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练习)-【讲练通透】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新教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4讲 三国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讲义)-【讲练通透】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新教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5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练习)-【讲练通透】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新教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5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讲义)-【讲练通透】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新教材)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2 魏晋至隋唐: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测试卷)-【讲练通透】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考新教材) 试卷 0 次下载
第05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讲练通透】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高考新教材)
展开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P42
第1课 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隋唐政治制度)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隋唐选官制度)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隋唐赋税制度)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唐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中医药的成就)P80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P8
考点一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
一、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
知识点1 选官制度(选必一)
由中央委任中正官分九等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西晋时期选官标准主要看重家世;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自下而上选拔;参考地方舆论;设置中正官管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2)积极影响①把品评人物之权从豪强大族手中夺过来,归政府所有,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②中正的设立标志着地方上有了专门负责选举的官员,是一大进步。(3)消极影响①行政效率降低:各方人争做中正,全国人才集中中央,地方人才少,行政效率降低②难以识别人才;吏部在人才任免、官吏升降方面全部依据中正的评语,致使难以真正识别人才。③助长门阀政治。
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1、产生: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2、发展:①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创立殿试制度;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目,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④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⑤明朝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⑥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3、特点:分科考试、以才选官、自由报考、公平竞争
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演变为才能学识。②选拔方式:由地方评定、推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③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④选官基础: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四、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
从“德才”到“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史料: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大、小中正将人才分为九等,详记年籍各项,并加评语。吏部依次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此项制度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它的推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摘编自李雪松《从三国乱世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利与弊》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关联。归纳九品中正制在初创时的积极意义及后来发展的弊端。
关联:九品中正制打破了由察举制造成的豪强大族控制的选人权,但是前者延续了后者重视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的特征。积极意义:解决了选拔官更无标准的问题,使吏治澄清,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下层人才遭压制。
唐代科举制的发展史料:唐代的士人出身,可分为三种:一是生徒,出自学馆(此沿汉代博士弟子制)。二是乡贡,出自州、县(此沿汉代郡国察举孝廉制)。三是制举(此沿汉代贤良方正制,目标求才,由天子亲自考核)。州、县贡举又分诸目,最著者有秀才、明经、进士……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粗通……凡明经,先贴文,然后口试,问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贡士的怀牒自列于州、县。贡士集试于中央。摘编自欧阳修等《新唐书》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与汉代察举制的关系,概括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唐朝科举取士主要考查的士人的能力。
关系:科举制沿袭了察举制考试选拔办法。特点:选拔形式多样化;选拔标准具有一定公正性;选拔范围具有广泛性;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能力:熟练掌握经典的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对时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魏晋隋唐的官员管理史料:唐代官员考核的标准为“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格勤匪懈”。二十七最是把政治、经济、司法、军事、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职官分为二十七类,而订出业务上的二十七种考核标准。四品以下官吏的考核先由中央各官署和地方长官进行考核,然后将考状上报尚书省,之后再由吏部进行覆考,覆考结果则为官吏升降任免的依据。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官员考核的特点。
特点:考核标准清晰细化;以品德、才能为准;考核流程严密,分工明确;有法律依据,形成制度;考核严格;品德与政绩考察并重;考课与惩贪相结合。
1.(2023·重庆卷)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 )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
1.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后,须参加吏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授官。考核的项目是“身(体貌丰伟)、言(言词辩证)、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这一举措( )A.实现了公正选拔人才B.有利于提升员官素质C.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D.掀起了民众健身热潮
2.台湾学者毛汉光在其博士论文《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中,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所载唐代830名进士,按其社会出身作了统计,得出的结果是:士族子弟约占70.96%,没落士族和低级官员子弟约占13.13%,寒素子弟约占15.9%。据此可知,唐代( )A.选官虽体现一定公平性但仍受制约B.选官呈现多元化特点C.平民取得了与贵族相同入仕的机会D.文官选拔具有怀柔性
二、汉朝的中外朝制: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3、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4、设立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①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②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①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加强皇权。②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③三省集思广益,利于减少皇帝独断决策失误。④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向2 中枢政务机构
