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309440/0-1730331778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309440/0-17303317781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309440/0-17303317782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长度单位,长度的测量,时间,误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考点梳理
一、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 (μm),纳米(nm)。
3.单位换算: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
▲敲桌子:(1)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2)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
(3)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
(4)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4.光年: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沿直线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5.常见长度估测(约):
黑板的长度2.5m、宽约1.5 m、课桌高0.7m、 篮球直径24cm、
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
初中物理课本长约 26 cm,宽约18 cm、
教学楼每层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
(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2.认识刻度尺:
(1)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2)零刻度线: 刻度尺的起始刻度。
(3)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3.刻度尺的使用: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指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
(2)“放”:零刻度或某一整数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有刻度的一边紧贴物体,并且与所测边平行。
(3)“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4.长度的特殊测量:
(1)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总长度,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2)化曲为直法:测量曲线长度时,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如:测地图上两地铁路线的距离。
(3)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如:测量跑道长度。
(4)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如: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
三、时间(t)
1. 单位:
(1)国际单位:秒(S)。
(2)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3)单位换算:1h=60min=3600S。
1s=103ms 1ms=103μs
2. 测量:实验室常用停表。(方便启动和停止)
(1)认识停表:
(2)会使用停表:
A.刻度:小盘记录单位是min,指针转一圈是15 min,分度值是0.5min。大盘记录单位是S,指针转一圈是30 s,分度值是0.1s。
B.读数:先看小表盘的分针数,再看大表盘秒针数,分针数大于半分钟则秒针数读31s、32s……;分针数小于半分钟则秒针数读1s、2s……。
C.结果:小表盘读数+大表盘读数(min+s)。
3.常见时间估测(约)
(1)1 min内正常人的脉搏跳动约为70次。
(2)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为15 s。
(3)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46 s.
四、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1)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不够。
(2)跟测量人有关。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常考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重难点突破
1.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2.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球的直径是________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能恰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是________.
3.某同学对一木板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14.51 dm、14.52 dm、14.53 dm、14.98 dm,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此木板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 dm。
4.图是一种测量身高的仪器,该仪器上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_______(选填“cm”或“m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图中测量对象的身高为_______cm。
5、如图所示中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 s.
6、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C. 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D. 小明刻度尺分度值是厘米、小华分度值是毫米
7、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8.冬天,我国北方烧煤取暖,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10-6m
B.2.5μm=2.5×10-5dm
C.2.5 μm=2.5×10-6cm
D.2.5μm= 2.5×10-9m
第1节 答案
1.答案:乙 2.80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刻度尺的精确程度,乙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测量结果更精确;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物块的长度为2.80 cm.
(1)1.58 (2)eq \f(D2-D1,2n)
3.答案:1 cm;14.52
解析:由物体长度记录数据14.51dm,可以知道测量结果精确到厘米,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测量结果中错误的数据不能参加平均值的计算,此题中的14.98dm和其他三个数据差距较大,明显是错误的,计算平均值时应去掉,另外计算结果的位数要与测量结果的位数相同(分度值相同),即。
4、答案:cm;1 cm;165.0
解析:中学生的身高在160 cm左右,由图知,测量对象身高对应的是“165”,故推知该刻度尺数字对应的单位是“cm”;“160”和“17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 c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测量对象的身高为165.0 cm。
5、答案:99.8
解析: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所指时间在1min与2min之间(且超过1.5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停表的读数为1min39.8s=99.8s.
答案:B
答案:C
解析: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故A正确而不符合题意;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故B正确而不符合题意;
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但是完全可以避免,故C错误而符合题意;
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故D正确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密度,密度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1节 质量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托盘天平,用天平测质量,特殊情况造成的质量偏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了解与透镜有关的名词,三条特殊光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