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第3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第4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第5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第6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第7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第8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43讲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3讲 种群的特征
    1.列举种群的数量特征。2.了解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3.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变动。
    考点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考点二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主要考点 必备知识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
    (1)一“全”:指全部个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包括雌雄个体。(2)二“单”:指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三“同”:指同一物种、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②估算法(抽样调查)
    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时。 
    适用范围: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原理: 黑光灯是一种发射人眼看不见的、波长在365 nm左右的紫外线的电光源。 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诱虫作用,是杀虫用灯的理想光源。
    在一个封闭种群里,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捕捉被调查动物,随着连续的捕捉,使种群内个体数逐渐减少,造成每次捕获数逐次递减,但捕获的总累积数则逐渐增加,当单次捕获数降到0时,捕获的总累积数就等于该种群的总个体数。
    累积捕获数(x)与每次捕获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ax+b
    *该方法所得结果多为相对密度,是通过跟历史记录作对照得出的,一般对害虫的成灾程度和防治有指导意义
    样方是人为划定的一个区域
    草本1m2,灌木9m2,乔木100m2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强调随机取样是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多用于活动能力弱或不活动的生物。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选择______________
    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选择_____________
    取样的关键是要作到随机取样,不能参入主观因素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正好在边界线上,应“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个体。
    因此,该样方中有_____株蒲公英;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让标记个体在群体中随机分布,时间太短会导致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偏多,计算结果偏小。
    时间太长,标记个体有可能迁出、或死亡
    标记环、耳钉、涂色、剪趾、剪鳍、植入芯片等
    ①若被标记个体变得更难捕捉,则估算值偏_____;②若被标记个体易被捕食,则估算值偏___;③若被标记个体的标志脱落,则估算值偏___;④若因个体间相互接触,未被标记的个体也沾上了标记颜料,则估算值偏____;⑤如果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实验人员发现,则估算值偏____;
    a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b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c标志物不易脱落;d标志个体需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e确保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迁入、迁出、出生、死亡;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考向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1.下列有关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这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都要采用标记重捕法B.选取的样方一般呈长方形,样方面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大小C.标记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初次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重捕中标记个体数D.样方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且要计算样方边线上 的所有个体
    解析: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采用样方法,A错误;样方的形状应该根据选定的地方的地形决定,以正方形为宜,B错误;样方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对于压线的个体计数方法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错误。
    1.同一个池塘中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  )3.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  )4.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5.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6.标记物脱落会使标记重捕法调查的结果偏大(  )
    1.(选择性必修2 P2)                 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    。2.(选择性必修2 P2~3)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前者适用于                 ,后者适用于_______             的动物。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植物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大、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a.这个种群中鼠的种群密度大约是  只/公顷。b.若捕捉后该鼠不易再被捕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会   (填“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鼠被捕捉一次之后不易再被捕捉,再次捕获的
    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由种群数量=
    可知,种群数量变大,即估算值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
    c.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标记物易脱落、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会  (填“偏高”或“偏低”)。d.若由于某种原因,如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被捕获、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会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源于选择性必修2 P2:黑光灯诱捕昆虫和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原理相同吗?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何种信息传递?
     原理不同。前者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后者利用了昆虫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原理。前者属于物理信息,后者属于化学信息。
    5.源于选择性必修2 P6“生物科技进展”: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①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照片和视频;②根据动物的  特征计数;③通过动物的   特征进行计数。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3)举例说明: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即迁入率(迁出率)。
    (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3)年龄组成的意义: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2)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注意: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1)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③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②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
    注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为正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 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比较种群特征和个体特征的不同之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个体往往有性别、大小、年龄等特征,种群不具备这些特征。将一定地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即种群)来看时,这个整体就会出现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可见,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加和,而是会出现新的属性。
    考向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解析 图1中a只影响出生率,而b既影响出生率也影响死亡率,从而判断出a为性别比例,b为年龄结构,进而可知c为种群密度。图2为图1的变式,图2中甲使种群密度增加,应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使种群密度减小,应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只影响出生率,应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结构。图1中b为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A项正确;
    图1中c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项正确;
    图2中丁为年龄结构,而图1中a为性别比例,C项错误。
    1.种群出生率升高,种群密度一定增大(  )2.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
    1.(选择性必修2 P3~4)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这些特征是影响    的重要因素,其中               直接决定种群的密度,_____  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影响出生率。2.(选择性必修2 P4)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3.(选择性必修2 P4)利用         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会降低害虫的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
    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导致害虫的性别比例失调,
    从而降低出生率,导致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相关课件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16讲 细胞增殖(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16讲 细胞增殖(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6讲细胞增殖,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10讲 ATP(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10讲 ATP(含解析),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0讲ATP,ATP的结构与功能,AP~P~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09讲 酶(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课件第09讲 酶(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9讲酶,作用及特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