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五年级下册1.地球——宇宙的奇迹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五年级下册1.地球——宇宙的奇迹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内向外可以分为( )、( )和( )。
2.河流对土地不但有( )作用,而且也有( )作用。侵蚀使土地
( )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 )了低洼的地方。
3.风城地貌可以分为( )和( )。
4.( )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或火山熔岩流阻塞而形成的湖泊。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的地形特征是( )。
A.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B.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C.北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2.如果要研究“植被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 )。
A.降雨量的大小
B.有无植被覆盖
C.土堆的大小
|5励耘精品
3.右图河流弯道处,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侵蚀
B.沉积
C.无法确定
4.地壳主要是由 ( )构成的。
A.岩石 B.水 C.空气 D.二氧化碳
5.典型的雅丹地貌是由( )造出的。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地震 D.火山
6.( )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A.大风大雨 B.火山和地震 C.河流的沉积
7.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相互碰撞 B.相互拉张 C.相互制约
8.下列哪种行为可以防止土壤流失?( )
A.建筑 B.植树造林 C.砍伐树木
9.小明用了两把喷水量不一样的水壶做“影响土壤侵蚀因素”的实验,他研究的是( )。
A、土地坡度大小与侵蚀的关系 B.有无植被与侵蚀的关系
C.降雨量与侵蚀的关系
10.我们常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 )
造成的。
A、动物 B、风吹 C.雨水的流动
11.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它们各占地球表面比例约为( )。
A.3:7 B.7:3 C.5:5
年6月10日,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发生了5.1级地震,此次地震主要发生在(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13.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
A.人类破坏了环境 B地表变化 C.地球内部剧烈运动
14.1.模拟火山爆发实验时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 )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15.沙丘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搬运
16.“治水必须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植树、种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净化空气 B减弱噪音 C.减缓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防止水土流失
17.某小组研究植物覆盖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时要控制不变的条件是( )。
A.有无植被覆盖和土地坡度 B土地坡度雨量大小和降雨高度
C有无植被覆盖和雨量大小
18.最适宜大量种植水稻的地形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19.2.小明捡到一块岩石,查阅资料后发现是花岗岩,请问花岗岩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20.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弯曲 B岩层断裂 C.山洪爆发
三、连线题。(每线1分,共8分)
1.用线把地形的名称和相对应的特点连起来。
山地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平原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 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2.将左边的自然现象与右边和它相对应的结果连接起来。
侵蚀 可形成山脉、湖泊、峡谷等新地形
地震 所喷射出来的物质可形成山脉等新地形
火山 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和重力作用下,被破坏和搬
走的现象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42分)
1.亮亮小组想探究土地被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决定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
盖对土地被侵蚀的影响。可是在准备实验的时候,发现只有一组材料,于是决定
先做无植被覆盖对土地被侵蚀的影响的实验。(共14分)
(1)在实验过程中,洒水模拟___________,喷水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应该保持不变。(6分)
(2)做完后再做有植被覆盖对土地被侵蚀的影响的实验,这时亮亮提议:塑料盆
中的土壤不用换掉,直接铺上草皮进行对照组实验。结果发现烧杯里的水清澈
了很多。于是他们得出结论:有植被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评价亮亮小组的实验操作及理由,我赞同( )观点。(2分)
A.操作正确,因为他们实验时只改变了“有无植被覆盖”这一条件,实验具有可
比性
B.操作不正确,因为他们实验时改变了“有无植被覆盖”、“土壤”两个条件,实验
没有可比性
C.操作正确,因为他们实验时改变了“有无植被覆盖”、“土壤”两个条件,实验具
有可比性
(3)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实验,请你帮帮亮亮小组。(6分)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黄河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全长约5464
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
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
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_________地形,有利于种植。
补充: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坡度大,植被覆盖率低。在大强度暴雨的冲
击下,产生强烈的土壤侵蚀,致使中游地区的洪水,夹带大量泥沙。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中的89%来自中游地区。
(1)文中空白处应该填_________地形。除此之外,我还知道的地形有山地、
高原、丘陵和_____________。(4分)
(2)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
东,最后流入渤海。主要是因为我国主要的地形特点是( )。(2分)
A.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原
B.西部多丘陵,东部多山地
C.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黄土高原的地表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是因为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2分)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4)通过资料,你认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黄河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水位不断升高容易造成洪水灾害。为了减少
灾害,我们该怎么做并说说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科学小组用右图中的装置模拟火山喷发,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实验中,土豆泥模拟____________,番茄酱模拟___________。(2分)
(2)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 )加热(2分)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4)番茄酱喷出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实验中我们应该带上________保护我们的眼睛。(2分)
(5)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我们应该( )(2分)
A.隔着石棉网加热 B.番茄酱适当稀释
C.封“火山口”的土豆泥厚一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核、地幔、地壳2、侵蚀、沉积、高起、填平、3、风蚀地貌、风积地貌4、堰塞湖
二、选择题
三、连线题
四、探究题
1、(1)降雨、水量、降水高度(2)B(3)将土堆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相同点土堆,另外的材料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喷水壶的水量和距离在两次实验中是一样的。
2、(1)平原、盆地(2)C(3)C(4)黄土高原上植被比较少,黄河水流湍急,容易将黄土高原的土壤带走(5)植树造林,改善黄土高原的土壤环境,减缓水流对土地的侵蚀,因为植被能减缓土地的侵蚀
3、(1)地壳、岩浆(2)番茄酱(岩浆)冒热气、番茄酱喷出(3)A(4)护目镜(5)B
1
2
3
4
5
B
B
B
A
B
6
7
8
9
10
B
B
B
C
C
11
12
13
14
15
B
A
C
A
C
16
17
18
19
20
C
B
A
A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下册1.地球——宇宙的奇迹练习题,共4页。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下册1.地球——宇宙的奇迹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风对地表的改变是 ,风蚀作用改变了地球的,不是由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的形成与风的作用无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下册1.地球——宇宙的奇迹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