1.(2022·浙江卷1月)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1.唐中宗不经中书、门下而自己封拜官职时,因自感心怯和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成为“斜封墨敕”,此途径所封官员时人称为“斜封官”。这反映了( )A.中枢制度有一定的通融性B.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C.专制皇权凌驾于百官之上D.中书门下不具约束性
2.唐代政事堂会议的参加者分为两类,宰相和“行宰相”。前者固定为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后者则是临时被特许的会议参加者,他们必须加带有宰相职衔,否则是不能登堂议政的。唐代政事堂会议的这一分类( )A.主要服务于皇权的统治B.体现出中枢机构设置过于重叠C.表明宰相成为决策核心D.折射出决策与执行权绝对分立
古代民众的义务:“赋”+“役”“税”: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人头税、田亩税)“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力役 、军役、杂役等)
知识点3 赋税制度(选必一)
一、古代前期赋税制度的变化
古代前期赋税制度的变化趋势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转变以财产为主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③税收种类简化④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
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①户籍损坏,人口不实②军费加至赋税,任意加收③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④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
利:①放松了人身控制,体现了公平公正②简化了税收名目,减轻了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③推动商品经济发展④扩大了收税对象,增加了财政收入;弊:①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税赋轻重不均;②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没有真正减税;③土地兼并严重;④没有灾害减免的规定等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对古代赋税制度的影响(1)简化了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2)扩大了收税对象,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3)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4)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5)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史料: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效索无冬春……里胥迫我纳,不许暂追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白居易卷2《重赋》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施的利弊。
利: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减轻农民的负担,扩大税收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为防止官员枉法,政府制定了惩处违法者的敕令,加强统治。弊:两税法实施后期,政令松弛,两税法成为官员敛财、向皇帝献媚的手段,损害了百姓的利益。
1.(2023·天津卷)表格反映了( ) 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A.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C.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D.增加政府的算赋收入
1.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据唐时人说法,此制与租庸调制最显著的不同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据此可知,两税法( )A.限制了土地兼并B.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徙C.保证了生产时间D.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
2.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河朔三镇也实施了两税法的征税原则,保留了留州、留使、上供的税收分割原则。建中三年,既诛李惟忠,下诏易、定、深、赵、常、冀节度,观察管内百姓,除本道所用外者免除赋税徭役。据此可知,两税法的推行( )A.大大减轻了百姓的税额负担B.利于延续唐王朝的封建统治C.促使征税标准发生根本转变D.以抑制藩镇割据为首要目的
考点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发展
知识点1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道教≠道家学派: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产生于东汉末年;而道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创立的一个思想学派。
唐朝“三教并行”政策的影响:①佛教、道教的发展,挑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②唐朝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③三教并行,有利于儒、佛、道各自独立发展中相互争论、相互融合。思想特点:思想活跃、多元共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佛教、道教盛行、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①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②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③儒学自身存在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的缺陷④统治者借助佛教、道教巩固自身统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佛教、道教的盛行带来了的社会问题:①佛教兴盛,广修寺庙,耗费钱财;②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严重威胁政府利益;③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如何应对佛教盛行问题:(在每次经受打击之后,佛教通过内外调整,又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①统治者灭佛②民间出现反佛现象(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镇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韩愈提出复兴儒学,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
1、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2、内容: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主张政治上“无为”、生活上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清谈”3、影响: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
1、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自己以继道统自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启发了后来的儒者产生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2、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3、韩、柳等人试图建立一个能融汇“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经由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发展,到南宋的朱熹正式实现。
考向1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2023·北京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南学与北学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答案】(1)政治上:南北分裂对峙;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江南经济开发;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大交融;文化上:佛教盛行;学术传统上:南方儒士受玄学影响,北方儒士严守汉儒传统。(2)过程:南北朝时期互派使节,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朝时,大量士人迁至北方,南学与北学汇集洛阳;唐朝时逐渐走向统一。意义:有利于学术文化上的统一,推动儒学的发展,巩固儒学正统地位;推动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柳宗元,唐中叶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更加重视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明道”“行道”的君子,也就是要培养具有“生人之意”的志向,就是不断地去学习圣人之道,以培养能施以仁心、仁政,能够辅时及物、济世安民的封建治术人才。他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文以明道”,主张写文章要有思想内容,反对形式主义文风。“文以明道”思想的提出和实践,对扭转形式主义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柳宗元把传统的经学教育内容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百家之言乃至浮图。他主张既要“邃于经书”,又要“博取诸史群子”,即既要深入钻研儒家经典,又要认真研习诸子百家之书。这是唐朝时期“重振儒术、兼容佛道”的文教政策在其教育思想上的体现。——摘编自何明明《浅析柳宗元及其教育思想》(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的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柳宗元思想的影响。
