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物好课】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10957/0-1730348473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物好课】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10957/0-1730348473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物好课】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10957/0-17303484734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物好课】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10957/0-173034847346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物好课】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10957/0-173034847349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物好课】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10957/0-173034847353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物好课】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10957/0-17303484735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物好课】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310957/0-173034847357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外正内负,K+外流,内正外负,Na+内流,------,+++++,-----,----,双向传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补充资料:静息时神经元和肌肉细胞膜内、外某些离子的浓度
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要高,细胞内K+浓度比膜外高低。
细胞内外Na+、K+分布特点:
1.静息状态----静息电位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要高,K+浓度比膜内低。
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得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这称为静息电位。
K+外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称为静息电位。
2.兴奋状态----动作电位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造成Na+内流。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即产生兴奋。
Na+内流,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称为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每兴奋一次,会有部分Na+内流,长此以往,神经细胞膜内
高K+膜外高Na+的状态将不复存在。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钠钾泵是一种钠钾依赖的ATP酶,能分解ATP释放能量,将膜外的
K+运进细胞,同时将膜内的Na+运出细胞。 每消耗一个ATP分子,
泵出3个钠离子和泵入2个钾离子。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
浓度高,正是由钠钾泵维持的。
Na+进细胞,K+出细胞:协助扩散(通道蛋白)
Na+出细胞,K+进细胞:主动运输(钠钾泵)
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未兴奋部位 → 兴奋部位膜膜内局部电流方向:兴奋部位 →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膜内: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膜外: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__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
3.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 在膜内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
4.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 , 与膜内电流方向________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___________
2.兴奋状态时膜电位变化
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补充点一:膜电位的影响因素
补充点二:膜电位曲线解读
主要表现为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
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后,K+通道关闭。
钠钾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以维持细胞外Na+浓度高和细胞内K+浓度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a-c:Na+内流(协助扩散)
c-e:K+外流(协助扩散)
e-f:泵出Na+,泵入K+(主动运输)
补充点三: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1.静息状态下,电流计的指针朝向?2.分别刺激神经纤维a点、e点、c点、 bc中的某一点时,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次数及方向?
静息状态:不偏转刺激a点:偏转2次刺激e点:偏转2次刺激c点:不偏转
( ↑ )( ↑ ↖ ↑ ↗ ↑ )( ↑ ↗ ↑ ↖ ↑ )( ↑ )
偏转2次,( ↑ ↖ ↑ ↗ ↑ )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
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
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
5-羟色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等。
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
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面详讲)
兴奋在突触处信号转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突触前膜的信号转换__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突触后膜的信号转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未兴奋部位和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兴奋
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使下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补充点一: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①刺激a点左侧,电流计指针如何偏转?
②刺激b点(ab=bd),电流计指针如何偏转?
③刺激ab之间的点,电流计指针如何偏转?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因为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
④刺激c点,电流计指针如何偏转?
⑤刺激d点右侧,电流计指针如何偏转?
发生一次偏转(因为a点不兴奋,d点兴奋)
⑥上述④⑤现象发生的原因?
发生一次偏转(因为a点不兴奋,d点兴奋)
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补充点二:相关实验设计
(1)若利用电流计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请注明刺激的位点、指针偏转情况):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可以从A传到B;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不能从B传到A。
刺激d(或a或b或c)点,电流计②指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刺激e点,电流计②指针偏转1次
说明: c位于电流计①的中点, X=Y
(3)请利用电流计①、②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刺激d点,观察电流计①、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先后顺序
电流计①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②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例1:肉毒杆菌毒素
能特异性的与Ca2+通道结合,阻止Ca2+内流,
影响神经递质释放,使后膜不能产生兴奋,
面部表情肌不能收缩形成皱纹。
肉毒杆菌毒素被用于美容除皱。
Ca2+通道开放,Ca2+内流,Ca2+会促进突触小泡
向突触前膜移动,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②有些会干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重症肌无力
患者的神经与肌肉接头(结构类似于突触)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攻击,
使受体失去功能。有如下症状眼皮下垂、眼球转动不灵活、表情
淡漠、咀嚼无力、吞咽困难、颈软、抬头困难等。
例子1:有机磷农药
含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等经皮肤、
消化和呼吸道粘膜过量摄入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阻碍乙酰胆碱的水解,使其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引起肌肉
僵直。
原指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药物,如今是________________的统称。
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从突触间隙回收。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另外,可卡因能干扰交感神经的作用,导致心脏功能异常,还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吸食可卡因者可产生心理依赖性,长期吸食易产生触幻觉与嗅幻觉,最典型的是有皮下虫行蚁走感,奇痒难忍,造成严重抓伤甚至断肢自残、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暴力或攻击行为。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卡因后突然停药,可出现抑郁、隹虑、失望、疲惫、失眠、厌食等症状。
分析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
此外,可卡因能干扰__________的作用,导致_________异常,还会抑制__________的功能; 吸食可卡因者可产生__________,长期吸食易产生_______与_______,最典型的是有___________,奇痒难忍,造成严重的抓伤甚至断肢自残、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暴力或攻击行为;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卡因后突然停药,可出现_______、_______、失望、疲惫、失眠、厌食等症状;
新型毒品(视频由广州市公安局提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教学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BYYUSHEN,①位置,覆盖在大脑的表面,大脑皮层,③结构特点,②组成,多亿个神经元,排尿反射过程,思考﹒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教学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作用于,化学本质蛋白质,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生长激素,调节生长发育等,化学本质类固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马拉松比赛,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的含义,血糖浓度,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CO2+H2O+能量,氧化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