.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
微专题突破8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问题
一、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
1.过程图解(一般只研究一条染色体):
复制一次(母链标记,培养液不含标记同位素):
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
2.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2021·和平区三模)用32P标记某植物体细胞(含12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携带32P标记的情况是( )
A.带有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B.带有32P标记的染色体有6条
C.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带有32P标记
D.每条染色体中带有32P标记的DNA单链为0条或1条
A [依题意和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所含有的双链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被32P标记;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这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其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被32P标记,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12条被标记的染色体,与带有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A正确;带有32P标记的染色体有12条,B错误;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带有32P标记,C错误;每条染色体中带有32P标记的DNA单链为1条,D错误。]
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
1.过程图解: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如下图:
2.规律总结:由于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因此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
(2021·淇滨区二模)取小鼠(2n=40)的1个精原细胞,诱导其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取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转入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至早期胚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10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的DNA均被3H标记
B.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有10条染色体被3H标记,10条未被标记
C.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有20条
D.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有10条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20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的DNA均被3H标记,A错误;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20条染色体都被3H标记,B错误;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只有20条,C正确;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被3H标记的染色体有0~20条,D错误。]
三、利用模型分析子细胞中染色体标记情况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后期及所产生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A.20、40、20 B.20、20、20
C.20、20、0~20 D.20、40、0~20
C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每条染色体都带有标记,且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2条链都是1条有标记、1条没有标记。在第二次有丝分裂时,间期复制完成后,含有20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有标记,但染色单体中只有一半含有32P标记,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40条染色体,有20条含有32P标记,20条不含32P标记。由于分开的染色单体移向两极具有随机性,因此子细胞中所含的20条染色体中,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0~20条,故选C。]
1.(2022·下城区模拟)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到第一、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
B.1个DNA复制2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4条染色单体上
C.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
D.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
C [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A正确;1个DNA复制2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4条染色单体上,B正确;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DNA分子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C错误;到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DNA分子进行了2次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D正确。]
2.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条 B.20条
C.大于0条小于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
D [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细胞中,DNA双链均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32P,第二次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都是一条染色单体含32P,一条染色单体不含32P,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如果含32P 的2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细胞的一极,不含32P的2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细胞的另一极,则产生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20条和0条;如果移向细胞两极的20条染色体中既有含32P的,也有不含32P的,则形成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大于0条小于20条,故选D。]
3.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产生8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只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至少占1/2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不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B [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细胞都含有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2个或3个或4个;以此类推,第三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32P的子细胞比例不一定为 eq \f(1,2) ,A错误;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都含有标记;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又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随机移向两极,因此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至少占 eq \f(1,2) ,B正确;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最可能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可能进行的都是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了减数分裂,D错误。]
4.若一果蝇精原细胞中8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已被15N标记,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基因A和a,现给此精原细胞提供含14N的原料让其进行连续分裂两次产生四个子细胞(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8条染色体,则每个子细胞中的核DNA均含15N
B.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4条染色体,则每个子细胞中有一半核DNA含15N
C.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8条染色体,则每个子细胞中均含2个A基因
D.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4条染色体,则有一半子细胞含有a基因
D [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8条染色体,则此精原细胞进行的是两次有丝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均含1个A基因和1个a基因,但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新形成的染色体随机组合,分别移向两极,故每个子细胞中含有15N的核DNA数不确定,A、C错误;若四个子细胞中均含4条染色体,则此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每个子细胞中的核DNA均含15N,其中有两个子细胞含有A基因,有两个子细胞含有a基因,B错误,D正确。]
5.(2021·浙江选考)在DNA复制时,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可作为原料,与腺嘌呤配对,掺入新合成的子链。用Giemsa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DNA分子的双链都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浅蓝色,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呈深蓝色。现将植物根尖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取根尖用Giemsa染料染色后,观察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呈深蓝色
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着色都不同
C.第三个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着色不同的染色体均为 eq \f(1,4)
D.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还能观察到深蓝色的染色单体
C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根据试题分析,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呈深蓝色,A正确;根据试题分析,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有一条染色单体中的DNA是一条链含BrdU另一条链不含BrdU,另一条染色单体中的DNA是两条链都含BrdU,故一条染色单体呈深蓝色,另一条呈浅蓝色,B正确;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移向细胞两极,形成的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深蓝色的和浅蓝色的数目不确定,故第三个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着色不同的染色体不一定占 eq \f(1,4) ,C错误;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还会有染色单体上的DNA是一条链含BrdU另一条链不含BrdU,故还能观察到深蓝色的染色单体,D正确。]
塑料片类别
碱基G
碱基C
碱基A
碱基T
磷酸/核糖
数量/个
3
3
5
5
充足
“三看法”判断DNA分子结构的正误
有关DNA计算的2点“注意”
(1)注意“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后者只包括第n次的复制。
(2)DNA复制计算时看清题中所给出的碱基的单位是“对”还是“个”;所问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含”还是“只含”。
模
型
解
读
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4个细胞都是;第二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第三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另外2个细胞是
四步法解决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问题
第一步
画出含一条染色体的细胞图,下方画出该条染色体上的1个DNA分子,用竖实线表示含同位素标记
第二步
画出复制一次,分裂一次的子细胞染色体图,下方画出染色体上的DNA链,未被标记的新链用竖虚线表示
第三步
再画出第二次复制(分裂)后的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DNA链的情况
第四步
若继续推测后期情况,可想象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并进而推测子细胞染色体的情况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学案,共15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13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13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本质,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回顾,基础筛查,课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6单元 第18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6单元 第18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含解析),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