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科学第5节 生物多样性(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科学第5节 生物多样性(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科学第5节 生物多样性(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第2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第2课时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出下列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
    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2.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桃树附近的蜜蜂大量死亡,那么可能会影响桃树的繁殖,这句话所包
    含的科学道理是( )
    A.桃树的生存必须依赖着蜜蜂的活动 B.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D.这只是假设,蜜蜂与桃树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3.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栖息在植被稀少的荒漠、高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绒毛浓密,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B.偷猎导致藏羚羊数量急剧减少
    C.可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D.大量引入外来植物以丰富食物
    4.在陆地上对环境作用最明显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5.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途径
    C.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滥采乱伐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
    6.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明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杭州的“西湖”是一个生态系统
    C.“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7.填出下列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系统(选填字母)。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①海带和珊瑚 ;②睡莲和鲫鱼 ;③野马和野牛 ;④松鼠和大象 。
    8.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A、B、C 三项共同
    A 生活环境 C
    生物
    多样性
    决定 实质
    根本 措施
    B 保护
    构成
    组成了生物多样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C 指的是 多样性。
    (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
    这是由 多样性造成的。
    核心素养提升
    9.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10.2020年5月26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四川发现了已经宣布野外灭绝的物种一枯鲁杜鹃(如
    图)。该植物6~8朵花聚集在一起,花瓣呈淡粉色,果实较小。根据
    其形态特征判断,枯鲁杜鹃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1.《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
    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
    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
    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
    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回答:
    (1)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
    (2)保护濒危物种应从生态系统多样性、 多
    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面采取措施。
    (3)“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12.请认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
    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
    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
    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
    材料二:研究显示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保护哺乳类
    和鸟类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3)为保护濒危动物,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 。
    创新素养应用
    13.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针对该幅漫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蛇 鼠

    A.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草
    B.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 鼠→蛇
    C.在该生态系统中,三者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D.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
    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青蛙与昆虫间的关系是______。
    (2)除光、空气、水、温度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
    物因素还有______。
    (3)请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有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
    (4)该稻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生态系
    统中生物的 较少。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C 2.B 3.D 4.A 5.B 6.B 7.D C B A 8.(1)生态系统 (2)遗传(基因)
    核心素养提升
    9.A 10.D
    11.(1)变差;(2)物种; (3)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12.(1)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2)栖息地丧失;建立自然保护区 (3)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不吃野味等
    创新素养应用
    13.D 14.(1)捕食 (2)土壤 (3)水稻→昆虫→鸭
    考试这样考
    1.C 2.D 3.B 4.C 5.D 6.D
    能力提升训练
    1.A 2.C 3.C 4.D 5.D 6.D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质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21%
    32%
    17%
    20%

    相关试卷

    科学七年级上册(2024)第2节 科学测量优秀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2024)第2节 科学测量优秀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体积单位换算正确的是,9×102cm3 =8,请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9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优秀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优秀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星系,下述正确的是,与河外星系同一级的天体系统是,下列有关银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关于银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节 多姿多彩的动物精品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3节 多姿多彩的动物精品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归类中正确的一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