【答案】(1)主张:重视教育实践,强调“明道”“行道”注重“文以明道”“博览群书”的教育方法;主张教育内容要以儒家经典为本,兼采诸子百家学说的思想。(2)影响:推动了儒学道统的恢复;对扭转形式主义的文风起到了积极作用;强调运用圣人之道解决现实问题,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唐以后中国尽管经历了分合动荡,但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张乃和《大国的社会性质、历史类型与文明形态》材料二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材料三 健全的文化心态,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卑,而是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左玉河《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今历史中探寻文化认同,擦亮自信底色,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炼)
【答案】示例:佛教思想的中国化。东汉时期,佛教思想由印度传入中国。佛教思想在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了对中国文化认同以及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造像逐渐吸收了中国传统造像的手法和造型,出现中国化的倾向;在思想内容上,佛教逐渐吸收儒家思想中的伦理思想,提倡忠君和孝道,带有浓郁的中国色彩。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唐诗风格差异大的原因:(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①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际遇(主观认识)②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知识点2 文学艺术(选必三)
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的整体性特质:①魏晋南北朝文化打破两汉文化独尊的文化模式,多元发展,不断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②隋唐文化在继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将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峰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点史料:史料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强调君臣上下、设官分职是天理自行,不能更易的,主张严刑峻法、“以杀止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继承了两汉的传统,同时受印度犍陀罗艺术的重大影响,形成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石窟艺术,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摘编自启良《中华文明史》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征。
出现了各种文化交融,这种交融既有国内文化的交融(道教吸收儒家、法家的思想),也有中外文化的交融(雕塑艺术吸收了印度的艺术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点(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存在南北差异等。(2)体现了民族大交融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释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的发展,深刻影响了政治、经济和文学艺术(4)科技成就突出。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隋唐文化繁荣特点(1)辉煌灿烂,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僧一行测量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2)博大精深,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全面繁荣,尤其是唐诗使中国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3)兼收并蓄,充满活力。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外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交融,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4)泽被东西,影响深远。隋唐时期繁荣的文化,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文明进步。(5)重现实、不僵守古制。文学上创新诗风,史学修纂上重视人事,艺术创作重活跃自由。
1.(2023·辽宁卷)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 )①纸张的普遍使用 ②门阀士族的推动 ③北人的大量南迁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唐代诗人李白在《大鹏赋》中,塑造了一个“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即使是挫折失意,诗人仍不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折射出当时( )A.士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B.主流文学体裁的变化C.儒家伦理教化的作用凸显D.诗歌创作内容的革新
2.传奇小说《炀帝开河记》载:“谏议大夫萧怀静奏曰:臣闻秦始皇时,金陵有王气,始皇使人凿断砥柱,王气遂绝。今睢阳有王气,又陛下意在东南……况大梁西北有故河道,……欲乞陛下广集兵夫,于大梁起首开掘……于睢阳境内过,一则路达广陵,二则凿穿王气。”帝闻奏大喜,群臣皆默。这表明《炀帝开河记》( )A.开创了独立的叙事文体B.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C.阐述了开通运河的根源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特点:领域众多、唐朝出现发展高峰,世界领先
知识点3 科技(选必二)
①法显、玄奘至天竺,求得真经万世传②鉴真东渡日本传佛法③求法长安学问僧,高僧空海归东瀛
知识点4 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①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②交往领域涉及面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主要以贸易、佛教为纽带。④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⑤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①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②新罗(朝鲜)、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③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1.(2023·浙江卷6月)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2.(2023·全国乙卷)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3.(2022·重庆卷)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
第09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讲练通透】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高考新教材): 这是一份第09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讲练通透】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高考新教材),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融合,考情透视,知识导图,探究·拓展,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史料实证,考向洞察,真题回归,变式训练,考向·洞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5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5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教材融合,考情分析,目录索引,PARTONE,复习目标,网络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5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5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融合,考情分析,复习目标,网络构建,梳理预测,目录索引,真题感悟,PARTONE,夯基·知识梳理,探究·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