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章 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章 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超声波,次声波,声音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考点梳理
一、超声波
1.定义:高于20000Hz的声音。
2.特点:
(1)方向性好(蝙蝠觅食)。
(2)穿透能力强。
(3)易于获得集中的能量。
3.应用:
(1)超声导航(声呐)。
(2)超声波诊断仪(B超)、金属探测仪。
(3)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碎石器。
▲敲桌子:雷达通常是指电磁波,但声呐(超声雷达)是超声波。
二、次声波
1.定义:低于20Hz的声音。
2.特点:(1)传得很远。(2)很容易绕过阻碍物。
(3)而且无孔不入。
3.应用:次声波对人体危害很大,但通过接收异常次声波可以预测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三、声音的作用
1. 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
2. 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
重难点突破
1、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假如你闭上眼睛,这两种昆虫从你头附近飞过,那么( )
A.能听到甲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乙昆虫飞过
B.能听到乙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甲昆虫飞过
C.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能听见,但甲的声音更微弱
D.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听不见
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发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用“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3、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下面有关超声波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
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是
C.潜艇上的声呐装置能测海底的深度,并可以测绘海底形状
D.超声波探伤仪能够检测机械有无裂缝,是因为超声波的响度大
4、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
B.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C.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5、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说法正确的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6、下列事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7、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 .实验表明:只有回声比原声晚0.1s到达人耳,人耳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从而听到两次声音,这时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则此处的海底深度为 .声速参考图.
8、在江苏科学宫的声学展区里,有一个声音“收集器”,它是由几个口径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并排制成的(图中只画出了其中的三根).当人把耳朵贴在管口A、B、C处听声音时,听到声音音调最高的管口是______管口.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______Hz,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
9、印尼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产生的 而引起的;如果借助扩音器把这种声音放大,则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即甲昆虫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为5~7 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人听不到甲昆虫飞过;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即乙昆虫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为300~400 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以内,所以能听到乙昆虫飞过。
2、答案:B
解析: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蝙蝠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反射回来的声音来定向;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站在天坛中央时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故选B。
3、答案:C
4、答案:D
解析: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船体振动产生声音.此选项错误;
B、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更清晰地听到求救的信号,但不是超声波.此选项错误;
C、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信息,希望被困者做出回应.此选项错误;
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更容易发现信息.此选项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超声波指的是频率离子20000 Hz的声波,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因为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不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除了可以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
6、答案:B
解析:利用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工作的。
7、答案:信息,17m,3062m
解析:(1)根据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可知: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比如:根据雷声就可以判断要下雨,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2)时间间隔为
由公式得,
(3)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
海底的深度为.
8、答案:C;6;不能
9、答案:次声波 不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密度,密度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1节 质量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托盘天平,用天平测质量,特殊情况造成的质量偏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了解与透镜有关的名词,三条特殊光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