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09889/0-17303342212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呼风唤雨的世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09889/0-17303342212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呼风唤雨的世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09889/0-17303342212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唤、技”等 12 个生字,会写“唤、纪”等 15 个字,会写“世纪、技术”等 16 个词语。
2.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筛选相关信息,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3.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4.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树立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 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对比、举例等方法说明事物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
- 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的含义,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和神奇。
-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对比分析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 20 世纪科技成果的图片、视频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等。
2. 制作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3. 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 20 世纪科技发展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播放一段展示 20 世纪科技成果的视频剪辑,如飞机翱翔蓝天、宇宙飞船升空、电脑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的便捷功能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强大力量和快速发展。
2.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看到的这些画面都发生在哪个时代吗?(20 世纪)没错,20 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你们能说一说自己身边有哪些科技产品是在 20 世纪出现并普及的吗?(学生自由发言,如电视、冰箱、空调、汽车等)
3.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去感受 20 世纪科技的神奇魅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 重点指导“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等字的读音。例如,“唤”读“huàn”,不要读成“hàn”;“潜”读“qián”,不要读成“qiǎn”;“舶”读“bó”,不要读成“pó”。
- 对于“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等字,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来记忆。如“纪”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己”;“技”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扌”,右边是“支”等。
3. 开火车读生字,巩固字音。
4.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词语。
- 包括“世纪、技术、改变、程度、超过、百亿、原子核、奥秘、日益、联系、物质、哲学、任何、改善、腾云驾雾、幻想、创造、潜入、洞察、依赖、农耕社会、归根到底、呼风唤雨”等词语。
-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如“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洞察、依赖、农耕社会”等,教师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 比如,“呼风唤雨”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拥有能够控制风雨的能力,从而理解这个词语在文中表示科技具有强大的力量;“农耕社会”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古代人们耕种的场景,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特点。
5. 理解词语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这句话)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 学习第 1 - 2 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 1 - 2 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为什么说“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 引用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 世纪科技发展的迅速和神奇,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学生理解这句诗在这里的比喻义,体会科技发展之快如同梨花在一夜之间盛开一样。)
- 对比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与 20 世纪的生活变化,突出 20 世纪科技的巨大影响力。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等现代科技产品,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对简单、落后;而 20 世纪,科技的发展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图片或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这种变化。)
- 教师提问:从这两段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总结:作者对 20 世纪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成就感到惊叹和自豪。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1 - 2 自然段,读出作者的情感。
2. 学习第 3 - 4 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 3 - 4 自然段,思考:20 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变化?
-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领域 具体变化 举例说明
交通
通讯
娱乐
生活其他方面
- 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在黑板上板书相关内容:
领域 具体变化 举例说明
交通 速度更快、更便捷 高速火车、民航飞机、远洋船舶等
通讯 更加方便、快捷、多样化 程控电话、因特网、移动电话等
娱乐 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电视、电子游戏、各种线上娱乐平台等
生活其他方面 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方式改变 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普及,改善了生活条件;机器人在生产、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地球村”的含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就像生活在一个村子里一样,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流和往来。
- 教师提问: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这些变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丰富多彩,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 指导学生朗读第 3 - 4 自然段,读出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喜悦之情。
3. 学习第 5 自然段
- 齐读第 5 自然段,思考: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文中提到了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 学生自主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明确:文中提到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我们应该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带来便利和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引发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对科技的管理和规范,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
-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你还能想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其他问题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每个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并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小组代表发言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环保意识。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总结全文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和伟大成就。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提醒我们要正确看待科技,合理利用科技,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 教师强调:20 世纪已经过去,我们现在正处于 21 世纪,科技的发展依然日新月异。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关注科技发展动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拓展延伸
-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21 世纪以来科技在哪些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这些发展和突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鼓励学生从人工智能、5G 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 开展“科技改变生活”主题演讲活动。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准备一篇关于“科技改变生活”的演讲稿,内容可以围绕自己熟悉的一项科技成果,介绍它的发展历程、功能特点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下节课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评选出优秀演讲者并给予奖励。
- 推荐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如《未来简史》《时间简史》《科学美国人》杂志等,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探索和兴趣。鼓励学生在阅读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五)课堂小结
1. 师: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领略了 20 世纪科技的辉煌成就。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也需要我们正确地对待和运用。希望大家都能怀揣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创造更加精彩的明天!
2. 布置作业
-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完成课后小练笔:请你想象一下,未来的科技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六)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 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 科技发展历程:农耕社会 → 20 世纪(科技飞速发展)
- 科技带来的变化
- 交通:高速火车、民航飞机、远洋船舶等
- 通讯:程控电话、因特网、移动电话等
- 娱乐:电视、电子游戏等
- 生活其他方面:空调、冰箱、机器人等
-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带来问题与挑战)
- 正确看待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时,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科技成果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魅力,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填写表格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不足之处在于,在课堂时间的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某些环节的讨论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拓展延伸部分有些仓促。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和问题时,方法还可以更加多样化,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交流,点拨提升,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巩固练习,组内互助,课堂总结,达标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