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会认“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打猎、猛烈、无可奈何”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语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心理,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引导学生感悟在生活中要关爱弱小者,培养勇敢无畏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描写老麻雀和猎狗搏斗的段落,体会老麻雀的勇敢无畏和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的含义,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不顾一切的精神。
2. 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动物特点和情感的写作方法,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麻雀、猎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生字卡片、小黑板。
3. 制作麻雀和猎狗的头饰,用于角色扮演。
五、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图片,引发兴趣
在多媒体上展示麻雀可爱小巧的图片,问学生:“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鸟呀?”引导学生回答出麻雀。然后再问:“那你们在哪里见过麻雀呢?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麻雀的观察,比如麻雀在院子里找食物、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等。
2. 设疑导入
在学生分享后,老师神秘地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麻雀》这篇课文里的麻雀可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事吗?”从而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麻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初步接触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同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老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如纠正读音等。
2. 检查生字词,夯实基础
认读生字:拿出生字卡片,先出示带拼音的“嗅、奈、拯、嘶、哑、庞”,指名学生认读。如果读错,老师正音后,让其他同学跟读几遍。全部读完后,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加强记忆。针对容易读错的“拯(zhěng)”,可以编个口诀,如“伸手(扌)拯救(zhěng)人”。
理解词语:在黑板上出示“打猎、猛烈、无可奈何、拍打、嘴角、分明、牙齿、绝望、尖叫、身躯、掩护、幼儿、搏斗、庞大、安然、强大、力量”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做动作、直观展示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比如理解“无可奈何”,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没办法解决的事情时的感受;“庞大”一词,展示猎狗和麻雀对比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指名朗读,概括内容: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完后,让学生试着概括课文内容。老师引导:“我们可以从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来说,比如一开始发生了什么,后来又怎样了。”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我”打猎回来,看到一只小麻雀掉在地上,猎狗要攻击它,老麻雀飞下来保护小麻雀,猎狗最后退缩了,“我”带着猎狗离开。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思考
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个故事的。老师提示可以从事情发展的环节入手,如事情是怎么开始的、中间发生了什么、最后怎么样了。
2. 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明确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开头(第1 - 3自然段)写“我”打猎回来,小麻雀掉地,猎狗发现;中间(第4- 5自然段)写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结尾(第6-7自然段)写猎狗退缩,“我”带猎狗离开。
3. 绘制导图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思维导图:
起因:“我”打猎回,小麻雀掉地,猎狗发现威胁。
经过:老麻雀勇敢护子,与猎狗对峙。
结果:猎狗退缩,“我”带猎狗离开。
(四)指导书写生字
1. 观察字形结构
在大屏幕上出示要写的“雀、郊、养、粉、粒、男、或、者、冻、惜、肯、诚、拾”这13个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说说。
2. 重点指导书写
“雀”字指导: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写“雀”字。强调这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小”,下面是“隹”。边写边说:“上面的‘小’字不要写得太大,下面的‘隹’四横要注意间距均匀。”示范完后,让学生伸出手指跟着书空。
“郊”字指导:示范写“郊”字,指出这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的“交”,点和撇要写得舒展些,下面的“乂”大小要适中。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两个,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的笔顺、笔画问题进行指导。
“冻”字指导:写“冻”字时,告诉学生这是左右结构,两点水表示寒冷,和右边的“东”要搭配好。重点提示“东”的第二笔横撇和左边两点水的位置关系,可与“练”字对比,让学生清楚二者区别。
3. 自主书写评价
学生书写其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写完后,同桌互相检查,从笔画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书写是否工整等方面评价,互相指出优缺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生字认读游戏
拿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玩“摘苹果”游戏。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画好的苹果图案后面,让学生上台摘下苹果(卡片)并认读生字,巩固上节课所学生字。
2. 内容回顾提问
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谁能说说具体的顺序呢?”让学生回答,强化对课文结构的理解,为这节课的精读做准备。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精读1- 3自然段(起因)
自主朗读与思考:让学生自由朗读第1- 3自然段,思考从这些段落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信息交流与分析:组织学生交流。从“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引导学生明确故事背景。对于“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让学生体会猎狗嗅觉的敏锐。重点分析“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老师提问:“小麻雀为什么是呆呆的?它的样子给你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理解小麻雀因刚出生不久掉落而无助。同时找出描写小麻雀外形的词语,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描绘出小麻雀怎样的特点,体会其幼小、脆弱。再问:“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有什么举动?”让学生找出“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通过朗读和模仿猎狗的动作,感受猎狗的凶猛和小麻雀面临的危险。
2. 精读4- 5自然段(经过)
默读圈画:学生默读第4-5自然段,圈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神态的句子。
句子分析与情感体会: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学生找出的句子,如“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提问:“把老麻雀比作石头,有什么妙处?”引导学生体会老麻雀速度快、力量大,表现出勇敢和果断。对于“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问:“老麻雀为什么绝望?”让学生理解它面对强大猎狗深知危险却为孩子不顾一切。再分析“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老师引导:“老麻雀发抖,它害怕吗?为什么还要搏斗?”让学生明白老麻雀虽害怕,但对孩子的爱让它克服恐惧。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通过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赛读等方式,在朗读中体会老麻雀的情感。
3. 精读6- 7自然段(结果)
朗读思考:学生自由朗读第6- 7自然段,思考猎狗和“我”的反应。
反应分析:在交流中,从“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引导学生体会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慑。老师问:“猎狗为什么愣住?它原本以为老麻雀会怎样?”让学生理解猎狗的心理变化。再从“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体会“我”对老麻雀的敬佩,不忍心让猎狗伤害它们。最后全班齐读这两个自然段,感受故事结局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
1. 小组讨论话题
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像老麻雀这样保护弱小者的情景?或者你有没有像小麻雀那样被保护的经历呢?”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
2. 全班分享交流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老师参与各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如妈妈保护孩子、警察保护群众等事例。通过分享,让学生将课文情感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关爱弱小、勇敢无畏精神,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四)总结全文
1. 引导总结中心思想
老师引导:“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让学生回答,强化对课文主题——母爱的伟大能让弱小者强大、要关爱弱小者的理解。
2. 课堂表现评价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精彩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在今后学习中更积极主动。
(五)拓展延伸
1. 资料拓展
麻雀知识介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多麻雀资料,包括生活习性(如喜欢群居、食性杂等)、繁殖特点(如繁殖季节、筑巢地点等)、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吃害虫等)。老师边展示边讲解,加深学生对麻雀的了解。
其他动物保护事例展示:展示一些其他动物保护幼崽的图片或视频,如母狮保护小狮、母象保护小象等,并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类似事例,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2. 小练笔
写作引导: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一种动物保护幼崽或同类的场景,仿照课文写法写短文,要写出动物的动作、神态和自己的感受。
指导与评价:老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醒注意细节描写。学生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修改,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提高写作能力,巩固课文主题理解。
(六)课堂总结
1. 重点内容强调
再次强调生字词读写、课文情节、老麻雀精神品质和课文道理。
2. 学习表现评价
全面评价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讨论、写作等方面的表现,鼓励继续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3. 课后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精彩段落;修改小练笔并工整抄写在作文本上;观察一种动物,记录其有趣的行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重点探究,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