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参考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311156/0-17303498996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分组讨论,交流资料,授新,地震的作用,地震来临时怎么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震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够收集有关地震的资料; 2.通过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自 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 2.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
理解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懂得避震小常识。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课前准备:
PPT课件、木棍毛巾若干。学生收集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之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复杂多样的,地球的内部也是分层分圈的。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地球的表面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二、分组讨论,交流资料。
在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 收集一些地震 的资料。我们每个人收集到的资料是有限的,但是大家的力量是无穷的,下面分小组进行资料交流并讨论地震形成的原因。
三、授新:地震形成的原因
1.大胆假设:想要解开地震成因之谜,我们需要观察地震发生时的现象,根据现象做出假设,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峰_上发现了各种海洋生物的化石。(PPT 课件播放地震场景、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生物的化石。
2.小心求证:如何检验假设?
出示实验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1)用什么模拟什么?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什么?
3.模拟地震实验:
(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实验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4.小结地震的各种成因:
通过刚才实验可以推测出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1)构造地震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就引起大地震动,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
(2)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少或地下深处岩浆来不及补充,出现空洞,引起上覆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生地震。这类地震数量不多,只占地震总数量7%左右。
(3)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陷落地震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规模小,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五、地震的作用
分小组讨论,地震还会起到什么作用?
小组汇报交流成果。教师总结归纳。
1.地震释放了发生地四周蓄积的能量,地震后,该地区很大程度上因为能量释放而变得地质结构稳定。2、研究地球内部主流方法就是地震波,地震形成的地震波在观察站接收以后可以用于地球内部成像分析(不同介质内波速不同)。
六、地震来临时怎么办?
地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空前的。地震本身会对人类的地上地下建筑物及设施带来巨大的破坏。同时,其引起的连带灾害也常常会带来比地震本身还巨大的灾难性影响,如大火、停电、停水等,使整个城市系统陷入瘫痪状态,甚至对救援行动的展开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对地震进行长时期预知性的预报。
因此,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个急需被解决的课题。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在户外时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如果在家中时,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他们掉下来砸伤。
5.如果在车上,要马上把车停到空旷地方,熄火走出车外。
六、课堂总结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地震产生时,我们一定要镇定,不要惊慌,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回家后向亲人朋友传播防震减灾的有关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公开课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疑难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